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磊;袁波;李杨;施陈燕;鞠晗;董雪林;蔡蔚然;张治军;
目的 研究附子理中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T盒转录因子(T-bet)、锌指蛋白3(GATA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不造模、不干预;模型组、MSCs组、附子理中汤组、附子理中汤+MSCs组大鼠均进行变应性鼻炎造模,其中模型组造模后不治疗,MSCs组造模后给予骨髓MSCs尾静脉注射1次,附子理中汤组造模后给予附子理中汤连续灌胃14 d,附子理中汤+MSCs组造模后给予骨髓MSCs尾静脉注射1次和附子理中汤连续灌胃14 d。比较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的行为学积分;干预结束后ELISA法检测鼻腔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γ)水平,qRT-PCR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T-bet和GATA3 mRNA表达情况。结果MSCs组、附子理中汤组和附子理中汤+MSCs组大鼠干预后行为学积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模型组(P均<0.05),且附子理中汤+MSCs组大鼠干预后行为学积分均明显低于MSCs组和附子理中汤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L-4、IL-13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GAT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鼻腔灌洗液中IFN-γ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MSCs组、附子理中汤组和附子理中汤+MSCs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L-4、IL-13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GAT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附子理中汤组和附子理中汤+MSCs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FN-γ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MSCs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FN-γ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且附子理中汤+MSCs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L-4、IL-13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GAT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MSCs组(P均<0.05),鼻腔灌洗液中IFN-γ水平和鼻黏膜组织中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MSCs组(P均<0.05)。结论 附子理中汤联合骨髓MSCs能上调T-bet mRNA和下调GATA3 mRNA表达,进而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2024年19期 v.33 2629-2633+2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伟乔;霍楠;康凯宁;韩越;李书瑞;李岩;
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 随机取130只清洁级SD大鼠中的24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106只通过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方法建立MIRI模型。将96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茯苓多糖组、茯苓多糖+Nrf2激动剂组和茯苓多糖+Nrf2抑制剂组,每组24只。茯苓多糖组给予茯苓多糖口服液3 mL/kg灌胃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茯苓多糖+Nrf2激动剂组给予茯苓多糖口服液3 mL/kg灌胃和TBHQ 20 mg/kg腹腔注射,茯苓多糖+Nrf2抑制剂组给予茯苓多糖口服液3 mL/kg灌胃和ML385 3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均1次/d,连续干预4周。通过超声心动图考察大鼠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情况并计算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HO-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裂解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HO-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茯苓多糖组和茯苓多糖+Nrf2激动剂组大鼠LVEF、+dp/dtmax、-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梗死体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血清LDH、cTnI、Mb、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心肌组织中MDA、IL-1β、IL-6、TNF-α含量和NF-κB p65、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心肌组织中SOD、CAT含量及Nrf2、HO-1、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和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茯苓多糖+Nrf2激动剂组对上述各指标的调控作用优于茯苓多糖组(P均<0.05),茯苓多糖组优于茯苓多糖+Nrf2抑制剂组(P均<0.05)。结论 茯苓多糖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减轻大鼠MIRI,改善其心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2024年19期 v.33 2634-2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睿;陈佳阳;殷玉琨;常金圆;王晓玲;崔译元;王颖;冯利;
目的 观察天蟾胶囊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正在接受化疗(联合或不联合靶向治疗)的晚期或局部晚期结直肠癌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住院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住院部治疗的气滞血瘀型结直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最终治疗组32例、对照组35例完成试验。治疗组给予天蟾胶囊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1/10天蟾胶囊有效成分及中药糊精)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分、体力状况评分(KPS)、QLQ-C30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阿片类药物单日用量及治疗14 d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癌性疼痛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2组NRS评分、QLQ-C30生存质量量表疲乏程度部分总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和治疗组B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KPS评分、2组QLQ-C30生存质量量表健康情况及生命质量部分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且2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治疗第14天,2组NRS评分、QLQ-C30生存质量量表疲乏程度部分总评分、BPI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KPS评分、QLQ-C30生存质量量表健康情况及生命质量部分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第14天的NR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2组的阿片类药物单日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首日(P均<0.05),但2组治疗后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9%(23/32)和42.9%(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9%(31/32)和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天蟾胶囊联合阿片类药物对正在接受化疗(联合或不联合靶向治疗)的气滞血瘀型晚期或局部晚期结直肠癌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作用更强,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9期 v.33 2643-2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岩;朱可欣;孙书臣;段莹;申江红;马晓晶;黄漫;冯硕;谭赛;叶永铭;
目的 观察SD-265法治疗心胆气虚型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门诊及招募的64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采用SD-265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温胆汤口服,2组均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观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客观指标(体动记录仪记录的睡眠潜伏期、清醒次数、入睡后清醒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明显降低,入睡时间均明显缩短,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观察组睡眠效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均明显缩短,睡眠效率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清醒次数减少,且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D-265法可在短期内缩短患者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时长,提高睡眠效率,从而改善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2024年19期 v.33 2650-2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玲;孙蓉蓉;郑伟;宁婕;
目的 比较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补体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7月—2022年3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05例寒湿凝滞型SPI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少腹逐瘀汤口服、灌肠、隔药灸的方式给药,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临床表现(局部体征、中医证候)变化,检测血清补体(C3、C4)与炎症相关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停药6个月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1组各有1例患者中途退出,不计入统计。治疗后3组患者局部体征总分及单项体征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及单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试验2组局部体征总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PCT、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2组血清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3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时试验2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14.28%(5/35)比41.17%(14/34)、35.29%(12/34),P均<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隔药灸治疗寒湿凝滞型SPID能更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或直肠给药。
