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郑亚江;吴樱;洪蔚蔚;祝峻峰;

    目的探讨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模型组15只、补肾柔肝方组15只和秋水仙碱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首次在背部皮下注射纯四氯化碳5 m L/kg,3 d后注射40%CCl4花生油3 m L/kg,每周注射2次,连续8周。第9周开始,补肾柔肝方组和秋水仙碱组分别给予补肾柔肝方流浸膏5 m L/(kg·d)、秋水仙碱溶液5 m L/(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8周。然后取各组大鼠肝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中TβRⅠ、TβRⅡ蛋白,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及TGF-β_1、TβRⅠ、TβR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TβRⅠ、TβRⅡ蛋白及TGF-β_1、TβRI、TβR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柔肝方组和秋水仙碱组TβRⅠ、TβRⅡ蛋白以及TGF-β_1、TβRⅠ、TβR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在TGF-β_1-Smads信号通路中,补肾柔肝方主要是通过抑制TβRⅠ、TβRⅡ表达,无法磷酸化的Smad2和Smad3失去活性,从而阻断信号通路传导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2018年27期 v.27 2965-2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郑亚江;吴樱;洪蔚蔚;祝峻峰;

    目的探讨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模型组15只、补肾柔肝方组15只和秋水仙碱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首次在背部皮下注射纯四氯化碳5 m L/kg,3 d后注射40%CCl4花生油3 m L/kg,每周注射2次,连续8周。第9周开始,补肾柔肝方组和秋水仙碱组分别给予补肾柔肝方流浸膏5 m L/(kg·d)、秋水仙碱溶液5 m L/(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8周。然后取各组大鼠肝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中TβRⅠ、TβRⅡ蛋白,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及TGF-β_1、TβRⅠ、TβR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TβRⅠ、TβRⅡ蛋白及TGF-β_1、TβRI、TβR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柔肝方组和秋水仙碱组TβRⅠ、TβRⅡ蛋白以及TGF-β_1、TβRⅠ、TβR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在TGF-β_1-Smads信号通路中,补肾柔肝方主要是通过抑制TβRⅠ、TβRⅡ表达,无法磷酸化的Smad2和Smad3失去活性,从而阻断信号通路传导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2018年27期 v.27 2965-2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研究

    蒋元烨;敬梦辉;陆娟;张煜;吴晨曲;曹勤;

    目的观察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胆碱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泽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变化情况,统计2组B超疗效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γ-GT、AKP、TG、TC、LDL-C、LN、C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ALT、γ-GT、TG、TC、LDL-C、LN、C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HA、PⅢN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B超疗效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肝脏影像学疗效及总体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在改善临床血液生化学指标方面具有优势。

    2018年27期 v.27 2969-2971+2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研究

    蒋元烨;敬梦辉;陆娟;张煜;吴晨曲;曹勤;

    目的观察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胆碱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泽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变化情况,统计2组B超疗效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γ-GT、AKP、TG、TC、LDL-C、LN、C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ALT、γ-GT、TG、TC、LDL-C、LN、C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HA、PⅢN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B超疗效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泽泻汤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内阻证的肝脏影像学疗效及总体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在改善临床血液生化学指标方面具有优势。

    2018年27期 v.27 2969-2971+2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段哲萍;于新江;张卉;吴大勇;李菁菁;

    目的探讨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成瘾依赖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冰醋酸扭体法观察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及鼠妇低、中、高剂量组(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给药剂量分别为50 mg/kg、100 mg/kg、200mg/kg);小鼠竖尾实验及跳跃实验观察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成瘾性,实验分为吗啡组及鼠妇低、中、高剂量组(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给药剂量分别为50 mg/kg、100 mg/kg、200 mg/kg);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环氧化水解酶(COX酶)的抑制作用实验明确其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根据COX酶试剂盒的具体实验步骤操作,取96孔板,分成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7.5 ng/m L、15 ng/m L、30 ng/m L、60 ng/m L、120 ng/m L、240 ng/m L组),每组3孔。结果镇痛实验显示鼠妇各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鼠妇各剂量组的扭体反应抑制率随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成瘾性实验显示鼠妇各剂量组均未引起小鼠竖尾反应及跳跃现象。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COX酶(COX-1酶和COX-2酶)均有抑制作用,对COX-1酶的IC50为22.723 ng/m L,对COX-2酶的IC50为33.512 ng/m L。结论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于疼痛模型小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且该作用无药物成瘾性,其是通过抑制COX酶途径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

