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小针刀结合骨复生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欧国峰;董博;姚洁;李小群;袁普卫;朱峰峰;刘继华;符奇飞;方晴;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骨复生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结合骨复生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注射配合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及Harris评分,统计2组Harris评分结果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中疼痛、关节畸形、关节活动评分及Harri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骨复生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更好,且操作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22期 v.26 2395-2397+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淫羊藿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赵丹;王艳艳;梁雄杰;刘慧雯;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不同作用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ICA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ICA诱导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观察ICA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67μg/m L ICA对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持续至96 h并达到最大;30μg/m L和15μg/m L ICA在72 h、96 h对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结论较高浓度ICA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ICA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作用不明显。

    2017年22期 v.26 2398-2400+2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青藤碱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老年继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成国华;蔡华安;王星娜;欧阳文湘;袁雯静;吴佳玲;胡小明;藤健;

    目的观察青藤碱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联合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老年继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继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缓释胶囊口服和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尼美舒利缓释胶囊口服及LHJ-X1型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配合青藤碱注射液透皮给药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关节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及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OPG/RANKL、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膝关节液中NO、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及膝关节液中SOD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液中OPG、RANKL、OPG/RANK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青藤碱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联合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老年继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膝关节功能,可能通过有效降低关节液中自由基的活性提高OPG/RANKI的比值,下调IL-17水平来减缓关节骨侵蚀和滑膜的炎症状态。

    2017年22期 v.26 2401-2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五神汤内服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疗效及对血清NO、TNF-α、IL-1β的影响

    王娟;

    目的探究五神汤内服联合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神汤内服及熏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肤色、肿胀程度、肤温及自觉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肤温升高、发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治疗后,2组NO、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神汤内服加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2017年22期 v.26 2405-2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吴晓艳;沈清;孙燕妮;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160 mg/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 UAER)、尿素氮(BUN)、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24h UAER、BUN、SCr、TNF-α、IL-6、IL-8、hs-CRP、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均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较同期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均<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可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改善肾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

    2017年22期 v.26 2408-2410+2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皂甙Rh2对大鼠主动脉TIMP-1、VEGF表达的影响

    朱中生;李锦玉;王相智;张小蓉;阚丽虹;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h2对大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普通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组、雷帕霉素组、人参皂甙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喂养13周,其余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雷帕霉素组同时给予雷帕霉素1.25 mg/(kg·d)灌胃,人参皂甙组同时给予人参皂甙Rh2 400 mg/(kg·d)灌胃,均1次/d。13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检测血脂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留取主动脉标本,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TIMP-1、VEGF表达情况。结果阳性组、雷帕霉素组、人参皂甙组血TC、TG、LDL-C、IL-6水平和主动脉组织中TIMP-1、VEG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雷帕霉素组、人参皂甙组血脂指标水平与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IL-6水平和主动脉组织中TIMP-1、VEG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阳性组(P均<0.05),雷帕霉素组各指标与人参皂甙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参皂甙Rh2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6水平和抑制主动脉TIMP-1、VEGF的表达,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017年22期 v.26 2411-2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胶囊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李莉莉;杨伟;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给予基础糖尿病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及炎性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D)]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PG、Hb A1c、TG、TC、MCP-1、sICAM-1、hs-CRP、TNF-α、ET-1水平及IMT、斑块Crouse积分、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或少于治疗前(P均<0.05),NO、FMD、NI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贝前列素钠片能够显著调节老年糖尿病合并CAS患者的血糖血脂,减少斑块厚度及面积,并抑制粥样硬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炎性因子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2017年22期 v.26 2414-2417+2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熏洗联合微创内固定对儿童胫腓骨骨折炎性状态及血清骨代谢的影响

    赵彬;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对儿童股骨远端骨折炎性状态及血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24周的膝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髋关节HSS评分、独立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24周的炎性状态及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12周、24周的膝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髋关节HSS评分、BI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12周、24周的炎性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12周、24周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能够显著促进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骨折愈合,并改善膝、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儿炎性反应并改善骨代谢有关。

