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

    黄亚丽;张静;戚秀中;岳小强;

    目的通过考察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患者与同病非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的差异情况,探讨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患者"异病同治"的客观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联用技术,对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阴虚证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各15例)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性代谢标志物。结果 (1)差异比较:对比分析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组,寻找并鉴别了40个冠心病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对比分析肝硬化血瘀证组与健康组,寻找并鉴别了38个肝硬化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对比分析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冠心病阴虚证组样本,寻找并鉴别了21个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对比分析肝硬化血瘀证组与肝硬化阴虚证组,寻找并鉴别了10个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2)共性比较:对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组鉴别出的40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和冠心病血瘀证与阴虚证鉴别出的21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排除阴虚证相关代谢物,最后确定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的代谢物18个;对肝硬化血瘀证组与健康组鉴别出的38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和肝硬化血瘀证与阴虚证鉴别出的10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与肝硬化血瘀证相关的代谢物10个。对冠心病组和肝硬化组鉴别出的血瘀证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排除和冠心病及肝硬化疾病本身发展程度相关代谢物,最后确定与血瘀证相关的代谢物7个。结论琥珀酸、柠檬酸、3-羟基丁酸、谷氨酰胺、组氨酸、N-乙酰糖蛋白和氧化三甲胺7种内源性代谢物为血瘀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示血瘀证患者存在能量代谢、脂代谢方面的异常,可增加氧自由基,促进血管收缩,同时可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

    2017年19期 v.26 2053-2056+2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胎盘生长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延民;

    目的研究重组胎盘生长因子(r Pl GF)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取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r Pl GF组各20只,另取同龄20只健康大鼠作为假手术组(行手术通路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手术30 min后,r Pl GF组尾静脉注射r Pl GF 2μ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通过高频率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计算心脏/体质量比并采用TTC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心肌酶含量,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 Pl GF组LVIDd、LVIDs、心脏/体质量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及血清中心肌酶(AST、CPK、LDH)含量、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NF-κ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FS、EF、SV和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心肌组织病变明显改善。结论 r Pl GF具有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7年19期 v.26 2057-2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氧化应激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方志成;方珂;郑翔;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心肌损伤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以明确其发病机制,并据此寻找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取8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照改良胰弹性蛋白酶诱导动脉瘤方法制作动脉瘤模型,根据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等筛选心肌损伤动物,并据此分为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术后3周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术后心肌局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丙二醛(MDA)含量,评估氧化应激反应对心肌损伤影响。结果心肌损伤组心肌组织局部SOD含量明显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MMP-9、MDA含量均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合并心肌损伤动物心肌局部存在心肌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心肌局部氧自由基清除障碍、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破坏等,可能是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

    2017年19期 v.26 2061-2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推拿配合针刺及牵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血清IL-1β、TNF-α的影响

    郭中华;余红超;史栋梁;张仲博;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及牵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1β、TNF-α影响。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功能锻炼以及腰椎牵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推拿和针刺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腰腿疼痛及血清IL-1β、TNF-α、TXB2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VAS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TXB2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以及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刺及牵引复位能够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缓解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26 2064-2066+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片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平萍;巴春贺;张洪霞;王义围;赵红莲;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焦虑共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1例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叶片口服,1片/次,3次/d,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BI)指数评分、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HAMA、HAMD、NIHSS、BI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F-36评分中的生理功能(PF)、生命活力(VT)、总体健康感(GH)、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心理健康(MH)、情感职能(RE)评分均有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腔隙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2017年19期 v.26 2067-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NF-κB及TNF-α水平的影响

    付晓雪;

    目的探讨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及对神经传导速度、NF-κB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电刺激干预和甲钴胺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F-κB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四肢痿弱、手足麻木不仁、肌肤甲错、四肢青筋显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及苔薄白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治疗前(P均<0.05),NF-κB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有助于调节NF-κB和TNF-α水平。

    2017年19期 v.26 2071-2073+2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生脉保元汤加味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BNP、CA125的影响

    白志冬;刘丽华;党涛;乔树洲;王煜;

    目的观察生脉保元汤加味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B型脑钠肽(BNP)、糖链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将6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保元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及血清BNP、CA125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P均<0.05),LVEF和FS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DNN、r MSSD及PNN50均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BNP和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脉保元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疗效确切,能够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7年19期 v.26 2074-2076+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炮制方法下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影响及抗氧化应激作用

