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生脉联合胸腺肽α1对高龄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倪杰;张均;房宇;张龙;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脉联合胸腺肽α1对高龄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室内高龄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生脉联合胸腺肽α1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评分、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3+/CD4+)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CD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28 d病死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脉联合胸腺肽α1能增强高龄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防御能力,改善预后,缩短其住院时间,但未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2012年29期 v.21 3193-3194+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亚低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影响

    方志成;郑翔;刘伯毅;陈黎;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97例ARDS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统计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参数变化,测定肺局部IL-6及血浆降钙素原(PCT)含量,采用呼吸末气道闭合法评估肺顺应性变化,监测机体血氧饱和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呼吸机支持力度下降,肺局部IL-6下降,PCT下降,肺顺应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提高,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下降,肺功能改善。结论亚低温对ARDS机械通气有积极影响,与改善肺功能、强化抗炎、改善氧和有关。

    2012年29期 v.21 3195-3196+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淫羊霍苷对哮喘患者IFN-γ表达的影响

    高妙萍;彭兰兰;麦泳仪;黄玉娥;罗伟强;陈国刚;

    目的研究淫羊霍苷对哮喘患者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25例哮喘患者的外周静脉血CD4+CD25+T调节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blot法研究不同浓度(3.13,6.25,12.5,25μg/L)的淫羊霍苷对CD4+CD25+T细胞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淫羊霍苷浓度的增加,CD4+CD25+T调节细胞IFN-γ表达增加。结论淫羊霍苷对哮喘患者IFN-γ表达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淫羊霍苷可能通过影响IFN-γ表达来影响哮喘的发生。

    2012年29期 v.21 3197-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TK液与含血停搏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

    张楠;王桂才;周岊梧;白传明;宋书田;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42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1∶4冷含血停搏液)和实验组(应用HTK液),测定2组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6 h、12 h、24 h血中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并比较2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到心脏复搏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心脏自动复搏率、多巴胺应用剂量、呼吸机支持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CK、CK-MB和cTnI浓度在主动脉开放后6 h、12 h、24 h均明显高于实验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到心脏复搏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多巴胺剂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均高于实验组,心脏自动复搏率低于实验组。结论 HTK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1∶4含血停搏液。

    2012年29期 v.21 3200-3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外科急性腹痛疗效观察

    陆玉姬;张颖青;

    目的寻找能迅速缓解外科急性腹痛且安全有效、又不掩盖其症状的有效药物。方法将100例急性肾绞痛、胆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度冷丁+阿托品+山莨菪碱治疗,观察2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5 min内缓解腹痛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是治疗肾绞痛、胆绞痛的首选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02-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尼群洛尔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孔玮;贾乐陶;钱岳晟;吴宗贵;俞新君;魏福荣;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评价尼群洛尔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洗脱期,服用尼群洛尔片(尼群地平5 mg和阿替洛尔10 mg)2片/次,1次/d,4周末坐位舒张压(DBP)≥90 mmHg(1 mmHg=0.133 kPa)者加服1次。于洗脱期末及治疗8周末仍服药1次患者各行ABPM和实验室检查1次。结果ABPM显示8周末24 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平均收缩压(SBP)负荷、夜间平均DBP负荷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降低SBP和DBP谷峰比分别为0.51和0.60;SBP和DBP的平滑指数分别为1.63和2.0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尼群洛尔片每天服药1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2012年29期 v.21 3205-3206+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肪因子的影响

    梁华荣;刘飞雄;余伟;王三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脂肪因子的影响及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其余2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其中治疗组从第9周开始予罗格列酮5 mg/(kg.d)灌胃,各组均喂养16周。于16周末处死大鼠,称肝脏及脂肪质量,计算肝指数;肝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肝指数增高,血清中瘦素及抵抗素水平显著升高,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及纤维化;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肝指数降低,光镜下的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明显改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肝指数仍然显著升高,肝组织中仍有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瘦素及抵抗素水平仍有所升高。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并且对脂肪因子有显著影响。