    2017年22期 v.26 2418-2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与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姜大景;胡婷婷;汪华;向明清;郭才华;姜振威;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生与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0例AD患者以及2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收集并比较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史、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影像学资料等信息,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AD的发生、认知功能评分与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年龄相较于对照组偏大(P<0.05),患冠心病、糖尿病的比例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的发生和年龄、冠心病、糖尿病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功能评分与年龄、冠心病、糖尿病呈线性关系。结论常见血管危险因素可促进AD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2017年22期 v.26 2422-2424+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化浊解毒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及对血脂、肝功能的影响

    王珏云;杨高松;张显燕;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及对血脂、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释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胁肋隐痛、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身重困倦、舌红胖大苔黄腻及脉濡缓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MI、FPG、2h PG、Hb A1c、FINS、HOMA-IR、TC、TG、LDL-C、AST及ALT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并有助于保护肝脏功能。

    2017年22期 v.26 2425-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二仙汤合芪海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观察

    黄娟;胡维;林湘东;

    目的观察二仙汤合芪海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仙汤合芪海消瘿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FT3、FT4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TS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大小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仙汤合芪海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抗体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22期 v.26 2429-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观察

    王长征;康红霞;王灵君;樊永生;李永亮;刘涛;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膝关节功能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共治疗4个疗程;膝关节功能训练,每日1次,连续练习4周。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2 m 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4次。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患者股四头肌角(Q角)大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Q角均较治疗前减小(P均<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小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配合膝关节功能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能够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效果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2017年22期 v.26 2432-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补髓活血健骨汤联合髓内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观察

    李强;党建军;

    目的探讨补髓活血健骨汤联合髓内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髓内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髓活血健骨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VAS评分及髋关节影像学评分,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Harris评分、髋关节影像学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髓活血健骨汤联合髓内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症状,并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2017年22期 v.26 2435-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祛瘀活血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及对内皮素-1、P-选择素的影响

    曾望远;顾申红;袁勇;纪新博;王雅纯;李莹;

    目的观察祛瘀活血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给予西药氯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祛瘀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脉搏波传导速度、ET-1、v WF及P-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头晕、头痛、胸闷、呕吐痰涎、舌胖大苔腻及脉滑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ba PWV、cf PWV、ET-1、v WF及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活血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并有助于下调ET-1、v WF及P-选择素水平。

    2017年22期 v.26 2437-2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谷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浆ET-1、NO及8-iso-PGF2α的影响

    於永婷;李玉堂;张志超;郭配;崔兴华;陈红兵;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C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疗程、第2疗程后的心电图、心肌酶谱、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ET-1、NO、8-isoPGF2α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QRS波时限延长、ST-T段改变、QT间期延长情况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1疗程、第2疗程后的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NP、LVEF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1疗程、第2疗程后的血浆ET-1、8-iso-PGF2α水平均明显降低而NO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CCS患者的心肌损伤,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有关。

    2017年22期 v.26 2440-2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常规西药联合大承气汤化裁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hs-CRP、TNF-α及IL-6的影响

    张军;谢秀平;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联合大承气汤化裁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上消化道穿孔术治疗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化裁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评估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排气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达到治愈标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IL与临床疗效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与TNF-α具有中度相关性。结论常规西药联合大承气汤化裁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术后EPII患者疗效确切,可缩短治疗周期,并可确切降低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

    2017年22期 v.26 2443-2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动静结合理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杨欢;王朋;张坤;

    目的探讨动静结合理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愈合时间和术后12周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术后12周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动静结合理论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可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提高肘关节康复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22期 v.26 2446-2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健脾理气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王静;张燕;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理气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莫沙必利口服,观察组30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疏肝健脾理气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积分、血浆VIP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VIP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VI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理气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调节血浆VIP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017年22期 v.26 2448-2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王花;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3例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APN、NT-pro BNP、c Tn I、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LVEF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PN、NT-pro BNP、c Tn I以及LVEF、LVEDD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更好,可明显降低血清APN水平,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22期 v.26 2450-2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知柏地黄丸联合猪苓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付明洁;

    目的探究知柏地黄丸联合猪苓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知柏地黄丸联合猪苓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变化、生化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8、IL-6的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激素用药基础上,分病机予以知柏地黄丸、猪苓汤治疗原发性NS患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化指标,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减少激素用药后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2017年22期 v.26 2453-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洪涛;

