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中药慢湿煎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疗效评价

    唐苏为;谢韶琼;宋勋;汪青良;沈芳;

    目的探讨慢湿煎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尿素乳膏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慢湿煎剂联合依巴斯汀片及曲安尿素乳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湿疹指数(EASI)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ASI、VAS和DLQI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慢湿煎剂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重视。

    2016年12期 v.25 1255-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

    焦士洁;范春琦;安广宇;权红;严冬;

    目的观察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35例一线化疗后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45例给予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药组45例仅给予滋补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3组持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2个月后中医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统计3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期(DDC)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生活质量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PFS时间明显长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均<0.05),但3组DD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PFS。

    2016年12期 v.25 1258-1260+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祛屑洗剂熏洗治疗头皮糠疹疗效观察

    陆燕洪;冯健清;庄丽华;

    目的观察祛屑洗剂熏洗治疗头皮糠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头皮糠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给予祛屑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头皮屑、瘙痒、针刺、紧绷、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2,4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2周时(P均<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头皮屑、瘙痒、针刺、紧绷、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发干枯12例。结论祛屑洗剂熏洗治疗头皮糠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6年12期 v.25 1261-1263+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微小RNA-21含量评判预后的临床价值

    曹礼荣;王玉云;邱涵;王薇;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NA-21)含量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识别高危风险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DTC患者及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结节组)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家族遗传史、职业暴露史、相关既往史等基本情况,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癌胚抗原(CEA)、降钙素(CT)、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细胞角蛋白多肽-19(CK-19)及miRNA-21含量。所有DTC患者均术后常规随访2年,依据随访是否出现不良预后事件分为健康组及不良预后组。比较3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PMCC)分析miRNA-21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评估该指标对于DTC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临界值;根据其预测临界值,将DTC患者分为临界值以上组及以下组,使用卡普兰-迈耶曲线(KM curve)验证2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是否具有差异性,从而识别高危风险的DTC患者。结果健康组51例、不良预后组10例、良性结节组57例,3组间HT病史、GD病史、职业暴露史、家族遗传史及血清TPO-Ab、TG-Ab、TG、CT、CEA、CK-19、miRNA-2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PO-Ab、TG-Ab、CT、CK-19、miRNA-21是DTC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miRNA-21与TPO-Ab、CT、CK-19均呈正相关(r=0.538,0.604,0.522,P均<0.05),与TG-Ab无显著相关性(r=0.371,P>0.05);该指标ROC曲线的AUC为0.748,95%CI(0.707,0.814),最佳预测值为8.19 ng/m L;根据miRNA-21的最佳预测值,临界值以上的DTC术后患者2年内并发不良预后事件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KM生存曲线亦证实上述研究结果。结论血清miRNA-21含量对于评估DTC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识别高危风险DT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期 v.25 1264-1267+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血清TNF-α影响

    李娜;

    目的观察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将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滴,1次/d,连续12 d,配合维A酸乳膏外涂(1次/d)+0.05%卡泊三醇软膏外涂(2次/d),4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基础上给予温阳和营、凉血化瘀中药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SI评分和血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能有效缓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NF-α水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2016年12期 v.25 1268-1270+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连解毒汤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心肝阴虚型老年性痴呆疗效观察

    刘娜;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心肝阴虚型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心肝阴虚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石杉碱甲片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黄连解毒汤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价量表(ADAS-cog)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增加(P均<0.05),而ADAS-cog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心肝阴虚型老年性痴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

    2016年12期 v.25 1271-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疗法结合中医体质个体化治疗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研究

    石建萍;陈华;江远;肖海珍;吴海斌;杨义成;马孝;付敏;孙辉;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疗法结合中医体质个体化治疗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先予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待症状和体征完全改善后,根据患者不同中医体质分为特禀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瘀血质、阴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组,每组再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2个亚组,西医组给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治疗(2.5 mg,隔天或每3 d或每周给药1次),中西医结合组在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体质予不同的中药治疗。在治疗的第3,6,12,24个月分别进行随访。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各组的复发率均明显降低,第6,12,24个月各中医体质组中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西医组,且复发时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疗法结合中医体质个体化治疗能有效、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且安全性好。

