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红景天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王涛;岳双柱;李文超;李富光;周文科;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水肿、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模型组及红景天苷组大鼠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红景天苷组大鼠给予红景天苷50 mg/(kg·d)腹腔注射,每24 h注射1次,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于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腹腔注射24 h、48 h、72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Garcia评分及脑组织含水量测量;取腹腔注射72 h后大鼠脑组织,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结构形态,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损伤脑组织中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损伤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腹腔注射24 h、48 h、72 h后,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改良Garcia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期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同时期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腹腔注射24 h、48 h后,模型组改良Garcia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与红景天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注射72 h后,红景天苷组改良Garcia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尼氏染色显示,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神经元规整,可见大量尼氏体;模型组神经元形态结构紊乱,尼氏体减少;红景天苷组神经元受损较轻,尼氏体较模型组增多。模型组脑组织中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红景天苷组脑组织中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组神经元凋亡指数和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红景天苷组神经元凋亡指数和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红景天苷可通过上调Nrf2/HO-1表达,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水肿、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

    2024年14期 v.33 1899-1904+2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益气血法调节GDF9、c-IAP1/2、JNK1/2、TNFR1/2表达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杨贞;邓林浩;江少如;陈小燕;郭新宇;邓伟民;

    目的 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含药血清基于p38 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调节生长分化因子9(GDF9)、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2(c-IAP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2 (TNFR1/2)表达对控制性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控制性超排卵+中药组(6只大鼠给予经后增殖方4.5 g/kg灌胃)和控制性超排卵组(6只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后续经腹腔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HCG后,取2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另取15只雌性大鼠,经腹腔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HCG后,收集卵巢颗粒细胞,分别与空白血清(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GDF9抗体(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在体外共同培养。TUNEL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p38 MAPK、NF-κB、GDF9、c-IAP1、c-IAP2、JNK1、JNK2、TNFR1、TNFR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GDF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含药血清组和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且含药血清组明显低于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P<0.05)。含药血清组p38 MAPK、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含药血清组和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c-IAP1、c-IAP2、GDF9 mRNA相对表达量和GDF9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且含药血清组均明显高于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P均<0.05);含药血清组和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JNK1、JNK2、TNFR1、TNF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且含药血清组均明显低于含药血清+GDF9抗体组(P均<0.05)。结论 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可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上调控制性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GDF9、c-IAP1、c-IAP2的表达,下调JNK1、JNK2、TNFR1、TNFR2的表达,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2024年14期 v.33 1905-1910+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炎症外泌体对正常白兔膝关节功能和滑膜组织的影响及机制

    阮安民;王庆甫;沈建成;刘壮;蒋登学;施建锋;范鑫超;闫志刚;

    目的 探讨炎症外泌体对正常白兔膝关节功能和滑膜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1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改良Hluth法建立单膝膝骨关节炎模型,提取模型兔关节冲洗液中外泌体。另取27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盐水组、外泌体组,每组9只。外泌体组于右膝关节腔注射提取的外泌体混悬液,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均每周3次,连续注射2周后观察4周;空白组不予干预。记录各组白兔行为学及关节肿胀情况,计算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Lequesne指数;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计算滑膜组织Krenn评分;ELISA法检测关节冲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s)/核因子-κB(NF-κB)通路中相关元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干预后外泌体组白兔出现轻度跛行,关节腔周围轻度肿胀,Lequesne指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及空白组、盐水组(P均<0.05)。滑膜HE染色见外泌体组白兔的滑膜组织及血管增生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Krenn评分明显高于空白组及盐水组(P均<0.05)。外泌体组关节冲洗液中TNF-α、IL-1β含量和滑膜组织中TLR2、TLR4、NF-κB p65、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及盐水组(P均<0.05)。结论 炎症外泌体能够激活正常白兔滑膜组织中TLRs/NF-κB信号通路,诱导下游炎性因子释放,导致滑膜炎症形成。

    2024年14期 v.33 1911-1915+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不同足型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李玉月;吴家宝;孙伊婷;景城阳;金娜英;李莹洁;周莉;李宗衡;

