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分化抑制因子-2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表达的比较研究

    岳峰;周进朝;王芳;王雪丹;郑海萍;董永杰;单铁英;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人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d-2蛋白在60例食管癌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d-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d-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Id-2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Id-2蛋白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d-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Id-2蛋白及Id-2mRNA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分子学指标。

    2012年19期 v.21 2053-2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氯唑沙宗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研究

    平少华;曹凤英;白月民;

    目的观察复方氯唑沙宗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就诊后予以复方氯唑沙宗片1.65 g/d,3次/d口服,共7 d,卧床3个月后开始功能锻炼,再次给予复方氯唑沙宗片治疗同上,同时予以阿仑膦酸钠片70mg/周、钙尔奇D 600 mg/d,共3个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就诊后3个月、6个月时的腰椎骨密度。结果应用复方氯唑沙宗片后,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服用阿仑膦酸钠片3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复方氯唑沙宗与阿仑膦酸钠联合应用可减轻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和提高腰椎骨密度。

    2012年19期 v.21 2056-2057+2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彭军良;姚向阳;沈冬晓;张华;杨君君;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尿潴留、肛门失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远期复发、皮赘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2年19期 v.21 2058-2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龙通络汤内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李绪松;郑臣校;苏永康;

    目的观察常规神经外膜端端缝合的基础之上配合自制黄龙通络汤内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探索一种新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周围神经断裂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常规神经外膜端端缝合的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予以自制黄龙通络汤加减内服,对照组予以甲钴胺静脉滴注及内服。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神经感觉、运动、神经电生理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损伤术后应用黄龙通络汤,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2012年19期 v.21 2061-2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脑心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cy、vWF、MMP-3、hs-CRP的影响

    李朝杰;龙明智;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明确脑心通是否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及血栓的形成减少ACS发生。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ACS住院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cy、vWF、MMP-3、hs-CRP变化。结果治疗组ACS患者心绞痛缓解率、硝酸甘油的用量及血清Hcy、vWF、MMP-3、hs-CR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脑心通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及血栓形成减少ACS的发生。

    2012年19期 v.21 2063-2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价值研究

    幸志强;任永功;陶明哲;张雪萍;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价值。方法将60例择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20 min以韩氏刺激仪刺激双侧合谷、内关至气管导管拔除,对照组入室静卧20 min后诱导。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前BIS值以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入室后、麻醉诱导前及插管时、分离甲状腺、术毕、拔管时静脉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费用;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BIS值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围术期HR、MAP较观察组波动明显且E、NE浓度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麻醉药物用量及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TAES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缩短了离室时间,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了麻醉费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2012年19期 v.21 2065-2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水蛭素活性因子对荷瘤鼠肝癌及Th1/Th2类细胞的影响

    芦峰;任青华;张博;许强;李焱;

    目的探讨水蛭素活性因子对肝癌实体瘤及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小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组、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剂量组、水蛭素活性因子小剂量组。接种H22肝癌瘤细胞,连续用药14 d,剥离肿块,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取肝癌实体瘤组织标本,提取细胞总RNA进行Th1/Th2类细胞因子检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光值。并进行反转录(RT)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鉴定,定量分析,图像输入分析系统,进行表达强度分析。结果水蛭素活性因子对小鼠肝癌实体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46%和43%。荷瘤鼠用药后,IL-2、IFN-γ细胞因子呈高表达,IL-4、IL-10细胞因子呈低表达。结论水蛭素活性因子能提高荷瘤鼠IL-2、IFN-γ细胞因子的抗癌水平,使机体由Th2类细胞向Th1类细胞逆转,增强了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

    2012年19期 v.21 2068-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兔发育期髁突骨折处理方式对下颌骨发育的影响

    程立军;卞晓敏;赵民朝;潘祥峰;

