- 李佩然;郑婷;赵杰;杨晶;
目的 观察左路升降散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明确左路升降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雄性Wistar大鼠的行为学及体重情况,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左路升降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法建立抑郁症模型,且在每天刺激后模型组灌胃蒸馏水,氟西汀组灌胃3.33 mg/kg的盐酸氟西汀,左路升降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8 g/kg、6 g/kg、4 g/kg的左路升降散,持续35 d。每周称大鼠体重,实验结束进行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记录5 min内的运动距离、静止时间,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记录进食潜伏期),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结果 实验第7,14,21,28,35天时,模型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低于同期空白组(P均<0.05);实验第14,21,28,35天时,左路升降散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5 min内的运动距离明显缩短(P<0.05),静止时间、进食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均<0.05);海马神经元排列疏松紊乱,部分神经元核固缩,神经纤维缠绕成结;海马组织中ATP酶、SDH、COX活力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左路升降散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大鼠5 min内的运动距离均明显增加(P均<0.05),静止时间、进食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均<0.05);神经元损伤程度均减轻;海马组织中ATP酶、SDH、COX活力均明显升高(P均<0.05)。其中左路升降散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神经元损伤减轻更明显,其余指标各药物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左路升降散可明显改善抑郁症大鼠体重下降和抑郁行为,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其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
2025年05期 v.34 585-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曹颖;齐雅芝;唐娅;李君;张浩然;马睿;韩玉生;孙世晓;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自噬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择其中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制备DKD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参芪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参芪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8 g/kg、21.6 g/kg、32.4 g/kg的参芪地黄汤水煎剂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血糖、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中肾小球滤过屏障蛋白nephrin、podocin及自噬蛋白LC3、Beclin-1、p62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自噬蛋白LC3、Beclin-1、p62以及通路蛋白SIRT1、FoxO1、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部分足细胞足突融合;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LC3、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LC3、Beclin-1、SIRT1、FoxO1、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肾组织中p62蛋白阳性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地黄汤各组大鼠血糖、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参芪地黄汤中、高剂量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LC3、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参芪地黄汤各组大鼠肾组织中LC3、Beclin-1、SIRT1、FoxO1、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参芪地黄汤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62蛋白阳性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参芪地黄汤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芪地黄汤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可通过调控SIRT1/FoxO1信号通路促进自噬而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伤,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
2025年05期 v.34 591-597+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周金勇;何佳维;罗荣司庆;宋祯彦;成绍武;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实验验证探讨七福饮和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共同作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与中药信息数据库(TCMID)获取七福饮和当归芍药散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利用GEO数据库筛选出AD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预测核心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2)将3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七福饮组和米诺环素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大鼠采用双侧侧脑室注射Aβ1-42方法建立AD模型。术后2 d,当归芍药散组给予当归芍药散24 g/(kg·d)灌胃,七福饮组给予七福饮12 g/(kg·d)灌胃,米诺环素组给予米诺环素36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2次/d,连续灌胃14 d。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七福饮和当归芍药散与AD共性交集基因91个;GO富集分析显示七福饮和当归芍药散治疗AD主要涉及DNA结合的正向调控、免疫炎症反应、酶结合、细胞凋亡以及脂肪酸代谢等354个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七福饮和当归芍药散可能主要通过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变的途径-多重疾病、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途径、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特异性通路改善AD患者的症状。实验结果显示,各药物组大鼠学习第5天逃逸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第6天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均<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明显长于模型组(P均<0.05),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NF-κB通路及相关靶标可能为七福饮和当归芍药散发挥同病异治作用的共性靶点,两方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来干预AD。
2025年05期 v.34 598-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杨梦华;高毅;杨运田;王双双;李蓓;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固齿方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和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牙周炎组、补肾活血固齿方组,每组10只。牙周炎组和补肾活血固齿方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联合喂食高糖水和黏软食物的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验证造模成功后每组各剩余8只大鼠,补肾活血固齿方组给予补肾活血固齿方3.8 g/kg灌胃,空白组和牙周炎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2次/d。连续灌胃4周后,观察大鼠牙龈情况,RT-PCR法检测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空白组、补肾活血固齿方组大鼠牙龈无充血,触之无出血;牙周炎组大鼠牙龈红肿、质地松软,触之出血。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MMP-8 mRNA相对表达量和外周血中IL-1β、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补肾活血固齿方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MMP-8 mRNA相对表达量和外周血中IL-1β、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补肾活血固齿方可有效治疗牙周炎,机制可能与下调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MMP-8 mRNA表达和降低外周血中IL-1β、TNF-α、hs-CRP水平而减轻牙周组织和机体的炎性反应有关。
2025年05期 v.34 60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石星;刘访;魏纪中;曹波;李志;许淑敏;董聿锟;肖浩;
目的 探究芪榆促愈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创面愈合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2—12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手术的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实验组给予芪榆促愈膏纱条外敷创面换药,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创面换药。观察比较2组术后第3,7,12天创面疼痛、渗液情况和术后第12天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后第7天分别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第7天创面组织中NF-κB、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第3,7,12天换药时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创面渗液均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术后第12天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7天创面组织中NF-κB、VEG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二者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芪榆促愈膏纱条外敷可有效减轻肛瘘术后患者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上调创面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有关。