    目的 观察不同足型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4月—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按照足弓指数分为高弓足组17例、正常足弓组16例和平足组67例,3组均接受4周的现代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RSSCAN步态系统检测(包括步态时空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以评估步行能力。结果 (1)步态时空参数:治疗后3组步长、步速、步宽、步幅、患侧支撑时间、患侧摆动时间、患侧步态周期、患侧足轴角均有所改善,其中步长和患侧步态周期的恢复疗效依次为正常足弓组>平足组>高弓足组。(2)生物力学参数:患者治疗后足跟内侧区与足跟外侧区的最大压力减小,其余分区的最大压力均增大;第1趾区、第2~5趾区、第1跖骨冲量增加,其余分区冲量均减小;3组足底十分区最大压强均有增加(第5跖骨除外)。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高弓足组足中部的最大压力、足中部冲量、足中部触地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足跟外侧区触地面积明显减小(P<0.05);平足组足中部冲量、足中部触地面积均明显减少(P均<0.05)。3组治疗后足中部与足跟外侧区的最大压力,第2跖骨、足中部、足跟外侧区冲量,足中部和足跟外侧区触地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正常足弓组足中部的最大压力明显低于平足组(P<0.05),足中部冲量明显低于高弓足组(P<0.05);高弓足组第2跖骨、足跟外侧区冲量和足跟外侧区触地面积均明显高于平足组(P均<0.05),足中部触地面积明显小于平足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步行能力明显改善,但足部畸形(高弓足与平足)的患者整体步行能力恢复程度不如正常足型的患者。

    2024年14期 v.33 1916-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清热化痰安神定魄方治疗痰热蕴肺证肺不藏魄型不寐疗效观察

    李振辉;张星平;陈俊逾;陈旭;吴金鸿;刘晓亚;

    目的 探究清热化痰安神定魄方治疗痰热蕴肺证肺不藏魄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睡眠专家门诊及神志病科门诊就诊的96例痰热蕴肺证肺不藏魄型不寐患者按1∶1比例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每组48例,西药组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中药组给予清热化痰安神定魄方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28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6个维度评分及总分、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和治疗后PSQI总分减分率、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分率,记录2组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后复发情况及停药至复发时间。结果 治疗后,2组PSQI总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药组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2组PSQI量表6个维度评分、中药组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西药组轻浅易寤和心烦易怒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中药组PSQI量表中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评分和中医证候中轻浅易寤、胸闷心悸、头晕或头痛、痰多口黏、口苦口臭、大便干结积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中药组PSQI总分减分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分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有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嗜睡,中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9.3%(4/43)比35.7%(15/42),P<0.05]。停药后,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16.3%(7/43)比40.5%(17/42),P<0.05],且停药后复发时间明显长于西药组(P<0.05)。结论 清热化痰安神定魄方可有效改善痰热蕴肺证肺不藏魄型不寐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可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4年14期 v.33 1924-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针刺激痛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张若滔;郭静;王雪飞;温雅丽;王握瑜;刘璐;赵洛鹏;王麟鹏;李彬;徐晓白;

    目的 观察针刺激痛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相关指标、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治的8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假针刺+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激痛点针刺+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针刺隔天治疗1次,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头痛情况,临床疗效,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环氧化酶-2(COX-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腺素E_2(PGE_2)]及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脑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发生次数、头痛发作总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37/40)比75.0%(30/40),P<0.05];观察组血清COX-2、CGRP、PGE_2、vWF、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慢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激痛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且治疗安全。

    2024年14期 v.33 1930-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VEGF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地黄饮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

    李晓宁;彭孟凡;周雨慧;

    目的 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地黄饮子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取6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选择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50只大鼠采用两血管阻断(2-VO)法制备VD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Zea-Longa5级4分制评分方法筛选成模大鼠。将45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地黄饮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 g/kg、1.5 g/kg、0.75 g/kg地黄饮子汤灌胃,尼莫地平组给予6.25 mg/kg尼莫地平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30 d后,采用Zea-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皮质区神经元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VEGF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明显升高(P<0.05),第3~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均<0.05),穿梭有效区次数明显减少(P<0.05),皮质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受损,脑组织中p-PI3K、p-Akt、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Zea-Long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第3~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均<0.05),穿梭有效区次数明显增加(P均<0.05),皮质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受损情况得到改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地黄饮子低剂量组脑组织中p-PI3K、p-Akt、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尼莫地平组p-PI3K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和地黄饮子中剂量组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尼莫地平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地黄饮子低剂量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各药物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地黄饮子可以减轻VD大鼠皮质区神经元损伤,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以改善VD大鼠神经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机制可能与VEGF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2024年14期 v.33 1935-1940+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地诺孕素对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仇影影;黄美华;王金丹;魏鑫俊;李桢理;桂涛;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地诺孕素对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且证属肾虚血瘀型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地诺孕素口服,联合组给予地诺孕素联合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学指标、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6个月内自然妊娠率。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A+B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以及Ⅲ型子宫内膜血流分型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4%(2/23)比45.5%(10/22),P<0.05],停药后6个月内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5%(12/23)比27.3%(6/22),P<0.05]。结论 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诺孕素治疗较地诺孕素单独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且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2024年14期 v.33 1941-1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参芪平律方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赵保礼;刘彩霞;张喜芬;郑庆厚;邢军;王亚辉;张立庄;王翠华;赵丽华;