    2018年27期 v.27 2972-2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段哲萍;于新江;张卉;吴大勇;李菁菁;

    目的探讨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成瘾依赖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冰醋酸扭体法观察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及鼠妇低、中、高剂量组(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给药剂量分别为50 mg/kg、100 mg/kg、200mg/kg);小鼠竖尾实验及跳跃实验观察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成瘾性,实验分为吗啡组及鼠妇低、中、高剂量组(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给药剂量分别为50 mg/kg、100 mg/kg、200 mg/kg);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环氧化水解酶(COX酶)的抑制作用实验明确其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根据COX酶试剂盒的具体实验步骤操作,取96孔板,分成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7.5 ng/m L、15 ng/m L、30 ng/m L、60 ng/m L、120 ng/m L、240 ng/m L组),每组3孔。结果镇痛实验显示鼠妇各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鼠妇各剂量组的扭体反应抑制率随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成瘾性实验显示鼠妇各剂量组均未引起小鼠竖尾反应及跳跃现象。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COX酶(COX-1酶和COX-2酶)均有抑制作用,对COX-1酶的IC50为22.723 ng/m L,对COX-2酶的IC50为33.512 ng/m L。结论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于疼痛模型小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且该作用无药物成瘾性,其是通过抑制COX酶途径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

    2018年27期 v.27 2972-2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区的保护作用

    宋亚玲;张玉芳;焦丽坤;李娜;孙永;郝红艳;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216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12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3个月,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总容积变化,统计2组术后1个月黄斑水肿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0.5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辅以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对视网膜黄斑区有保护作用,继而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18年27期 v.27 2976-2978+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区的保护作用

    宋亚玲;张玉芳;焦丽坤;李娜;孙永;郝红艳;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216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12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3个月,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总容积变化,统计2组术后1个月黄斑水肿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0.5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辅以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对视网膜黄斑区有保护作用,继而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18年27期 v.27 2976-2978+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

    李志锋;李立红;李小静;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方法将96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FN-γ/IL-4)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及血清TNF-α、IFN-γ、IL-4及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及血清TNF-α、IFN-γ及IFN-γ/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纯使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Th1/Th2平衡,提高生活质量。

    2018年27期 v.27 2979-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

    李志锋;李立红;李小静;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方法将96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FN-γ/IL-4)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及血清TNF-α、IFN-γ、IL-4及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及血清TNF-α、IFN-γ及IFN-γ/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纯使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Th1/Th2平衡,提高生活质量。

    2018年27期 v.27 2979-2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对组胺致痒小鼠5-羟色胺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赵一丁;闫婵娟;闫小宁;

    目的探讨针刺对组胺致痒模型小鼠的瘙痒行为、血清5-羟色胺(5-HT)及延髓5-HT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均予颈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组胺进行造模,造模后模型组不做处理,针刺组给予针刺双侧血海、曲池及合谷穴,采用提插和捻转手法刺激,每日1次,针刺2 d;生理盐水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后不做处理。连续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搔抓次数,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HT及其受体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造模第1,2,3天搔抓次数均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针刺组小鼠造模第1,2天搔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模第3天搔抓次数明显少于第1,2天及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小鼠血清5-HT水平及延髓5-HT受体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针刺组小鼠血清5-H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延髓5-HT受体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组胺致痒小鼠的搔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下调血清5-HT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2018年27期 v.27 2983-2985+2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对组胺致痒小鼠5-羟色胺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赵一丁;闫婵娟;闫小宁;