    李生斌;赵峥;马和平;刘爱玲;白媛媛;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下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影响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取SD大鼠110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标准饲料);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60 mg/kg)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6组,阳性药组每天灌胃100 mg/kg二甲双胍,醋蒸炮制组、酒蒸炮制组、蜜炙炮制组及生药组每天分别灌胃180 mg/kg相应的五味子浸膏液,正常组及模型组则灌胃等量的蒸馏水。每10 d检测1次大鼠血糖值;灌胃30 d后,取血及肝肾,检测血清及肝肾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炮制组及生药组血糖值、氧化应激及血脂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均<0.05);醋蒸炮制组血糖、MDA、TG、TC及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余炮制组及生药组(P均<0.05),SOD、GSH-PX及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炮制组及生药组(P均<0.05),上述各指标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醋蒸、酒蒸、蜜炙及生药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有明显抗氧化应激作用,而醋蒸炮制下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作用更好。

    2017年19期 v.26 2077-2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有限清理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NO、IL-1β、TGF-β1水平的影响

    李磊;

    目的探讨关节镜有限清理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影响。方法将9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关节镜有限清理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2组术后均持续治疗4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NO、IL-1β、TGF-β_1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晨僵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NO、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TGF-β_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NO、IL-1β及TGF-β_1水平变化幅度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关节镜有限清理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KOA可有效降低NO、IL-1β水平,升高TGF-β_1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26 2081-2083+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疗效及对AngⅡ、NT-proBNP的影响

    廖易;刘俊;石颖;

    目的探讨疏肝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Ang II、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5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8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利水中药辅助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匹兹堡失眠指数量表评分(PSQI)、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MLHFQ)及心功能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AngⅡ、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心力衰竭与抑郁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及MLHF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LVED、LVSD、LVEF及Lee氏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炎症细胞因子、AngⅡ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睡眠及总体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炎症细胞因子、AngⅡ和NT-proBNP水平。

    2017年19期 v.26 2084-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右归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李凌汉;麦培根;陈宝红;

    目的探究右归丸联合西药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给予西药钙尔奇D治疗,并对绝经女性加用罗盖全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右归丸治疗,疗程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脆性骨折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新发脆性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的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的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钙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及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并可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17年19期 v.26 2088-2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补肺化痰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ET-1、IL-17影响

    赵明哲;陆晓亚;

    目的观察补肺化痰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及对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肺化痰活血法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ET-1、IL-17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肺动脉压力、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7,14 d后血清NT-proBNP、ET-1、IL-17水平及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肺动脉压力、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肺化痰活血法联合西药能够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NT-proBNP、ET-1、IL-17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并提高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2017年19期 v.26 2090-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地塞米松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疗效及对血浆和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琦;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地塞米松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浆和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7 d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和急性肺损伤评分(LIS)、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临床结局;并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7 d血浆及肺泡灌洗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2组治疗3 d、7 d的氧合指数、氧饱和度、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通透指数、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动脉压、心排血量均显著改善(P均<0.05),LIS、APACHEⅡ、SIRS评分和血浆及肺泡灌洗液ICAM-1、MMP-9、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VAP发生率、住院总费用、ARDS发生率、总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地塞米松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呼吸及氧合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血浆和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生成、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2017年19期 v.26 2093-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参苓白术散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李铁;刘平;及东林;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肠道菌群及血清胃肠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SF-36简明健康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升高(P均<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减少(P均<0.05),血清GAS、5-HT、CCK、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菌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各项胃肠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可显著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调节血清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关。

    2017年19期 v.26 2097-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血清BMP-2、TGF-β1、SOD、MDA的影响

    王永贵;刘江涛;庄正陵;段俊虎;邱晨;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1次/3 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椎间盘症状、下肢功能及独立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及血清BMP-2、TGF-β_1、SOD、MD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下肢功能的Fugl-Meyer评分、BI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肌电图(纤颤波及正尖波)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GF-β_1、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BMP-2、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穴位注射能够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独立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BMP-2、TGF-β_1的表达,并抑制氧自由基形成有关。

    2017年19期 v.26 2101-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指数的影响

    何思锦;白小欣;

    目的探讨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接受颅内压监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和常规心电监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周意识状态(G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血脑屏障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血脑屏障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血脑屏障指数。

