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征;李梦元;张雅冬;梁婧翘;许昕;
目的 采用单组目标值法,探讨益肾祛浊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肥胖型PCOS异常子宫出血,辨证为脾肾两虚、阳明浊热证的患者80例,给予益肾祛浊方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妊娠率、基础体温(BBT)排卵率、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出血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肥胖指标[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声检查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泡数目)、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安全性,并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患者治疗前后粪便差异代谢物及通路。结果 治疗12周后血清T水平为(60.13±26.49)ng/dL,95%置信区间上限低于目标值,点估计值优于靶值。治疗后妊娠率达到26.67%(8/30);BBT排卵率及血清HDL-C、Apo A1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 PB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出血时间、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及血清LH、LH/FSH、 FPG、FINS、HOMA-IR、TC、LDL-C、Apo B、sd LDL-C、IL-2、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卵泡数目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出96种差异代谢物,筛选出71条通路。结论 益肾祛浊方可有效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的肥胖及异常子宫出血,提高BBT排卵率,促进妊娠,纠正激素失衡、胰岛素抵抗及其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超声下卵巢多囊样变及慢性炎症状态,且安全。该方药对患者体内的代谢路径产生积极影响,从多个环节对PCOS患者产生调节作用。
2024年20期 v.33 2775-2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杰;王昕;柴美伶;
目的 观察补肾助孕法对肾虚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相关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拮抗剂方案常规IVF-ET助孕的DOR相关不孕患者64例,按是否应用补肾助孕法治疗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补肾助孕法+拮抗剂方案,对照组32例仅采用拮抗剂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扳机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容受情况、控制性超促排卵中促性腺激素(Gn)使用情况、促排后获卵数及胚胎发育情况及IVF-ET结局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扳机日治疗组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血清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A型内膜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促排卵过程中治疗组Gn总量和Gn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取卵后治疗组获卵数、成熟卵数、2PN受精数、正常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IVF-ET治疗周期中应用补肾助孕法可有效改善肾虚证DOR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卵子的数量及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优化妊娠结局。
2024年20期 v.33 2788-2793+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爱华;赵明坤;于丽燕;李林;李玉欣;钱立杰;韩彦超;
目的 观察升阳益胃汤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5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20例抑郁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SSRI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SSRI类药物联合升阳益胃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2周、4周、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躯体化症状问卷(SS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2组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53例、观察组55例完成研究。2组治疗2周、4周、8周后的HAMD17评分、HAMA评分、SSI评分均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4周、8周后的HAMD17评分、HAMA评分、SS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8周后的PSQI总分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PSQI总分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8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52.7%(29/55)、74.5%(41/55)、89.1%(49/55)比39.6%(21/53)、69.8%(37/53)、81.1%(43/53),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5)比17.0%(9/53),P均<0.05]。结论 升阳益胃汤联合SSRI类药物治疗抑郁障碍起效更快,对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躯体化症状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幅度更大,且有一定减少不良反应作用。
2024年20期 v.33 2794-2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舟;彭东生;邱功瀚;刘娅婷;丁昀;韩旭翠;李凌龙;叶敏;何鹏;
目的 探讨经筋刺络药罐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瘀血型产后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就诊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瘀血型产后腰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经筋刺络药罐法治疗,先对患者进行触诊标记,选取10个结筋病灶点进行刺络,刺络后采用祛瘀通经煎煮制的竹罐进行拔罐治疗,刺络药物罐每4 d治疗1次,共治疗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核心稳定训练,每天训练1 h,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3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指地距离(FFD)、躯干肌群耐力及盆底表面肌电。结果 治疗后2组NRS、ODI评分及FF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屈/伸及双侧方肌群耐力、盆底肌快肌最大值及慢肌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37/40)比82.5%(33/40),P<0.05]。结论 经筋刺络药罐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瘀血型产后腰痛,提高躯干肌群耐力,促进盆底肌修复,恢复腰部功能。
2024年20期 v.33 2800-2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璐;王笑民;田蓉;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与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的相关性,构建判别诊断模型,辅助其客观化辨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北京老年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10例老年AECOPD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患者临床资料,并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入组的68例老年AECOPD以上3种证型患者进行分析。以单因素组间比较和Logistic LR回归法对临床表现、理化数据与证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Fisher判别法对筛选出的相关指标进行逐步判别分析,构建老年AECOPD患者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的证型诊断判别模型。前瞻性分析新入组患者证型,并将相应指标结果代入证型诊断判别模型,比较两者一致性,以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根据11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理化指标以及Logistic结果,筛选了6个变量[发热、湿啰音、下肢水肿、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进行判别分析,建立老年AECOPD患者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的判别函数,通过回代变量法检验模型判别准确率达87.5%。将新入组的68例AECOPD患者相应指标结果代入判别函数,发现准确率达88.8%。结论 发热、湿啰音、下肢水肿、WBC、CRP、mMRC是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3个证型判别较为关键的指标变量,基于关键变量建立的3个判别函数模型准确性较高,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及指导意义。
2024年20期 v.33 2805-2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淑江;叶豪;秦黎勇;龙胜利;