    2012年29期 v.21 3207-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芪蛭肾安丸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

    詹文彦;魏福玲;王鑫国;

    目的观察芪蛭肾安丸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蛭肾安丸(1.0 g/kg)组、芪蛭肾安丸(2.0 g/kg)组、芪蛭肾安丸(4.0 g/kg)组和尿毒清颗粒组,每组8只。5/6肾切除建立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连续用药6周后,检测血脂,肾功能及尿量、蛋白尿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蛭肾安丸(1.0 g/kg、2.0 g/kg、4.0 g/kg组大鼠尿量明显增加(P<0.05),蛋白尿、BUN、Cr、TC、TG均明显减低(P<0.01)。结论芪蛭肾安丸对模型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它可能是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蛋白尿而实现的。

    2012年29期 v.21 3210-3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过程中心肌酶变化及与临床心肌损害的关系

    赵奇萍;朱航;李怡帆;李俊兰;任超杰;

    目的研究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以3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观察组,同期25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2组新生儿总胆红素(钒酸盐法)、心肌酶(酶学速率法)、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心脏超声、心电图,同时观察临床表现,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①2组新生儿血清AST、HBDH、CK水平均升高,CK-MB水平与临床标准相符合,CK-MB/CK<6%。2组间血清心肌酶、cTn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②观察组恢复期血清LDH、HBDH明显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AST、CK、CK-MB与急性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急性期血清胆红素与心肌酶、cTnI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④2组新生儿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无明显异常,临床无明显心肌受损表现。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无明显损害。新生儿心肌损害诊断不能仅依据血清学检查,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日龄全面分析。

    2012年29期 v.21 3212-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效果研究

    梁献秋;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术后口服孕三烯酮。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缓解率与改善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实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体质量增加、腰背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痤疮和转氨酶异常等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可有效降低复发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14-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清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刘畅;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定。

    2012年29期 v.21 3215-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中重度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比较

    尹叠峰;刘建萍;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中重度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重度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及QOLR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镜分级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pylori根除率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与埃索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治疗GERD的用药频率降低,但对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较好。

    2012年29期 v.21 3217-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联合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芦秦梅;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吸氧、解痉平喘、镇静、祛痰等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52例在常规综合性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干扰素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好,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大大缩短患儿的治疗疗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2年29期 v.21 3219-3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银丹心脑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周必业;李松;李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胶囊进行治疗,每次3粒,每天3次。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高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患者内皮功能下降,而一氧化氮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好。

    2012年29期 v.21 3221-3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暖宫孕子胶囊对诱导排卵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孟慧玲;米美玲;韩凤梅;李聪华;张清秀;

    目的探讨暖宫孕子胶囊对克罗米芬诱导排卵后增殖期子宫内膜发育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排卵障碍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予克罗米芬+暖宫孕子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卵泡成熟日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雌激素水平及宫颈黏液评分。结果实验组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对照组雌激素水平、成熟卵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暖宫孕子胶囊能改善克罗米芬诱导排卵时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高的排卵率、低的妊娠率。但对于雌激素水平、成熟卵泡数与单用克罗米芬没有明显区别。

    2012年29期 v.21 3223-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肛肠科术后中药熏洗止痛的疗效观察

    唐平;毛红;李薇;赵强;张晓华;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止痛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入3组,在采用相同中药原液、熏洗方式、熏洗时间的条件下,针对不同熏洗温度对于止痛疗效的差异性进行相关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肛肠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的前4 d将熏洗温度保持在38~42℃对缓解肛门切口疼痛具有更好的疗效。4d后在人体肛门伤口可耐受的适宜温度内,温度因素对止痛效果无影响。结论中药熏洗的适宜温度可明显减轻肛肠术后患者疼痛感,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2012年29期 v.21 3224-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疗效观察

    黎晓莉;何亦龙;陈利玲;袁秋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祛痰药、支气管舒张剂、家庭氧疗等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30 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较对照组改善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治疗有效。

