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杰;张守臣;李金贵;黄俊杰;周瑞刚;张文海;彭伟龙;赵钢;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悬起灸干预对大鼠压疮创面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明确悬起灸促进压疮创面修复的最佳干预温度,以期为临床艾灸治疗压疮及慢性难愈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133只雌性健康SD成年大鼠,随机选择3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130只大鼠通过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式建立2~3期压疮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12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水凝胶组、低温艾灸干预组、中温艾灸干预组及高温艾灸干预组,每组25只。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仅进行碘伏常规处理;水凝胶组用碘伏处理压疮创面后将水凝胶伤口敷料覆盖于创面处;低、中、高温艾灸干预组给予碘伏处理后分别对压疮创面中心施以38~41℃、43~46℃、48~51℃的悬起灸干预(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创面皮肤表面温度),艾灸干预1次/d,每次持续15 min。分别于干预1,3,5,7,10 d后取各造模组大鼠压疮创面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压疮组织超微结构;空白对照组大鼠一并取材以观察正常皮肤组织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造模组大鼠造模后干预前均出现表皮脱落或损伤及真皮层损伤。(1)表皮修复情况:模型对照组压疮创面中基底细胞结构及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干预10 d后才可见大部分基底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但细胞器相对较少,功能较低下。低、中温艾灸干预组干预5 d后可见大部分基底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中温艾灸干预组可见绝大部分基底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绝大部分基底细胞的线粒体状态较好,结构较清晰,10 d后基底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胶原纤维致密,新生表皮完整,更优于低温艾灸干预组。水凝胶组干预5 d后可见部分基底细胞线粒体肿胀;7 d后可见大部分基底细胞细胞器增多,线粒体结构逐渐恢复正常。高温艾灸干预组干预7 d后可见少部分有线粒体自噬产生,相对略差于水凝胶组。(2)真皮修复情况:模型对照组干预5 d后可见真皮层炎性细胞高度浸润,成纤维细胞变性;7 d后真皮层尚有少量炎性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增生并有功能恢复,少部分胶原纤维相对较致密;10 d后真皮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真皮有淋巴细胞,真皮损伤有恢复,部分胶原纤维相对较致密。中温艾灸干预组干预1 d后真皮层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5 d后可见真皮层不新鲜的粒细胞浸润,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大部分胶原纤维较致密;7 d后绝大部分真皮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功能活跃,且胶原纤维较致密;10 d后真皮成纤维细胞功能旺盛,胶原纤维致密。低温艾灸干预组可见上述类似大体趋势;水凝胶组及高温艾灸干预组干预5,7,10 d后亦可见真皮成纤维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其功能亦逐渐恢复,胶原纤维排列逐渐致密,但修复情况均较中温艾灸干预组差。结论 不同温度悬起灸干预及水凝胶处理能够整体上提前压疮创面急性炎症浸润的高峰,促进压疮创面由炎症损伤阶段向增殖修复阶段的顺利转变,继而加快压疮创面修复进程。不同温度悬起灸干预后压疮创面修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38~41℃、43~46℃温度下悬起灸更有利于促进压疮组织残存表皮修复、新生表皮生成及真皮浅层修复,且43~46℃温度下悬起灸更具优势。
2024年12期 v.33 1607-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陈利锋;谭张奎;卢绮萍;陈芳;
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TLR4)/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通路观察复方芪芎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软骨炎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取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8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造模第14天,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TAK-242组7只、复方芪芎组7只、复方芪芎+TAK-242组8只。从第15天开始,复方芪芎组按0.03 g/mL剂量给予复方芪芎颗粒液灌胃,1次/d; TAK-242组给予TAK-242 3 mg/(kg·d)腹腔注射,2次/周;复方芪芎+TAK-242组给予复方芪芎颗粒液(0.03 g/mL)灌胃(1次/d),TAK-242 3 mg/(kg·d)腹腔注射(2次/周);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各组连续干预至第35天。分别记录造模后第14,17,20,23,26,29,32,35天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评分;干预至第35天取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和破骨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组织中TLR4、MCP-1、IL-6、TNF-α和滑膜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第14~35天,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组(P均<0.05);第23~35天TAK-242组、复方芪芎+TAK-242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第26~35天大鼠关节炎指数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第32~35天TAK-242组、复方芪芎+TAK-242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均明显低于同期复方芪芎组(P均<0.05); TAK-242组与复方芪芎+TAK-242组各时间点的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和软骨组织中TLR4、MCP-1、IL-6、TNF-α阳性细胞比例及滑膜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大鼠软骨损伤明显,破骨细胞数量增多;各药物组大鼠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和软骨组织中TLR4、MCP-1、IL-6、TNF-α阳性细胞比例及滑膜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软骨损伤明显减轻,破骨细胞数量减少,且TAK-242组和复方芪芎+TAK-242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中药组(P均<0.05),TAK-242组与复方芪芎+TAK-242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复方芪芎颗粒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保护软骨细胞,这可能与调控TLR4/MCP-1通路活性减少炎症因子浸润有关。
2024年12期 v.33 1615-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左远娟;黄金梅;丘平;黄文华;龚元勋;包崇婵;唐强;唐乾利;