    目的观察髁突颈部骨折骨间固定和非骨间固定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骨折固定组、骨折非固定组。建立人工下颌骨髁突骨折模型,骨折固定组进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进行X线观察、SNB角及下颌骨标本测量。结果骨折固定组术后各测量值显示左右侧发育不存在明显差异,而骨折非固定组差异明显,尤其在升支高度、髁突长度、下颌骨体长度、下颌角等方面明显。结论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2012年19期 v.21 2071-2072+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钱建国;

    目的探讨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和椎板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4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板间隙开窗组(开窗组)21例和椎板切除组(切除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观症状与体征评分、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开窗组的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P<0.01)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0.05)均短于椎板切除组;除术后1周和1个月外,开窗组的主观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优于切除组;末次随访时,开窗组恢复效果为"优"的人数多于切除组(P<0.05),同时术后1 a累计复发率低于切除组(P<0.01)。结论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而且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2012年19期 v.21 2073-2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五运六气气化规律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李星;刘健;

    目的观察五运六气气化规律对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31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生时间推断其胎孕期,用出生时的运气特点,分析其与患者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阴虚证、阳亢证患者与痰湿证、痰瘀证患者胎孕期年干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孕期五运变化对体质形成有重要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了患者患病后的病证类型。

    2012年19期 v.21 2075-2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交通心肾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刘雪冰;陈岩;钱玉中;刘艳辉;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五倍愈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通心肾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2012年19期 v.21 2077-2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T引导下射频靶点消融术后臭氧盘内注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孙西霞;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消融术后臭氧盘内注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射频靶点消融、臭氧介入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24 h、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优良率达92%,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射频靶点消融术后臭氧盘内注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2012年19期 v.21 2078-2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糖尿病并高血脂症疗效观察

    申新林;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冠心病、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进行常规治疗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治疗前进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检查,治疗后每周查心电图和4周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脂检查,4周时对心绞痛、心电图、血脂、血糖及总疗效做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FBG、TG、TC、LDL-C。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19期 v.21 2080-2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及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黄翔;吴华容;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肺栓塞患者均行溶栓抗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溶栓抗凝及单纯抗凝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和100%,溶栓时间窗>1个月者有效率亦高达78%,猝死2例。常见治疗并发症为出血。结论溶栓及抗凝治疗能改善肺血流动力学及右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是肺栓塞的主要治疗方法。鉴于肺栓塞形成的动态过程,部分患者病程超过1个月溶栓治疗亦有效,故可适当扩大溶栓时间窗。

    2012年19期 v.21 2082-2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对肝脏外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刘英;张霄程;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外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观察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肝脏外伤手术治疗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术中及术后5 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5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天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TNF-α水平在术后第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IL-6及IL-8水平在术后第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症因子释放来保护肝脏外伤患者术后的肝功能。

    2012年19期 v.21 2084-2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内窥镜检查评价清咽滴丸的疗效

    陈宏;黄魏宁;张雷;吕凡;董云鹏;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检查客观评价清咽滴丸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急、慢性咽炎患者各60例,含服清咽滴丸,每次6粒,每日3次,疗程7 d。应用内窥镜采取治疗前后口咽部影像由一名主治医生进行盲法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结果内窥镜影像盲法评价治疗后口咽部充血、分泌物等体征有明显改善。急性咽炎组总有效率93%,慢性咽炎组总有效率86%。在观察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清咽滴丸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内窥镜影像盲法评价可作为咽炎治疗效果客观评价的有效途径。

    2012年19期 v.21 2085-2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姜浩;吴诗城;黄杰;

    目的观察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牵引和传统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太极推手运动疗法,对照组只采用牵引加传统手法治疗,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1 a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及防止复发均有显著效果。

    2012年19期 v.21 2087-2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

    茹秀颖;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病程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19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10 a组、10~20 a组和>20 a组,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自动测定装置和颈总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受试者的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M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指数(PI)。通过SPSS 11.0统计包分析高血压病程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结果各病程组年龄间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加,C-FPMV、C-RPMV、颈动脉IMT和PI相应增加,不同病程组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明显增加,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加,动脉硬化程度随之加重。

