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水平检测意义

    张晓霞;杨洁;杨永宾;李燕;李杰;袁军;王瑞仓;郝洪岭;赵培;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sol CD44)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的MDS患者63例作为MDS组,AML患者75例作为AML组,同时选取1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ol CD44s及sol CD44v6水平,分析比较不同亚型(RCUD、RARS、RCMD、RAEB-1和RAEB-2型)、不同危险度(低危组、中危-1组、中危-2组、高危组)MDS患者血清solCD44s水平的差异和不同分型(M3组和非M3组)AML患者血清sol CD44s及sol CD44v6水平的差异。结果 MDS组和AML组血清sol CD44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MDS组和A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血清sol CD44v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DS组(P均<0.05),MD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UD、RARS、RCMD、RAEB-1和RAEB-2型MDS患者血清sol CD44s水平依次增加(P均<0.05),且随着危险度增高,血清sol CD44s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M3组血清sol CD44s和sol CD44v6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3组(P均<0.05)。结论 MDS患者血清solCD44s水平明显升高,与WHO分型、IPSS危险度分层水平相关,提示sol CD44s水平升高与MDS患者的肿瘤负荷相关,可以作为MDS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血清学参考指标;AML患者血清sol CD44s及sol CD44v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重,预后较差,sol CD44s及sol CD44v6均可以作为AML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2016年27期 v.25 2965-2967+2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蒙蒙;于涛;石江伟;王占国;纪勇;石志鸿;陈荣杰;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5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时间、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资料。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H-Y)分级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2部分(UPDRS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根据MMSE评分结果,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PD-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PD-NC组),比较2组各观察指标有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5.3%;2组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时间、单/双侧起病、UPDRSⅢ评分、H-Y分级、UPDRSⅡ评分、ADL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性别、病程、是否以震颤首发、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受教育时间、ADL评分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文化程度、单/双侧起病、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能力及抑郁有关。

    2016年27期 v.25 2968-2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鱼腥草生物碱抑制人大细胞肺癌细胞生长研究

    薛兴阳;吴华振;付腾飞;蓝永权;罗志明;周华平;赵健;孟江;

    目的研究鱼腥草生物碱对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20倍95%乙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鱼腥草生物碱;MTS实验观察鱼腥草生物碱对H460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计算IC50;观察鱼腥草生物碱对H460细胞形态及细胞核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鱼腥草生物碱抑制H460细胞周期及诱导H460凋亡的情况。结果鱼腥草生物碱可抑制H460细胞增殖,IC50为130.17μg/m L。鱼腥草生物碱可致H460细胞萎缩、死亡、细胞核碎裂及出现凋亡小体,能使H460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诱导H460凋亡。结论鱼腥草生物碱能抑制H460细胞的生长,具有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

    2016年27期 v.25 2972-2974+2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姜军;杨晓光;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不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组行远端缺血预处理,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单肺通气后6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抽取患者静脉血、动脉血,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t2时,2组p(O2)、PA-a(DO2)、Qs/Qt均明显高于t1时(P均<0.05),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OI均明显低于t1时(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t4时,2组p(O2)、PA-a(DO2)、Qs/Qt均明显低于t2时(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OI均明显高于t2时(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2组Cdyn均明显低于t1时(P均<0.05),pplat、ppeak明显高于t1时(P均<0.05),2组间Cdyn、pplat、ppe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时,2组TNF-α、IL-6、IL-1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3、t4时,2组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t2时(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IL-6、IL-1水平继续升高(P均<0.05),而观察组IL-6、IL-1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恢复至t1水平。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时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降低肺损伤程度,改善及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2016年27期 v.25 2975-2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扶正抗癌方联合自体CIK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王森;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自体CIK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自体CIK免疫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抗癌方,比较2组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6个月时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3个月、6个月期间2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年、2年联合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自体CIK免疫疗法可显著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具有推广价值。