目的 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湿润烧伤膏(MEBT/MEBO)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Wnt3a表达以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急性创面组、慢性难愈合创面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每组12只。空白组大鼠不进行损伤性处理;其余组大鼠均在统一部位进行全层皮肤切除建立创面,之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大鼠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然后每天进行2次清创换药,MEBT/MEBO组、贝复新组创面分别外敷2层创面大小的MEBO纱条、贝复新浸透纱布,其余组外敷2层创面大小的生理盐水纱布,最后覆盖2层消毒的干纱布。统计各组大鼠换药第3,7,14天的创面愈合率,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换药第3,7,14天创面组织中GSK-3β、Wnt3a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慢性难愈合创面组和MEBT/MEBO组换药第14天创面组织中GSK-3β、Wnt3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急性创面组、MEBT/MEBO组、贝复新组各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P均<0.05);MEBT/MEBO组、贝复新组换药第7天的创面愈合率和MEBT/MEBO组换药第14天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急性创面组(P均<0.05)。换药第3天,MEBT/MEBO组和贝复新组创面组织中GSK-3β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P均<0.05);换药第7天,MEBT/MEBO组、贝复新组GSK-3β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换药第14天,MEBT/MEBO组和贝复新组GSK-3β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P均<0.05)。换药第3,7天,MEBT/MEBO组、贝复新组Wnt3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P均<0.05);换药第14天,MEBT/MEBO组、贝复新组Wnt3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P均<0.05)。换药第14天,MEBT/MEBO组的细胞形态较完整,存在较多新生血管,GSK-3β蛋白表达分布多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Wnt3a蛋白表达分布少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结论 MEBT/MEBO可能通过参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GSK-3β、Wnt3a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024年12期 v.33 1622-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张东姣;曹伟;田志刚;樊丽伟;张磊;汪景坤;王静;
目的 基于泛素样修饰激活酶2(UBA2)/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究蔓荆子黄素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蔓荆子黄素组细胞加入10μmol/L蔓荆子黄素培养,UBA2抑制剂组细胞加入0.5μmol/L UBA2抑制剂培养,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细胞加入10μmol/L蔓荆子黄素和0.5μmol/L UBA2抑制剂共培养。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单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UBA2/PTEN/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培养72 h后的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明显低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均明显少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和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划痕间距均明显宽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穿膜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蔓荆子黄素组、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细胞中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UBA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细胞中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UBA2、PTEN、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蔓荆子黄素可能通过抑制UBA2/PTEN/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2024年12期 v.33 1629-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刘江燕;段洪超;张晓峰;徐西林;李朝霞;李俊辰;
目的 基于核因子κB(NF-κB)通路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取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将术后2周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玻璃酸钠组及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每组8只。丹参酮ⅡA各组分别给予每2 mL药液含生药量2.5 mg、5 mg、10 m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0.09 mL关节腔注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组给予等量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均每周1次。连续干预5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骨关节炎病变程度和胶原纤维含量,Mankin评分量化软骨的退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NF-κB p65、p-NF-κB p65、IκBα、Ⅱ型胶原蛋白(ColⅡ)、蛋白聚糖(Aggrecan)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NF-κB p65、IκBα、ColⅡ、Aggrecan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损伤严重,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及软骨组织中IκBα、ColⅡ、Aggrecan蛋白相对表达量和ColⅡ、Aggreca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软骨组织中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和NF-κB p65、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各组和玻璃酸钠组大鼠软骨损伤减轻,除丹参酮ⅡA低浓度组血清TNF-α水平变化不明显外(P>0.05),丹参酮ⅡA各组和玻璃酸钠组血清IL-6、IL-1β、TNF-α及软骨组织中IκBα、ColⅡ、Aggrecan蛋白相对表达量和ColⅡ、Aggreca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软骨组织中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和NF-κB p65、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
2024年12期 v.33 1635-1641+1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新玲;李楠;赵武杰;王斌;王雅卓;范静;李娜;
目的 探讨纤维介素2(FGL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1)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浆液性卵巢癌以及1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切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FGL2蛋白表达情况。(2)取SKOV3细胞,实验设空白组、FGL2 siRNA转染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FGL2蛋白表达情况,以确定FGL2 siRNA转染效率;后续通过CCK-8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FGL2 siRNA转染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SKOV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表达情况,观察沉默FGL2对SKOV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和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组织标本中FGL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80.0%(32/40)比37.5%(6/16),P<0.05]。FGL2 siRNA转染组FG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siRNA组(P<0.05);FGL2 siRNA转染组转染后48 h、72 h、96 h、120 h的SKOV3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低于同期阴性对照siRNA组(P均<0.05);Transwell加基质胶侵袭实验和不加基质胶迁移实验显示FGL2 siRNA转染组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少于阴性对照siRNA组(P均<0.05);FGL2 siRNA组IL-6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siRNA组(P均<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存在FGL2高表达,沉默FGL2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可影响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推测FGL2可作为卵巢癌诊治的靶点之一。