    2016年12期 v.25 1274-1276+1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对鼾症患儿睡眠质量与LSa(O_2)的影响

    张国顺;黄晓阳;李守民;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对鼾症患儿睡眠质量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的影响。方法将8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行鼻动力切割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手术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进行魁北克睡眠问卷(QSQ)、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LSa(O_2)。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QSQ总分、ESS评分、AHI、LS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除LSa(O_2)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体切除术能明显改善鼾症患儿的睡眠质量,升高LSa(O_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12期 v.25 1277-1279+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及其制剂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周松;周运芝;范叔清;张喜民;

    目的探讨丹参及其制剂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群等数据库检索并查阅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有关丹参及其制剂的原始文献数据,并对丹参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丹参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遍及人体各个系统,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甚多,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丹参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而日趋增多,具体表现为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等,其中变态反应发生的比例最高,但没有罕见的不良反应报告。结论丹参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日益成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稳态而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进一步研究开发丹参及其制剂有关。

    2016年12期 v.25 1280-1284+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依托咪酯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陈靖宜;柯昌斌;谢华;魏会霞;刘菊英;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48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16只,3组均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预处理,而依托咪酯组给予依托咪酯预处理,观察3组肺损伤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可见大量肺泡萎陷,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渗出;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均可见部分肺泡萎陷,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渗出。依托咪酯组的全肺质量和脏器系数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与对照组(P均<0.05),丙泊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依托咪酯组的TUNEL阳性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与对照组(P均<0.05),而丙泊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含量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与对照组(P均<0.05),而丙泊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会诱发肺损伤,依托咪酯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肺部炎性反应和肺组织凋亡,对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肺损伤时TNF-α与IL-6的表达有关。

    2016年12期 v.25 1285-1287+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疗效观察

    赵振霞;赵振敏;朱毅新;赵习德;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3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6 m L静滴及外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静滴,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血必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缓解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用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12期 v.25 1288-128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养正消积胶囊改善癌症恶病质研究

    毕俊芳;李雪松;边莉;毕朝霞;张立欣;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改善癌症恶病质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0例癌症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饮食指导及一般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养正消积胶囊,对照组予醋酸甲地孕酮片。2组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并对中医症状及卡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细胞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用于癌症恶病质在体质量改善方面与甲地孕酮疗效相当,但在提高中医症状积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方面效果优于甲地孕酮,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2016年12期 v.25 1290-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解郁活血法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陈顺革;刘秀娥;秦艳玲;徐德会;张淑艳;黄家驹;徐尔飞;窦建军;

    目的观察中医解郁活血法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解郁活血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周观察组HAMD及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周2组HAMD及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2组HAMD评分下及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下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解郁活血法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症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应用。

    2016年12期 v.25 1293-1294+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移植技术联合重睑成形术修复上睑缺损畸形效果观察

    毛文书;席淑新;

    目的探讨移植技术联合重睑成形术修复上睑缺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由于恶性肿瘤切除造成的上眼睑缺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行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皮瓣转移同时进行重睑成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自体硬腭黏膜移植和直接闭合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愈合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9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肿瘤切除后所致的上睑缺损畸形,利用移植技术联合重睑成形技术进行修复,实现了上睑功能和神态的同时恢复,且不遗留供区畸形,术后患者并发症少,术后维持效果好。

    2016年12期 v.25 1295-1296+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1及IL-3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房武宁;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血清IL-21及IL-3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进展组21例,稳定组19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血清中IL-21及IL-31的表达水平及变化趋向,观察组中IL-21及IL-31与银屑病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1、IL-3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观察组中的进展组IL-21、IL-31明显比稳定组高(P均<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IL-21、IL-31表达水平与患者PASI评分值呈正相关。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IL-21及IL-31水平上升且进展组明显高于比稳定组,说明IL-21、IL-31可能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且在炎症反应显著时表达增高。患者IL-21、IL-31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可将其作为反映评价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6年12期 v.25 1297-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张绪良;周俊伟;毛哲玉;张书卿;黄丹青;黄治勇;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92例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仅接受TE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TEC方案基础上加用金龙胶囊进行同步治疗,2组的化疗周期均为3周,并且在完成4个化疗周期之后进行手术治疗。评估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Ⅱ~Ⅲ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观察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可明显提高疗效,同时能够减轻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系统不适等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期 v.25 1299-1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祛风散寒贴敷法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CRP、IL-1、TNF-α及RF的影响