    2016年27期 v.25 2979-2981+2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当归四逆汤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朴勇洙;张岩;齐明明;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当归四逆汤组、当归四逆汤+青霉胺组及青霉胺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Steen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Steen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当归四逆汤组和当归四逆汤+青霉胺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青霉胺组(P均<0.05),当归四逆汤+青霉胺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当归四逆汤组(P均<0.05);当归四逆汤组+青霉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青霉胺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可有效改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与青霉胺联用,可提高疗效,并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2016年27期 v.25 2982-2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微创埋线与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

    符国庆;

    目的比较微创埋线与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埋线治疗,观察2组总体治疗效果及不同中医证型治疗效果,检测2组治疗前后听力损失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和肾精亏损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脾胃虚弱型、痰火郁结型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听力损失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微创埋线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更好,且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27期 v.25 2985-2987+2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林青;张晓丹;李治民;张烨蓓;刘宝宏;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心率(HR)、心肌耗氧量指数(RPP)及血清NO、ET-1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后HRT及HRV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均<0.05),血清NO、ET-1水平及HR、RPP、HRT、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缺血变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HRT及HRV,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2016年27期 v.25 2988-2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利胆化瘀运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疗效观察

    马瑛;

    目的观察利胆化瘀运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2组均给予拉米夫定、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胆化瘀运脾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ALT、AST、TBil、D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MDA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化瘀运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疗效较好,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脏胶原纤维增生,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27期 v.25 2992-2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CIK对乳腺MDA-MB-231、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郑潇然;白吉明;李建辉;王翔;钱浩;王新杰;李建华;

    目的观察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增殖能力、表型特征及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制备鼠抗人激发型CD28单抗,采用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CIK的诱导,观察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表型特征;采用CCK-8法检测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CIK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株的杀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激发型CD28单抗能明显促进CIK细胞的体外增殖且能明显上调具有肿瘤杀伤活性的T细胞比例;CCK8检测发现,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的CIK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的杀伤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杀伤率随效靶比升高,并确定20∶1为最终效靶比;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加入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的CIK,可提高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的凋亡率及坏死率(P均<0.05)。结论激发型CD28单抗参与诱导的CIK能明显提高CIK的增殖能力及上调具有肿瘤杀伤活性的T细胞比例,增强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可能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2016年27期 v.25 2995-2997+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

    张育芳;黄仕文;沈羽嘉;张卫华;

    目的探讨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和用方经验。方法收集110份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医案,将处方进行数据规范化整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频数分布、药物种类和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药对和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是临床上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类,以党参、杏仁、当归、浙贝母、炙鳖甲为主。结论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强调益气补血养阴,辅以化痰、清热、活血、通络、健脾,注重宣肃肺气,用药平和,灵活变通。

    2016年27期 v.25 2998-3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黄芪建中汤加减结合优甲乐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的影响

    李存杰;雷婷;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建中汤加减结合优甲乐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优甲乐治疗,研究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芪建中汤,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CD195、CD30阳性百分比变化,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D195、CD30阳性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RAb、TPOAb、Tg A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芪建中汤加减结合优甲乐可显著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27期 v.25 3001-3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养阴益气汤治疗中老年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贾海波;郎静芳;张振锋;王磊;丁凤;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汤治疗中老年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化原则将中老年干眼症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养阴益气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环孢霉素点眼。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明显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P均>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养阴益气汤能够明显改善中老年干眼症症状。

    2016年27期 v.25 3004-3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刘娜;东冰;李春霞;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实验组则给予恩替卡韦+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2组疗程均为25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2组PCⅢ、HA、LN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2组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减轻(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2016年27期 v.25 3006-3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氏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的研究

    王子臣;杨晓锋;刘冰;左晓玲;段俊;王秀忠;李保存;张东旭;张丽玲;方广才;

    目的研究沈氏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沈氏芒针组和双氯芬酸钠组各30例。沈氏芒针组予以芒针治疗,双氯芬酸钠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急性疼痛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后每周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沈氏芒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沈氏芒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结论沈氏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疗效可靠。

    2016年27期 v.25 3008-3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不同年龄段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蔡惠昭;

