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XRCC1基因多态性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的相关性

    王翡;刘雪梅;

    目的探究XRCC1基因多态性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健康查体正常者14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其XRCC1基因136以及268位点进行检测并探究不同基因型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XRCC1基因136位呈现基因多态性,其中AA、AG所占比例显著高于GG所占比例(P均<0.05);且136位氨基酸构成显示,观察组Arg/Arg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rg/Lys以及Lys/Lys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基因型为Arg/Arg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基因型为Arg/Lys及Lys/Lys者(P均<0.05);2组XRCC1基因268位GG、GC、CC所占比例及Arg/Arg、Arg/Thr以及Thr/Thr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XRCC1基因13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以显著增加罹患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但是26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罹患分化型甲状腺癌之间并无相关性。

    2016年30期 v.25 3307-3309+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贲门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吕会来;张丽;温士旺;李勇;张月峰;田子强;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贲门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行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资料,其中90例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作为CT-S组,82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作为S组,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CT-S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60%(54/9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明显高于S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S组(P<0.05),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S组(P均<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根治切除率及生存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2016年30期 v.25 3310-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及CRP的影响

    韩丹;王倩;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和CRP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和T细胞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局部病理生理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30期 v.25 3313-3315+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补益肝肾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王彩娟;袁坤;韩雪娟;靳丽丽;李红霞;朱小静;周贵福;

    目的观察自拟补益肝肾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例)及对照组(n=52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益肝肾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POCAAUT)、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评分(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SPOCA-AUT评分项目中排尿、体温调节、性功能及其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排尿、性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UPDRS评分中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运动评分、并发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PDSS评分、HAMA评分较治疗前及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益肝肾汤能够延缓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荐。

    2016年30期 v.25 3316-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王茂生;李君;杨淑莲;范华;周玉才;卢翠平;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AML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1例诱导化疗期采用标准剂量的DA方案诱导化疗,骨髓抑制期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Ⅰ组35例诱导化疗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杀白汤口服,骨髓抑制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仙补汤口服;治疗Ⅱ组33例诱导化疗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杀白汤口服,骨髓抑制期治疗同对照组;治疗Ⅲ组30例诱导化疗期治疗同对照组,骨髓抑制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仙补汤口服。观察4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血恢复时间、血制品输注量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Ⅲ组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化疗相关心脏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胃肠道反应、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Ⅰ组均明显低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均<0.05)。治疗Ⅰ组、治疗Ⅲ组化疗后血细胞恢复时间及血制品输注量均低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芪杀白汤善于改善化疗毒副反应,提高诱导缓解率;参芪仙补汤善于促进造血恢复,减少血制品输注。在AML化疗诱导缓解期、骨髓抑制期序贯联合应用参芪杀白汤、参芪仙补汤可提高诱导缓解率,减少化疗造成的心脏及胃肠道反应、感染、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并可促进骨髓造血恢复,减少血制品输注,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2016年30期 v.25 3320-3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套餐式”微创手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MMP-9、VEGF的影响

    沈艳峰;时志民;李海滨;苏英;刘志军;肖月升;吴力洪;王保梅;朱艳芳;

    目的探讨"套餐式"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CD56~+)、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3组:A组35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30例行TACE~+氩氦刀冷冻治疗,C组20例行TACE~+氩氦刀冷冻~+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56~+、MMP-9和VEG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3组术后近期肿块缩小率及随访12,16个月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2周后,3组血清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D8~+和MMP-9、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5周和7周后,B组和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2周后和A组(P均<0.05);术后7周,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术后5周及B组(P均<0.05)。术后12周,B组和C组肿块缩小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高于B组(P<0.05)。随访12,16个月,B组和C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套餐式"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30期 v.25 3324-3326+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导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潘改燕;张妮;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表柔比星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变化,并检测2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 Tn I)、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化疗后1周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A、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MDA、cTnI、CK、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SOD、G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心肌损伤,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2016年30期 v.25 3327-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邓仲鸣;赵云;李恒平;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在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生理盐水100 m L静滴,B组、C组、D组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5×104IU/kg、1.0×104IU/kg、1.5×104IU/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中静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3 d、5 d检测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ALT、AST、BUN、SCr)和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结果术前1 d及术后1 d、3 d、5 d,4组患者ALT、AST、BUN、SCr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3 d,4组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但B组、C组、D组升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且D组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B组(P均<0.05)。术后1 d,4组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C组、D组TNF-α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B组仍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5 d,A组TNF-α水平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后机体会出现IL-6、IL-8、TNF-α应激性增高;乌司他丁能够减轻炎性反应,其中以1.5×104IU/kg的用量效果较佳,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2016年30期 v.25 3330-3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拟逐饮活血汤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