    目的探讨针刺对组胺致痒模型小鼠的瘙痒行为、血清5-羟色胺(5-HT)及延髓5-HT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均予颈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组胺进行造模,造模后模型组不做处理,针刺组给予针刺双侧血海、曲池及合谷穴,采用提插和捻转手法刺激,每日1次,针刺2 d;生理盐水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后不做处理。连续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搔抓次数,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HT及其受体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造模第1,2,3天搔抓次数均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针刺组小鼠造模第1,2天搔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模第3天搔抓次数明显少于第1,2天及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小鼠血清5-HT水平及延髓5-HT受体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针刺组小鼠血清5-H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延髓5-HT受体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组胺致痒小鼠的搔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下调血清5-HT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2018年27期 v.27 2983-2985+2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斑蝥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TGF-β1和CRP表达的影响

    管云柱;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研究组49例给予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化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TGF-β_1、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而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GF-β_1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能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TGF-β_1和CRP水平,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转移。

    2018年27期 v.27 2986-2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斑蝥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TGF-β1和CRP表达的影响

    管云柱;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研究组49例给予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化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TGF-β_1、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而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GF-β_1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能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TGF-β_1和CRP水平,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转移。

    2018年27期 v.27 2986-2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防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疗效及作用机制

    杨平;邢娜;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防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例首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内给予健脾和胃合剂+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放疗第1—2周、第3—4周的胃肠道不良症状、胃和十二指肠镜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第1—2周,第3—4周的恶心呕吐、厌食、腹痛、便血的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胃和十二指肠镜检查中胃肠道黏膜损伤情况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放疗第1—2周、第3—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能够减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的胃、十二指肠损害,具有良好的胃肠道保护功效,且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IL-6、IL-8、IL-1β、TNF-α表达有关。

    2018年27期 v.27 2990-2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防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疗效及作用机制

    杨平;邢娜;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防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例首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内给予健脾和胃合剂+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放疗第1—2周、第3—4周的胃肠道不良症状、胃和十二指肠镜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第1—2周,第3—4周的恶心呕吐、厌食、腹痛、便血的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胃和十二指肠镜检查中胃肠道黏膜损伤情况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放疗第1—2周、第3—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能够减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的胃、十二指肠损害,具有良好的胃肠道保护功效,且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IL-6、IL-8、IL-1β、TNF-α表达有关。

    2018年27期 v.27 2990-2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半夏加茯苓汤对顽固性梅尼埃病症状及DHI评分影响研究

    盛国强;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对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症状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及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2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个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DHI评分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及DHI评分中功能评分、情感评分及身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及DH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可明显改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症状,降低DHI评分,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8年27期 v.27 2994-2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小半夏加茯苓汤对顽固性梅尼埃病症状及DHI评分影响研究

    盛国强;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对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症状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及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2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个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DHI评分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及DHI评分中功能评分、情感评分及身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及DH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可明显改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症状,降低DHI评分,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8年27期 v.27 2994-2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补肺消积方治疗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吕行;

    目的观察补肺消积方治疗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消积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Kamofsky评分,CEA、CYFRA21-1及VEGF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及午后潮热评分,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Kamofsky评分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及随访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消积方治疗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缓解肺部及全身症状体征,改善日常生活质量,调节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且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2018年27期 v.27 2997-2999+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补肺消积方治疗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吕行;

    目的观察补肺消积方治疗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消积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Kamofsky评分,CEA、CYFRA21-1及VEGF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及午后潮热评分,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Kamofsky评分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及随访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消积方治疗晚期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缓解肺部及全身症状体征,改善日常生活质量,调节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且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2018年27期 v.27 2997-2999+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性医学研究

  • 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李世强;侯建平;智静涛;宋艳丽;

    目的探讨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血瘀型BPH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阴茎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阴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阴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睾酮(S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小便不利、夜尿频多、无力排出、面色白及畏寒肢冷积分,IPSS评分及RI均显著降低(P均<0.05),IIEF-5评分、PSV及ED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S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E2和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BPH伴勃起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阴茎动脉血管参数指标,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18年27期 v.27 3000-3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李世强;侯建平;智静涛;宋艳丽;