    2012年29期 v.21 3225-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观察

    杨扬;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并取同期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4例作为开腹组,对2组进行疗效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统计分析。结果 2组术后均没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效、安全且恢复快,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

    2012年29期 v.21 3227-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活性敷料治疗糖尿病合并痈的效果观察

    王世娟;孙素芬;赵文英;

    目的比较生物活性敷料(优拓S.S.D与表皮生长因子(EGF))与传统方法对糖尿病合并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糖尿病合并痈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感染初期使用银离子敷料优拓S.S.D,感染控制后使用EGF换药。根据渗液量每2~3 d换药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局部使用0.1%雷弗奴尔、0.5%甲硝唑溶液、阿托品合成溶液湿敷进行伤口换药,1次/d。于治疗4周、6周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为26%;治疗6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活性敷料治疗糖尿病合并痈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2012年29期 v.21 3228-3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的效果分析

    支永清;崔建英;隋英;邢占良;舒宝瑞;刘卫宾;李锡山;郑清圈;王永田;

    目的观察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C 3组,均在24 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血肿腔内注射药物。A组使用改良灌注液即尿激酶加地塞米松加纳洛酮,B组使用尿激酶加纳洛酮,C组使用尿激酶加地塞米松。计算并比较术后3,7,14,21 d脑水肿带的面积。结果 A组脑水肿带面积小,脑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效果显著。

    2012年29期 v.21 3230-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刘峰;乔岩;黄光湖;叶向;许尤玲;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术后分别对2组的治疗效果和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相结合的序贯性地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缩短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

    2012年29期 v.21 3231-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2例

    林斌;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 mg/(kg.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均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

    2012年29期 v.21 3233-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GyneFix IN、MLCu375、TCu220C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分析

    王彩霞;韩新彦;王惜民;

    目的探讨GyneFix IN IUD、MLCu375 IUD与TCu220C IU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0例要求使用IUD避孕的育龄妇女,随机放置GyneFix IN IUD、MLCu375 IUD与TCu220C IUD各200例,放置后1,3,6,12个月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放置满12个月时,GyneFix IN IUD组、MLCu375 IUD组与TCu220C IUD组比较,继续使用率分别为96.29%,94.05%与88.08%,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累积脱落率分别为0.51%,0.72%与4.78%,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81%,2.36%与5.20%,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累积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43%,0.82%与0.88%,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次随访主诉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GyneFix IN IUD和MLCu375 IUD具有因症取出率低、继续使用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根据对象的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IUD,可提高避孕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2年29期 v.21 3234-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升降散“母子同治”哺乳期婴儿湿疹疗效观察

    周明东;仝巧云;周刚;张金敏;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母子同治"哺乳期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哺乳期母亲口服加味升降散,患儿外用连柏氧锌膏治疗;对照组30例,外用连柏氧锌膏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6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升降散"母子同治"哺乳期婴儿湿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36-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及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蔡晓军;邓守恒;潘东风;李芳;曹风军;陈萍;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及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5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3组。A组给予替吉奥胶囊80 mg/(m2.d)早、晚餐后分2次口服第1—14天;B组给予替吉奥胶囊80 mg/(m2.d)早晚餐后分2次口服第1—14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C组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用药方案同B组,化疗期间加用射频热疗,每周1次,功率500~800 W,每次加热1 h。3组治疗方案均每3周重复1次,至少2个周期。结果 8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组近期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及C组临床获益率均高于A组(P均<0.05);3组KPS评分改善明显,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治疗前及治疗中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使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热疗或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比替吉奥单药疗效好,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热疗又比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疗效好。

    2012年29期 v.21 3237-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白术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8例

    金叶;万浩鹏;张雨;

    目的评价自拟方白术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白术地黄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术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2012年29期 v.21 3239-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姜鸿雁;