    郭世钊;张琦;张明勇;

    目的观察自拟逐饮活血汤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胸腔积液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胸腔穿刺抽液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饮活血汤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FVC、FEV1及FEV1/FVC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NF-α、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逐饮活血汤可显著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好,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30期 v.25 3333-3335+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AT1R/MasR的动态变化

    姚乐;李梅;王朝霞;高凤成;毕建红;康凯;安毅;

    目的研究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肝脏AT1R、MasR水平及AT1R/MasR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为正常组8只和模型组28只,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正常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干预第2,4,6,8周取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AT1R、Mas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在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组织中AT1R、MasR蛋白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第2,4周,模型组AT1R/Mas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而第6周模型组其比值高于正常组及第4周时(P<0.05),第8周时该比值明显高于第6周时(P<0.05)。结论 AT1R、MasR均参与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2016年30期 v.25 3336-3338+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当归补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大肠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倩;侯改云;

    目的观察自拟当归补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接受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当归补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术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生存质量KP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当归补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显著调节肠癌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胃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2016年30期 v.25 3339-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烤瓷冠修复对20~59岁不同年龄组患者龈沟液分泌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楠;孙智;李岩;马嘉;

    目的探讨烤瓷冠修复对20~59岁不同年龄组患者龈沟液分泌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72例行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根据年龄分组:20~30岁组(A组)、30~40岁组(B组)、40~50岁组(C组)和50~59岁组(D组)。分别于患者修复前和修复后1个月时收集基牙龈沟液(GCF),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GCF中IL-1β、IL-6、TNF-α和AL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修复前相比,A组和B组修复1个月GCF分泌量明显增加(P均<0.05),且分泌量均大于C组和D组(P均<0.05);不同年龄组修复1个月时GCF中IL-1β、IL-6、TNF-α和ALP含量均较修复前明显升高(P均<0.05);A组和B组GCF中IL-1β、IL-6和ALP含量均高于C组和D组,A组、B组和C组GCF中TNF-α含量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0~59岁患者行烤瓷冠修复会导致GCF分泌量增加,引起GCF中IL-1β、IL-6、TNF-α和ALP含量增加,其强度受年龄因素影响。

    2016年30期 v.25 3342-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董春玲;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的疗效以及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变。方法将8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三磷酸腺苷二钠20 mg、辅酶A100 IU、复合维生素静脉滴注1次/d,双嘧达莫片25 mg口服3次/d,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研究组42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 m 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持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电测听力指标及全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毛细血管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6年30期 v.25 3344-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甲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杨艳萍;薛琨;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甲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60例甲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NB-UVB照射治疗,观察组行NB-UVB照射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Th1及Th2相关细胞炎症因子(IL-4、Il-10、IFN-γ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4及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IFN-γ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NB-UVB治疗甲扁平苔藓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30期 v.25 3347-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香菇多糖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辛伟;史柳嫣;周勇锋;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香菇多糖1 m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2组治疗2个周期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D4~+、NK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6年30期 v.25 3349-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玻璃酸钠滴眼液与中药内服、熏蒸治疗老年性干眼症疗效比较

    朱登峰;

    目的对比观察中药内服、熏蒸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7例老年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内服、熏蒸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BUT检查及Schimer试验评分明显升高,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熏蒸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老年性干眼症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30期 v.25 3352-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甲巯咪唑片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张友杰;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片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甲巯脒唑片口服,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1剂/d。2组疗程均为8周,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及FT-3、FT_4及TS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且FT_3、FT_4及TSH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甲巯咪唑片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30期 v.25 3354-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DC-CIK联合铂类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郑潇然;李前宽;李建辉;王翔;钱浩;王新杰;李建华;

    目的观察树突细胞(DC)及杀伤细胞(CIK)共同培育出的DC-CIK细胞联合铂类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将8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DC-CIK联合铂类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癌细胞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各免疫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DC-CIK细胞比CIK细胞有更强的杀伤能力(P<0.05)。结论 DC-CIK联合铂类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好,对癌细胞杀伤作用较强,能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延长患者寿命。

    2016年30期 v.25 3357-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杨文昊;刘凤阁;舒慧敏;

    目的探讨针刺法结合西药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联合组与西药组,每组60例。联合组予以针刺法结合西药治疗,西药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12周。应用日常生活量表(ADL)与阿尔茨海默病评定表(ADAS-cog)进行评价,比较2组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2组行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1个疗程后,2组ADAScog评分、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且联合组要明显优于西药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能够提升血管痴呆性患者的生活能力,有利于远期认知功能的改善,针刺无不良反应,与西药结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6年30期 v.25 3359-3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观察

