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张然;魏明清;吴冬月;康盛华;倪敬年;张学凯;时晶;田金洲;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 MCI)的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a MCI的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6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三科和记忆门诊以及张贴海报招募的附近社区受试者344例,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生化及脑磁共振检查,排除血管性痴呆患者5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例,合并抑郁患者43例,年龄>80岁患者13例,剩余受试者根据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很可能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NC组)127例、a MCI组95例和很可能AD组58例,采集3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要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a MCI的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3组之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AD组<a MCI组<NC组;年龄可能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受教育年限可能AD组显著低于NC组(P<0.05)。a MCI组气虚分布比率显著高于NC组和可能AD组(P均<0.05)。可能AD组髓减积分明显高于NC组(P<0.05),并且髓减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358,P<0.05),可能AD组≥65岁人群髓减积分明显高于<65岁人群(P<0.05)。a MCI患者MMSE中词语即刻回忆得分与气虚和脾虚均呈负相关(r=-0.20,-0.25,P均<0.05);a MCI患者定向力得分与阴虚呈负相关(r=-0.22,P<0.05)。结论 a MCI的主要证候要素为脾虚、气虚与阴虚;随着病情加重,年龄越大,髓减程度越重,认知损害程度也加重。a MCI患者MMSE中词语即刻回忆能力与脾虚、气虚相关,脾虚、气虚越重,词语即刻回忆能力下降越明显;定向力与阴虚相关,阴虚越重,定向力下降越明显。

    2016年09期 v.25 913-916+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结合音乐疗法对焦虑模型大鼠海马Glu/GABA兴奋/抑制平衡系统的影响

    郑蔚;赵日霞;刘海静;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音乐疗法对焦虑模型大鼠海马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二者比值的影响,探讨此方法的部分抗焦虑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音乐组和针刺音乐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给予连续21 d不可预见性的刺激,同时针刺组、音乐组及针刺音乐组在每次刺激前1 h给予相应的针灸及音乐干预。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海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分析各组样本中Glu和GAB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Glu含量及Glu/GABA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GAB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和针刺音乐组Glu含量及Glu/GABA比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针刺组、音乐组和针刺音乐组GABA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针刺组和针刺音乐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抗焦虑作用与其海马Glu/GABA平衡有关。

    2016年09期 v.25 917-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范小红;孟亚红;邹健;王雪莲;孙丽华;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的异常漂移变化,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根据HBs Ag是否阳性将82例NHL患者分为阳性组26例和阴性组56例,观察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CD3~+、CD4~+、CD8~+、CD4~+/CD8~+、CD19~+、CD4~+CD25~+Treg和NK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2组治疗前TNF-α、IL-10、IL-6、CD3~+、CD4~+、CD8~+、CD4~+/CD8~+、CD19~+、CD4~+CD25~+Treg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IL-10、IL-6、CD8~+、CD19~+、CD4~+CD25~+Tre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阴性组变化较阳性组更为明显(P均<0.05);治疗后阳性组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阴性组(P均<0.05)。结论 NHL合并HBs Ag阳性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HBs Ag阴性患者,其机制可能与HBV加剧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及Th细胞的异常漂移有关。

    2016年09期 v.25 920-922+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胃腺癌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刘爱东;刘扬;唐慧;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表达的意义。方法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非肿瘤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PYGOPUS2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表达密切相关(P均<0.05)。PYGOPUS2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均<0.05),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PYGOPUS2和PTEN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YGOPUS2和PTEN的表达与预后相关(P均<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YGOPUS2高表达、PTEN低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有一定促进作用,PYGOPUS2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协同作用。术后联合检测PYGOPUS2和PTEN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2016年09期 v.25 923-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糖尿病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侯晓平;缪京莉;张婧;王玉军;陈艳芳;马艳敏;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方法对106例老年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组比较睡眠呼吸紊乱事件和血氧水平,并以年龄分组进行亚组比较。结果合并糖尿病32例占30.1%。糖尿病组年龄、低通气指数(HI)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均<0.05),阻塞性暂停时长/呼吸事件时长比值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2组性别、所患基础疾病、OSAHS和低氧血症程度及睡眠时间、呼吸事件、呼吸事件时长、低通气时长/呼吸事件时长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年龄分组比较,<80岁糖尿病组低通气时长/呼吸事件时长比值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呼吸暂停时长/呼吸事件时长比值和阻塞性暂停时长/呼吸事件时长比值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均<0.05);≥80岁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呼吸紊乱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仅在≥80岁糖尿病组存在着与增龄相关的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和HI增高(r=0.573,0.540,0.525,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