    目的观察自拟甲珠红藤汤配合莫西沙星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以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莫西沙星400 mg口服,配合TDP电磁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珠红藤汤内服并辅以下腹部中药外敷(塌渍)。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15例,总有效率79%。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珠红藤汤结合莫西沙星及盆腔微波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2年29期 v.21 3240-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贴剂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张春华;马真芳;李浩志;

    目的探讨中药贴剂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均给予抗病毒、静脉补液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贴剂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联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观察2组有效率及退热、止泻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对照组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药贴剂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治愈时间、退热效果、止泻效果方面较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

    2012年29期 v.21 3242-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疗效观察

    文晓剑;

    目的观察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将85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后并发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热敷、挤奶的方法处理,干预组采用蒲公英捣烂外敷乳房的方法处理。观察2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和24 h、48 h、72 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提前,乳汁排出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蒲公英捣烂外敷可有效疏通乳腺管,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43-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杨杰;

    目的了解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患儿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观察2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纠正缺氧、改善呼吸、恢复心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效率91%,对照组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2012年29期 v.21 324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

    阎凌;刘瑞荣;纪凤双;王素霞;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将64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疗法组和针刺疗法组,每组32例。西医疗法组应用常规补液治疗,针刺疗法组在常规补液基础上给予毫针针刺中脘、上脘、下脘、足三里、上巨虚、丰隆、中封、太冲、内关、百会、四神聪等穴位,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针刺疗法组显愈率明显高于西医疗法组(P<0.01);针刺疗法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西医疗法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明显。

    2012年29期 v.21 3246+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盐酸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PCI无复流现象疗效观察

    王翠娟;杨晓亭;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是目前介入治疗的难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更容易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1]。而此种现象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微血管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的阻塞及痉挛导致微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2-4]。当无复流发生时,如何解除微血管的阻塞,迅速、完全地恢复心肌组织的灌注,恢复前向血流,成为目前困扰心血管介入医生的难题。我院从2008年6月开始在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12年29期 v.21 3247-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重型手足口病并发症42例分析

    陆韦;田润梅;谢闯;幸黔鲁;袁婧音;

    目的观察4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类型及转归。方法对42例重型(或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男24例,女18例。年龄小于3岁者36例(86%)。并发症分别为脑炎(或脑膜炎)(100%,其中脑干脑炎37例(88%)),心肌损害(57%),支气管肺炎(21%),呼吸衰竭(21%),肺水肿、肺出血(21%),循环衰竭(21%),消化道出血(7%)。9例接受机械通气(21%)治疗。痊愈30例(71%),好转3例(7%),死亡3例(21%),自动出院3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的并发症以脑炎、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还可并发消化道出血。脑干脑炎伴神经源性肺水肿并循环衰竭可导致死亡。

    2012年29期 v.21 3248-3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牛林;王锋;田斌;王欣文;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5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小型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加压包扎处理,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仅2例(4%)患者有小面积的皮瓣下积液,经皮穿刺抽液后愈合。结论采用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加压包扎处理,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2012年29期 v.21 3250-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靳爱华;

    目的研究宫颈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MTT法检测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等化疗药物对40例Ib 1~2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抑制率,探讨其患者临床FIG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MMC平均抑制率为42%,5-Fu平均抑制率为36%,DDP平均抑制率为31%。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中,其肿瘤组织的3种药物体外药物敏感性接近,3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可以判定各化疗药对肿瘤组织的敏感性,为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对宫颈癌的辅助化疗有一定帮助。

    2012年29期 v.21 3251-3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婴幼儿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分析

    蒲娟;

    目的探讨婴幼儿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癫痫发病与脑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癫痫婴幼儿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分析EEG异常结果并与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比对。结果 126例患儿中1岁以下占总数的40.5%;患儿男女比例为1.4∶1;全面性发作患儿占总数的45.2%,局灶性发作患儿占总数的54.8%;症状性癫痫患儿占总数的55.6%,特发性癫痫占总数的44.4%;脑电图结果显示活动正常患儿占总数的56.3%,活动异常患儿占总数的43.7%;癫痫发作间期正常患儿占总数的26.2%,活动异常患儿占总数的73.8%。结论婴幼儿癫痫以1岁以下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从发作类型看以局灶性发作为主,症状性癫痫多见,脑电图诊断效果直观、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意义。