    目的 观察参芪平律方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EFr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EFrHF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反搏治疗4周,试验组患者给予体外反搏联合参芪平律方口服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6MWT)]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患者气虚血瘀证评分均明显降低,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6MWT均明显延长,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参芪平律方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够显著减轻EFrHF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14期 v.33 1946-1949+2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刺穴经络灸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王任阳;陈培芳;高楠;夏德鹏;陈志阳;

    目的 探讨刺穴经络灸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1月就诊于日照市中医院的68例脾虚痰湿型PCOS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刺穴经络灸组采用刺穴经络灸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经期停止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指数(BMI)、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Chi-PCOSQ)评分及治疗12周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I及血清FSH、L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刺穴经络灸组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hi-PCOS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刺穴经络灸组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刺穴经络灸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91.2%(31/34)比70.6%(24/34),P<0.05]。结论 刺穴经络灸治疗脾虚痰湿型PCOS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BMI,调节性激素水平。

    2024年14期 v.33 1950-1954+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中医论坛

  • 从“食毒”理论探赜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

    王宇新;彭文婉;黄海阳;李冬;卢晓敏;董明国;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归为胃癌前状态,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对胃癌前状态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立足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状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成果,构建胃癌前状态“食毒”理论。依据中医理论将其分为外感食毒和内伤食毒两部分,从饮食不洁、饮食不节或偏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根据近年来胃癌前状态的代表方剂引出中医药治疗的瓶颈问题,提出“辨病因+辨病机”的对策,包括扶正重健胃、提高寒性食毒的认识、注意饮食指导等方面,以期拓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的思路。

    2024年14期 v.33 1955-1959+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中医“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探讨阿尔茨海默病肠-脑轴机制

    黄巧艺;刘南阳;吴素素;陈温璇;马丽娜;裴卉;李浩;

    肠道微生物群(GM)紊乱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重要因素,调节肠-脑轴在AD治疗中的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了肠胃与大脑的密切联系,并重视肠胃在痴呆发病中的作用。GM紊乱引起肠胃功能失常,导致脏腑亏虚、瘀浊内生、毒损脑络,是AD发生发展的关键。AD肠-脑轴机制符合中医“六经为川,肠道为海”理论,运用中医药调控GM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中医理论阐释GM参与AD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AD提供依据。

    2024年14期 v.33 1960-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从肺脾肾论小儿过敏进程的干预

    王明明;袁雪晶;

    各种过敏性疾病不是独立存在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本文探讨了过敏进程中的相关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异性皮炎、食物过敏等的病机演变,发现其与肺脾肾三脏整体的病理变化有关,提出过敏进程的干预当从肺脾肾论治的观点,为儿童过敏进程的干预提供思路。

    2024年14期 v.33 1965-1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浊毒理论探讨外泌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

    徐楚楚;王彦刚;赵婷婷;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具有演变为胃癌的风险。浊毒理论是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新兴中医理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脾胃,浊毒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化浊解毒法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外泌体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多种体液与大多数细胞中的直径40~160 nm的细胞外囊泡,内含蛋白质、DNA、RNA、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介导细胞间信息传递。外泌体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等参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及进展。外泌体和浊毒在产生分布、致病特点、致病病理变化方面具有相似契合之处,二者在病理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浊毒理论探讨外泌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有助于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24年14期 v.33 1969-1973+1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网络药理学研究

  •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宣肺润燥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在机制