    2016年09期 v.25 926-928+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段惠洁;卡哈尔江·阿不都外力;周欣;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8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比较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肺癌患者间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中异常增高的Treg细胞抑制了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并与肺癌的进展有关,但在不同民族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尚未观察到Treg细胞水平存在差异。

    2016年09期 v.25 929-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姜醇提取物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姜卫星;

    目的观察生姜醇提取物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姜醇提取物100 mg/kg、200 mg/kg、400 mg/kg预处理组和金纳多4 mg/kg预处理组,每组14只。自术前2周开始,各给药组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均每天1次。末次灌胃后第2天,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通过夹闭肝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方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性形态,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姜醇提取物200 mg/kg、400 mg/kg预处理组大鼠血清ALT、AST、ALP及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400 mg/kg预处理组IL-1β水平显著降低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生姜醇提取物各预处理组大鼠肝脏组织病变和肝细胞凋亡状况呈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400 mg/kg预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肝细胞凋亡指数和NF-κB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生姜醇提取物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生姜醇提取物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应激损伤、下调NF-κB蛋白表达有关。

    2016年09期 v.25 932-93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机体炎性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董效东;侯占富;王立坤;武雪亮;

    目的观察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围手术期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放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围手术期各个时段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清Ig A、Ig G、Ig M、CD3~+、CD4~+、CD4~+/CD8~+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及3 d 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Ig A、Ig G、Ig M、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机体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小,体现出其微创优势。

    2016年09期 v.25 937-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益肺宣降汤结合雾化吸入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研究

    于国强;李明飞;石绍顺;

    目的观察益肺宣降汤结合雾化吸入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经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8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800μ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肺宣降汤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肺功能、EOS计数及Ig E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哮鸣音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EOS计数及Ig 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宣降汤结合雾化吸入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较单纯应用雾化吸入激素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2016年09期 v.25 941-94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脾虚血瘀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包括限水、限钠,保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活血利水汤,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腹水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2组PT时间及PTA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腹围、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均<0.05),24 h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2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腹围、24 h尿量及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为患者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奠定基础。

    2016年09期 v.25 944-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加味玉屏风散在微小残留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杨小娜;郭建美;林鹏;李明炜;

    目的研究微小残留白血病(MRL)患者应用加味玉屏风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0例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在上述化疗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K、Th、Ts、Tc以及Th/T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生活质量评估中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环境状况、社会关系以及总体感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对MRL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2016年09期 v.25 948-949+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醒脑益髓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徐冰;冯卫星;闫咏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VD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患者90例,其中西医组30例给予西医治疗,中医组30例给予中医方案治疗,联合组30例给予上述西医方案并联合中医方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中医症状分级评分的方法,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3%,显著高于中医组及西医组(P均<0.05)。结论醒脑益髓汤联合西药治疗VD疗效显著,在改善全身的功能状况及整体调节方面有显著优势,对于轻中度VD患者智能减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6年09期 v.25 950-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经皮骨成形术和假体置换术治疗股骨近段转移癌疗效比较

    任晓伟;焦建宝;姜源涛;陈涛平;王云飞;