    2012年19期 v.21 2088-2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上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探析

    熊波;尹光平;冯连吉;胡斌;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临床防治措施。方法以30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上腹部术后未并发感染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原发病、原有呼吸系疾病、留置胃管等自变量与情志病证的相关性,构建情志病证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性胃穿孔、腹膜炎,急性胆囊炎、原有呼吸系疾病及留置胃管被选入模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性胃穿孔、腹膜炎,急性胆囊炎OR值均小于1,95%可信区间最大值也小于1,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性胃穿孔、腹膜炎,急性胆囊炎与肺部感染发生呈负相关,而年龄、原有呼吸系疾病及留置胃管为情志病证发病相关因素。在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留置胃管进入回归模型。结论腹部术后肺部感染与年龄、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性胃穿孔、腹膜炎,急性胆囊炎)、原有呼吸系疾病、留置胃管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2年19期 v.21 2090-2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杨义靖;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用腰痛宁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好。

    2012年19期 v.21 2092-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观察

    淡华臣;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咪达唑仑(48例)和右美托咪定(52例)镇静治疗,2组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观察记录2组药物用量,停止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输注后至拔管所需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谵妄、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出现躁动(Riker躁动评分≥5分)者用药后SAS评分分值。结果 2组镇静及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停药至拔管时间明显缩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组中躁动患者SAS评分均较用药前下降。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易唤醒,谵妄发生率低,可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芬太尼用量约5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镇静剂,但要加强用药期间的监测,防治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2012年19期 v.21 2093-2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章耀鸿;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2组均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分别于第1、第8天静滴;顺铂25 mg/m2静滴,第2—4天。治疗组同时给予艾迪注射液60 mL/d静滴,连用2周,3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肝功能、肾功能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2012年19期 v.21 2095-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吕国英;刘慧君;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经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尼莫地平片,对照组28例仅口服尼莫地平片,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为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药物。

    2012年19期 v.21 2096-2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下肢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李红川;罗成宝;温世明;樊云沛;

    目的探讨下肢开放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加负压封闭引流(VSD)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下肢开放骨折患者32例,清创后外露的骨折用软组织尽可能覆盖好,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使骨折端稳定,创面撕脱的皮肤采用反鼓切取中厚皮瓣原位回植的方法消灭创腔后再用VSD材料覆盖,不能消灭的创腔则留二次处理,最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将VSD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7~10 d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有9例用中厚皮瓣原位回植均成活,有19例创面二期植皮;4例去除VSD后有肉芽组织覆盖,少量骨组织外露,采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转移皮瓣后,创面愈合。骨折Ⅰ期临床愈合28例,延迟愈合4例,无骨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0个月。针道感染2例(6%)。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骨折,在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的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缩短Ⅱ期创面修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2012年19期 v.21 2098-2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咯血疗效观察

    屈东明;梁宪梅;周斌;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对比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20%)。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咯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咯血患者有效、安全的方法。

    2012年19期 v.21 2100-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种产前筛查软件在唐氏综合征风险评估结果中的运用分析

    王蕾;白明晨;刘波;张利宾;张海丽;

    目的比较2T-RISK和PRISCA 2种产前筛查软件进行唐氏综合征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1 658例的孕中期(14~20周)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将检测结果分别用2T-RISK和PRISCA3.5产前筛查软件进行唐氏综合征风险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2T-RISK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59例,筛查阳性率为3.6%;使用PRISCA3.5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73例,筛查阳性率为4.4%。2种筛查软件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同一检测系统对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时使用不同的风险评估软件筛查出的结果存在差异,进行产前筛查的实验室应重视对筛查软件的选择。

    2012年19期 v.21 2101-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邓宪勇;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乐克能较好地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2年19期 v.21 2103-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血浆BNP浓度变化研究