    2012年29期 v.21 3253+3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制霉菌素治疗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效果观察

    李小妮;黄锐洁;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局部应用治疗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用生理盐水、制霉菌素生理盐水漱口后,以碳酸氢钠液做口腔护理,将制霉菌素片研碎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于口腔黏膜、舌面、牙龈患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洗必泰漱口液漱口,以碳酸氢钠液做口腔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制霉菌素局部应用配合口腔护理治疗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效果好,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2012年29期 v.21 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麻醉

  • 格拉司琼联合长托宁用于妇科术后镇痛抗恶心呕吐作用的观察

    蒋军;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联合长托宁用于妇科术后镇痛抗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90例妇科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在术后静注长托宁0.5 mg;镇痛药每毫升含吗啡0.04mg,罗哌卡因1.5 mg,格拉司琼0.03 mg。B组:镇痛药每毫升含吗啡0.04 mg,罗哌卡因1.5 mg,格拉司琼0.03 mg。C组:镇痛药每毫升含吗啡0.04 mg,罗哌卡因1.5 mg。每组都用生理盐水稀释,总量为100 mL。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较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P均<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长托宁能有效控制妇科术后镇痛时恶心呕吐的发生,同时不影响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应。

    2012年29期 v.21 325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啶对术后阿片类需求的影响研究

    马思杰;张清;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需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和Ⅱ组拔管后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在15 min静脉给药。Ⅲ组不予右美托咪啶。Ⅰ组静脉自控镇痛剂量为芬太尼0.06 mg/kg、曲马多5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Ⅱ组和Ⅲ组静脉镇痛泵量为芬太尼0.08mg/kg、曲马多6.5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3组术后监测血压、心率、ECG ST段、中心静脉压、镇痛药需求次数、需求量及不良反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镇痛指数无明显差异。Ⅰ组的心血管循环稳定,镇痛药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组和Ⅲ组。结论全麻患者拔管后静脉镇痛前用右美托咪啶预注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2年29期 v.21 3256-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光棒与喉镜插管对气道并发症的影响

    张秀双;郑琳;徐铭军;

    目的观察光棒和喉镜气管插管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气道并发症情况。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97例,随机分为2组,光棒组357例,喉镜组340例。观察2组术后2 h和术后24 h两个时段的气道并发症,包括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结果术后2 h,2组在咽干、咳嗽、咳痰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咽痛的发生率光棒组低于喉镜组(P<0.05)。术后24 h,2组在咽干、咽痛、咳嗽、咳痰四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与喉镜相比较,光棒插管的咽痛发生率较低。

    2012年29期 v.21 3258-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白玉玮;李书河;侯俊德;张贵所;卫晓娜;迟晓慧;

    目的探讨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清醒下拔管组(Q组)和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组(S组)。Q组在清醒下拔管,S组在七氟烷呼气末0.5MAC浓度下拔管。观察①2组患者入室安静状态下(T1)、手术结束时(T2)、准备拔管前(T3)、拔管后(T4)、送返病房时(T5)的BP、HR、Sp(O2)、BIS值;②拔管过程中并发症情况;③2组患者拔管和苏醒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T3、T4的BP、HR、BIS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S组呛咳、躁动、拔管知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Q组,舌后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Q组(P<0.05或0.01)。Q组患者在术后(5.0±1.3)min恢复规律自主呼吸,随后即苏醒拔管;S组患者在术后(6.5±1.4)min恢复规律自主呼吸,随后(2.7±0.7)min达到拔管指征,拔管后(1.8±0.7)min可呼唤睁眼。结论 0.5MAC呼气末浓度的七氟烷深麻醉下拔管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