    目的比较经皮骨成形术和假体置换治疗未发生病理骨折的股骨近段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未发生病理骨折的股骨近段骨转移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皮骨成形术组和假体置换组并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早期功能。结果随访1~31个月,平均5.56个月。经皮骨成形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假体置换组(P均<0.05),术后早期功能明显低于假体置换组(P<0.05);假体置换组1例患者术后12 d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经皮骨成形术及假体置换术均为股骨近段骨转移癌的重要手术方式,对未发生病理骨折的全身多发骨转移、身体条件差及预期生存期较短的患者,建议行经皮骨成形术,可尽快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预防病理骨折。

    2016年09期 v.25 95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

    杨京京;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92例(12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62眼)和对照组(60眼),每组46例。2组均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肝复明汤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视野、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及眼压检查。结果治疗后3个月后,2组平均光敏度显著增加(P<0.05),平均缺损显著减少(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100波的振幅增加显著增加(P<0.05),潜伏时显著减少(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观察组眼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荐。

    2016年09期 v.25 95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先江;李茂琴;卢博;孙胜利;莫逊;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在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行HP+HF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40%和27%,高于对照组的20%和13%(P<0.05);观察组加重或者病死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47%(P<0.05);2组总有效率为50%,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百草枯的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浓度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药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MODS和AR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死亡患者存活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百草枯中毒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病死率,降低MODS和ARDS的发生率以及延长死亡患者生存时间,临床上值得采纳使用。

    2016年09期 v.25 957-958+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魏酸钠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青年突发性耳聋伴情感障碍的临床观察

    肖波;杨静;卢峰泽;贾立敏;王光辉;赵桂琴;霍鹏;刘莉;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青年突发性耳聋伴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应用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活血化瘀及通络开窍中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 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口服黛力新每天早晨中午各1片(10.5 mg)。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HAMA评分及纯音听阈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青年突发性耳聋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有效缓解突聋患者焦虑、抑郁等继发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09期 v.25 959-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陈玉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为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VAS、疼痛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VAS评分明显下降,而且治疗组VAS评分、疼痛减轻时间以及疼痛完全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PHN患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5 961-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八宝丹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温海东;吕军;刘俊;庄桂武;杨槐;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八宝丹胶囊0.6 g/次,3次/d,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1次/d。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2组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八宝丹胶囊联合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单一用药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09期 v.25 964-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刘艳;王羿婷;毕志刚;

    目的探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中度痤疮患者13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多西环素口服,实验组65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治疗,2组治疗均持续8周,并分别在治疗后2,4,8周末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2,4,8周末,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的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6年09期 v.25 966-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槐耳清膏对手术切除结肠癌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刘华;杨贵义;钦传辉;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手术切除结肠癌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施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槐耳清膏。观察患者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测定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HME表达均较弱,VEGF表达均较强,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中治疗组HME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VEGF表达显著弱于对照组(P<0.05)。2组已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HIF-1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中治疗组HIF-1α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转移患者HME、VEGF及HIF-1α蛋白表达与未复发转移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槐耳清膏对结肠癌切除术后的转移和复发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可以增强患者HME表达,抑制VEGF的表达,同时降低HIF-1α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2016年09期 v.25 968-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癌TACE术后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杨学芳;李琳婵;王文辉;

    目的观察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已明确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试验组给予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对照组单纯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为10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5 971-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胃癌组织中CD147、S100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邹剑锋;沈其孝;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147、S100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40例慢性胃炎组织和40例正常胃组织的CD147、S100P表达情况,并比较胃癌组织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间CD147、S100P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S100P、CD14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和85%,与正常胃组织、慢性胃炎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织中S100P、CD147阳性表达均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侵及浆膜密切相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CD147表达与S100P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0.713,P<0.05)。结论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S100P表达显著降低,CD147表达显著升高,其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密切关系,且CD147表达与S100P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转移与侵袭。

    2016年09期 v.25 973-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针刺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邹伟;江波涛;杨君;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针刺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NIH-CPSI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出现2例轻度头晕,未经处理即自行消失。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针刺治疗ⅢB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2016年09期 v.25 97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BsA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聂尚燕;宋欢欢;王敏;卢力飞;