    杜迎;刘福颂;吴丽华;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88例及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64例,使用北京康思润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口的加拿大Response Biomedical Corp.Canada公司生产的RAMP(锐普)心梗心衰快速诊断仪检测BNP水平,收集所有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血浆BNP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冠脉病变、单支冠脉病变以及对照组,不同病变支数血浆BN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血浆BN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浓度高低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012年19期 v.21 2104-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伊诺肝素对血浆抗Ⅹa活性的影响及出血风险的性别差异

    田军;席连英;陈东方;刘琴;熊敏;

    目的研究伊诺肝素对不同性别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抗Xa活性的影响及出血风险的性别差异,探讨血浆抗Xa活性与出血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UA患者男40例,女40例,均给予伊诺肝素1 mg/kg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 1次,疗程7 d,于末次用药后12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抗Xa活性,观察男女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血浆抗Xa活性均升高,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女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使用伊诺肝素后血浆抗Xa活性男女均升高,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男性,出血事件发生率与血浆抗Xa活性水平及性别密切相关。

    2012年19期 v.21 2106+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关系的研究

    王丽;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成A(心功能Ⅰ~Ⅱ级)、B(心功能Ⅲ~Ⅳ级)2组,与对照组86例同期健康查体者共同检测血浆BNP以及心脏超声。结果 A、B 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血浆BNP与LVDD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以及左室构型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综合反映心脏的功能。

    2012年19期 v.21 2107-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研究

    艾新泉;

    目的探讨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调控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优泌林70/30)和B组(予优泌乐25餐前注射),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 2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无差异,而B组餐后2 h血糖控制水平优于A组,且HbA1c水平更低,胰岛素用量更少,血糖控制达标耗时短,低血糖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结论优泌乐25对实现血糖控制达到全面合理标准更为有利,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药的较好选择。

    2012年19期 v.21 2108-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山地区青少年手腕骨骨龄发育评价及其在青少年发育门诊中的应用

    邱凯涛;刘娜;刘强;李明;

    目的研究中山地区青少年手腕骨骨龄的发育情况及在青少年发育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2005—2011年选取的中山地区6~19岁96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中山地区青少年左手手腕部各继发骨化中心出现、闭合时间比以往文献报道的时间提前1.5~2岁。结论中山地区青少年骨龄有所提前,因此需要制定新的能够反映青少年发育水平的骨龄标准,以便为儿童保健咨询及生长监测、青少年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较为准确的具有可比性、客观性的评价指标。

    2012年19期 v.21 2110+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半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症疗效观察

    公国睿;李学辉;倪秀军;赵新华;

    目的评价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半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口服六味能消胶囊1粒,每日3次,同时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对照组59例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 mg。2组均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的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结论对高血压伴高血脂症的患者,六味能消胶囊与辛伐他汀10 mg/d联用同辛伐他汀20 mg/d单独应用具有相似的调脂作用,而且前者可减轻辛伐他汀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2012年19期 v.21 2111-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CEA、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房秀清;尹丽欣;钞丽红;

    目的探讨CEA及CA125对胸腔积液的检测价值。方法检测5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CEA及CA125水平,并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26例、良性组29例,比较2组患者CEA及CA125水平。结果恶性组CEA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P均<0.001)。恶性组CEA及CA125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均<0.001)。CEA、CA125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1%(21/26),特异性为90%(26/29)。结论 CEA及CA125在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CEA及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

    2012年19期 v.21 2112-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推拿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刘丹;袁连根;