    张葆花;于文宁;石惠君;李慧;谭捷;杨露梅;刘新艳;

    目的研究祛风散寒贴敷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将6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祛风散寒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患者血中CRP、IL-1、TNF-α、R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IL-1、TNF-α、RF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祛风散寒贴敷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CRP、IL-1、TNF-α、RF水平有关。

    2016年12期 v.25 1301-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王祖君;李小丹;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确诊为A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1例采用戒酒、营养支持、甘草酸二铵以及丹参注射液综合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细胞因子指标(TGF-β1、IL-6、Leptin、TNF-α)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治疗组为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细胞因子指标均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均<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LD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12期 v.25 1304-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青年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率比较分析

    李春燕;贺杰;孙冬霞;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0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和同期就诊的216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女性乳腺癌的误诊率明显高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P<0.05);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以Ⅱ~Ⅲ期为多见,青年女性乳腺癌则以Ⅳ期为主;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ER、PR阴性率明显低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Cerb B-2阳性率明显高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3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对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误诊率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青年女性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016年12期 v.25 1307-1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芪连扶正胶囊配合GP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余龙;焦燕;杨颜;

    目的观察芪连扶正胶囊联合GP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NSCLC晚期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GP方案实施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芪连扶正胶囊配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芪连扶正胶囊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NSCLC晚期患者临床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提高其免疫功能。

    2016年12期 v.25 1309-1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疗效观察

    张淑丽;李琦军;

    目的探讨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合并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8例湿疹合并感染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夫西地酸软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苦参三黄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抗菌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ASI及瘙痒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菌株检出率、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合并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2016年12期 v.25 1312-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Gal-3、TSGF和Hpa水平检测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

    席晨辉;何秉;程志俭;

    目的观察半乳糖血凝素-3(Gal-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乙酰肝素酶(Hpa)水平检测在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T合并PTC患者105例为HT合并PTC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HT患者55例为HT组,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Gal-3、TSGF和Hpa水平,分析HT合并PTC患者血清Gal-3、TSGF和Hpa水平与HT分期和AJCC分期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HT合并PTC组的Gal-3、TSGF和Hp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T组(P均<0.05),而HT组的Gal-3、TSGF和Hp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HT合并PTC患者血清Gal-3、TSGF和Hpa水平随着HT分期和AJCC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均<0.05)。术后的HT合并PTC患者血清Gal-3、TSGF和Hpa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HT合并PTC患者血清Gal-3水平与TSGF(r=0.592,P<0.05)和Hpa(r=0.752,P<0.05)水平均呈正相关,而TSGF水平与Hpa呈正相关(r=0.628,P<0.05)。结论 Gal-3、TSGF和Hpa参与了HT合并PTC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对早期诊断HT合并PTC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6年12期 v.25 1315-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与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疗效比较

    任丽华;

    目的对比鼻内镜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116耳)行鼻内镜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66例(120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比较2组术后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6个月的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评分和中耳炎儿童生活质量评分(OM-6调查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微创、有效,能够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2016年12期 v.25 1318-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PEA方案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观察

    刘寅;

    目的观察PEA方案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PEA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疗效及HCG水平下降至正常所需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EA方案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2期 v.25 1321-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镍钛丝联合后倾曲在双牙弓前突畸形矫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乔树嫔;张晓云;

    目的探讨镍钛丝联合后倾曲对双牙弓前突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恒牙列成人双颌前突畸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口腔卫生良好,且无牙周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多曲方丝弓矫治术,观察组予以镍钛丝联合后倾曲矫治术,术中将4个第一前磨牙拔除,镍钛丝联合后倾曲行增强支抗矫正治疗。对比观察2组不同矫治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的咀嚼情况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咀嚼情况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矫治后观察组恢复咬时间以及治疗疗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前牙至NA的距离和角度及下前牙至NB的距离和角度的减少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镍钛丝联合后倾曲治疗双牙弓前突畸形能够有效提升正畸治疗舒适性以及矫正成功率,缓解疼痛程度,缩短矫治时间,且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2016年12期 v.25 1323-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扶正培本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