2024年12期 v.33 1642-1647+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闫海龙;刘翠萍;秦静;李正;
目的 观察中医正骨推拿、火龙罐联合施罗特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疗法组、运动疗法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传统疗法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和火龙罐疗法治疗,运动疗法组采用施罗特疗法治疗,联合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火龙罐联合施罗特疗法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6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脊柱侧弯角度(Cobb角和背部倾斜角)、CSVL-C7PL间距、Nash-Moe椎体旋转度分级、顶椎凸侧和凹侧的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统计3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3组治疗后Cobb角、背部倾斜角以及CSVL-C7PL间距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传统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P均<0.05)。3组治疗后Nash-Moe椎体旋转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Nash-Moe椎体旋转度分级明显低于传统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P均<0.05)。3组治疗前后顶椎凸侧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的顶椎凹侧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顶椎凹侧的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明显高于传统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P均<0.05);传统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治疗后的顶椎凸侧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明显高于同组的顶椎凹侧(P均<0.05),而联合组治疗后的顶椎凸侧和凹侧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96.67%(29/30)比76.67%(23/30)、80.00%(24/30),P均<0.05]。结论 中医正骨推拿和火龙罐疗法、施罗特疗法以及中医正骨推拿、火龙罐联合施罗特疗法均可有效缩小脊柱侧弯角度,恢复脊柱平衡,改善背部不对称形态,而中医正骨推拿、火龙罐联合施罗特疗法矫正效果更佳。
2024年12期 v.33 1648-1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彭雪梅;彭佳华;徐玲;梁瑞宁;
目的 评估调冲化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2020年9月—2023年8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气滞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受试者64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调冲化瘀方颗粒口服,对照组予以安慰剂颗粒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囊肿大小、疼痛VAS评分、血清CA125水平、生活质量[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EHP-30)评估],统计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完成研究。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囊肿缩小(P<0.05),疼痛VAS评分和生活质量EHP-30量表中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CA125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和EHP-30量表中的疼痛、控制和无力感、情感健康3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囊肿大小、血清CA125水平和EHP-30量表中的社会支持、自我形象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调冲化瘀方可以减轻气滞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4年12期 v.33 1655-1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虹;许黎敏;王余民;马赞颂;
目的 观察滋肾养心安神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4—11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诊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4周;治疗组于第1~2周给予艾司唑仑片联合滋肾养心安神方治疗,第3~4周仅给予滋肾养心安神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统计2组治疗4周后失眠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中不寐、出汗、心悸、五心烦热、头晕、健忘评分及总评分和治疗组治疗后腰酸、咽干少津、月经不调/梦遗阳痿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不寐、出汗、心悸、五心烦热、头晕、腰酸、健忘、咽干少津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F-36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总分及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失眠总有效率为89.36%(42/4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87%(46/47),对照组分别为72.34%(34/47)和8.51%(4/47),治疗组失眠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滋肾养心安神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过度觉醒状态,减轻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12期 v.33 1660-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杨影;汪富;贺飞;丁彬;周伟;孙珊;蒋志明;张辽;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三维步态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态分析参数、改良Asworth肌张力量表评分、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运动学参数、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步速、步频、跨步长、步长、步宽及MMT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增高,最大髋关节屈曲角度、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角度均明显增大,双侧大脑中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均明显加快,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步态周期、双支撑时间、Asworth评分、血管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8/30)比70.0%(21/30),P<0.05]。结论 头针联合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肌张力、肌力及生活能力,并能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2024年12期 v.33 1666-1670+1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易可兰;奉水华;刘丹;朱文雄;