    目的探讨常规措施配合中医推拿方法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7 a来献血反应处理记录进行统计,其中常规方法处理组105例,常规处理配合中医推拿治疗组(综合处理组)148例,观察2组献血不良反应者恢复时间。结果综合处理组患者恢复快。结论中医推拿配合常规处理治疗献血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2012年19期 v.21 2113-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李修金;刘润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AM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观察组(氟伐他汀40 mg/d组)53例,对照组(氟伐他汀20 mg/d组)52例,2组均于AMI发作后24 h内服药,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MI患者早期积极使用氟伐他汀40 mg/d能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对血管壁的损害,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012年19期 v.21 2115+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梗死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苏燕玲;马兰;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糖的关系及糖化血红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时糖化血红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疗效优于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后2组(P均<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及时控制高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2年19期 v.21 2116+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梁伟;张学军;王东挺;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时机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回顾分析3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分为早期介入组和常规治疗组,早期介入组中手术治疗103例,保守治疗47例;常规治疗组手术治疗108例,保守治疗59例。结果 2组患者病死率和植物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早期介入组患者GOSⅢ~Ⅴ级例数明显多于常规治疗组;2组患者ADLⅣ~Ⅴ级例数无明显差异;早期介入组患者ADLⅠ~Ⅲ级例数明显多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对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2年19期 v.21 2117-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何武;辛敏;江伟;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24例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2组治疗后血hs-CRP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有所下降,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递质引发的免疫应答对脑组织的损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2012年19期 v.21 2118-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

    万邦钧;杨朴强;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足浴,疗程均为30 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结果治疗组踝肱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足浴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

    2012年19期 v.21 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李沛;冯卫星;张军;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理疗、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6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康复训练、理疗与针刺综合治疗,对照组16例只采用针刺与理疗。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吞咽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良好途径。

    2012年19期 v.21 212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杨红云;塔拉;崔秀梅;王德超;宏达;

    <正>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质微观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减低,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伴自发性骨痛、无力、腰膝及周身酸痛、脊柱变形等。一旦发生骨折,对患者的工作或生活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甚则危及生命。在我国60岁

    2012年19期 v.21 2123-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拨针与针刀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疗效观察

    陈刚;

    目的观察拨针与针刀结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取拨针与针刀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拨针与针刀结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2年19期 v.21 2125-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40例

    李华;刘红凌;

    目的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40例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接受TIPS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39例成功;支架置入前平均门静脉压力为(35.36±7.02)cmH2O(1 cmH2O=0.098 kPa),植入后为(24.60±4.59)cmH2O。术前门静脉内径(1.45±0.42)cm,流速(13.86±3.89)cm/s,术后1周门静脉内径(1.32±0.32)cm,流速(34.34±10.52)cm/s,支架血流速度(101.22±24.0)cm/s。12周内5例发生肝性脑病(HE)占12%;2例发生支架狭窄占5%。结论 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随着覆膜支架应用,加之有效抗凝,支架狭窄发生率降低,HE多为一过性,术后合理饮食及有效预防可降低发生率。

    2012年19期 v.21 2126-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自体输血救治胸、腹腔内出血93例体会

    张安元;郭永全;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抢救胸腹腔内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3例胸、腹腔内出血患者急诊术中进行自体输血,观察术后凝血功能、肾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术后重要生命体征平稳。93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库血,术后未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且无明显输血并发症。结论急诊胸腹腔内出血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可节约血源,安全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输血方法。

    2012年19期 v.21 2127-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PH加缚扎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30例

    王晓宏;樊志敏;刘飞;廖鹏;

    目的探讨PPH加缚扎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PPH加缚扎术治疗30例重度环状脱垂痔患者,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5 min,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7.5 d,疼痛评分(2.0±0.8)分;发生尿潴留7例;8例患者术后小腹轻胀痛,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0例肛门坠胀感,予太宁栓处理,在15~60 d后缓解。均未出现肛门水肿、肛门大出血、肛门失禁、肛周感染、脓肿及吻合口狭窄。随访12~2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PPH加缚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缚扎术是传统医学思想的延续,较好地解决了PPH术治疗巨大痔核悬吊固定、断流不足的问题。

    2012年19期 v.21 2128-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

    裴志忠;杨晓;

    目的观察聚丙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96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聚丙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96例患者均治愈。平均住院7 d,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近期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聚丙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特点,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19期 v.21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物研究

  • HPLC法测定嘎日迪五味丸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刘同梅;刘欣欣;