    杨小娜;林鹏;李明炜;刘莉;杨海辰;

    目的探讨扶正培本方案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给予常规化疗+贞芪扶正冲剂+补肾益髓方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持续完全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K、Th、Ts、Th/Ts、Tc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贞芪扶正冲剂结合补肾益髓方能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且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2016年12期 v.25 1326-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高卫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实验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水平变化情况,胸部CT检查病变吸收情况,记录肺功能各项指标,并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病变吸收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可以有效改善TNF-α、IL-1β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提高病变吸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6年12期 v.25 1328-1330+1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董媛媛;刘石萍;孔卫平;史延卿;王海利;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组织标本58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标本40份为正常对照,应用微波Eli 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组织标本中MIF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IF和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均<0.05),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两者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有明显关系(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IF与VEGF呈正相关表达(P<0.05)。结论 MIF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二者表达情况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临床上检测二者可为评估食管鳞癌恶性程度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v.25 1331-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产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康海燕;王艳;耿惠杰;贾彦生;李健;王晓静;叶立红;赵子龙;

    目的观察国产恩替卡韦与进口恩替卡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定量的影响,并进行成本评价。方法将110例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国产恩替卡韦口服,对照组给予进口恩替卡韦口服,观察治疗12,24,48周时HBs Ag定量、AFP、BFGF及TGF-β1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12,24,48周时HBs Ag定量、AFP、BFGF及TGF-β1水平逐渐下降(P均<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及进口恩替卡韦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抗病毒、抗纤维化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两者疗效相当,国产恩替卡韦价格优于进口恩替卡韦,具有更高的经济学价值。

    2016年12期 v.25 1333-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NF-γ和IL-10水平的影响

    梁艳辉;赵磊;

    目的研究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0和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2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0和INF-γ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乏力盗汗消失时间、颈部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和INF-γ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而CD8+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可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12期 v.25 1336-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

    郑文渊;李莹;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咪唑斯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CP-1及RANT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可能与当归四逆汤可明显降低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有关。

    2016年12期 v.25 1338-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物理诊断

  • 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高回声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李振燕;陈勇良;杜瑞清;侯军良;叶立红;李素文;孙丽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高回声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检查可疑肝癌的78例患者90个肝脏高回声病灶资料,分析其超声造影特征,结合血清甲胎蛋白初诊,最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结果 90个病灶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灶44个(49%),良性病灶46个(51%)。病理确诊恶性病灶39个,其中原发性肝癌30个,非典型增生9个;良性病灶51个,其中再生结节26个,血管瘤9个,局限性脂肪变性10个,炎性坏死4个,腺瘤2个。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0%,准确性82%。78例患者中血清甲胎蛋白增高19例,其中病理确诊肝细胞肝癌9例,不典型增生2例,再生结节5例,血管瘤3例。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不大。超声造影是超声定性诊断肝脏高回声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方法。

    2016年12期 v.25 1341-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64层螺旋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价值

    杨秀文;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检查与64层螺旋CT(CT)检查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经肝细胞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肝占位性疾病的肝脏局灶性病灶分别行US检查及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病灶大小数目及患者在US及CT中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US在诊断肝脏良性病变中的符合率与CT相当(P>0.05),而在肝癌诊断中CT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US组(P<0.05)。CT组在直径≤1 cm微小肿瘤诊断中的符合率大于US组(P<0.05)。与肝炎型假瘤、肝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血管瘤患者相比,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患者CT始消时间及持续时间更长(P<0.05)。结论与US相比,CT对肝癌的诊断率更加准确,能更早分辨出恶性病灶及微小病灶。且不同性质的肝脏局灶性病灶在CT中表现出不同的增强方式,能有效鉴别不同种类的肝脏局灶性病灶。