    目的探讨HBs A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 Ag阳性组57例和HBe Ag阴性组45例,测定2组血清AST、ALT、HBs Ag及HBV DNA水平,分析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组HBs Ag、ALT、AST、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HBs Ag水平患者的HBV DNA水平不同(P<0.05);HBe Ag阳性组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96,P<0.01),HBe Ag阴性组HBs Ag水平与HBV DNA水平不存在相关性(r=0.289,P>0.05)。结论 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 Ag与血清HBV DNA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016年09期 v.25 978-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必净对大肠癌术后SIRS患者TNF-α、IL-6、APACHEⅡ、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李志翔;胡英娜;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大肠癌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TNF-α、IL-6、APACHEⅡ、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将81例大肠癌术后发生SIR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7 d。监测2组治疗前后TNF-α、IL-6、APACHEⅡ、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治疗7 d,2组TNF-α、IL-6、APACHEⅡ评分、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5)。2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抗炎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能够下调或降低大肠癌术后SIRS患者TNF-α、IL-6、APACHEⅡ、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减轻SIRS患者的炎症反应。

    2016年09期 v.25 980-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刘华;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水平、肝功能、血氨和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氨、β-内啡肽及ALT、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S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和β-内啡肽水平,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2016年09期 v.25 982-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TP方案或PF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周慧芬;王定淼;李勇;

    目的比较TP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和PF方案(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1例局部晚期鼻咽患者随机分为2组,TP组40例给予TP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PF组41例给予PF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结束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TP组的平均化疗周期显著多于PF组(P<0.05);诱导化疗后,TP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PF组(P<0.05);TP组Ⅲ度及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PF组(P<0.05),但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F组(P<0.05)。结论 TP方案诱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有效率高,患者耐受良好,其远期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6年09期 v.25 984-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三联疗法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龚颖;钟清;李正荣;杜晓刚;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三联疗法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及12周后,观察组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12周时的指标改善程度与观察组治疗4周时水平相当;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三联疗法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好,可减少复发,值得应用推广。

    2016年09期 v.25 987-98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血管瘤剜除术治疗Ⅶ段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张晓东;刘婉琴;金波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血管瘤剜除术治疗Ⅶ段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肝血管瘤Ⅶ段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输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5例死亡2例,2组死亡率、复发率、2年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肝Ⅶ血管瘤剜除手术具有安全、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技术关键是做好体位、手术入路、切面、血流控制和肝断面的处理。

    2016年09期 v.25 989-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疗效观察

    赵运成;刘和平;王桂琦;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取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再进行手术;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切除。观察2组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9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66%;对照组分别为71%,12%,42%。2组均未出现手术死亡的病例。治疗组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2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前行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可以使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以及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5 99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微创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效果比较

    李雪锋;马晋鄂;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12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肾盂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肾盂成形术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年后肾积水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等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或减少(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较对照组(18%)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2年肾积水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较开放术式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6年09期 v.25 994-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朱秋秋;

    目的评价自拟扶正消癥汤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常规给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期给予中药自拟扶正消癥汤治疗,2个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肿瘤客观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仅胃脘疼痛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QLQ-C30(V3.0)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并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自拟扶正消癥汤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可减轻中晚期胃癌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明显价值。

    2016年09期 v.25 996-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及临床特征分析

    孟令华;常湛;王丽慧;李娟;贾静;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并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的发生率、临床病理特征(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肝转移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的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均较为明显,同时肝转移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具有协同作用,增加了结直肠癌转移的危险性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2016年09期 v.25 999-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李军;

    目的探讨壮阳汤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勃起功能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接受性心理治疗及进行性行为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壮阳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IIEF-5积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IIEF-5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IIEF-5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均在停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壮阳汤辨证加减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方案可有效提高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5 1001-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物理诊断

  • 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高晶磊;仝淑丽;刘娜;

