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娟;路军章;李明伟;牛宝龙;曲宝林;
目的研究复方竹叶石膏颗粒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家兔食管一氧化氮(NO)含量及羟自由基(OH·)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康复新液组。各给药组均于放疗前1周给药至放疗结束后7 d停药,各组均于放疗结束后第7天留取家兔全长食管,检测食管组织中NO含量、OH·产生能力及GSH-Px、CAT的活力。结果单纯照射组经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照射32 Gy后,食管组织中NO含量、OH·产生能力和GSH-Px、CAT活力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和康复新液组食管组织中NO含量、OH·产生能力和GSH-Px、CAT活性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均<0.05),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上述指标和康复新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OH·产生能力及GSH-Px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康复新液组OH·产生能力及GSH-Px活性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竹叶石膏颗粒能够显著降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家兔食管组织中NO含量、OH·产生能力以及GSH-Px和CAT活性,从而发挥保护食管的作用。
2017年01期 v.26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付浩;胡文静;王志宏;陈孝储;涂悦;程世翔;孙圣凯;
目的探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组、脑缺血再灌注48 h组、脑缺血再灌注72 h组,每组10只。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并在1 h后行再灌注。脑缺血再灌注各组分别于再灌注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评价,随后立即取血并提取基因组DNA,real-time PCR法检测相对线粒体拷贝数。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组、脑缺血再灌注48 h组线粒体DNA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线粒体DNA拷贝数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r=0.639,P<0.05;r=0.667,P<0.05);脑缺血再灌注72 h组线粒体DNA拷贝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DNA拷贝数与mNSS评分不具有相关性(r=0.420,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后显著增加,且拷贝数越高,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
2017年01期 v.26 4-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莉;郭云;郑浩杰;许怡;刘洪德;阎纳新;
目的研究乌丹降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和乌丹降脂胶囊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以基础饲料喂食,其余3组以高脂饲料喂食,2周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易善复组以浓度为8.523 g/L的易善复溶液10 mL/(kg·d)灌胃,乌丹降脂胶囊组以浓度为41.667 g/L的乌丹降脂胶囊溶液10 mL/(kg·d)灌胃,均连续14周。检测各组外周血ALT、AST、TC、TG、HDL-C、LDL-C、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Insul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肝脏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其余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易善复组与乌丹降脂胶囊组CRP、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易善复组与乌丹降脂胶囊组CRP、ALT、AST、TC、TG、LDL-C、Insulin、NF-κB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乌丹降脂胶囊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乌丹降脂胶囊组CRP、LDL-C、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易善复组(P均<0.05)。结论乌丹降脂胶囊可有效降酶降脂,减轻炎症,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其抑制肝脏NF-κB的表达可能是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2017年01期 v.26 7-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斌;吴霞;蒋小凤;孙霞;朱正萍;刘剑秋;周敏;沈山梅;
目的观察龙心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18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龙心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血管超声指标和足部温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IL-12、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HDL-C、IL-4、ABI、TBI、足部温度、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心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7年01期 v.2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红莲;段玉红;钱笑音;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对正常状态和脾虚状态大鼠胃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80只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黄连高、中、低剂量组,脾虚模型组,脾虚黄连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脾虚各组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共造模14 d,正常各组常规饲养。造模结束后,正常和脾虚黄连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5,2.5,1.25 g/kg黄连水煎液,正常组和脾虚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持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计算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体外分离大鼠胃窦、回肠平滑肌细胞,计算胃窦、回肠平滑肌细胞收缩率。结果正常黄连各给药组大鼠从给药第2周开始出现嗜睡、少动,饮食量减少,整体精神状态不佳。脾虚各组大鼠于造模第2周出现典型的懒动、眯眼、嗜睡、食量下降等现象;脾虚黄连各给药组大鼠从给药第2周起虚弱、蜷缩、眯眼和弓背现象明显减轻,整体状态好于脾虚模型组。造模及灌胃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黄连各给药组大鼠胃残留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正常黄连中剂量组小肠推进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脾虚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脾虚黄连高、中剂量组大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脾虚模型组(P均<0.05),脾虚黄连小剂量组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有降低趋势,但与脾虚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脾虚黄连高、中剂量组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率均明显低于脾虚模型组(P均<0.05),脾虚黄连低剂量组回肠平滑肌细胞收缩率明显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结论一定剂量黄连水煎液能够抑制正常大鼠胃肠运动功能,改善脾虚状态大鼠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
2017年01期 v.2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翁捷;顿文亮;
目的探讨黄连苍薏四味方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8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组,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黄连苍薏四味组、黄连+苍术组、黄连+生薏仁组、黄连+黄柏组、模型组,每组8只。各给药组均灌胃给药,给药体积均为1 mL/100 g,连续给药21 d;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各组每隔7 d检测1次血糖、体质量;末次灌胃后称体质量,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程度。结果黄连苍薏四味方组和黄连+苍术组血糖、TC、TG、LDL-C、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空腹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黄连+生薏仁组和黄连+黄柏组血糖、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黄连+黄柏组空腹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黄连苍薏四味方组血糖、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给药组(P均<0.05),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给药组(P均<0.05),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黄连+生薏仁组和黄连+黄柏组(P均<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黄连+生薏仁组和黄连+黄柏组(P均<0.05)。结论黄连苍薏四味方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与纠正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有关,且黄连苍薏四味全方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明显优于黄连苍薏四味方以黄连为君药的各组方。
2017年01期 v.26 18-2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红东;赵宝力;宋天文;李俊杰;赵琦;刘立永;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2017年01期 v.2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孙惠洁;
目的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通气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2.123,P<0.05);观察组气短、喘息、痰量、咳嗽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显著提高了AECOPD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2017年01期 v.26 24-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翟金海;胡学军;陈兰;
目的观察清化宁络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口服,中西医结合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联合清化宁络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血清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而2组治疗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化宁络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疗效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