    吴云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弱视患儿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红光治疗、光刷治疗、CAM刺激疗法、遮盖疗法以及家庭精细目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和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均<0.05),且联合组患儿视力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对比敏感度都轻度提高,但是只有在12 c/d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联合组在12 c/d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潜伏时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振幅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视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2016年30期 v.25 3362-3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裴利旗;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采用TURBT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TURBT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康复快的优点。

    2016年30期 v.25 3365-3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晚期下咽低分化癌疗效观察

    李有强;王武峰;彭少华;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晚期下咽低分化癌的治疗效果,从而为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方法以100例晚期下咽低分化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其中50例患者使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联合使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与同步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当常规分割放疗结束时,2组下咽病灶总有效率分别为44.0%与70.0%,颈部转移灶总有效率分别为52.0%与74.0%;当加速超分割放疗结束时,2组下咽病灶总有效率分别为60.0%与84.0%,颈部转移灶总有效率分别为70.0%与92.0%,且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另一方面,虽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相比较单纯使用同步化疗的治疗方法,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晚期下咽低分化癌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2016年30期 v.25 3367-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戚巧玲;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获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发、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能够维持病灶稳定,且不良反应轻微。

    2016年30期 v.25 3370-3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五苓散加味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观察

    高圣超;隆岚;廖丛娟;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治疗顽固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80例顽固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五苓散加味治疗,每日1剂。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皮损改善情况及瘙痒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ASI评分及瘙痒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治疗后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且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顽固性湿疹可有效减轻皮损、瘙痒程度,改善中医伴随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价值。

    2016年30期 v.25 3372-3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对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影响

    朱小利;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311 nm NB-UVB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3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B-UVB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30期 v.25 3375-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林芳毅;陈得胜;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2例;3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熏蒸组接受中药熏蒸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接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治疗组接受中药熏蒸+肌电生物反馈疗法,3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的VAS评分、改良式FulgMeyer(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I)及WHOQOL-BREF总评分;并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第2周、第4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则低于中药熏蒸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P<0.05),中药熏蒸组VAS评分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P<0.05)。3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FM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FMA评分则高于中药熏蒸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P<0.05),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高于中药熏蒸组(P<0.05);3组WHOQOL-BREF总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上述评分则高于中药熏蒸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P<0.05),而中药熏蒸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另外2组,而另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2016年30期 v.25 3377-3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李景刚;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中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以及SLNB+ALND的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的生活质量(QOL)。方法纳入2010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患者根据淋巴结处理方式分为SLNB组、ALND组和SLNB+ALND组。采用3.0版本的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模块(EORTC QLQ-C30 V3.0)及其乳腺模块(EORTC QLQ-BR23)评估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QOL的影响因素。结果 SLNB、ALND和SLNB+ALND术后1个月时的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分值显著降低,之后逐渐恢复,SLNB组术后恢复优于ALND组和SLNB+ALND组。SLNB组术后认知功能、手臂症状和乳腺症状显著优于ALND组和SLNB+ALND组。仅SLNB术后1年时的躯体功能和手臂症状完全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时间与术后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在SLNB组中最显著。结论开展SLNB的患者与开展ALND和SLNB+ALND的患者相比,术后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

    2016年30期 v.25 3381-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症状归因分析

    侯凌峰;沈素花;王艳婷;王霞;李丽;苏宏伟;唐冠英;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分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归因特点。方法选取2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型不同分为偏执型组136例及非偏执型组150例,采用《精神分裂症症状归因问卷》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患者症状归因特点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调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内在-外在、暂时-持久、可控与不可控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偏执型组局部-整体维度评分高于非偏执型组(P<0.05)。BPRS评分中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及BPRS总分与暂时-持久、局部-整体、可控与不可控均呈正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归因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同临床分型症状归因特点有所不同,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患者较非偏执型精神分裂患者更倾向于整体性归因特点。

    2016年30期 v.25 3385-3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牙周败毒饮联合腔治捷治疗急性牙周炎疗效观察

    张文娟;王原明;

    目的观察牙周败毒饮联合腔治捷治疗急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急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在常规刮治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腔治捷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败毒饮联合腔治捷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牙龈出血、红肿、牙齿松动、牙周溢脓证候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松动度(MD)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结束后相关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牙周败毒饮联合腔治捷治疗急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SBI、GI、MD和PD且不良反应少,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具应用价值。

    2016年30期 v.25 3387-3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及对外周血EOS、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宋业专;卢润超;卢华昌;谢天龙;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依匹斯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外周血EOS和血清Ig E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度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统计2组第2周、4周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第2周、4周外周血EOS、血清Ig 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2周、4周EASI评分、瘙痒度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第4周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能够降低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EOS、血清Ig E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综合疗效满意且应用安全可靠。