    2017年19期 v.26 2104-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及MCP-1的影响

    金玲;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及MCP-1的影响。方法将6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疼痛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及MCP-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RI、VAS和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SFI和SB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MCP-1、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坐骨神经局部病理生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2017年19期 v.26 2107-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益气祛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疗效及对强腓肽、神经肽Y的影响

    刘强;代金玉;曹江勇;

    目的探讨益气祛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疗效及对强腓肽、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祛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博格平衡量表(BBS)评分、傅格-梅尔评分(Fugl-Meyer)、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巴塞尔指数(BI)、肌力分级情况以及强腓肽与神经肽Y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头晕目眩、言语謇涩或不语、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及脉弦滑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B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FAC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肌力分级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肌力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强腓肽和神经肽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祛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功能异常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强腓肽和神经肽Y水平。

    2017年19期 v.26 21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梅求安;王刚;林晓波;张琼;

    目的探讨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治疗组在靶点射频热凝术基础上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1个月后及3个月后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后及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腰椎JO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微创且经济,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2017年19期 v.26 2113-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库存血加热对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

    孙楠;温转;韩丽娜;彭华;李捷;

    目的探讨温浴不同温度和时间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经检测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血液标本50份,每份均分成8段(A、B、C、D、E、F、G、H组)分别行(4℃保存,37℃加热10,20,30,60,120,180 min和40℃加热30 min)处理,并进行后续实验。采用红细胞免疫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各处理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结果经过37℃加热30 min(D组)后,库存血的RBC-C3bRR、TRR逐渐升高,之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经过37℃加热60 min后,库存血的RBC-ICR逐渐升高。结论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 min以内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无明显影响,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 min为最佳。

    2017年19期 v.26 2116-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活脑舒胶囊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

    肖娟;王彩娟;孔祥芳;王雷;平会坤;

    目的观察复方活脑舒胶囊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活脑舒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Mo CA评分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活脑舒胶囊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且安全可靠。

    2017年19期 v.26 2118-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潘庆华;魏文斌;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半排空时间、SF-36评分、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呃逆、餐后饱胀及恶心呕吐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SF-36评分、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促进胃排空,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17年19期 v.26 2121-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白茅根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盛尹菁;

    目的探讨人参白茅根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低切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术后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以及高锰酸钾坐浴等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参白茅根汤口服。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术后第9天与术后第16天,研究组患者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9天与第16天,研究组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后加服人参白茅根汤能够有效加速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术后创面恢复情况,对减少创面渗液以及缓解术后疼痛效果明显。

    2017年19期 v.26 2124-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

    范红娟;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80例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连续观察14 d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卒中量表评分(NIHSS)以及血浆MMP-3、TNF-α、SOD、MD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血浆MMP-3、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活力提高,MDA含量降低,且改善情况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9期 v.26 2126-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高强度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IL-33水平及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

    肖家平;李强;华梅;李鸣;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卒中单元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晚口服,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20 mg/晚口服,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晚口服,D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晚口服,4组均连续口服6个月。检测4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TC、LDL-C水平,4组发病第1天(治疗前)、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HMGB1和IL-33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4组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B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A组和D组明显低于C组(P均<0.05)。4组血清HMGB1和IL-33水平于第3天均达峰值,继之出现缓慢下降,在第7天、第14天,B组血清HMGB1和IL-33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A组和D组明显低于C组(P均<0.05)。治疗后6个月,B组和D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B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A组和D组明显低于C组(P均<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A、B、C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MGB1和IL-33均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后急性期炎性反应过程;高强度他汀治疗具有减轻脑梗死后继发炎症反应的作用;瑞舒伐他汀在逆转颈动脉易损斑块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

    2017年19期 v.26 2129-2131+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自拟三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疗效及对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赵丽娟;王宪娟;何昆;郭菲;

    目的观察自拟三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代谢综合征(MS)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MS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三黄汤治疗,6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体征指标、血脂血糖代谢指标、尿液学指标、微量白蛋白尿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SDP)、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脂指标(TC、TG、LDL-C、HDL-C)、血糖指标(FPG、2h PG、Hb A1c和HOMA-IR)、尿液学指标(UMA、UACR、24h TP、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转铁蛋白)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的微量白蛋白尿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的血清APN水平显著升高而瘦素、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三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MS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机体代谢率,调节血脂血糖紊乱程度,控制微量白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2017年19期 v.26 2132-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芳;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对促进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恢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治疗,观察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9期 v.26 2136-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针灸联合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卫永鲲;杨斌辉;马慧玲;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升高(P均<0.05),循环阻力指数(RI)和脉动指数(PI)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联合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2017年19期 v.26 2138-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