2024年19期 v.33 2655-2659+2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佳琳;李焕丽;张茵;李科军;王建民;
目的 观察不同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按照糖尿病病程分为病程<10年组(62例)和病程≥10年组(68例),根据入组时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HbA1c<7%组(44例)和HbA1c≥7%组(86例),根据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阴虚内热组(36例)、气阴两虚组(68例)、阴阳两虚组(2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及干眼相关指标[快速干眼评分问卷(SPEED)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LLT)、不完全瞬目比(PB)、睑板腺缺失率(MGP)、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SIt)、睑板腺开口数量评分(MGYLS)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GYSS)]。结果 各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程和不同HbA1c分组糖尿病患者MG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MGYLS评分和MGY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病程≥10年组患者SPE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组和HbA1c≥7%组患者BU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病程分组患者的LLT、SIt、P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程≥10年组患者的SPEED评分和MGP均明显高于病程<10年组(P均<0.05),BUT和MGYSS评分均明显低于病程<10年组(P均<0.05)。不同HbA1c分组患者的P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A1c≥7%组患者的BUT、SIt、MGYSS评分均明显低于HbA1c<7%组(P均<0.05)。不同中医证型分组患者SPEED评分、SIt、P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阴虚内热组比较,气阴两虚组患者BUT明显降低而MGP明显升高(P均<0.05);阴阳两虚组患者LLT明显降低而MGP明显升高(P均<0.05);与气阴两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患者MGYLS评分和MGYSS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结构和功能均出现异常改变,泪膜质量下降,导致各种眼表不适,其中血糖控制欠佳、病程较长患者的眼表不适及睑板腺异常更严重,更易发生干眼;患者中气阴两虚型居多,该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睑板腺缺失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有助于指导防治。
2024年19期 v.33 2660-2664+2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永豪;沙静涛;金铭锴;姚佳;白喆喆;曹鑫;高振轩;刘恩侠;
目的 研究消肿促愈汤塌渍对低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以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9月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病医院一病区行低位肛周脓肿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肛周脓肿根治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塌渍治疗,治疗组给予消肿促愈汤塌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时、治疗14 d时血清CollagenⅠ、CollagenⅢ水平及CollagenⅢ/CollagenⅠ比值,统计2组治疗28 d时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7 d时,治疗组患者血清CollagenⅠ、Collagen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时,治疗组血清CollagenⅠ、Collagen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血清CollagenⅢ/Collagen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时治疗组的痊愈率为47.5%(19/40),对照组为20.0%(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肿促愈汤塌渍通过前中期促进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表达,后期减少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表达,提升CollagenⅢ的相对水平来加快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
2024年19期 v.33 2665-2669+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斯一;张雯慧;崔晓雪;尹宝;
目的 观察培脾舒肝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就诊于淄博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诊断为肝郁脾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脾舒肝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早搏情况及中医证候评分(包括主症评分、兼症评分、总分)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统计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心电图疗效和临床总体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平均心率均明显减慢(P均<0.05),总早搏数量、房早数量、室早数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中医主症评分、兼症评分、总分和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总早搏数量和房早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中医主症评分、兼症评分、总分和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0%(33/40)、77.5%(31/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19/39)和43.6%(1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培脾舒肝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不仅可减慢心率及减少早搏,而且可明显改善血脂和中医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2024年19期 v.33 2670-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慧明;秦小红;叶伟斌;刘娟;
目的 观察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0例,2组均给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疗程均为8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足内翻严重程度、患肢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4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P<0.05);治疗后2组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足内翻程度、肌张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足内翻程度、肌张力分级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行动能力以及患肢肌张力,减轻足内翻程度。
2024年19期 v.33 2675-2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子旋;李晴;赵莉;刘欢颜;尹贵蕾;
目的 评价泻青丸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风内动型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23年12月—2024年6月收治的肝风内动型抽动障碍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泻青丸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统计2组总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每组各有2例患儿脱落,最终有76例患儿完成研究。治疗后,2组YGT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DA、5-H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8%(31/38)比78.95%(30/3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3%(4/38)比18.42%(7/38),P<0.05]。结论 泻青丸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风内动型抽动障碍患儿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且在改善抽动障碍症状和调节中枢神经递质、25(OH)D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024年19期 v.33 2679-2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晓燕;曹娟娟;张建梅;刘自力;马坤琴;石天爱;
目的 探讨名中医张沛霖少阳经验取穴为主针药结合治疗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中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偏向于病毒感染的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复方板蓝根片、清开灵胶囊、甲钴胺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名中医张沛霖少阳经经验取穴为主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收治日、就诊日)和治疗7次后、14次后、21次后面神经损伤评分、H-B分级变化,统计2组治疗7次后、14次后、21次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患者面部损伤评分均逐渐降低,H-B分级均逐渐改善,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14次后、21次后治疗组面部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H-B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14次、21次后的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8/35)比55.9%(19/34),97.1%(34/35)比85.3%(29/34),P均<0.05]。结论 张沛霖名中医少阳经经验取穴为主联合药物治疗偏向于病毒性感染的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面神经损伤和H-B分级。
