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中药癌复康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人乳腺癌肺转移及免疫重建的影响

    朱华宇;钟少文;李玉洁;吴元胜;

    目的探讨中药癌复康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原位移植人乳腺癌自发性肺转移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将40只SCID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高转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接种于鼠腹部左侧第二乳头下的乳房脂肪垫上建立小鼠人乳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接种量为0.2 m L/只。接种后,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d)灌胃,1次/d;癌复康组给予癌复康3.6g/(kg·d)以生理盐水10 m L稀释灌胃,1次/d;免疫重建组腹腔注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4×107个/只(0.5 m L),并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d)灌胃,1次/d;癌复康+免疫重建组腹腔注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4×107个/只,并予以癌复康3.6 g/(kg·d)以生理盐水10 m L稀释灌胃,1次/d。观察各组肿瘤体积、生长速度、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癌复康+免疫重建组成瘤潜伏期明显长于其余3组(P均<0.05),癌复康组和免疫重建组成瘤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肿瘤生长速度较其余3组快,肿瘤体积大于其余3组(P均<0.05),癌复康组和免疫重建组肿瘤生长速度相近(P>0.05),癌复康+免疫重建组肿瘤生长速度最慢(P均<0.05);癌复康组、免疫重建组、癌复康+免疫重建组乳腺癌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64.7%,38.4%和84.8%,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癌复康能延长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接种SCID鼠成瘤潜伏时间,促进SCID鼠的免疫重建,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

    2016年15期 v.25 1597-1599+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荞麦提取物对COPD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NF-κB表达的影响

    唐艳芬;高想;蒋凤荣;郭胜;苏成程;侯海慧;

    目的观察金荞麦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核因子NF-κB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OP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SD大鼠COPD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金荞麦水提取物低、高剂量组,金荞麦醇提取物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高剂量组给予水提物或醇提物10 g/kg(相当生药10倍)灌胃,低剂量组给予水提物或醇提物5 g/kg(相当生药5倍)灌胃,均1次/d,持续灌胃21 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管组织中核因子NF-κB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IL-8、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金荞麦水提物低剂量组、水提物高剂量组、醇提物低剂量组、醇提物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8、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与金荞麦水提物同等剂量组比较,醇提物组下降更显著(P>0.05)。模型组NF-κB表达阳性个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金荞麦各提取物组NF-κB表达阳性个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其中金荞麦醇提物高剂量组NF-κB表达阳性个数最少。结论金荞麦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可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COPD大鼠炎症反应,延缓COPD的发展。

    2016年15期 v.25 1600-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肠复方对裸鼠肠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梁慧;杨春;曾伟;尚姣;谢胜军;李晓萍;

    目的观察肠复方对裸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肠复方的抑瘤机制。方法将50只采用HCT116结肠癌细胞成功建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裸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肠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腹腔注射5-Fu、灌服相应剂量肠复方溶液,共4周。采用SABC免疫方法检测瘤组织中MVD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肠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及5-Fu组瘤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肠复方高剂量组表达量最少(P<0.05),肠复方对MVD及VEGF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趋势。结论肠复方能下调VEGF表达,从而减少瘤组织血管生成,这可能是肠复方的抑瘤机制之一。

    2016年15期 v.25 1604-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高强;吴超;席明健;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结合组33例和温针组30例。温针组选取百会、大椎、风池(双)、C2颈夹脊穴(双)进行温针灸治疗;针推结合组先予局部推拿治疗后再行温针灸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10次后观察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眩晕残障量表(DHI)、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的ESCV、DH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针推结合组ESCV、DHI评分显著低于温针组(P均<0.05)。针推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温针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温针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在改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6年15期 v.25 1608-1610+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化痰消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PTEN、FAK及paxillin表达的影响