    目的探讨青少年不同年龄段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6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各30例。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2组戴镜前后平均屈光度、裸眼视力、眼轴、中央角膜厚度参数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戴镜后低龄组平均屈光度增加值略高于高龄组,平裸眼视力提高的幅度大于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2组眼轴增加值参数较戴镜前有所减少,戴镜前后2组眼轴参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戴镜前后中央角膜厚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高龄组,2组并发症在角膜点染0~Ⅱ级、视觉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在矫正视力、抑制近视方面效果良好,青少年的年龄越小,视力矫正的效果越好,并发症的发生也相对较少。

    2016年27期 v.25 3010-3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詹秀玲;范国峰;韩保志;王志强;刘维;焦聪聪;

    目的观察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为血管性痴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脑益智汤口服,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及H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MMSE、HD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且能提高MMSE及HDS评分,下调ADL评分。

    2016年27期 v.25 3012-3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活血祛湿方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高宏;杨海;

    目的观察活血祛湿方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祛湿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肝功能改善情况(ALT、AST、TBA、TBil、ALP、GGT)。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5),其中治疗组皮肤瘙痒及灰白色大便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祛湿方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27期 v.25 3015-3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解郁安神颗粒治疗脑卒中所致抑郁症疗效观察

    尉建辉;张建军;张会平;鱼海;高李;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解郁安神颗粒治疗脑卒中所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同时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解郁安神颗粒口服,连续服用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因子积分、SDS评分及血清NE水平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量表各因子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周和6周,观察组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解郁安神片治疗脑卒中所致抑郁症疗效较好,上调患者血清NE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2016年27期 v.25 3017-3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自拟行气化瘀方合针刺辅助西医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李锋;

    目的探讨自拟行气化瘀方合针刺辅助西医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中医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行气化瘀方合针刺辅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结果中医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腹部胀痛评分和胃肠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中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行气化瘀方合针刺辅助西医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显著缓解症状体征,加快胃肠功能恢复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27期 v.25 3020-3021+3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蓝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吴晓燕;罗燕;邓国辉;杨国良;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蓝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方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TEWL、皮肤含水量、皮脂含量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较好。

    2016年27期 v.25 3022-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彭拥军;孙建华;王和生;陈理;盛灿若;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啶口服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TNSS评分、TNNSS总分及RQLQ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NSS评分、TNNSS总分及PQL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NSS评分、TNNSS总分及RQL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显著提高AR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AR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6年27期 v.25 3024-3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六味地黄丸对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王春昕;赵颖;张妍;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3例,常规组在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2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Harri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常规组ROIⅢ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术后1周(P均<0.05),而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联合组ROI1、ROI2、ROI3、ROI4、ROI5、ROI6、ROI7区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联合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用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可减少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降低水平,提高Harris评分,对维持人工髋关节假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27期 v.25 3027-3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实施腹腔镜根治术辅以术中热灌注化疗的效果评价

    张蔚翔;

    目的分析讨论结直肠癌实施腹腔镜根治术辅以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8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划分为对照组(14例)与实验组(14例),2组均采取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且术后辅以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实验组另于术中辅以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展开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与生存率。结果 2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淋巴结获取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2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伤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实验组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便秘以及手足综合征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实验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实施腹腔镜根治术辅以术中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静脉化疗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情况,且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不加重化疗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2016年27期 v.25 3030-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清利湿热方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曹伟靖;张文娟;王原明;张乐;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方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光动力疗法,观察组给予清利湿热方联合光动力疗法。观察2组体征和疼痛评分、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体征和疼痛评分、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湿热方联合光动力疗法可以显著改善体征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程度,且总有效率和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27期 v.25 3033-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清热解毒汤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肛肠动力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孟可;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解毒汤对湿热内蕴证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肛肠动力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66例湿热内蕴证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行直肠癌根治术后再予以单纯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周期为15 d,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术后1 d、15 d肛肠动力学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内脏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组肛肠动力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内脏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5 d,2组肛肠动力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内脏蛋白水平均较术后1 d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汤能有效提高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湿热内蕴证患者的疗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患者术后化学治疗所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27期 v.25 3036-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研究