    2012年29期 v.21 3260-3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

    陈晓艳;薛允国;张立凤;徐丽丽;付强;苏春玲;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大3cm后,由麻醉医生经L2—3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后,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 mg/L复合液8~12 mL,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以6 mL/h的速度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 mg/L混合液,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泵。记录2组产妇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剖宫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2012年29期 v.21 3262+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支气管镜术前吸烟与非吸烟者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效果评价

    韩春红;郝淑玲;于忠和;李明新;

    目的对电子支气管镜术前吸烟与非吸烟者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3例患者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均采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行气道表面麻醉,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差异(2=89.511,P<0.001)。结论吸烟患者麻醉效果比非吸烟患者差,提示应重视吸烟患者术前麻醉,术中追加3~5 mL麻药确保医师顺利进行检查。

    2012年29期 v.21 3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新加坡管理模式对我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启示与研究

    霍建设;刘茹;张春燕;于虹;李妍;

    目的在新加坡管理模式对我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启示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的产科患者和注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80例、护士51名,优质护理组患者85名、护士52名。对照组沿用功能制护理模式,优质护理组在原有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借鉴新加坡的护理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工作内容。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对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由原先的平均每名患者95.85 min/d增至166.78 min/d,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水平得到提升。结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探索中,新加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012年29期 v.21 3264-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脉冲结肠水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及护理

    刘翚;杨旭;郭秀君;张苏闽;丁曙晴;李梅;

    目的观察、评价脉冲结肠水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33例OCC患者采用脉冲结肠水疗法进行治疗,并辅以相应的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生存质量、心理症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5%,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生存质量积分、心理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5%。结论脉冲结肠水疗法配合相应护理可明显改善OOC患者症状,疗效确切、护理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66-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双柏散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郭玉花;钟文燕;

    目的探讨双柏散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方法将118例输液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双柏散联合50%硫酸镁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每天3次,均连续治疗5 d。结果 2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双柏散联合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2年29期 v.21 3268-3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

    高丽;黄红;陈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和对策。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112例,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60例。2组患者均行腹膜透析及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切口处和导管出口处护理、饮食护理、开始透析时护理、重视胰岛素加入腹透液中的注意要点、对患者和家属加强操作培训、随访工作的建立等措施。结果实验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时,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2012年29期 v.21 3270-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认知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贾金兰;顾桂英;曾德志;丹荣华;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治疗与一般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8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2,4,6,8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第2,4,6,8周末,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2组干预后HAMD和ADL总分均较入组前下降;干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且存在组间差别;干预后各时点,试验组减分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心理护理可显著促进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

    2012年29期 v.21 3272-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高美玲;胡小琴;罗荆琴;杨凡;张艳丽;钟飞;刘继伟;胡琴兰;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1,2级初诊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教育、治疗性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干预、运动指导、控制体质量以及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①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及饮食行为个观测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1)。②干预后收缩压由(142.66±12.7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32.15±9.64)mmHg;舒张压由(94.73±8.15)mmHg降至(85.44±6.67)mmHg。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P均<0.01);BMI及TG、TC、LDL-C和UA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均<0.01),HDL-C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血压水平,还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体质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2012年29期 v.21 3274-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毛田七加红糖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韦艳燕;

    目的探讨中药毛田七加红糖外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研究方法,将84例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用中药毛田七捣碎加红糖局部外敷,对照组用50%的硫酸镁溶液浸透纱布湿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64%)。结论毛田七加红糖外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确实有效,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76-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对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

    薛建英;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心理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观察2组疗效、医学应对问卷(MCM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MCMQ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012年29期 v.21 327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沈元新;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髌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2组,其中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4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29期 v.21 3279-3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一对一陪伴分娩中的应用