    吴佳慧;刘皓;郭亚云;魏睦新;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PTEN、FAK及paxillin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只4~5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取1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综合饥饱失常、浓盐水灌胃的方法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维酶素组,每组13只。空白组正常饮食,余均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 m L/kg、2 m L/kg、1 m L/kg化痰消瘀方灌胃,维酶素组给予10 m L/kg维酶素灌胃,均灌胃8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TEN、FAK及paxillin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空白组大鼠胃黏膜无癌前病变改变,模型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癌前病变改变,中药高、中剂量组和维酶素组胃黏膜癌前病变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均<0.05),且中药高剂量组改善程度高于其他各给药组(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EN在空白组强阳性表达;模型组鲜有表达;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表达量逐渐降低,但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高剂量组PTEN表达量高于其他各给药组(P均<0.05)。FAK、paxillin在空白组极少表达,模型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均<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二者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其中高剂量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给药组(P均<0.05)。结论中药化痰消瘀方可显著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抑癌基因PTEN,调节FAK的去磷酸化,通过FAK/Src信号通路下调paxillin来诱导细胞凋亡。

    2016年15期 v.25 1611-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镇静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杨志星;李小宝;吴翼南;周敬民;赵志虎;刘香珠;邹毅清;

    目的探讨不同的七氟烷镇静深度对下肢矫形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下肢矫形手术的ASAⅠ~Ⅱ级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镇静深度分为CSI-50组和CSI-80组,于手术前1 d及手术后1,3,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Luminex x MAP液相芯片技术分别于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成功后(t_0)、插入喉罩后即刻(t_1)以及手术后6 h(t_2)、24 h(t_3)和48 h(t_4)5个不同时点检测脑脊液中相关生物标记物Aβ1-42、T-Tau、p-Tau含量。结果 2组术后1 d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 d(P均<0.05),术后3,7 d时MMSE评分均较术后1 d明显升高(P均<0.05),至术后7 d基本达到正常水平;CSI-80组术后1 d、3 d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CSI-50组(P均<0.05)。2组术前Aβ1-42、T-Tau、p-Tau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_2、t_3和t_4时点2组Aβ1-42、T-Tau、p-Tau含量均较t_0时点显著升高(P均<0.05),且CSI-80组t_3、t_4时点Aβ1-42含量以及t_2、t_3和t_4时点T-Tau、p-Tau含量均明显低于CSI-50组(P均<0.05)。结论七氟烷作为全身麻醉药物使用时,不同镇静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CSI为80时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显著优于CSI为50时,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脑脊液相关生物标记物水平有关,值得临床借鉴。

    2016年15期 v.25 1617-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健脾补肾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的影响

    柯珂;张卫巍;余云熹;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健脾补肾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生活质量水平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QLQ-C30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化疗期间治疗组毒副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联用中医益气健脾补肾法治疗可有效提高病情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5期 v.25 1620-1622+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

    赵亚娟;赵彩彦;王亚东;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及肝组织IFN-γ、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IP-10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接受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依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_(0~1)组17例,S_(2~3)组28例,S4组15例;另外选择同期15例肝移植供肝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FN-γ、IP-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中IFN-γ、IP-10阳性表达与分布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FN-γ、IP-10 mRNA表达情况。结果各患者组血清IFN-γ、IP-10水平及肝组织中IFN-γ、IP-10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且S_(2~3)组、S_4组明显高于S_(0~1)组(P均<0.05),S_4组明显高于S_(2~3)组(P均<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IFN-γ、IP-10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

    2016年15期 v.25 1623-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对慢性青光眼大鼠视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谭可;谭蕾;王莹;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慢性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尿激酶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尿激酶组大鼠均以标准巩膜静脉烧灼法制作高眼压大鼠模型,使用压平式眼压计(美国TONO-PEN AVVI)测定大鼠的眼压情况,在1周后眼压趋于稳定时,尿激酶组给予尿激酶腹腔注射,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2周。末次注射后第2天取大鼠眼球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UNEL凋亡检测及bcl-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造模成功后,尿激酶组与模型组大鼠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均呈中度升高。正常组大鼠未发现TUNEL阳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见大量TUNEL阳性细胞,尿激酶组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3组TUNEL阳性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可见少量bcl-2阳性表达,模型组bcl-2表达明显增强,尿激酶组bcl-2阳性表达增强最为明显,3组bcl-2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尿激酶可以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视神经,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来表现的。

    2016年15期 v.25 1626-1628+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RCAS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婷;李晶;高峰;