目的 观察督脉灸联合壮督驱寒合剂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5月—2023年11月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3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美洛昔康胶囊口服,联合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督脉灸联合壮督驱寒合剂口服,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疾病情况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 (IL-12)、C反应蛋白(CRP)]水平,骨相关指标[腰椎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腰部疼痛VAS评分、BASFI评分、BASDAI评分及血清IL-4、IL-12、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腰椎骨密度及血清BGP、BAL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74%(45/47)比80.43%(37/46),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督脉灸联合壮督驱寒合剂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骨代谢环境,抑制局部炎性反应,调节骨骼代谢有关。
2024年12期 v.33 1691-1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邢秀玲;邢烨;夏冰杰;胡润伟;王文雅;夏春茹;史丽娜;李淑娟;
目的 观察常规西医联合泻热解毒中药及穴位按摩治疗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泻热解毒中药内服及穴位按摩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治疗7 d后的总体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7 d后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证候总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75.0%(30/4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40)比12.5%(5/40),P>0.05]。结论 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泻热解毒中药内服及穴位按摩治疗可加快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症状和体征缓解,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
2024年12期 v.33 1696-1699+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于祯;李小龙;赵海军;白永刚;程淼;赵辛;史琳;高丹;吕会超;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金丹附延颗粒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及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指标CD6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给予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和头孢妥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丹附延颗粒口服,2组观察周期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疼痛VAS评分,统计2组治疗过程中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和疼痛再次复发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肿块硬度评分,统计2组肿块缩小一半时间、肿块完全消失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和病灶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情况;统计2组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随访2组痊愈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疼痛评分和治疗3个月后肿块硬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和疼痛再次复发时间及肿块缩小一半时间、肿块完全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后,2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病灶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52/66)比65.15%(43/66),P<0.05];观察组痊愈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6/52)比27.91%(12/43),21.15%(11/52)比53.49%(23/43),P均<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金丹附延颗粒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应用安全。
2024年12期 v.33 1700-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李志锋;陈浩雄;郑观强;高海威;
目的 观察循经温通刮痧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本体感觉训练,每周治疗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循经温通刮痧治疗,每周治疗2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本体感觉功能[平均轨迹差(AET)、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功能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而NDI评分、颈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CAS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评价指标AET、稳定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82.5%(33/4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经温通刮痧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12期 v.33 1705-1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静;马红彦;路康;吕国芬;孙欣;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安神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邯郸市第二医院诊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针对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益气通络安神方汤剂,2组观察周期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胸闷、胸刺痛/绞痛、神疲乏力、气短心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血管活性肽(Salusin-β)、一氧化氮(NO)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TC、TG、LDL-C、IL-6、Lp-PLA2、Salusin-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清HDL-C、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5/50)比74%(37/5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组[20%(10/90)比12%(6/5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通络安神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减轻症状和降压、调脂、改善心功能作用,推测与下调IL-6、Lp-PLA2、Salusin-β水平,上调NO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24年12期 v.33 1709-1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黄志健;李生发;符标芳;