    目的探讨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血瘀型BPH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阴茎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阴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阴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睾酮(S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小便不利、夜尿频多、无力排出、面色白及畏寒肢冷积分,IPSS评分及RI均显著降低(P均<0.05),IIEF-5评分、PSV及ED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S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E2和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BPH伴勃起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阴茎动脉血管参数指标,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18年27期 v.27 3000-3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及对精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李松;谢胜;

    目的探讨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P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对患者精子总数、精子浓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4例PE患者随机分成盐酸达泊西汀组(92例)与舍曲林组(92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射精潜伏期(IELT)、早泄量表(PEP)各项评分、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盐酸达泊西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舍曲林组(P<0.05)。治疗后2组IELT均明显延长(P均<0.05),且盐酸达泊西汀组明显长于舍曲林组(P<0.05);2组PEP量表中性生活满意度、射精控制能力、早泄相关苦恼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盐酸达泊西汀组显著高于舍曲林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精子总数、精子密度及精子总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不影响精子质量,可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03-3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及对精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李松;谢胜;

    目的探讨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P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对患者精子总数、精子浓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4例PE患者随机分成盐酸达泊西汀组(92例)与舍曲林组(92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射精潜伏期(IELT)、早泄量表(PEP)各项评分、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盐酸达泊西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舍曲林组(P<0.05)。治疗后2组IELT均明显延长(P均<0.05),且盐酸达泊西汀组明显长于舍曲林组(P<0.05);2组PEP量表中性生活满意度、射精控制能力、早泄相关苦恼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盐酸达泊西汀组显著高于舍曲林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精子总数、精子密度及精子总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不影响精子质量,可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03-3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

    高福兰;王世飚;杨艳丽;张建伟;于艳;邓晓辉;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以左甲状腺素片12.5~50μg/d口服,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TPOA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2018年27期 v.27 3007-3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

    高福兰;王世飚;杨艳丽;张建伟;于艳;邓晓辉;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以左甲状腺素片12.5~50μg/d口服,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TPOA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2018年27期 v.27 3007-3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宁宇;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膜抗原(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行肿瘤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肿瘤组织标本84个),通过病理检查确诊,肺腺癌40例,肺鳞癌4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MA在84个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运用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Kendall)、非参数Kaplan-meier法等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肺腺癌患者中EMA高表达率为70.0%,44例肺鳞癌患者中EMA高表达率为34.1%,肺腺癌EMA高表达率明显高于肺鳞癌(P<0.05);EMA表达水平与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9,P<0.05);运用非参数的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ⅡB~Ⅲ期肺鳞癌、肺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而Ⅰ~ⅡA期肺鳞癌组织中EMA高表达,预后相对于中晚期明显较差(P<0.05)。结论 EMA表达水平与肺癌的临床分型、肿瘤细胞侵袭、分化以及2年内复发或转移密切相关,尤其是EMA表达水平对Ⅰ~ⅡA肺鳞癌预后有着较高的预示作用,可能是以后临床研究早期肺鳞癌疾病预后的新焦点。

    2018年27期 v.27 3009-3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宁宇;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膜抗原(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行肿瘤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肿瘤组织标本84个),通过病理检查确诊,肺腺癌40例,肺鳞癌4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MA在84个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运用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Kendall)、非参数Kaplan-meier法等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肺腺癌患者中EMA高表达率为70.0%,44例肺鳞癌患者中EMA高表达率为34.1%,肺腺癌EMA高表达率明显高于肺鳞癌(P<0.05);EMA表达水平与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9,P<0.05);运用非参数的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ⅡB~Ⅲ期肺鳞癌、肺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而Ⅰ~ⅡA期肺鳞癌组织中EMA高表达,预后相对于中晚期明显较差(P<0.05)。结论 EMA表达水平与肺癌的临床分型、肿瘤细胞侵袭、分化以及2年内复发或转移密切相关,尤其是EMA表达水平对Ⅰ~ⅡA肺鳞癌预后有着较高的预示作用,可能是以后临床研究早期肺鳞癌疾病预后的新焦点。