    目的评估受体结合型肿瘤抗原(RCAS1)与人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食管鳞癌术后组织、34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21例正常黏膜上皮组织,采取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组织中RCAS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RCAS1蛋白表达情况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患者RCAS1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无关(P均>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均<0.05)。结论 RCAS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检测RCAS1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食管癌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

    2016年15期 v.25 1629-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通脑方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影响

    杨丽;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通脑方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内科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通脑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下肢运动功能及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同期对照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增高(P均<0.05),血清Hcy、hs-CRP、D-D水平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结论自拟益气通脑方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抗炎等多重作用机制有关。

    2016年15期 v.25 1632-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黄连解毒汤为主的方剂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合并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李凯丽;刘声财;何莉;刘尚勤;

    目的评价黄连解毒汤为主的方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合并感染性发热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期间是否服用黄连解毒汤将患者分为2组,接受黄连解毒汤治疗(治疗组)54例和未接受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57例,总结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检查及体征。结果治疗组发热8例(15%),治疗过程中CRP的最高值中位数为7.10 mg/L(1.90~38.10 mg/L),PCT最高值中位数为0.06ng/L(0.05~2.00 ng/m L);对照组发热20例(35%),治疗过程中CRP的最高值中位数为16.10 mg/L(3.50~84.80mg/m L),PCT最高值中位数为0.13 ng/m L(0.05~10.1 ng/m L)。治疗组发热率和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明显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合并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降低治疗过程中血清CRP和PCT的浓度。

    2016年15期 v.25 1635-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徐红格;冷玉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脑合并急性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10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的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肽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的ME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7 d、14 d的FBG、2h PG、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血清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7 d、14 d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ET-1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7 d、14 d M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上调β细胞功能,降低抗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重要意义。

    2016年15期 v.25 1637-1639+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刘胜芳;张莉芳;袁坤;陈励竞;王彩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为提高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将14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2组不同时期的TFGS评分和瞬目反射R1波的潜伏期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TFG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同期的瞬目反射R1波的潜伏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能显著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5期 v.25 1640-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生精片联合他莫昔芬对男性弱精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

    代淑静;杨颖;梁真;魏伟;刘同龙;韩风梅;李聪华;霍庆;

    目的探讨生精片联合他莫昔芬对男性弱精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男性弱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应用他莫昔芬,观察组应用生精片联合他莫昔芬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精液参数和激素水平变化,随访1年配偶妊娠率。结果 2组治疗前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比例、a级精子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T和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和LH水平、对照组T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和L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血尿常规、肝肾和心脏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组配偶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精片联合他莫昔芬治疗男性弱精症可以有效改善精液参数和激素水平,提高配偶妊娠率,且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6年15期 v.25 1642-1644+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益生菌联合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郑合军;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15例HE患者分为A组45例、B组40例和C组30例。A组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鸟氨酸,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疗程均为7 d。比较3组临床疗效、苏醒时间,观察治疗前后血氨、数字连接实验(NCT)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78%,B组总有效率82%,C组总有效率9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C 2组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均<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及N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B、C 2组ALT、AST、血氨及NCT显著低于A组(P均<0.05),且C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HE患者的血氨水平,改善肝细胞功能及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2016年15期 v.25 1645-1646+1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奥扎格雷钠联合肝素持续泵入治疗首发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对PAgT、血液流变学影响

    刘占卿;朱建国;王晓燕;李青丽;李爱娣;卢国亮;黄松;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联合肝素治疗首发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PAg T、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名首发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普通肝素静脉持续泵入和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进行NIHSS和ADL评分,并测定PAg T、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治愈率74%,对照组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组的ACCI、PCCI的PAg T大多恢复正常范围,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周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不同部位脑梗死均有效。

    2016年15期 v.25 1647-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口服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癌性溃疡疗效观察

    范国峰;詹秀玲;杨林风;李进;时彦川;