目的 探讨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的疗效及对食管运动功能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和胃降逆止嗽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阵发性呛咳、咳嗽伴反酸、上腹不适、嘈杂、胸骨后灼热感)、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食管运动功能(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食管收缩波幅、食管平均收缩持续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及临床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阵发性呛咳、咳嗽伴反酸、上腹不适、嘈杂、胸骨后灼热感评分,RDQ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食管平均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以上7项指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LCQ评分、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食管收缩波幅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4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9.3%(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13/35)(P<0.05)。结论 和胃降逆止嗽法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气上逆证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食管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临床复发,且安全。
2024年12期 v.33 1714-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刘爱茹;高娟娟;刘德峰;姜文慧;于文霞;张鹏;苏秀海;王丛香;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1∶1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检测L_(2~4)骨密度及血清甲状腺旁激素(PTH)、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血钙、血磷水平和骨小梁厚度、骨小梁距离。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P<0.05)。2组治疗后L_(2~4)骨密度和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旁激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骨小梁厚度明显增高(P均<0.05),骨小梁距离明显缩短(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健脾益气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钙、磷水平,改善骨代谢与骨显微结构。
2024年12期 v.33 1718-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管水萍;姜娟娟;凌舒;金秋芬;朱荣丽;
目的 观察原络配穴微针刺法联合微生态疗法治疗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南通市中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肠内营养相关性便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培菲康口服、腹部按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原络配穴微针刺法治疗,即将揿针贴埋于合谷穴、列缺穴、冲阳穴、公孙穴,然后用拇指指腹进行按压,每天按压3~4次,留针48 h后更换。2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Knowles-Eccersley-Scott症状评分(KESS)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KESS症状评分及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35/42)比54.76%(23/42),P<0.05]。治疗期间,2组有个别患者出现胸闷、心慌、皮肤瘙痒、刺痛,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5%(8/42)比23.81%(10/42),P>0.05]。结论 原络配穴微针刺法联合微生态疗法可有效减轻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可通过改变粪便性状、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以缓解患者腹痛、腹胀、便秘症状。
2024年12期 v.33 1723-1726+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郝翠英;刘向龙;杨玲;张质彬;唐伟;杨柳兵;
目的 观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实践方案对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结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另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创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左右手握力、生活质量SF-36评分、CCU活动疲劳程度评分、CCU监护时间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LVED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LVEF、CO、SV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左手握力、右手握力、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CU活动疲劳程度评分、CCU监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33%(2/60)、5.00%(3/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急诊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实践方案可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提高左右手握力,减轻疲劳程度,缩短CCU监护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MACE发生风险。
2024年12期 v.33 1727-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钱胡燕;董开英;朱金昕;
目的 观察自拟通气散穴位贴敷联合辨证施食护理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天长市中医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81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拟通气散穴位贴敷干预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食护理干预5 d,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1 d、3 d、5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干预前后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4项康复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 d、5 d, 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后1 d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5 d后,2组GIQLI量表中自觉症状、生理功能状态、心理状态、社交活动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通气散穴位贴敷联合辨证施食护理有利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年12期 v.33 1732-1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史佳英;周友田;黄育群;蒋海丽;
目的 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3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2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采用MMAS-8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癫痫生活质量量表(OQLIE-31)评估]、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耻感[采用KILIFI癫痫病耻感量表(KSSE)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2组MMAS-8评分、OQLIE-31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均<0.05);护理后2组HAMD-24、HAMA、KSSE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60/66)比77.27%(51/66),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病耻感。
2024年12期 v.33 1736-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