    目的探讨钼靶X射线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72例进行研究,术前分别行钼靶X射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2种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良、恶性病灶的确诊率以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钼靶X射线检查恶性病灶的确诊率和钙化病灶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而超声检查的良性病灶确诊率高于钼靶X射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5 1003-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诊断≤2cm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李振燕;陈勇良;杜瑞清;叶立红;李素文;侯军良;刘春堂;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2 cm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检查可疑肝细胞肝癌(HCC)的124例患者139个病灶,病变大小0.7~2 cm,分析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并经超声造影初诊,最终经手术切除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结果 139个病灶,常规超声表现为极低~低回声45个,中~高回声62个,混合回声32个。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变84个,良性病变55个。病理确诊再生结节37个,肝细胞肝癌55个,不典型增生23个,血管瘤10个,炎性坏死6个,脂肪变性2个,胆管囊腺癌1个,肝腺瘤1个,透明细胞癌2个,神经内分泌大细胞癌2个。超声造影诊断≤2 cm肝脏恶性病变特异性为82.14%,敏感性为85.54%。结论≤2 cm肝内局灶性病变二维常规超声表现有多种重叠及交叉,定性诊断正确率较低。超声造影能实时连续动态观察肝脏良、恶性小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显著提高了超声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16年09期 v.25 1005-1007+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MRI动态增强与乳腺X射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对照研究

    吴艳梅;汪健文;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与乳腺X射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X射线摄影与MRI动态增强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动态增强、乳腺X射线摄影对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90%和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分别为82%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性分别为86%和68%;两者联合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94%和95%。结论MRI动态增强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明显高于乳腺X射线摄影;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2016年09期 v.25 1008-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疼痛护理路径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红梅;周妤;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路径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4例重度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所有患者接受镇痛治疗,如服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疼痛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接受疼痛护理路径方法。分别在干预前以及干预后评估并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中按时服药、汇报疼痛、不惧不良反应、不惧成瘾的患者多于对照组,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疼痛护理路径在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对于疼痛护理的依从性,还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可以推广到临床应用中。

    2016年09期 v.25 1011-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效果观察

    童诚莉;

    目的比较分析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行手术及药物综合治疗的7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在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出院前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于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组多方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遵医行为方面,2组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干预组在青光眼相关知识掌握、生存质量总评分、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青光眼复发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和强化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其遵医行为,而且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减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复发住院率,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6年09期 v.25 1013-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周喜春;王蕊娥;奚力;王艳萍;杨文华;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于2013年11月—2014年10月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化疗后患者癌性疲乏程度,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09期 v.25 1016-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在胸壁结核术后加压包扎与持续负压吸引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顾燕;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胸壁结核术后加压包扎与持续负压吸引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胸壁结核清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加压包扎及持续负压吸引,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干预组(干预护理)30例,比较2组护理效果、复发率及其他指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较对照组SAS、SD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临床治愈率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复发率及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壁结核术后加压包扎与持续负压吸引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及伤口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5 1018-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黑色素瘤动物模型治疗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任敏;李东霞;

    <正>黑色素瘤源于神经脊黑素细胞,多发生于皮肤,由细胞色素痣、发育不良痣演变或新发而成,与紫外线照射、创伤与刺激、免疫抑制、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1])。目前,黑色素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每年仍以4%~6%的速度增长~([2])。多数早期患者通过手术能够治愈,但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差,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不足5%~([3])。近年来,随着对黑色素瘤侵袭、增殖及转移

    2016年09期 v.25 1021-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

    邱乐;陈延;

    <正>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治疗的效果,但是手术本身具有的创伤性会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进而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由于其部位高发且因血肿常会压迫内囊区域重要神经传导束,传统手术也会对其中重要神经传导束等造成二次创伤,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神经外

    2016年09期 v.25 1024-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1本刊设有栏目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性医学研究、论著、临床研究、中医论坛、综述、物理诊断、临床检验、护

    2016年09期 v.2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