    目的建立测定嘎日迪五味丸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冰醋酸-三乙胺(50∶50∶2∶1∶0.6);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30~1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D分别为0.73%,0.84%和0.9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应于嘎日迪五味丸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2012年19期 v.21 2131-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阿米卡星滴眼液中阿米卡星的含量

    潘力;廖九明;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米卡星滴眼液中阿米卡星的含量。方法以岛津VP-ODS C18(1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5)(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阿米卡星在0.206 2~1.855 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为1.5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阿米卡星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2012年19期 v.21 213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物理诊断

  • 小肾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张益;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肾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小肾癌患者术前超声结果、增强CT及临床资料,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肾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5%,准确性为95%。而CT增强诊断肾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7%,准确性为92%。两者在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B超检查快捷方便,无创伤,检出率较高,价格适宜,适合于健康体检排查小肾癌,但它对直径过小的小肾癌检出率不高,临床容易漏诊。

    2012年19期 v.21 2135-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脐尿管疾病的超声表现

    陆欣贤;吴鹏西;周丰盛;陈俊;丁炎;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脐尿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疾病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结果脐尿管瘘超声声像图特征为位于脐与膀胱之间有腹壁深层无回声管状结构。脐尿管囊肿超声声像图特征为脐与膀胱之间连续的局部膨胀的液性暗区,囊壁光滑。脐尿管癌发生在膀胱顶部或前壁与腹壁之间,超声声像图可见肿瘤向膀胱肌层或更深部浸润,甚至可以浸润腹壁。脐尿管囊肿、脐尿管瘘超声诊断正确率100%,脐尿管癌诊断正确率为50%。结论超声检查可为脐尿管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2年19期 v.21 2136-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成波;姜建威;殷允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弥散加权像可显示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死灶,本组超急性梗死灶在DWI显示达100%,高于T2WI。FLAIR序列对大脑半球表面、基底池周围、灰白质交界及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及脑白质变性或脱髓鞘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DWI可以尽可能早地显示病灶,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且优于常规MR,结合FLAIR/T2WI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2012年19期 v.21 2137-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38例钼靶X线征象分析

    韩志刚;陈玉雷;刘敏;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结果 38例中肿块26例,钙化17例,结构紊乱4例;发病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病理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肿块的密度、形状及边缘以及钙化和结构紊乱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012年19期 v.21 2139+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赵丽娜;杨全山;李京璞;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在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复查或引产后病理证实,室间隔缺损26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大动脉转位2例,永存动脉干1例,法洛四联症4例,单心室1例,主动脉缩窄1例,三尖瓣下移1例;6例失访。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对于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尤其对复杂心脏病要注意仔细鉴别,以免误诊漏诊。

    2012年19期 v.21 2140-2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李军丽;

    目的通过冠脉造影评价心电图ST—T改变的疾病分布,进而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的患者30例,总结心电图有ST—T改变与最后确诊疾病的组成分布。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直径狭窄≥50%为阳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4例,阳性率80%;单支血管病变15例(左主干病变3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三支血管病变3例;心肌梗死8例,变异型心绞痛1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6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结论临床常认为心电图ST—T的改变是心肌缺血的表现,但并非心肌缺血所特有,其他如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复极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引起,因而心电图ST—T改变应密切联系临床,综合评判。

    2012年19期 v.21 2141-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胰腺炎52例CT影像学表现分析

    郭学民;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并经保守治疗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52例中47例胰腺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其余5例胰腺体积未见明显增大。49例周围脂肪间隙可见不同程度炎性浸润,32例可见少量腹水形成且伴左侧吉氏筋膜增厚。5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中,胰腺内见坏死灶或出血灶4例。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评价2种类型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对辅助临床作出胰腺炎的诊断以及判断炎症、坏死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2年19期 v.21 2142-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检验

  • 阴沟肠杆菌感染258例耐药性分析

    郑桂银;王玉春;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258株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 258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的敏感性差,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好,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一般。结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ESBLs酶阴沟肠杆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而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2012年19期 v.21 214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测定筛查早期肾损害的研究