    王京坡;岳龙;张静;马兰;马雷;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大剂量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B型利肽钠(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统计3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TG、TC、HDL-C、LDL-C及hs-CRP、BNP和LVEF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大剂量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均<0.05);3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

    2017年19期 v.26 2141-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醒脑静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NSE、CRP及FABP水平的影响

    雷靖安;刘志广;刘忠志;韩琦;周玉涛;郭晓红;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醒脑静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NSE、CRP及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和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7 d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C反应蛋白(CRP)、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水平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 d、7 d时NSE、CRP、FABP、s ICAM-1、TNF-α、IL-1β、TXB2、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NO水平比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可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7年19期 v.26 2143-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李宏涛;王小斌;陈月峰;林红猛;沙益辉;杨歧;杨举;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内服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单项症状积分及椎动脉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眩晕、颈肩痛、头痛以及恶心呕吐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量及舒张期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椎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降低血液黏度和循环阻力,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缓解脑部供血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9期 v.26 2146-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三金解毒通淋汤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高勇;

    目的观察三金解毒通淋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给予抗感染、解痉等基础治疗后行ESWL术,观察组83例在ESWL术后给予三金解毒通淋汤口服,7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尿常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 d、14 d后尿常规中WBC、RB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金解毒通淋汤联合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结石的清除率,加快尿常规中WBC、RBC下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7年19期 v.26 2149-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陈发益;杜远立;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手术复位内固定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时间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ⅠCP)、碱性磷酸酶(ALP)、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 PⅠNP)水平和治疗期间IL-6、IL-18、IL-10水平变化情况,统计治疗6个月后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VEGF、BMP-2、IGF-1、PⅠCP、ALP、t PⅠNP、IL-6、IL-18、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BMP-2、IGF-1、PⅠCP、ALP、t PⅠN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 d、7 d观察组血清IL-6、IL-18、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肘关节Mayo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加速骨折愈合,改善肘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7年19期 v.26 2151-2153+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通督活血汤配合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孟祥琨;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配合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胸腰椎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治疗,研究组32例给予通督活血汤配合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椎体高度以及Cobb’s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及伤椎椎体高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Cobb’s角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督活血汤配合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2017年19期 v.26 2154-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严重腹腔感染疗效观察

    梁永生;张春艳;李敬伟;李辉;孙强;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严重腹腔感染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参照外科学第8版教材,术后给予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以及经验性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治疗时间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6、PCT水平变化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凝胶法测量血清内毒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以及肌钙蛋白I(cTnI)、谷草转氨酶(AST)与血肌酐(SCr)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年龄、性别、腹腔感染原因、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Alb、PA水平升高,血清内毒素、L/M比值、IL-6、PCT、cTnI、AST、SCr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严重腹腔感染可以下调体内炎性反应水平,保护肠道功能,减少脏器继发性损伤。

    2017年19期 v.26 2156-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自体DC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

    周靖;黄静;郭翠敏;邵菲;张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体树突状细胞(DC)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所有患者采用自体DC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监测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评估患者遵医行为、输注成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HBsAg、HBV D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遵医行为、输注成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自体DC联合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2017年19期 v.26 2159-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相关感染的效果观察

    张玲;孙林;

    目的探讨研究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发生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以及空气的清新湿润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呼吸系统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2017年19期 v.26 2161-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专科护理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效果分析

    马丽嫦;

    目的观察心脏专科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改进策略。方法选取12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AMI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心脏专科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二级预防达标率、再梗死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心脏康复开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心脏康复参与比例、戒烟率、Hb A1c达标率、运动达标率、规范服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再梗死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心脏专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AMI患者二级预防达标率、降低其再梗死发生率,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2017年19期 v.26 2164-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本刊投稿要求如下:1 栏目设置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性医学研究、论著、临床研究、中医论坛、综述、物理诊断、临床检验、护理研究等。2 来稿要求2.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来稿请发送至本刊邮箱,附详细

    2017年19期 v.26 2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