    2018年27期 v.27 3009-3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亚男;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与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喷鼻,每次200μg,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肺虚感寒证选印堂穴、肺俞穴、大椎穴,脾弱气虚加脾俞穴,肾阳亏虚加肾俞穴,每日1次),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鼻炎临床症状积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积分(TNNSS)、鼻炎生活质量积分(RQLQ),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NSS、TNNSS、RQLQ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艾灸可以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12-3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亚男;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与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喷鼻,每次200μg,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肺虚感寒证选印堂穴、肺俞穴、大椎穴,脾弱气虚加脾俞穴,肾阳亏虚加肾俞穴,每日1次),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鼻炎临床症状积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积分(TNNSS)、鼻炎生活质量积分(RQLQ),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NSS、TNNSS、RQLQ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艾灸可以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12-3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李志路;赵勇;乔喜婷;邱春丽;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PSE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水平、脾脏大小、Child-Pugh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 d,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Plt、WBC及RBC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Child-Pugh A级比例明显升高而C级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且Child-Pug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及治疗后1~3个月脾脏长度、实验组治疗后1~3个月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减小(P均<0.05),且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均有发热、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不同程度脾区疼痛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死亡者,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可明显升高PH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且安全性好。

    2018年27期 v.27 3015-3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李志路;赵勇;乔喜婷;邱春丽;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PSE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水平、脾脏大小、Child-Pugh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 d,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Plt、WBC及RBC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Child-Pugh A级比例明显升高而C级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且Child-Pug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及治疗后1~3个月脾脏长度、实验组治疗后1~3个月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减小(P均<0.05),且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均有发热、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不同程度脾区疼痛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死亡者,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可明显升高PH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且安全性好。

    2018年27期 v.27 3015-3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疗效观察

    王心蕊;石少波;

    目的观察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森田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精神及失眠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2例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锂盐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九味镇心颗粒与森田心理治疗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抑郁(SDS)、狂躁(BMRS)量表评分和多导睡眠图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果 2组治疗后PSQI、SAS、SDS、BMRS评分和多导睡眠图中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森田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减轻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焦虑、抑郁、狂躁表现,改善睡眠质量,且用药安全。

    2018年27期 v.27 3018-3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疗效观察

    王心蕊;石少波;

    目的观察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森田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精神及失眠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2例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锂盐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九味镇心颗粒与森田心理治疗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抑郁(SDS)、狂躁(BMRS)量表评分和多导睡眠图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果 2组治疗后PSQI、SAS、SDS、BMRS评分和多导睡眠图中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森田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减轻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患者焦虑、抑郁、狂躁表现,改善睡眠质量,且用药安全。

    2018年27期 v.27 3018-3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辅助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

    任慧惠;李小平;

    目的观察中医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药物化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润肺汤加减口服,1剂/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不同时期痰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2个月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效果,改善细胞免疫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用药安全。

    2018年27期 v.27 3021-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辅助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

    任慧惠;李小平;

    目的观察中医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药物化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润肺汤加减口服,1剂/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不同时期痰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2个月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效果,改善细胞免疫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用药安全。

    2018年27期 v.27 3021-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浆膜受侵犯程度对根治术后腹腔转移风险的影响

    王玉宏;岳峰;李明辉;冯运章;

    目的观察胃癌浆膜受侵犯程度对根治术后腹腔转移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胃癌患者,根据浆膜受侵面积分为A组(受侵面积≤10 cm2,54例)、B组(受侵面积>10 cm2,50例)。2组均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分别于2组手术开始时及术后关腹前收集腹腔冲洗液,检测其中癌胚抗原(CEA)mRNA、多巴脱羧酶(DDC)mRNA相对表达量,随访3年,比较总生存率。结果 A组术前与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相对表达量及DD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A组术前与术后的CEA mRNA与DDC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与DD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2组随访1年的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随访2年与3年的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结论浆膜受侵面积超过10 cm2的胃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DD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高,且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mRNA、DDC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术前升高,增加了腹腔转移风险,预后相对较差。

    2018年27期 v.27 3024-3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浆膜受侵犯程度对根治术后腹腔转移风险的影响

    王玉宏;岳峰;李明辉;冯运章;