    万军;傅泳航;郑凤娇;

    目的探讨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测定筛查早期肾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400例门诊健康体检的尿液中微量清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均<0.01)。600例患者中,微量清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免疫球蛋白IgG阳性率,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以达到86.50%,显著好于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测定是早期肾损害的筛查指标,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2012年19期 v.21 2145-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襄阳市HIV感染者混合感染HBV、HCV及梅毒状况研究

    康俊辉;

    目的了解襄阳市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HBV及梅毒(TP)状况。方法收集168例HIV感染者及356例普通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对其进行HCV、HBV及TP标志物检测,分别比较各项感染率;再对HIV感染者按感染方式分组比较各项感染率。结果 HIV感染者HCV及TP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体检人群(P均<0.01),而HBV感染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途径感染HIV者,其HCV的感染率与经静脉吸毒感染HIV者HCV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的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者。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者,其T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非性传播感染组(P<0.01);HBV感染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HIV感染者不同感染方式导致HCV及TP感染率不同,但对HBV感染率影响较小。

    2012年19期 v.21 2146-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狼疮性肾病患者血红细胞脆性的检测与分析

    田薇薇;田敏丽;李晓梅;朱明月;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病患者血红细胞脆性检测在贫血、溶血以及出血早期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及65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广州米基科技红细胞渗透脆性检测试剂盒(一管法)在TRACE CB-17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红细胞脆性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狼疮性肾炎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的红细胞脆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狼疮性肾病患者红细胞脆性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可辅助判断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展趋势。

    2012年19期 v.21 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

  •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护理体会

    臧宝红;张翠平;闫淑伟;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术后并发认知障碍的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骨折术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12年19期 v.21 2149-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例胃癌患者股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护理

    王燕;陈月英;

    <正>肺栓塞(P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由于PE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临床误诊漏诊及病死率较高,若诊治及时,病死率仅为2%~8%[2]。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老年人有较多的PE易患因素,有

    2012年19期 v.21 2150-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马益慧;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患儿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及各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3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有利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愈。

    2012年19期 v.21 2152-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

    华文贤;

    <正>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独具特色,以它明确的调神、治神、开窍启闭的立法和严谨的手法量学规范操作,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减少了死亡率。2007—2010年,我院采用电针醒脑开窍穴、高压氧、神经营养催醒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PVS)患者52

    2012年19期 v.21 2153-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温非体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1例围术期护理

    谢国璀;

    <正>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其中累及升主动脉为A型,A型夹层发病率(5~20)/106,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比为2~5∶1,40岁以前患者多伴有马凡综合征,40岁以前的女性患者多在怀孕

    2012年19期 v.21 2154-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乔菲菲;于俊生;李建英;

    <正>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即可出现,初期患者常感觉口中异味和食欲下降,晚期可出现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病理检查常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久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胃肠激素作为一种调节肽在人

    2012年19期 v.21 2156-2157+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5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足细胞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王彦江;谢席胜;王宝福;冯胜刚;

    <正>在过去的数十年,糖尿病(DM)的发病率迅速增加。DM常伴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加速心血管病变等。其中,糖尿病肾病(DN)是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同时也是DM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在发达国家,DN常常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

    2012年19期 v.21 2158-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卒中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王振林;王冬冬;任明兴;赵灿灿;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在卒中后恢复的过程中,痉挛性偏瘫是必然过程,其出现限制了患肢再学习随意运动的能力,是功能恢复康复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能否有效地抑制痉挛,进而诱发分离,随意运动,是提高康复疗效的关键,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的

    2012年19期 v.21 2162-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探究

    肖宇;李忠汗;曹慧文;

    <正>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由传统的以治病为目的转变为有利于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存质量为最终目的[1]。因此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HRQOL)应运而生,且已成为测量脑卒中结局的重要指标[2-3],可以对疾病的结局做

    2012年19期 v.21 2164-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

    2012年19期 v.21 2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