2024年19期 v.33 2683-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静;金泽;周永英;何涛;王一诺;聂霜;魏龙;
目的 观察对称平衡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五科治疗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及对称平衡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肌张力分级情况、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MBI评分)及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分级均明显改善(P均<0.05),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肌张力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94%(31/33)比75.76%(25/33),P<0.05]。结论对称平衡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2024年19期 v.33 2687-2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秀华;赵海军;赵辛;赵青;程淼;王媛媛;穆春玲;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效果,并构建免疫指标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张家口市肺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收治的肉芽肿乳腺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莫西沙星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CD68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CD68、CRP、WBC,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预测模型,并建立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4%(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CD68、CRP、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CD6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CRP、WB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68、CRP、WBC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年龄、婚姻状况、发病部位、生育状况、既往哺乳史、肿块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超重/肥胖、乳头内陷、病灶位于乳晕区、治疗方案、治疗前CD68、治疗前CRP、治疗前WBC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病灶位于乳晕区、治疗方案、治疗前低CD68水平、高CRP水平、高WBC为影响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超重/肥胖、乳头内陷、病灶位于乳晕区、治疗方案、治疗前CD68、治疗前CRP、治疗前WBC、联合预测均对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个指标(P均<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相关指标及联合预测对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个指标。
2024年19期 v.33 2691-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东华;杨晓丽;张楠;杨朝娜;冯思思;李凤书;刘桂森;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联合多巴丝肼对老年帕金森病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口服多巴丝肼基础上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训练。统计2组治疗前后伴震颤、走路慌张步态、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患者例数,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在震颤、慌张步态、肌张力增高占比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震颤、慌张步态、肌张力增高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运动迟缓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61~99分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和HAMA评分、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多巴丝肼能改善老年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024年19期 v.33 2752-2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云波;王欣;汝荣荣;王惠琴;芦尹;刘梦培;
目的 探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100例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糖尿病教育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开展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血糖指标、体质指数(BMI)、血脂指标、自我管理依从性[采用自我管理活动量表(SDSCA)评定]、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定],统计2组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年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DSQ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SDSC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干预1年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TC、TG、LDL-C水平及DSQ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SD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50)比28%(14/50),P<0.05]。结论 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可改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4年19期 v.33 2757-2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杰荣;覃学燕;黎容清;冯茜茜;周小梅;潘琪;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PICC置管的宫颈癌患者140例,统计患者置管1个月内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按照是否发生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情况(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分期、Maneval风险评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D-二聚体、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计数、纤维蛋白原转化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置管后1个月,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7%(78/140);血栓组患者的BMI、合并高血压率、合并糖尿病率、肥胖率、Maneval风险评分、D-二聚体水平、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血栓组(P均<0.05),纤维蛋白原转化时间明显短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BMI、Maneval风险评分、P-选择素水平为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宫颈癌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肥胖、BMI、Maneval风险评分、P-选择素水平为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肥胖及BMI、Maneval风险评分、P-选择素水平较高患者应予以重点关注。
2024年19期 v.33 2761-2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亚菲;高桂艳;张艳菊;于艳杰;赵润平;刘金柱;吴慧媛;罗玉红;施莹;
目的 研究中医养生照护对老年增龄进程中衰弱趋势和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河北省11个市区居住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05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干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129例,开展中医养生照护)和对照组(76例,常规照护)。比较2组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的衰老状况(采用FRAIL衰弱量表评估)、健康照护需求(采用问卷调查评分评估)、血钙和血磷水平、松质骨和密质骨骨密度(BMD),比较2组干预前1 d、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健康状况[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和干预6个月期间跌倒发生情况,同时分析衰老的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RAIL评分、健康照护需求评分及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松质骨和密质骨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影响衰老趋势的指标有中医养生照护、男性、合并症、肺活量指数、单脚站立时间、血钙、血磷、健康照护需求。观察组未跌倒率为21.95%(45/129),低于对照组的10.53%(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养生照护可以有效减缓老年人衰老趋势,促进血钙吸收,减少健康照护需求,减少跌倒。年龄、性别、有无照护、肺功能等均是衰老趋势的影响因素,应该针对老年人特点加大相关照护内容的宣传,做好社区养老保健工作。
2024年19期 v.33 2765-2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沛瑶;张芳芳;
目的 探究基于Roy模式的护理应用于小儿狼疮性肾炎(LN)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LN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Roy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量表评价)变化情况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2组患儿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GQOLI-74量表的心理功能维度、生活状态维度以及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均<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42)比23.81%(10/42),P<0.05]。结论 基于Roy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LN患儿肾功能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4年19期 v.33 2771-2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