2017年01期 v.26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牛亚娟;赵素芳;殷丽鹏;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口服补肾断续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骨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疼痛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经过6个月康复,观察组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肌肉及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志润;白雪波;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镇痛的药理学性质及二者镇痛联合作用的药效学性质。方法制备大鼠疼痛模型,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测定大鼠疼痛行为,以序贯法分别测定芬太尼与布托啡诺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然后将两药的半数有效剂量同时应用于50只SD雄性大鼠,以累积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50%为镇痛有效,根据Finney公式:Pe=P_1+P_2-P_1P_2(P_1与P_2分别代表第一药与第二药的质反应率;Pe为两药合并应用后的期望质反应率),求出两药物观察质反应率(P_0),用Pe和P_0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来判断和分析两药镇痛效应为独立联合作用或相关联合作用;最后以芬太尼的1/4、1/2、3/4 ED50分别与布托啡诺联合应用,测得合并药为ED50时的布托啡诺剂量,以此制定两药的等效曲线,判断两药联合应用的药效学性质(相加、协同或拮抗作用)。结果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芬太尼镇痛的ED50为3.9μg/kg[95%CI(2.5,4.9)],布托啡诺镇痛的ED50为292μg/kg[95%CI(198,373)]。芬太尼与布托啡诺的ED50合并应用的P0(84%)与Pe(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1/4,1/2,3/4 ED50分别与布托啡诺联合应用时,根据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得出布托啡诺的剂量分别是152μg/kg[95%CI(116,185)]、109μg/kg[95%CI(84,133)]、93μg/kg[(95%CI(52,125)],由此得出两药的Loewe等效曲线图显示两药在一定的剂量匹配范围内呈现出协同作用,随着芬太尼剂量的加大,两药呈现出拮抗作用。结论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镇痛时,可独立发挥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的药理学机制为独立联合作用。根据Loewe等效曲线图,芬太尼与布托啡诺对镇痛联合作用的药效学性质(协同、相加或拮抗)与两药的剂量匹配可能存在相关性。
2017年01期 v.2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严晓红;段素社;周焕荣;段浩博;张学林;赵艳;
目的观察中药九味饮联合叶酸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九味饮150 mL,2次/d口服,叶酸片10 mg,2次/d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60例给予胃复春片4片,3次/d口服,叶酸片10 mg,2次/d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表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及内镜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九味饮联合叶酸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年01期 v.26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亚静;
目的探讨正胆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正胆汤加减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TG、TC、LDL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HDL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正胆汤加减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能够调节机体内血脂水平,进而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2017年01期 v.2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臧莉;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脉养心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早搏总数、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总有效率及早搏次数减少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24 h早搏总数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室性早搏次数,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侯文;赵晓平;
目的研究加味清肺化痰汤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清肺化痰汤鼻饲。2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间中医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R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加味清肺化痰汤能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型)患者临床证候及生化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7年01期 v.2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宝珍;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水平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凝血四项以及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4 d后PT、TT、APTT均明显缩短(P均<0.05),且研究组缩短比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FIB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14 d后对照组TG、TC、HDL-C水平无明显改变(P均>0.05),LDL-C水平相比治疗前提高(P<0.05),研究组TG、T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LDL-C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提高临床疗效,缓解血液凝聚状况,降低血脂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01期 v.2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严华;胡正清;徐广;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左室重塑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滴,2组均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TNF-α、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S、LVD、LVEDV、LVESV、LVEF以及血清TNF-α、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增强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更好。
2017年01期 v.2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小梅;李雯;
目的观察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胃湿热证CS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仅胃脘不适、嗳气欲呕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内镜分级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CSG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候,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机体自由基清除有关。
2017年01期 v.2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赵犹太;朱先龙;李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口服,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问卷评分、JOA评分及血清TNF-ɑ、IL-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JOA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疼痛分级指数PRI、PPI、VAS、血TNF-ɑ、IL-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在改善疼痛症状上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腰椎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下调TNF-ɑ及IL-1水平。
2017年01期 v.2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李祯祥;王志刚;殷志韬;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足三里针刺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肛肠科收治的术后发生尿潴留住院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首先口服中药煎剂小柴胡汤,1~2 h仍未排尿者以平补平泻法在双侧足三里穴位针刺,得气后分别予0.5 mg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以1 mg新斯的明肌肉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2 h排尿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 h排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柴胡汤、足三里针刺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可加速排尿障碍缓解并提高治疗后排尿效果,还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01期 v.2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李楠;
目的探讨三伏贴敷法在阵发性房颤上游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43例予常规上游治疗,实验组44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初、中、末三伏予以三伏贴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对比,评价三伏贴敷法对于阵发性房颤上游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Ⅱ、Ⅲ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实验组房颤发作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肌梗死4例(9.30%),卒中5例(11.63%),复发22例(51.16%),外周血栓事件1例(2.33%),死亡7例(16.28%);实验组患者心肌梗死1例(2.27%),卒中2例(4.55%),复发7例(15.91%),外周血栓事件1例(2.27%),死亡2例(4.55%)。2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敷法对于阵发性房颤上游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张耀武;陈平波;洪汉刚;周瑜博;王磊;郎毅;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骨代谢、脆性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补肾活血法进行联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骨密度、骨代谢等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脆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密度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脆性骨折发生,促进骨密度增长,改善骨代谢状况。