    朱琦;何华;王乾;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泪膜稳定性及角膜散光度的影响以及术后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方法将94例处于进行期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47眼),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测量2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以及术后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咨询患者术后主观症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1周均显著下降(P均<0.05),后回升至稳定水平(>10 s),且对照组在术后1周下降幅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术后各时期散光度改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各时期存在主观不适的患者数量均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及散光度的改善效果与单纯胬肉切除相当,并发症亦较少,但复发率及主观不适感均低于单纯胬肉切除组,值得推广。

    2016年27期 v.25 3039-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养阴利咽饮联合玉液散吹喉治疗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雷剑波;荣堃;杨丽;乔锦;杨佳;

    目的观察养阴利咽饮联合玉液散吹喉治疗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C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阴虚肺燥型CP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养阴利咽饮联合玉液散吹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血清TNF-α、IL-6、CRP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血清TNF-α、IL-6、CRP及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利咽饮联合玉液散吹喉能有效改善阴虚肺燥型CP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RP、TNF-α、IL-6水平,且短中期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27期 v.25 3041-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养正消积胶囊辅助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岩;卢艳龙;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辅助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正消积胶囊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化疗效果、化疗急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及化疗后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共67例(95.71%)完成研究,对照组64例(91.43%)完成研究。化疗结束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14,P<0.05);观察组各项化疗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白细胞减少(Z=2.24,P<0.05)、腹泻便秘(Z=2.67,P<0.01)、恶心呕吐(Z=3.42,P<0.01)和感觉神经毒性(Z=3.15,P<0.01)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Wilcoxon=16.16,P<0.05)。结论应用养阴消积胶囊治疗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可以显著提高化疗效果,降低化疗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2016年27期 v.25 3044-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在CKD-MBD诊疗中的价值

    朱明华;朱强;王旭彦;何敬之;田强;孙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诊疗过程中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的价值。方法选择142例CKD 3~5期非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的55例CKD 5期患者分为A组(i PTH<150 pg/m L)、B组(150≤i PTH≤300 pg/m L)、C组(i PTH>300 pg/m L)3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钙、磷、尿素氮、肌酐、ALP的浓度及i PTH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骨代谢状态。结果非透析CKD 3,4,5期3组患者校正血钙、血肌酐、血磷、i PTH和ALP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 PTH与血磷、ALP呈正相关(r=0.518/0.384,P<0.01),与校正血钙、GFR呈负相关(r=-0.246/-0.426,P<0.01)。C组血磷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LP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i PTH>300 pg/m L时,ALP与i PTH成正相关(r=0.383,P<0.05)。结论 CKD 3~5期患者存在CKD-MBD异常,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校正血钙、血磷、ALP是i PTH的影响因素,提倡早期干预或治疗,以改善CKD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2016年27期 v.25 3048-3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舌鳞状细胞癌不同浸润方式增殖性研究

    高志彪;呼海燕;王原明;白振西;杨兰;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下称舌癌)不同浸润方式增殖性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舌癌蜡块进行浸润方式分型,以Ki67表达、S期细胞比例(SPF)等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为观察指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舌癌不同浸润方式Ki67的表达情况和细胞周期中不同S期细胞比例。结果 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方式有关,Ⅲ、Ⅳ型浸润方式的舌癌细胞Ki67表达显著高于Ⅰ、Ⅱ型(P均<0.05),且临床上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舌癌不同浸润方式SPF各不相同,随着浸润分型的进展SPF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表达和SPF与浸润方式有关,浸润分型越高,Ki67表达越强,SPF越高,即增殖性越强。浸润方式可作为舌癌恶性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舌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016年27期 v.25 3050-3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张艳华;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CRVO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40例以激光光凝术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选择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min、Vmax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而RI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均<0.05);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CEVO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较为显著。

    2016年27期 v.25 3052-3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CD8~+记忆T细胞表达水平及对结核患者与潜在感染者的诊断价值

    叶绥艳;刘晓莺;樊海燕;