2025年05期 v.34 61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昊潼;莫伟;
目的 探讨糖周宣痹通脉方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血管生成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取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对照组,采用热水烫伤建立足部溃疡模型;其余大鼠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然后将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足溃疡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8只。中药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5.9 g/kg、11.8 g/kg的糖周宣痹通脉方灌胃,对照组和糖尿病足溃疡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早晚各1次,连续灌胃28 d。检测灌胃第7,14,28天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计算灌胃第7天和第28天创面愈合率;检测灌胃结束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中PI3K、Akt、VEGF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PI3K、Akt、IGF-1、VEGF mRNA表达情况。结果 灌胃第7,14,28天,中药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足溃疡组(P均<0.05),但中药低、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灌胃第7天和第28天,中药低、高剂量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足溃疡组(P均<0.05),且中药高剂量组灌胃第28天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灌胃28 d后,糖尿病足溃疡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VEGF、IGF-1水平和创面组织中PI3K、Akt、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创面组织中PI3K、Akt、IGF-1、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肉芽组织及新生毛细血管较少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与糖尿病足溃疡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VEGF、IGF-1水平和创面组织中PI3K、Akt、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创面组织中PI3K、Akt、IGF-1、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肉芽组织及新生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而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且中药高剂量组各指标(除PI3K mRNA相对表达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 糖周宣痹通脉方可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大鼠血糖,缓解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2025年05期 v.34 617-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冲;靳汝辉;
目的 探究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治疗热毒壅盛证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热毒壅盛证HNL患者,按照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方法将患者分为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组和泼尼松组,每组51例。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组给予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口服,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片口服(前5 d30 mg/d顿服,第6~12天40 mg/d顿服,之后每周日剂量减少5 mg),同时2组均予同样的中医外治疗法(中药贴敷、中药熏蒸及超声药物透入),2组疗程均为40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第40天患处最大淋巴结最长径、靶淋巴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温、中医证候积分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统计2组治疗14 d和治疗40 d后的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第14天、第40天,2组患者患处最大淋巴结最长径、靶淋巴结疼痛VAS评分、体温、中医证候积分及WBC计数、CRP水平、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组治疗第14天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泼尼松组(P<0.05);治疗第40天,2组患处最大淋巴结最长径、靶淋巴结疼痛VAS评分、体温、中医证候积分及WBC计数、CRP水平、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4 d,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组临床治愈率为88.24%(45/51),泼尼松组为92.16%(47/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0 d, 2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随访1年,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泼尼松组[3.92%(2/51)比19.61%(10/51),P<0.05]。结论 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治疗热毒壅盛证HNL有较好疗效,能在短期内改善淋巴结肿胀、疼痛、发热,恢复异常实验室指标,且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复发率方面显示出优于泼尼松的优势。
2025年05期 v.34 65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艳;赵海军;王春莉;杨涛;孙海鹏;曹红彦;李航;李静亚;
目的 观察消瘿汤加减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效果及对甲状腺自身抗体、免疫功能和甲状腺肿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且辨证为脾肾阳虚、痰瘀互结型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消瘿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甲状腺激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免疫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超声下甲状腺峡部厚度、右叶前后径、左叶前后径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TSH、TGAb、TPOAb、IFN-γ水平均逐渐降低,血清FT3、FT4、IL-10水平均逐渐升高,且治疗12周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TSH、TGAb、TPOAb、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血清FT3、FT4、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2周后甲状腺峡部厚度、右叶前后径、左叶前后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48/51)比78.43%(40/51),P<0.05]。结论 消瘿汤加减治疗可明显减轻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脾肾阳虚、痰瘀互结型患者中医症状,促进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肿大恢复正常,且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失衡的优势。
2025年05期 v.34 657-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王朋洁;张静;刘平;王桂倩;周立美;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治疗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西药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右佐匹克隆口服,西药+腹针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右佐匹克隆口服及腹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血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水平和治疗4周末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末2组患者PSQ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及血清Cor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NPY、5-HT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西药+腹针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西药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末,西药+腹针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西药组为78.95%(30/38),西药+腹针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西药联合腹针疗法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可以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2025年05期 v.34 66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朱芳芳;马靓;马金亚;郑佳舟;