    目的观察胃癌浆膜受侵犯程度对根治术后腹腔转移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胃癌患者,根据浆膜受侵面积分为A组(受侵面积≤10 cm2,54例)、B组(受侵面积>10 cm2,50例)。2组均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分别于2组手术开始时及术后关腹前收集腹腔冲洗液,检测其中癌胚抗原(CEA)mRNA、多巴脱羧酶(DDC)mRNA相对表达量,随访3年,比较总生存率。结果 A组术前与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相对表达量及DD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A组术前与术后的CEA mRNA与DDC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与DD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2组随访1年的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随访2年与3年的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结论浆膜受侵面积超过10 cm2的胃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DD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高,且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mRNA、DDC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术前升高,增加了腹腔转移风险,预后相对较差。

    2018年27期 v.27 3024-3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朱晓娜;李天浩;郭珍;许红;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2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风丸。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肌电图CMAP波幅、R1潜伏期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较单用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27-3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朱晓娜;李天浩;郭珍;许红;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2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风丸。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肌电图CMAP波幅、R1潜伏期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较单用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27-3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培美曲塞联合固本消癥方治疗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失败后老年肺腺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云堡;胡强;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固本消癥方治疗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失败后老年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5例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不含培美曲塞)失败后的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固本消癥方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和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固本消癥方治疗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失败后老年肺腺癌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29-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培美曲塞联合固本消癥方治疗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失败后老年肺腺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云堡;胡强;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固本消癥方治疗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失败后老年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5例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不含培美曲塞)失败后的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固本消癥方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和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固本消癥方治疗吉非替尼或二线化疗失败后老年肺腺癌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29-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肾排石汤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观察

    赵盟杰;黄真;息金波;

    目的探讨温肾排石汤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PCNL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肾排石汤治疗。对比2组的结石清除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血红蛋白、β2-MG、Cys C、NGAL水平和CR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尿血红蛋白、β2-MG、Cys C、NGAL水平和CR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肾排石汤辅助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能改善肾功能,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18年27期 v.27 3032-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温肾排石汤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观察

    赵盟杰;黄真;息金波;

    目的探讨温肾排石汤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PCNL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肾排石汤治疗。对比2组的结石清除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血红蛋白、β2-MG、Cys C、NGAL水平和CR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尿血红蛋白、β2-MG、Cys C、NGAL水平和CRP、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肾排石汤辅助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能改善肾功能,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18年27期 v.27 3032-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鼻息肉术后康复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代红英;马婷婷;

    目的观察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鼻息肉术后康复效果及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窦炎口服液冲洗鼻腔治疗,2组均治疗至术后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鼻窦CT评分系统(Lund-Macke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Lund-Kenenedy)及SNOT-20评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IL-8、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2组术后8周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评分及总积分和Lund-Mackey评分、Lund-Kenenedy、SNOT-20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8周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镜术后给予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缓解鼻息肉患者的主观症状,促进鼻黏膜上皮修复及术后康复,可能与下调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有关。

    2018年27期 v.27 3035-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鼻息肉术后康复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代红英;马婷婷;

    目的观察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鼻息肉术后康复效果及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窦炎口服液冲洗鼻腔治疗,2组均治疗至术后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鼻窦CT评分系统(Lund-Macke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Lund-Kenenedy)及SNOT-20评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IL-8、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2组术后8周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评分及总积分和Lund-Mackey评分、Lund-Kenenedy、SNOT-20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8周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镜术后给予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缓解鼻息肉患者的主观症状,促进鼻黏膜上皮修复及术后康复,可能与下调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有关。

    2018年27期 v.27 3035-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指标、β-arrestin1的影响

    岳峰;崔丽敏;张珍;安巨会;刘东海;周文花;

    目的观察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指标、β-抑制蛋白质1(β-arrestin1)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狼疮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皮质激素用量、症状体征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及β-arrestin1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随访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用量明显减少(P均<0.05),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及水肿积分,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及IL-10、β-arrestin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2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效减少激素用量,改善相关症状体征,降低尿蛋白定量,调节免疫指标和β-arrestin1水平,并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远期复发。

    2018年27期 v.27 3038-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指标、β-arrestin1的影响

    岳峰;崔丽敏;张珍;安巨会;刘东海;周文花;