    2016年12期 v.25 1344-1345+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王士芳;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在2周内每例患者都进行平板运动试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分析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析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别对单支病变冠脉的检出率和对多支病变冠脉的检出率。结果 1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和56%,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62%,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83%,后者特异性与前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板运动试验检测CHD对多支病变的检出率为92%,高于单支病变的检出率71%;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平板运动试验对多支病变的检出率为86%,高于单支病变的检出率62%。结论平板运动试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平板运动试验的检出率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二者单项检查。

    2016年12期 v.25 1346-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CT与MR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比较

    邹文辉;

    目的对比研究CT血管造影(CTA)与MR血管造影(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临床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同时行CTA检查(CTA组)与MRA检查(MRA组),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A组和MRA组的诊断符合率和图像质量。结果 59例患者共检出肿瘤72个,DSA、CTA、MR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9%(71/72)、85%(61/72)、82%(59/72),CTA和MRA的诊断符合率均低于DSA(P均<0.05),但CTA和MRA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DSA、MRA与DSA在瘤体直径和瘤颈宽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直径<3 mm的动脉瘤检出率高于MRA(P<0.05)。结论 CTA、MRA对颅内动脉瘤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A的显示效果略优于MRA,尤其是在小直径肿瘤方面有优势,但MRA具有无对比剂不良反应、无辐射、检测费用较低等优点,建议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这两种检查方法。

    2016年12期 v.25 1348-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整体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徐琳洁;陈蓉;过云琳;殷鲜鲜;谢珺;

    目的探究白血病化疗患者引入整体护理模式对其恶心、呕吐、负性情感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整体护理干预。记录2组第1个化疗疗程期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护理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分级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前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社会支持得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科化疗患者,有助于改善其恶心、呕吐症状,且能减轻机体焦虑、抑郁情绪,并可提高其社会支持力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2016年12期 v.25 1351-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干预对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叶海波;胡春慧;李仁云;熊章津;兰培艳;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TACE治疗肝癌患者中缓解其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肝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比较护理干预前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QL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疗效。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后2组SAS评分、HAMA评分与SQLS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TACE治疗肝癌患者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有应用推广的意义。

    2016年12期 v.25 1354-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改良WCUMS评分预测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蒋毅;纪蓉;刘玉玉;李媛媛;

    目的探讨改良WCUMS评估预测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准确性,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神经科内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改良WCUMS评估表进行评分,选取性别、年龄、吸烟史、活动方式、意识状态、血清ALB、血糖、体位等12个相关因素,分析该评估表对预测压疮的准确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WCUMS评分为极高危46例(38.33%),高危37例(30.83%),中低危3l例(23.33%),低危9例(7.50%);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ALB、Hb、意识状态、皮肤类型、体位和活动方式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Hb、意识状态、活动方式与压疮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ALB、Hb水平与WCUMS评分成显著正相关(P均<0.05),意识状态、活动方式、压疮严重程度与WCUMS评分成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应用改良的WCUMS评估表能准确地预测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血清ALB、Hb水平、意识障碍及活动方式是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12期 v.25 1357-1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中西医诊疗概况

    程刚;江应安;武渝忠;

    <正>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是我国肝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是HBV持续感染后再激活后,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所致的肝衰竭综合征,同时是肝脏疾病中预后最差的,病死率50%左右。对于该病临床上单纯以西医或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将近年来临床上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进行综述如下。1发病病机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临床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主要

    2016年12期 v.25 1360-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胃癌分子病理研究中基因芯片的应用进展

    吴建平;

    <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整,研究重点开始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基因芯片又称之为DNA微阵列,最早在20世纪由美国Fodor等提出,包括上万种寡核苷酸或者DNA样品,密集排列在聚乙烯、硅片等支撑物上,类似Southern和Northem杂交技术原因,芯片DNA与样品c DNA结合被标记,全面描述细胞所有基因,提供发育阶段信号,准确检测基因表达,并能够了解与某些生命现象相关基因表达,对基因调控研究

    2016年12期 v.25 1363-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癌的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孙瑶;

    <正>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尽管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已经日趋成熟,但对晚期或转移性宫颈癌疗效仍不尽如人意。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宫颈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为晚期或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 therapy,MTT)是针对可能导致宫颈癌癌变环节,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

    2016年12期 v.25 1366-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16年12期 v.25 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