目的 观察中医三联疗法(耳部刮痧+耳穴贴压+黄连阿胶汤)治疗中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中医门诊就诊的174例中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连阿胶汤组(予黄连阿胶汤)、二联疗法组(予耳穴贴压+黄连阿胶汤)、三联疗法组(予耳部刮痧+耳穴贴压+黄连阿胶汤),每组58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和随访期(治疗结束后的第14天)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记录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3组PSQI总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二联疗法组治疗第28天及随访期PSQI评分明显低于黄连阿胶汤组,三联疗法组各个时间点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黄连阿胶汤组和二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及随访期二联疗法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黄连阿胶汤组,三联疗法组明显低于黄连阿胶汤组和二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和随访期三联疗法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49/55)、92.7%(51/55)和94.5%(52/55),均明显高于黄连阿胶汤组的54.5%(30/55)、72.7%(40/55)、70.9%(39/55)和二联疗法组的70.4%(38/54)、81.5%(44/54)、77.8%(4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可短时间内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维持时间较长。
2025年05期 v.34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邓海防;宋运池;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对手外伤性掌指骨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掌指、指间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0例手外伤性掌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开放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手指屈伸功能总主动活动度(TAM)、上肢功能指数量表(UEFI)评分及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 d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6周后TAM、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手外伤性掌指骨骨折行开放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后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促进伤口愈合,且有助于促进掌指关节功能恢复。
2025年05期 v.34 67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侯慧卿;王晓曦;叶天鸣;孙素娟;
目的 探讨八段锦运动对中年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7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符合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标准的246例中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以自愿的形式分为八段锦组、健步走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应用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和微信群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运动、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高纤维素饮食)、情绪管理、健康生活方式等,并为群内所有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就医指导和帮助等服务。八段锦组、健步走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八段锦运动训练和健步走锻炼,3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3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体质指数、腰围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水平。结果 干预6个月后,八段锦组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血清TC、TG、LDL-C、FPG、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FPG水平明显低于健步走组(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和健步走组(P均<0.05)。健步走组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血清TC、TG、LDL-C、FPG、尿酸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血清TC、TG、LDL-C、F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HDL-C和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仅血清尿酸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督导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中年人群进行八段锦运动,有助于改善其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水平。
2025年05期 v.34 685-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夏蕾;常雪飞;张敬坤;姚知;赵滨;
目的 观察不同阴道灌洗方式对患者阴道微生态和舒适度的影响,寻求最佳阴道灌洗方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住院的阴道清洁度Ⅰ~Ⅱ度的60例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一组采用0.02%苯扎氯铵窥阴器辅助阴道灌洗,试验二组采用0.02%苯扎氯铵直接阴道灌洗。观察比较2组患者阴道灌洗前和灌洗后24 h的阴道菌群密集度和pH值以及灌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2组患者阴道灌洗后24 h阴道菌群密集度均较灌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患者阴道灌洗后24 h阴道菌群密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阴道灌洗前及灌洗后24 h阴道pH值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阴道灌洗前阴道pH值3.8~4.5的患者,阴道灌洗前及灌洗后24 h阴道pH值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一组患者阴道灌洗舒适度得分明显高于试验二组(P<0.05)。结论 阴道灌洗对阴道pH值影响不大,但是可降低阴道菌群密集度,改变阴道微生态环境。两种阴道灌洗方式对阴道菌群密集度和pH值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不使用窥阴器进行阴道灌洗时患者感觉更舒适。建议直接使用一次性灌洗头进行阴道灌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士的工作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2025年05期 v.34 689-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曼;席莹莹;焦风;刘素玲;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对术后恢复、不良情绪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在亳州市中医院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股静脉血流速度、术后2 d疼痛状态[采用美国疼痛协会患者结局问卷(APS-POQ-Medified)评估]、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寒战和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 d时2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减慢(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2组D-D、FIB水平均较术后1d明显降低下降(P均<0.05),股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术后1 d明显加快,观察组各指标均趋于术前水平(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与术前仍有明显差距(P均<0.05)。术后2 d,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对活动影响、疼痛信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2组BAI、BDI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BAI、B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2%(1/31)比19.35%(6/31),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可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寒战发生,并可通过改善凝血功能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025年05期 v.34 69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吴晶;叶頔;黄旭辉;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下咽癌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2个月的营养状况[采用MQ-SGA量表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评估]、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及术后2个月的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测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2组患者MQ-SG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ALB、PAB、TP水平和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个月,试验组吞咽功能异常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1.06%(24/47)比72.34%(34/47),4.26%(2/47)比17.02%(8/47),P均<0.05]。结论相较于基础护理操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下咽癌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34 69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