    目的观察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指标、β-抑制蛋白质1(β-arrestin1)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狼疮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皮质激素用量、症状体征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及β-arrestin1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随访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用量明显减少(P均<0.05),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及水肿积分,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及IL-10、β-arrestin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2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效减少激素用量,改善相关症状体征,降低尿蛋白定量,调节免疫指标和β-arrestin1水平,并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远期复发。

    2018年27期 v.27 3038-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孟晓敏;李华瑞;刘峰;白治田;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64例则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因子(P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观察组为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41-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孟晓敏;李华瑞;刘峰;白治田;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64例则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因子(P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观察组为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41-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化疗治疗初治肺结核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马喜迎;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化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肺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倦怠乏力、潮热及盗汗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痰菌转阴率及肝损害、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清除病原菌,并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2018年27期 v.27 3044-3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化疗治疗初治肺结核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马喜迎;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化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肺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倦怠乏力、潮热及盗汗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痰菌转阴率及肝损害、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清除病原菌,并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2018年27期 v.27 3044-3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分析

    李永红;刘文明;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方法收集67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随访24个月,比较2组1,2年生存率和转移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1个月,2组颈面部皮肤损伤、黏膜炎、唾液腺损伤、中耳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4个月,2组1,2年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听力下降、张口困难及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中期预后及放射毒副反应相当。

    2018年27期 v.27 3047-3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分析

    李永红;刘文明;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方法收集67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随访24个月,比较2组1,2年生存率和转移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1个月,2组颈面部皮肤损伤、黏膜炎、唾液腺损伤、中耳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4个月,2组1,2年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听力下降、张口困难及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中期预后及放射毒副反应相当。

    2018年27期 v.27 3047-3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对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王海滨;

    目的观察电针对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辅助治疗,统计2组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及氧合指数(OI)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时间和胸腔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EV1、MVV、p(A-a)(O2)及IL-10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CRP、TNF-α水平及OI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肺炎和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肺不张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针用于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提高肺部通气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8年27期 v.27 3050-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对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王海滨;

    目的观察电针对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通气功能、炎性反应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辅助治疗,统计2组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及氧合指数(OI)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时间和胸腔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EV1、MVV、p(A-a)(O2)及IL-10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CRP、TNF-α水平及OI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肺炎和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肺不张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针用于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提高肺部通气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8年27期 v.27 3050-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凤;

    目的探讨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热证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甲钴胺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口眼斜、面部感觉异常、恶风发热、面色白及口渴心烦评分,H-B量表评分及FDI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和FDIP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疗效更好,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2018年27期 v.27 3053-3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凤;

    目的探讨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热证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甲钴胺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口眼斜、面部感觉异常、恶风发热、面色白及口渴心烦评分,H-B量表评分及FDI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和FDIP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银纠正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疗效更好,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2018年27期 v.27 3053-3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衡爱玲;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尿毒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变化情况、血压及血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残余肾功能、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UN与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3例出现一级终点事件占7.5%(3/40),对照组8例出现一级终点事件占20.0%(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同时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2018年27期 v.27 3056-3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衡爱玲;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尿毒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变化情况、血压及血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残余肾功能、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UN与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3例出现一级终点事件占7.5%(3/40),对照组8例出现一级终点事件占20.0%(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同时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2018年27期 v.27 3056-3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任方元;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为P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2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转肽酶(γ-GT)6项生化指标和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4项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BC患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58-3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任方元;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为P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2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转肽酶(γ-GT)6项生化指标和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4项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BC患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27期 v.27 3058-3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周联明;张学利;杨治;檀占海;孙家亮;朱光辉;

    目的观察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83例和结肠腺瘤的患者60例,分别为结肠癌组和结肠良性肿瘤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观察结肠癌组、结肠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iR-34 c和miR-127-3p表达水平变化,并观察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手术后其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良性肿瘤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c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表达miR-127-3p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良性肿瘤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血清表达miR-127-3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量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转移和CEA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结肠癌患者的血清miR-34 c表达量与miR-127-3p表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84,P<0.05)。结论miR-34 c和miR-127-3p基因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miR-34 c为抑癌基因,而miR-127-3p为促癌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27期 v.27 3061-3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周联明;张学利;杨治;檀占海;孙家亮;朱光辉;