    目的探讨中药康复新液口服联合西药莫匹罗星外用治疗癌性溃疡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将51例癌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清洁换药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同时外敷氟尿嘧啶,每日2次;研究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5 m L口服,每日3次。观察2组创面愈合率和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口服联合莫匹罗星外用可提高对癌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15期 v.25 1650-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康海燕;赵子龙;张志;刘腾飞;黄肖雨;叶立红;孟明辉;王艳;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年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治疗12,24,48周时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HBV DNA阴转率、HBs Ag定量变化。结果 2组在治疗12,24,48周时HBV DNA阴转率逐渐升高;ALT、HBs Ag定量逐渐下降(P均<0.05);但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老年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2016年15期 v.25 1653-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及对MIF和VEGF水平的影响

    李淑敏;范建;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TACE治疗,实验组术中同时动脉注入恩度。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3,7,21 d血清MIF和VEGF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3 d血清MIF和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治疗后7,21 d则逐渐降低,明显低于术前及治疗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同期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更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MIF和VEGF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6年15期 v.25 1655-1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川龙抑癌汤联合TURP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疗效观察

    冯世伟;

    目的观察川龙抑癌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晚期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TU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川龙抑癌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PSS、Qmax、QOL、RU以及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例术后发生排尿尿道症状,对照组有3例,给予保留尿管1个月后,症状缓解,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龙抑癌汤联合TURP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近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2016年15期 v.25 1657-1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青年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周亚楠;李庆祥;苏敬泽;白树功;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证候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718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青年患者入院期间进行空腹肝胆超声检查,采集患者信息,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NAFLD患者发生率为49.9%(358/718)。NAFLD组糖尿病合并症比例高于非NAFLD组(P<0.05)。青年冠心病合并NAFLD证候分布依次为血瘀、痰浊、气虚、气滞、阳虚、阴虚、寒凝。青年冠心病合并NAFLD较不合并NAFLD者多见痰浊证和气滞证。组合证型中以气滞血瘀证最多,占10.6%(38/358)。结论糖尿病是青年冠心病伴发NAFLD的危险因素。青年冠心病合并NAFLD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气滞和痰浊是其重要病机。

    2016年15期 v.25 1660-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刘发文;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随症加减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水平均较治疗前稍延长,FIB水平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较好,且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不会增加出血风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6年15期 v.25 1662-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陈孟;邓明;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天枢穴联合盐酸格拉司琼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3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用电子恒压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等容性胃扩张。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胃顺应性及极低频功率(VLF)、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观察2组化疗第6天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极低频功率、低频/高频功率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可以通过提高内脏感觉阈值,提高胃顺应性,降低患者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来缓解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时发生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16年15期 v.25 1664-1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白丽华;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忌酒、控制饮食、适当的运动干预,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肝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脂水平、肝功能水平,并通过B超检测肝脏脂肪变程度,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BMI及IRI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TG和HDL-C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ALT、AST、GGT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ALT和GGT下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腹部超声结果显示,2组肝脂肪变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水平,减轻肝脏脂肪堆积,安全性良好,是一种有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方案。

    2016年15期 v.25 1667-1668+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和解少阳法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及炎症指标的影响研究

    衣芳亮;

    目的探讨和解少阳法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均予以慢性肾脏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肾炎康复片,每次5片,每天3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和解少阳法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2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IL-17、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IL-17、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得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IL-4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升得更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应用和解少阳法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紊乱,改善患者的炎症,减轻蛋白尿。

    2016年15期 v.25 1669-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注射液对三维适形放疗、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的影响

    郭辉;苏山峰;马方启;

    目的探讨参芪注射液在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对三维适形放疗与吉西他滨放疗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将中晚期胰腺癌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及1年与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放化疗临床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临床受益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2016年15期 v.25 1672-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IP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及内皮抑素的影响

    李倩;陈明燕;刘颖;

    目的观察IP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的影响。方法将8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IP化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参芪注射液,观察2组化疗前后血清VEGF及内皮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肿瘤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及内皮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Ⅳ期患者的血清VEGF及内皮抑素水平较Ⅲ期患者改善幅度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WBC计数与恶心呕吐Ⅲ~Ⅳ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P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治疗小细胞肺癌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VEGF及内皮抑素水平,对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2016年15期 v.25 1675-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身痛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代亚锋;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站立平衡、步行能力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Berg平衡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I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促进站立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2016年15期 v.25 1677-1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消眩方合针刺辅助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郝春波;