    目的观察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2组均行ERCP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活血清胰汤灌肠治疗,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血清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gA、Ig G和Ig M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ERCP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2017年22期 v.26 2455-2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和胃理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大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张尊庶;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和胃理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大手术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疗效及对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大手术PG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和胃理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表胃电图及血清胃动素(MLT)、胃泌素(GAS)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结局。结果 2组治疗后腹胀、嗳气、上腹部胀痛、反酸、胃脘部烧灼感、恶心呕吐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餐前、餐后体表胃电图相关指标波形平均频率、波形反应面积、平均幅值均显著改善(P均<0.05),血清MLT、GAS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和胃理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大手术PGS患者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电图及胃动力,促进患者康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MLT、GAS水平有关。

    2017年22期 v.26 2458-2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孔德宁;杜玄一;

    目的探讨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量表评分、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及IL-6、TNF-α、TGF-β_1、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水肿难消、纳呆腹胀及畏寒喜暖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TGF-β_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OD和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降浊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肾脏功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TGF-β_1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2017年22期 v.26 2462-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自拟平脉定悸方联合硫酸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反应及24h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肖姗姗;张思雯;

    目的观察自拟平脉定悸方联合硫酸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反应、QRS波时限、矫正的QT间期(QTc)、矫正的Tp-e间期(Tp-ec)、Tp-e/QT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CS合并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平脉定悸方治疗,疗程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LOWN分级、24 h室性早搏(PVC)、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PST)发作总次数及炎性反应相关指标、QRS波时限、QTc、Tp-ec、Tp-e/QT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LOWN分级及24 h的PVC、PST发作总次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QRS波时限、QTc、Tp-ec、Tp-e/QT均明显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平脉定悸方联合硫酸镁治疗ACS合并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应用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电图有关。

    2017年22期 v.26 2465-2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厚朴温中汤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

    吴军;尚瑞;

    目的观察厚朴温中汤加味联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确诊为F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口服吗丁啉,观察组62例除口服吗丁啉之外加服厚朴温中汤加味,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和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腹胀感、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4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而生长抑素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厚朴温中汤加味联合吗丁啉治疗FD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好,调节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可能是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FD的作用机制。

    2017年22期 v.26 2468-2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更年强骨汤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张会明;段晓杰;王文正;刘艳清;王小琴;

    目的观察更年强骨汤联合双膦酸盐静脉注射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双膦酸盐、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年强骨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钙素水平、骨密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骨钙素、骨密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均>0.05);2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强骨汤联合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有效抑制骨丢失,缓解其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22期 v.26 2471-2472+2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依那西普注射液配合补肾壮骨通络汤加减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付微平;刘国华;

    目的探讨西药依那西普注射液配合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依那西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脊柱痛、夜间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ASDAI、BASFI,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ESR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壮骨通络汤配合依那西普注射液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肢体功能,减轻疼痛症状,调节ESR和CRP水平,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17年22期 v.26 2473-2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白虎汤加味联合通腑合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影响

    马建波;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联合通腑合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西医基础上加用白虎汤加味合通腑合剂治疗,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通腑合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可提高缓解相关症状体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下调IL-6和TNF-α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2017年22期 v.26 2475-2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活血通络汤防治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马志怀;王宝军;高化;宗文汇;刘海军;韩虎义;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通络汤防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中药组、联合组。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72 h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各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率、血栓数量与血栓长度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率、红细胞压积变化率,术后人均输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发生率以及72 h内引流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浆FIB、Plt轻度下降,PT、APTT、D-Dimer轻度延长。其中血浆FIB、Plt、PT、APTT水平以低分子肝素组变化最为明显。血浆D-Dimer水平以中药组变化显著,术后各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治疗后中药组与联合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升高幅度较低,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率、发现血栓血管数以及血栓总长度高于低分子肝素组与联合组(P均<0.05)。但低分子肝素组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子肝素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率、红细胞压积变化率,术后人均输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发生率、72 h内引流量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均<0.05),而中药组指标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具有抑炎、抗凝功效,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下调患者术后体内应激炎性反应,改善体内高凝状态,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低分子肝素使用量、术后出血量、引流量及出血相关性不良反应,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2017年22期 v.26 2478-2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新伤续断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杨光洲;熊侃;邓恢进;

    目的探讨新伤续断汤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0例分为汤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汤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新伤续断汤治疗,持续6周,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关节功能,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关节功能、大腿及小腿周径差、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汤药组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Harris得分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汤药组治疗后大小腿周径差、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汤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伤续断汤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2017年22期 v.26 2481-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清络宣痹汤联合普瑞巴林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CP-1、MIP-1β和G-CSF水平的影响