    目的探讨CD8+记忆T细胞在结核患者与潜在感染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TB)组,选取40例潜在感染者作为潜在感染(LTBI)组;另选取同期来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取3组受检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记忆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IFN-γ释放水平及HRCT评分的关系。结果 LTBI组和TB组患者CD8+TCM、CD8+TEMRA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TEM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LTBI组与TB组CD8+T细胞各亚群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释放水平与CD8+TCM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319 8,P=0.022 7);而CD8+记忆T细胞表达水平与HRCT评分呈负相关性(r=-0.273 4,P=0.014 0)。结论 CD8+记忆T细胞表达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程度判断及治疗效果评估,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6年27期 v.25 3055-3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言语及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冯文丽;莫新刚;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Vocastim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卒中后言语及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言语吞咽障碍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结合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Vocastim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辨症施治,观察2组临床疗效,在2个疗程后应用吞咽X射线透视检查法(VFSS)进行吞咽障碍评估。结果 2组治疗后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均<0.05),且结合组VFSS评分、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构音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Vocastim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卒中后言语及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及吞咽障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16年27期 v.25 3057-3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VEGF和TNF-α的影响

    程磊;程红;钱有永;

    目的观察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VEGF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ASI评分、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SI评分以及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改善PASI评分及血清VEGF和TNF-α水平,降低复发率。

    2016年27期 v.25 3060-3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肺癌患者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拔管延迟的多因素分析

    高小见;侯伟;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拔管延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423例,将术后气管插管拔除延迟(自然状态下超过6 h)者设为延迟拔管组(30例),其余设为正常拔管组(393例),记录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肺功能、是否贫血、白蛋白水平、吸烟指数、是否化疗、是否二次手术、合并症、手术部位、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通气方式、病理结果、阿片类药物使用、术中输液量、输血量、是否使用吸入麻醉、尿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肺炎、心律失常等)、住院时间等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单因素得到的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心血管疾病、BMI、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肺功能、术前贫血、单肺通气时间、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术前二次手术、术前化疗、麻醉方式、通气方式、手术部位、病理结果、麻醉时间、使用阿片类药物、使用吸入麻醉、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8 kg/m2)、吸烟指数(>400)、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前中重度肺通气功能障碍、尿量(<17 m L/h)、单肺通气时间(≥120 min)是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延迟拔管组住院时间高于正常拔管组(t=3.514,P<0.05);延迟拔管组与正常拔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25,P<0.05)。结论延迟拔管可增加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拔管延迟是高龄、肥胖、吸烟、心血管疾病、术前肺功能差、少尿、单肺通气时间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治疗时需加以重视。

    2016年27期 v.25 3063-3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苦参碱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减毒增效及增强免疫力的影响

    任宏涛;王中卫;王亚利;贾丽君;黄珊;黎一鸣;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减毒增效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术后均给予XELOX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每3周重复1次,连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Ⅲ度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但2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具有减毒增效作用,且可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2016年27期 v.25 3066-3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丽娜;宋江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围术期护理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有效性。方法将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选择围术期常规护理以及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2组术后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胃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安全性较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6年27期 v.25 3069-3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0 ] |[阅读次数:1 ]
  • 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艳;毛桂珍;黄连欣;

    目的探讨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建立数据库,完成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后GQOLI-74测评结果,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分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时间效应、干预主效应、交互效应均对生活质量测评各系指标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通过给予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16年27期 v.25 3071-3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抗胃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卜文静;许尤琪;

    <正>胃癌为全球高发肿瘤,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靶点、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导致胃癌患者最终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转移[1],即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各种渠道,散播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性质的新病灶[2]。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参与多个环节干预胃癌的转移,在抗胃癌转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干预胃癌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对其干预机制进展综述

    2016年27期 v.25 3074-3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健脾除湿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王秀艳;于希军;

    <正>皮肤病种类繁多,机体的任何异常都可导致皮肤病的发生,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体征多变,一些疾病由于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疗,长期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中医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应用健脾除湿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以期为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1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具有皮损多形性、

    2016年27期 v.25 3076-3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16年27期 v.25 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