    目的探讨自拟消眩方合针刺辅助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每组8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中医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消眩方合针刺辅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中医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中医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中医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眩方合针刺辅助西药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16年15期 v.25 1680-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琥珀酸索利那新联合桂附地黄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观察

    车梓;王策正;崔伟;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联合桂附地黄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TURP术后OA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桂附地黄丸口服,比较2组TURP术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OABSS、IPSS及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置管期膀胱痉挛次数及痉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自主排尿期每日排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及每日尿急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每次尿量则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联合桂附地黄丸治疗TURP后OAB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5期 v.25 1682-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王怡鑫;蒋刚;蔡红;胡海;宋博;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应用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选择化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水平均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化疗有效性,还可以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以及增殖,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2016年15期 v.25 1685-1686+1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物理诊断

  • ~(18)F-FDG PET/CT与MRI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郑立春;张文军;欧阳向柳;李香春;刘桂超;高蓓;张志勇;张晓明;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磁共振显像(MRI)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先后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的胰腺病变(时间间隔≤2周),并以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 PET/CT、MR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共86个病灶,其中58个恶性,28个良性,18F-FDG PET/CT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1%,82.14%,84.88%,90.91%及74.19%,MRI分别为67.24%,64.29%,66.28%,79.59%及48.65%,PET/CT+MRI分别为93.10%,89.29%,91.86%,94.74%及86.21%,3种方法的灵敏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MRI高,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6年15期 v.25 1687-1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检测意义

    方丽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00例健康对象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根据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率是否大于50%分为轻度颈内动脉狭窄组和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组,分别观察舒张期末流速(Vd)、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Vs)情况。结果轻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颈内动脉Vd、RI及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Vs、Vd、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可以及时反映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情况,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评价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2016年15期 v.25 1690-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便秘及其相关症状的影响

    许君;赵李克;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便秘及其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根据就诊单双号顺序将收治的100例放化疗便秘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按摩、中医辨证饮食、腹部按摩等干预措施,比较2组对患者便秘及其相关症状的影响。结果干预2周后中医护理组的便秘、腹痛、腹胀、烦躁焦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均<0.05),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排便次数、粪便形状、腹胀评分、Wexner便秘评分、GIQL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均<0.05),最大收缩压显著高于组(P<0.05),压力异常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愈显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癌症化疗患者便秘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愈显率。

    2016年15期 v.25 1692-1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史兰辉;张玉珍;刘凤;朱梅;严思敏;李景春;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提高下肢丹毒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还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2016年15期 v.25 1695-1697+1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胡铭;杨秀华;管章蒙;徐翠福;徐彩玲;蔡丽丽;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癫痫成年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程序化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QOLIE-31-P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SAS/SD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成年癫痫患者实施程序化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绪、精力,缓解焦虑、抑郁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

    2016年15期 v.25 1698-1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甲状腺结节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朱砚;李敬华;王素莉;庞娟;王静;丁琴;

    <正>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在体格检查中偶然发现。2012年颁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指出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高分辨B超检出率为20%~76%,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尽早发现、诊断及防治甲状腺结节尤为重要。现就国内外对于

    2016年15期 v.25 1701-1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药效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姜国志;李菲;刘鑫;张霞;刘艳丽;陈钟;王正品;李振江;

    <正>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是以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红花的果实中提取的精制红花油为主药,辅以芳香开窍的冰片及维生素E、维生素B6组成的以中药为主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临床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胸痹心痛,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及高血脂症见上述证候者。红花油含有多种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1],它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而且能与胆固醇结合,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有效防治

    2016年15期 v.25 1704-1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寒冷地区H型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艳芬;赵玉娟;

    <正>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其可以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寒冷气候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居住在寒冷地区的人群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较高[1]。寒冷北方地区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加,且大部分患者在血压高的同时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增高。高

    2016年15期 v.25 1707-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1本刊设有栏目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性医学研究、论著、临床研究、中医论坛、综述、物理诊断、临床检验、护理研究等。2来稿要求

    2016年15期 v.25 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