目的 探讨浮针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2023年6月在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肾虚血瘀型OVCF椎体成行术后残余疼痛患者分为浮针联合补肾活血汤组、普通刺法联合补肾活血汤组和对症止痛组,每组20例。3组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6个月,浮针联合补肾活血汤组予浮针治疗2周和口服补肾活血汤6个月,普通刺法联合补肾活血汤组予普通针刺2周和口服补肾活血汤6个月,对症止痛组予对症止痛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1 d及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压痛点数目,治疗前1 d及治疗1周、2周后的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治疗前1 d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骨密度,统计3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体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1 d比较,3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压痛点数目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3组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与普通刺法联合补肾活血汤组及对症止痛组比较,浮针联合补肾活血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压痛点数目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更低(P均<0.05),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更高(P均<0.05)。浮针联合补肾活血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20),高于普通刺法联合补肾活血汤组的85%(17/20)及对症止痛组的65%(1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浮针联合补肾活血汤口服能够有效减轻肾虚血瘀型OVCF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骨密度,改善腰椎功能活动。
2024年20期 v.33 2811-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慧诗;蔡艾媛;冯畅洁;许柏华;罗桂平;
目的 探讨加味定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类细胞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3年2月—2024年1月收治的13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定喘汤治疗,2组均治疗7 d。评估2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评分、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肺功能,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3%(63/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5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喘息、咳嗽、咳痰、发热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IFN-γ水平和IFN-γ/IL-6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定喘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有助于缓解患儿症状,恢复患儿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和肺功能。
2024年20期 v.33 2860-2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莉莉;侯大岭;黄波;谭惠丰;杜珍芳;
目的 探究固本泄浊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固本泄浊方口服,2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钙磷代谢(血钙、血磷、钙磷乘积)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腰膝酸软、腰痛、肢体困重、倦怠乏力及大便不实、口中黏腻、脘腹胀满、肢体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cr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磷、钙磷乘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1%(41/45)比75.56%(34/45),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固本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钙磷代谢,改善肾功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20期 v.33 2864-2867+2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丽亚;杨洁;白立立;张小陆;张芬;牛佳琳;李彩英;张洪珍;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洗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因胃癌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1~2个周期后出现周围神经毒性表现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继续应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化疗周期。于每个化疗周期开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连续口服7 d减轻毒性反应,治疗组给予甲钴胺口服及针灸、活血化瘀中药外洗连续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神经毒性分级情况、神经毒性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KPS评分、治疗后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评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毒性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Z=2.249,P<0.05);治疗组神经毒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26/28)比67.9%(19/28),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Z=3.654,P<0.05)。结论 针灸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洗可以防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年20期 v.33 2868-2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群丽;
目的 观察耳石复位联合毫针针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宜昌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00例BPP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耳石复位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石复位联合毫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及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随访2个月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V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DHI量表中躯体、情感、功能评分和DH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V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DHI量表中躯体、情感、功能评分及DHI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49/50)比82%(41/50),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1/49)比17.1%(7/41),P<0.05]。结论 耳石复位联合毫针针刺治疗BPPV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2024年20期 v.33 2872-2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俊;陈丹妮;何文楠;林彤彤;朱舒婷;吴宏伟;倪春燕;
目的 观察优化穴位贴敷疗法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5例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传统穴位敷贴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吴茱萸粉穴位敷贴,优化穴位敷贴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中药组方制备的药饼穴位敷贴,3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0 d后,3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WBC、NEU%、PCT、CRP、PaCO_2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优化穴位敷贴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传统穴位敷贴组(P均<0.05);3组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优化穴位敷贴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穴位敷贴组(P均<0.05);对照组、传统穴位敷贴组、优化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20/30)、80.0%(24/30)、96.7%(29/30),优化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穴位敷贴组(P均<0.05);3组患者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西医联合优化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气指标,减轻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20期 v.33 2876-2879+2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亮;王震;张建平;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平肝熄风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在商洛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门诊治疗的80例瘀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清脑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VA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头痛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血流速度]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各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慢(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慢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活血通络、平肝熄风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显著减轻瘀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疼痛及中医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
2024年20期 v.33 2880-2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