    潘忠琴;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一对一陪伴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无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自然分娩孕妇30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3例在一对一陪伴分娩中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对照组147例采用传统的一对一陪伴分娩。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对一陪伴分娩中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安全、经济、简便的分娩镇痛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29期 v.21 3281-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ADL及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芮雪;吴淑芳;潘卫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肩手综合征(SHSA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HS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HSA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SHSAS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2年29期 v.21 3283-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银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谢学慧;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银屑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2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均<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银屑病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29期 v.21 3284-3285+3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舒适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焦虑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颜芹君;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焦虑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激反应(皮质醇、血糖)变化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皮质醇、血糖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的焦虑心理和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012年29期 v.21 3286-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情感支持对脑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研究

    王静;

    目的探讨情感支持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配合发音、说话的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情感支持。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复述、表达、运用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回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情感支持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2年29期 v.21 3287-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捏脊按摩疗法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王淑芳;李从伟;孔梅;

    目的探讨捏脊按摩疗法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连续3 d给予捏脊按摩疗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产妇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泌乳时间。结果 2组产妇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泌乳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捏脊按摩疗法可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

    2012年29期 v.21 3289-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在ARDS氧疗中的应用

    李雪梅;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氧疗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ARDS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氧疗法;实验组在氧疗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即通过循证护理问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循证支持,根据相关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相同时间、不同时段的血气分析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护理用于ARDS机械通气氧疗中,可明显纠正患者缺氧,效果较好。

    2012年29期 v.21 3290-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式留置导尿术预防昏迷患者尿路感染的应用分析

    孙红燕;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式留置导尿术预防昏迷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寻找更合理的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70例,患者均采用改良式留置导尿术进行导尿,检测尿道口细菌菌株和药物敏感情况。取尿管前段、中段和尿道口段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导尿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导尿术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尿道损伤。70例患者中出现尿道感染8例,感染率11%,无明显的菌血症及血尿出现。3例出现尿道疼痛。结论运用改良式留置导尿术预防昏迷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9期 v.21 3292-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然受孕与行人工授精术妇女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牛永勤;李娟;攸毅;刘全宾;田葱;

    目的探讨行人工授精术妇女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方法。方法自拟心理状态调查表,对行人工授精术妇女(人工授精组100例)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并与自然受孕妇女(自然受孕组100例)进行比较。结果人工授精组在"是否非常渴望怀孕"、"担心后代是否存在生理缺陷"、"渴望提供相关医学知识"、"社会压力大"等方面与自然受孕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人工授精组普遍存在"担心医院是否为其保密"、"手术成功率有多少"、"手术是否疼痛"、"是否有不良反应"、"担心手术费用"等的心理问题。结论接受人工授精术妇女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2年29期 v.21 3293-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化疗对卵巢功能的损害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

    吴璇;彭萍;关婷;

    <正>化疗是临床上治疗免疫性疾病、血液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疗效确切。但由于卵巢暴露于必需的化疗而使卵巢功能遭到不同程度损害,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生存质量。据报道,64%成年女性患者经历化疗后至少出现一项卵巢功能衰竭的症状[1]。因此,如何评估化疗对卵巢功能的损害并寻求其对策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现将近年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2012年29期 v.21 3295-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郑九波;李冬华;王亚松;邹小丽;岳顺卿;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40~50岁妇女为51.2%~60%。多数学者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女性激素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生长因子、免疫细胞、微量元素等关系密切。现就近年来各因素与子宫肌瘤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2012年29期 v.21 3298-3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9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近况

    邱春艳;于燕;黄敏;吴效科;侯丽辉;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1],简称内异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及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等症。本病的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目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呈现出多种方法、多种给药途径、综合治疗的局面,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医治疗本病功不可没,中西医结合疗法亦成果不断,现就其中西医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2012年29期 v.21 3302-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进展分析

    朱俊;

    <正>到目前为止,对于十二指肠的溃疡病因、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易发的部位依次为前壁(47.16%,11 662处)、大弯(24.90%,6 159处)、小弯(16.67%,4 123处)、后壁(11.27%,2 787处)[1]。十二指肠球后发生率较高的是霜斑样溃疡。自70年代以来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溃疡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2012年29期 v.21 3305-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

    2012年29期 v.21 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