    曾静;任薇;杜建平;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初步预测宣肺润燥解毒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医百科全书(ETCM)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宣肺润燥解毒方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靶点,Venny2.1.0取两者交集靶点及绘制Venn图,以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复方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基于Cytoscape3.9.1绘制PPI网络图、度值(degree)参数大小TOP5核心靶点预测互作网络图,同时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和GO基因集合富集分析后借助Bioinformatics微生信作图平台绘制可视化;将度值排名前5的主要活性成分与网络拓扑分析后得到的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AutoDock4.2.6软件预测其分子结合自由能及Pymol2.4.1软件作分子对接可视化图。结果宣肺润燥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等;重要靶点包括AKT1、TNF、IL6、VEGFA、TP53等;GO富集得到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依次为329条、59条、46条,KEGG通路富集得出149条信号通路(P<0.05)。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分别与AKT1、TNF、IL6、VEGFA、TP53、ACE2、3CLpro对接结合能均<-5.00 kcal/mol。结论 宣肺润燥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是通过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有效成分作用于AKT1、TNF、IL6、VEGFA、TP53等核心靶点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从而发挥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减少炎症反应对组织的损伤等功效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4年14期 v.33 1974-1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临床研究

  • 解痉化瘀方联合托特罗定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建;张媛;刘艳华;杨卉宇;李蕾;王玉晨;张海洋;

    目的 观察解痉化瘀方联合托特罗定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服用托特罗定片治疗,治疗组术后给予托特罗定片联合解痉化瘀方治疗,2组均于导尿管拔出后第3天停药。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功能障碍症状评分(尿急、尿频、排尿不畅、尿等待)、膀胱痉挛控制情况(痉挛疼痛度、痉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膀胱状况感知量表(PPBC)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统计2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尿急、尿频、排尿不畅、尿等待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尿急、尿频、排尿不畅、尿等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痉挛疼痛度、痉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OABSS评分和PPBC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OABSS评分和PPB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GQOL-74量表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及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解痉化瘀方联合托特罗定片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效果良好,能够更大限度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膀胱痉挛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年14期 v.33 1982-1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松筋通络”膏摩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术后纤维化粘连的影响

    宋李华;贺小飞;黄银僖;

    目的 观察“松筋通络”膏摩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术后纤维化粘连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受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膏摩组于患膝周围涂抹陈元膏后予以“松筋通络”手法治疗,手法组于患膝周围涂抹凡士林后予以“松筋通络”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及治疗前后患膝关节活动度(ROM)、患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及伸直角度、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2组术后随访6个月内纤维化粘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膏摩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87.27%(48/55),高于手法组的78.18%(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膝ROM、主动屈曲角度、主动伸直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膏摩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手法组(P均<0.05)。随访期间膏摩组关节纤维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手法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松筋通络”膏摩法治疗可提高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减轻患膝疼痛程度,改善患膝运动学指标,有效预防术后纤维化粘连相关并发症发生。

    2024年14期 v.33 1987-1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针灸结合西医治疗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的临床研究

    程新慧;张旭戈;张茜蕾;沈亮;李森;毕婷婷;张洪;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6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术后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2组术后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十四经穴针灸治疗,观察组术后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十四经穴针灸+董氏奇穴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1 d、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咽部自觉症状积分,观察比较3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咽喉体征评分、嗓音声学指标,并评估3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3组术后7 d及1个月后咽部蚁行感、咽喉干燥、咽喉痒感、黏着感、紧迫感积分,声带颜色、声带边缘、声带闭合评分,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以上积分和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6.7%(20/30),80%(24/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断针、晕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董氏奇穴针灸法联合十四经穴针灸疗法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咽部自觉症状和喉部体征,改善患者嗓音功能。

    2024年14期 v.33 1991-1994+1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CT引导下射频针刀联合脊得舒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张凯;史栋梁;任博文;杜旭召;刘洺欣;温泽君;史兰;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射频针刀联合脊得舒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针刀术治疗,治疗组在射频针刀术后给予脊得舒丸口服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术后2个月时腰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统计2组术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2周后及术后2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及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周及术后2个月时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3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T引导下射频针刀单用与联合脊得舒丸治疗均可以明显减轻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部疼痛,恢复腰椎活动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但联合脊得舒丸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

    2024年14期 v.33 1995-1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痰热壅肺证疗效观察

    石换丽;潘慧娴;张丽霞;肖丽平;张利婷;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痰热壅肺证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呼吸机支持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黄稠、气喘息粗、烦躁口渴、大便干结症状积分及血清CRP、TNF-α、PCT、WB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55%(52/55)比78.18%(43/55),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2024年14期 v.33 2000-2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护理研究

  • 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患儿排痰效果影响

    王月;赵顺英;张雨晴;杨芹;