    目的观察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83例和结肠腺瘤的患者60例,分别为结肠癌组和结肠良性肿瘤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观察结肠癌组、结肠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iR-34 c和miR-127-3p表达水平变化,并观察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手术后其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良性肿瘤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c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表达miR-127-3p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良性肿瘤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血清表达miR-127-3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量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转移和CEA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结肠癌患者的血清miR-34 c表达量与miR-127-3p表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84,P<0.05)。结论miR-34 c和miR-127-3p基因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miR-34 c为抑癌基因,而miR-127-3p为促癌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27期 v.27 3061-3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物理诊断

  • 灰阶超声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陈丹;

    目的探究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0例,作为研究组,未出现转移者5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结节部位、边界、回声状况等灰阶超声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并且使用ROC曲线对预测诊断指标进行预测。结果 2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的部位、结节突破甲状腺被膜、结节最大径≥0.7 cm及钙化类型的灰阶超声表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可见,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具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的超声表现中的2项及其以上后,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71,且敏感度为71.3%,特异度为83.2%,诊断准确度为78.9%。结论灰阶超声对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价值,能够作为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

    2018年27期 v.27 3065-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灰阶超声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陈丹;

    目的探究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0例,作为研究组,未出现转移者5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结节部位、边界、回声状况等灰阶超声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并且使用ROC曲线对预测诊断指标进行预测。结果 2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的部位、结节突破甲状腺被膜、结节最大径≥0.7 cm及钙化类型的灰阶超声表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可见,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具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的超声表现中的2项及其以上后,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71,且敏感度为71.3%,特异度为83.2%,诊断准确度为78.9%。结论灰阶超声对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价值,能够作为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

    2018年27期 v.27 3065-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循证心理关怀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饶井芬;肇爽;刘承一;杨春丽;刘艳丽;朱彤;

    目的探讨循证心理关怀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1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证心理关怀,评价2组患者负面情绪程度、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实施后负面情绪改善程度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心理关怀能够提高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

    2018年27期 v.27 3068-3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循证心理关怀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饶井芬;肇爽;刘承一;杨春丽;刘艳丽;朱彤;

    目的探讨循证心理关怀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1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证心理关怀,评价2组患者负面情绪程度、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实施后负面情绪改善程度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心理关怀能够提高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

    2018年27期 v.27 3068-3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miRNA诱导细胞自噬参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刘卫花;赵光峰;

    <正>帕金森病(PD)的病理基础为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N)发生病变,导致多巴胺(DA)的生成发生障碍,从而造成神经元内多巴胺能与胆碱能两系统间平衡失调,进而表现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1-2])。其中,miRNA作为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自噬,在介导PD的发生及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3-4])。1自噬与PD

    2018年27期 v.27 3071-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iRNA诱导细胞自噬参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刘卫花;赵光峰;

    <正>帕金森病(PD)的病理基础为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N)发生病变,导致多巴胺(DA)的生成发生障碍,从而造成神经元内多巴胺能与胆碱能两系统间平衡失调,进而表现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1-2])。其中,miRNA作为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自噬,在介导PD的发生及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3-4])。1自噬与PD

    2018年27期 v.27 3071-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HLA复合体与HBV感染及转归的关系

    姚耀;刘建波;柴梅;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引起的相关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尤其是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s 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大约为2亿4千万,而且每年因HBV感染后的不良转归,至少有78万HBV感染后患者死亡~([1])。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6.9亿,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1.2亿,其俨然已成为我国流行广泛的重大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

    2018年27期 v.27 3074-3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LA复合体与HBV感染及转归的关系

    姚耀;刘建波;柴梅;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引起的相关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尤其是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s 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大约为2亿4千万,而且每年因HBV感染后的不良转归,至少有78万HBV感染后患者死亡~([1])。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6.9亿,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1.2亿,其俨然已成为我国流行广泛的重大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

    2018年27期 v.27 3074-3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18年27期 v.27 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18年27期 v.27 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