    2016年30期 v.25 3390-3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居来提·艾买提;努尔买买提·艾则孜;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老年患者86例纳入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茶碱缓释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42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病情均呈现不同程度好转,症状积分,肿瘤生长因子(TNF)、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前降低,用力肺活量(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均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T、CD4~+T、CD4~+/CD8~+T细胞)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前升高,CD8~+T、急性加重次数、丙二醛(MDA)水平均较前降低,观察组改善均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2016年30期 v.25 3393-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热射凝复合阿霉素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顾峰杰;张志良;

    目的观察CT定位射频热凝复合不同剂量阿霉素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各22例。A组在导航及三维CT定向引导下,穿刺卵圆孔定位成功后,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射频热凝治疗术后给予1%阿霉素0.3 m L;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阿霉素0.5 m L;D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阿霉素0.8 m L局部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采用Mc Gill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比较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患者疼痛缓解率,采用自拟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4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组临床疼痛症状减轻,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后第1周,各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1,6,12个月,C、D组临床疼痛分级指数评分下降,疼痛缓解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临床症状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与B组比较,C与D组比较,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位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肯定,其中1%阿霉素剂量以0.5~0.8 m L复合注射疗效较好。

    2016年30期 v.25 3396-3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

    郭浩;

    目的观察行直肠癌微创介入术时,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男性泌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情况将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32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7例在手术过程中成功保留了Denonvilliers筋膜;对照组65例由于患者的病灶及自身情况,无法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而进行了切除,对比2组治疗结束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实验组排尿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行直肠癌微创介入术时,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可明显降低患者泌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30期 v.25 3399-3400+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物理诊断

  • SPECT/CT融合显像与WB-DWI成像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比较

    魏强;邱刚;房保栓;边艳珠;田丛娜;吴大勇;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与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骨转移瘤可疑病灶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为可疑骨转移瘤患者选择最为适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可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于5 d内分别行平面核素骨显像及可疑转移灶部位SPECT/CT融合显像和WB-DWI显像,对所得结果行双盲法判读,判断并记录两种显像结果中可疑骨转移灶数量、位置并逐一对比分析。以活检病理、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或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作为最终确诊依据。计算两种显像方法在诊断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并对2种检查方法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对35例可疑骨转移瘤患者105处可疑骨转移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13%,68.75%,88.57%,0.579,0.804。WB-DWI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15%,81.25%,86.67%,0.492,0.822。经卡方检验,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瘤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与WB-DWI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相似,可根据患者病情及就诊条件酌情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

    2016年30期 v.25 3401-3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频彩超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春桂;姚志勇;吴云爽;刘威;谢卫珍;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高频彩超图像特征,探讨高频彩超在PTM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结节最大直径≤1.0 cm的甲状腺病变患者98例(共104个结节),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高频彩超诊断PTM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价超声诊断PTMC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04个结节病理诊断为PTMC 37个,良性病变67个,超声诊断为PTMC 34个,良性病变63个,超声声像图诊断PTM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9%,94.03%,93.27%;超声半定量分析诊断PTMC的ROC曲下面积为0.958(P<0.01),以≥3.5分为界点,超声半定量分析法诊断PTMC的敏感性为92.83%,特异性为95.64%,准确性为94.36%。结论超声在PTMC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采用超声半定量分析法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016年30期 v.25 3404-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对重型肝炎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

    华蓉;袁雪梅;

    目的探究基于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对其身心健康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护理指导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干预方案;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46例重症肝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情感支持照护策略,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2组于入院后1 d与第6周末分别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比较2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2组干预前SAS、SDS及D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和D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组干预前肝炎相关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均<0.05),其中研究组改善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能优化肝炎相关生化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6年30期 v.25 3407-3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王花;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由管床护士实施常规护理,包含术前指导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基本情况、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2016年30期 v.25 3409-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孙利红;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护理干预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护理干预,分别从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方面开始针对生存质量的循环改进护理。在入组时与出院时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以及慢性肝病问卷量表(CLDQ)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生存质量等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分与乏力、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焦虑、活动等维度的CLD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6年30期 v.25 3412-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榄香烯治疗原发性肝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许丹;郑炜望;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肝细胞肝癌(HCC)最为常见。2012年数据统计,世界范围内肝癌新发病例78.25万,死亡病例74.55万,男性肝癌发病率在各种癌症中居第5位,女性居第9位,死亡率男性居第2位,女性居第6位[1]。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发病率为28.71/10万,死亡率为26.04/10万,分

    2016年30期 v.25 3415-3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王茂源;罗晓红;

    <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节奏的增快,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25年全球约有3.8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占400万[1]。DR为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微血管并发症,其相对不可逆转性和对视力的严重损害给患者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DR患者临床症状因其病变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各异,有时临床症

    2016年30期 v.25 3418-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16年30期 v.25 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