    目的 观察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BE)患儿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BE患儿90例,采用分组配对设计方法,根据厂家建议排痰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5 min组、10 min组、15 min组各30例,比较3组患儿日均排痰量、日咳痰总次数、咳痰间隔时间、总住院时间、患儿耐受程度及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并分析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BE患儿咳痰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日均排痰量的影响。结果 15 min组日均排痰量、日咳痰总次数明显高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上述各指标明显高于5 min组(P均<0.05)。15 min组咳痰间隔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上述各指标明显短于5 min组(P均<0.05)。干预后3组FVC、FEV_1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15 min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最高,其次为10 min组,再次为5 min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5 min组耐受程度VAS评分明显高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耐受程度VAS评分明显高于5 min组(P<0.05)。经Pearson分析不同单次使用时间与咳痰间隔时间(r=-0.612,P<0.05)、住院时间(r=-0.593,P<0.05)呈负相关,与日均排痰量呈正相关(r=0.887,P<0.05)。结论 随着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延长,可提高BE患儿日均排痰量,缩短咳痰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且单次使用时间15 min的日咳痰总次数最高,并且更有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但患儿治疗耐受度较低,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和耐受程度而定。

    2024年14期 v.33 2004-2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耳穴揿针对胃癌化疗患者延迟性恶心呕吐、生活质量的影响

    何燕燕;高娟;修闽宁;管慧芸;孙志岭;

    目的 探讨耳穴揿针对胃癌化疗患者延迟性恶心呕吐、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并进行XELOX方案化疗的胃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7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及标准止吐药物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加用不带揿针的耳穴贴干预,2组均干预7 d。比较2组患者延迟性呕吐的发生频次、恶心的严重程度、生活质量EORTC QLQ-STO22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额外止吐药物使用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延迟性呕吐频次、恶心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患者EORTC QLQ-STO22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ORTC QLQ-STO22量表中疼痛、返流、进食受限、口干、味道改变领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外止吐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1%(3/37)比32.43%(12/37),P<0.05]。结论 耳穴揿针可有效减少胃癌化疗患者的延迟性呕吐频次及额外止吐药物的使用,减轻恶心严重程度,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4期 v.33 2008-2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精细化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文静;史金风;赵蓓;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9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2组患者均行热灌注化疗,21 d为1个周期。化疗期间对照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及中医饮食干预。比较2组干预1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及干预前后营养状态(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评估)、生活质量[使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评估]、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结果 试验组疾病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30/46)比43.49%(20/4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18/46)比63.04%(29/46),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周期后,2组营养状态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QLQ-CCC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有助于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2024年14期 v.33 2012-2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李婷;方曙静;曹冰倩;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式的分级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关标准的28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4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日常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式的分级护理干预,2组均干预2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患侧肢体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血流速度、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患侧肢体疼痛VAS评分、I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均<0.05),患侧肢体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均<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8/144)比10.42%(15/144),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83%(138/144)比86.81%(125/144),P<0.05]。结论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式的分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疼痛,加快患侧肢体的血流速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可明显降低DVT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2024年14期 v.33 2017-2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综述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巨噬细胞极化现象及中医药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崔萌萌;李风森;荆晶;徐丹;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异质性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1])。吸入香烟烟雾和环境中的有害颗粒物是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2]),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内的大量炎性细胞在肺和气道中聚集、浸润,反复的损伤和修复交替出现,导致气道重塑进而阻塞~([3-4]),最终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2024年14期 v.33 2021-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苗晨欣;李晓宁;

    <正>卒中后抑郁症(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精力减退等抑郁症状和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1])。PSD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有可能加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能有自杀倾向。在1990—2019年全球卒中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卒中仍然是全球第二大三级死亡原因,其发病率逐年大幅增加,随之卒中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2])。

    2024年14期 v.33 2027-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中医药调控Wnt/β-catenin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邓聪颖;戴铭;吕建林;黄晶晶;张文富;

    <正>肝癌被认为是全球第六大常见人类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其发病率相对过去的35年中增加了2倍,自2000年以来每年死亡率增加近3%~([2])。其主要病因与病毒感染、酒精、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肝癌患者会出现疼痛、消瘦、肝肿大、乏力等临床症状,后期会发生肝功能衰竭、破裂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

    2024年14期 v.33 2033-2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黄芪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田博文;梁璟;谷超;白克运;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世界第四大致死癌症,每年有近70万人因CRC而失去生命~([1])。据最新统计,中国是全球CRC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CRC对国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目前西医治疗CRC的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多种方法~([3])。在中医学中,CRC被归为“积聚”“肠覃”“锁肛痔”“癥瘕”等范畴。《灵枢·水胀》言:“肠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肉乃生。

    2024年14期 v.33 2038-2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半月刊,每月10日、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24年14期 v.33 1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