2017年01期 v.2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梁利娜;魏淑凤;董霞;
目的探讨中医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HU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12周后观察2组血尿酸(UA)、血压、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清UA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U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TG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 A1c与FPG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对于HUA效果确切,且能同时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质量指数,并可避免应用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2017年01期 v.2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培文;
目的探讨电针加红外线照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营养神经、止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电针加红外线照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观察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VAS、QOL均出现好转(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P均<0.05),观察组SNC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在MNCV增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红外线照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减轻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年01期 v.2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妮;
目的观察使用血府逐瘀汤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的影响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经PCI治疗AMI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肌再灌注、心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心肌酶学指标及生化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及心功能等级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有效保护PCI术后AMI患者的心肌,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明显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尔斐;宋亮亮;张斌;田振峰;武建忠;张立兴;
目的通过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与传统的经皮下隧道钢丝加压捆绑缝合修复术式术后伸肌腱断端肌腱粘连程度的对比,证实微型锚钉在预防或减少肌腱粘连中的优越性。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实验组,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经皮下隧道钢丝捆绑修复。2组患者术后2,4,6个月行患指伸肌腱损伤处高频超声检查,对比肌腱断端愈合后在皮下的滑动度及超声回声特点,比较两种手术方案术后肌腱粘连程度。结果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断裂术后伸肌腱止点处肌腱滑动度明显大于传统术式,回声探测肌腱厚度明显小于传统的经皮下隧道钢丝加压捆绑缝合修复术式,肌腱粘连的程度明显弱于传统术式。结论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能够有效地预防及减少肌腱粘连的程度,明显改善伸肌腱功能,可以显著提高患指术后的屈伸活动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术式,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017年01期 v.2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卡合尔曼·卡德尔;成晓江;特吾儿巴提;买买提力·艾沙;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46例和晚期组32例,早期组入院72 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晚期组入院72 h后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早期组完全栓塞、次全栓塞、不完全栓塞率均优于晚期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早期组MBI、mRS评分均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脑积水、动脉瘤再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提高了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近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重视。
2017年01期 v.2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康丽娟;郭艳敏;张会朵;李志安;卢军栋;齐凡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所有患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丁苯酞治疗,联合组使用丁苯酞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SOD、MDA水平及精神状态评分,并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MD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SOD及MDA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改善其精神状态及SOD、MDA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哲恒;陈宝龙;田孜博;王子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9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进食情况。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食欲、食物浓度、每餐进食量、进食次数以及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赵爱侠;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GU)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脾胃虚寒型GU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入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并行脾俞、胃俞、中腕三穴位隔姜灸。观察3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治疗前后IL-2、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B、C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3组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B、C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隔姜灸可增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GU的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效果与铋剂四联疗法相当,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01期 v.2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柴杨;
目的观察正脊调曲法联合中药熏蒸、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正脊调曲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以及牵引推拿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JOA及VA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正脊调曲法联合中药熏蒸、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缓解疼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曲宇;黄林凤;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术患者2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组106例术后当日起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B组94例术后当日起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每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观察2组门静脉血栓情况及血栓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以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术后5 d内2组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14 d A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73.6±30.4)×10~9L~(-1)、(303.5±43.8)×10~9L~(-1),B组分别为(381.9±32.8)×10~9L~(-1)、(596.8±50.9)×10~9L~(-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A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B组(P均<0.05);B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8%,A组为3.8%,2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A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降低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率,降低血清D-二聚体含量,效果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2017年01期 v.2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何嘉琳;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对照组采取对症支持为主、体外冲击波碎石为辅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残余结石的有效清除率及记录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残余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结石清除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26 94-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剑;徐浩;
目的探讨小切口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8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41足)和对照组37例(41足),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治疗前后跟骨情况(Gissane角、Bohler角、长度、宽度、高度),跟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长度、宽度、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部损伤小,足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01期 v.26 96-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