    付勇刚;宋世琴;

    目的观察清络宣痹汤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6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3例给予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络宣痹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压痛点个数、VAS评分及MCP-1、MIP-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5-羟色胺(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压痛点个数、VAS评分及MCP-1、MIP-1β、TNF-α、IL-1β、IL-6、CRH、TRH、GnRH、MDA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G-CSF、5-HT、SOD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络宣痹汤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22期 v.26 2484-2486+2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血栓弹力图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意义

    刘菁晶;林文华;敬锐;宋振国;卢宇杰;邸成业;史宏岩;杨瑞飞;

    目的探讨根据血栓弹力图及时发现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并即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行PCI的患者共922例为实验组,术前术后常规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检查血栓弹力图,包括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以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或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相应予以加大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剂量,必要时予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回顾2012年9月—2013年8月PCI患者87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随访1年,比较2组支架内血栓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靶血管支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CE发生与肾功能不全、多支病变、分叉病变以及左主干支架置入呈正相关。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调整抗栓药物剂量可以减少MACE的发生。结论根据血栓弹力图调整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支架内血栓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对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以及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查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更有针对性。

    2017年22期 v.26 2487-2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中药烫疗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吐尔洪·吐尔逊;陈洪涛;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中药烫疗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术后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烫疗包外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30 min,5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1,3和6个月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VAS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治疗后1个月2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VAS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57,P<0.05)。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中药烫疗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2017年22期 v.26 2490-2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膈下逐瘀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涂芳玲;郭熙清;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7例,西药组采用阿莫西林、熊去氧胆酸和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慢性炎症超声影像学疗效、结石消融超声影像学疗效及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腹胀评分,观察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慢性炎症超声影像学、结石消融超声影像学疗效及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均<0.05)。治疗后2组腹胀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联合组腹胀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西医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7年22期 v.26 2492-2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理气活血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何强;

    目的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理气活血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以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检测分析2组肠功能相关指标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并比较分析2组中转手术率及远期复发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腔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转手术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理气活血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改善体内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22期 v.26 2495-2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Hcy、L-PGDS、内脂素水平的影响

    宋晓静;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Hcy、L-PGDS和内脂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IMT、斑块Crouse积分、血清Hcy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L-PGDS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IMT、斑块Crouse积分血清Hcy和内脂素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L-PGDS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y、L-PGDS、内脂素水平,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2017年22期 v.26 2498-2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观察

    杜识博;程蓬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观察2组肺功能及右心舒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s-CRP、TNF-α、cTnI、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hs-CRP、TNF-α、cTnI、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早期三尖瓣环运动峰值(Ve)、E峰显著升高(P<0.05),晚期三尖瓣环运动峰值(Va)、A峰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Ve、E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Va、A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分钟静息通气量(V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肺动脉压(PA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的FEV_1、FEV_1/FVC、V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P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减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改善肺功能及右心舒张功能。

    2017年22期 v.26 2500-2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王天琪;杨秋荣;陈黎敏;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肺栓塞,甚至引起生命危险[1]。国外报道,下肢DVT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5万[2]。DVT的预防分物理和药物预防,目前国内外对于DVT主要采用3种物理预防措施: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GCS)和足底静脉泵(venous footpumps,VFP),而正确穿戴GCS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为有效的物理预防方法。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尚未对GCS的研究做一详细总结,本文将对GCS预防DVT的研究进展做一系统

    2017年22期 v.26 2503-2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凝血功能紊乱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研究

    徐帆;陈璐;涂斌;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遗传(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基因多态性、先天性编码下调回路的基因敲除)、免疫(先天性固有免疫结构功能的紊乱、消极的防御装置)、感染(微生物的多重性);环境(吸烟、饮食、卫生条件等)~([1])。近年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易患静脉血栓栓塞,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显著增高,表明炎症性肠病与凝血功能存在相关性。患者体内的血液高

    2017年22期 v.26 2506-2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本刊投稿要求如下:1 栏目设置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性医学研究、论著、临床研究、中医论坛、综述、物理诊断、临床检验、护理研究等。2 来稿要求2.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来稿请发送至本刊邮箱,附详细地址及电话,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文稿要求7 000字以上。

    2017年22期 v.26 2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