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华颖;王如然;张玉杰;李宏燕;
目的 探讨去泛素化酶含约瑟芬结构域2蛋白(JOSD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对术后中医治疗敏感性和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行乳腺癌手术后患者100例作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年龄与乳腺癌组患者匹配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乳腺良性肿瘤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组血清JOSD2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JOSD2阳性表达情况;根据JOSD2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JOSD2阳性组和JOSD2阴性组,比较2组中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53(CA153)]及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基因(p53)]水平。(2)取乳腺癌细胞系HCC1937和人永生化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实验设MCF-10A组、HCC1937组、sh-NC-HCC1937组和sh-JOSD2-HCC1937组,每组细胞相应培养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JOSD2蛋白表达情况;实验设HCC1937组、sh-NC-HCC1937组和sh-JOSD2-HCC1937组,CCK-8实验和EdU实验检测HCC1937细胞增殖情况,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1)乳腺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JOSD2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均<0.05),JOSD2在乳腺癌组织中染色较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明显偏深;治疗后乳腺癌组患者血清JOSD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JOSD2阳性组和JOSD2阴性组患者中医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A153、CEA、VEGF、p5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JOSD2阳性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JOSD2阴性组(P均<0.05);JOSD2阳性组和JOSD2阴性组患者中医治疗后CD3~+、CD4~+、CD4~+/CD8~+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JOSD2阳性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JOSD2阴性组(P均<0.05)。(2)HCC1937组JOSD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CF-10A组(P<0.05),sh-JOSD2-HCC1937组均明显低于HCC1937组与sh-NC-HCC1937组(P均<0.05)。与HCC1937组和sh-NC-HCC1937组比较,sh-JOSD2-HCC1937组细胞光密度值和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均<0.05),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和乳腺癌组织中JOSD2表达显著上调,JOSD2表达对术后中医治疗敏感,且沉默JOSD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JOSD2有望成为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与靶点。
2025年02期 v.34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许华颖;王如然;张玉杰;李宏燕;
目的 探讨去泛素化酶含约瑟芬结构域2蛋白(JOSD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对术后中医治疗敏感性和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行乳腺癌手术后患者100例作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年龄与乳腺癌组患者匹配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乳腺良性肿瘤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组血清JOSD2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JOSD2阳性表达情况;根据JOSD2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JOSD2阳性组和JOSD2阴性组,比较2组中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53(CA153)]及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基因(p53)]水平。(2)取乳腺癌细胞系HCC1937和人永生化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实验设MCF-10A组、HCC1937组、sh-NC-HCC1937组和sh-JOSD2-HCC1937组,每组细胞相应培养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JOSD2蛋白表达情况;实验设HCC1937组、sh-NC-HCC1937组和sh-JOSD2-HCC1937组,CCK-8实验和EdU实验检测HCC1937细胞增殖情况,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1)乳腺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JOSD2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均<0.05),JOSD2在乳腺癌组织中染色较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明显偏深;治疗后乳腺癌组患者血清JOSD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JOSD2阳性组和JOSD2阴性组患者中医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A153、CEA、VEGF、p5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JOSD2阳性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JOSD2阴性组(P均<0.05);JOSD2阳性组和JOSD2阴性组患者中医治疗后CD3~+、CD4~+、CD4~+/CD8~+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JOSD2阳性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JOSD2阴性组(P均<0.05)。(2)HCC1937组JOSD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CF-10A组(P<0.05),sh-JOSD2-HCC1937组均明显低于HCC1937组与sh-NC-HCC1937组(P均<0.05)。与HCC1937组和sh-NC-HCC1937组比较,sh-JOSD2-HCC1937组细胞光密度值和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均<0.05),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和乳腺癌组织中JOSD2表达显著上调,JOSD2表达对术后中医治疗敏感,且沉默JOSD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JOSD2有望成为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与靶点。
2025年02期 v.34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焕鑫;沈祥礼;葛振嵘;王潇;宋涛;姜述斌;
目的 探讨雪莲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雪莲注射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雪莲注射液组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小鼠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术后雪莲注射液组给予雪莲注射液4.11 mg/(kg·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1次/d,连续注射7 d。干预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排血量(CO)、室间隔增厚率(IVST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微板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LVEF、LVFS、CO、IVSTP均明显降低(P均<0.05),LVEDV、LVESV、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CK、LDH、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雪莲注射液组小鼠LVEF、LVFS、CO、IVSTP均明显升高(P均<0.05),LVEDV、LVESV、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CK、LDH、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雪莲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可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有关。
2025年02期 v.34 155-1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焕鑫;沈祥礼;葛振嵘;王潇;宋涛;姜述斌;
目的 探讨雪莲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雪莲注射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雪莲注射液组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小鼠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术后雪莲注射液组给予雪莲注射液4.11 mg/(kg·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1次/d,连续注射7 d。干预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排血量(CO)、室间隔增厚率(IVST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微板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LVEF、LVFS、CO、IVSTP均明显降低(P均<0.05),LVEDV、LVESV、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CK、LDH、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雪莲注射液组小鼠LVEF、LVFS、CO、IVSTP均明显升高(P均<0.05),LVEDV、LVESV、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CK、LDH、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雪莲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可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有关。
2025年02期 v.34 155-1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舒萍;袁孟珂;杨珂;郭晴晴;单宇思;刘丽;何伟志;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慢性输卵管炎大鼠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干预慢性输卵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复制慢性输卵管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5 mg/kg、50 mg/kg、100 mg/kg的槲皮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均1次/d,持续灌胃4周。肉眼观察大鼠输卵管组织形态并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输卵管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病理评分,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胶原沉积情况并计算胶原面积占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输卵管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积水、积脓及盆腔粘连样改变,病理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颜色深,组织形态学评分、病理评分、胶原面积占比和输卵管组织中Vimentin、Snail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各组大鼠输卵管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其中槲皮素高、中剂量组大鼠组织形态学评分、病理评分、胶原面积占比和输卵管组织中Vimentin、Snail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以槲皮素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槲皮素可通过下调慢性输卵管炎大鼠输卵管组织中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2025年02期 v.34 16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舒萍;袁孟珂;杨珂;郭晴晴;单宇思;刘丽;何伟志;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慢性输卵管炎大鼠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干预慢性输卵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复制慢性输卵管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5 mg/kg、50 mg/kg、100 mg/kg的槲皮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均1次/d,持续灌胃4周。肉眼观察大鼠输卵管组织形态并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输卵管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病理评分,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胶原沉积情况并计算胶原面积占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输卵管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积水、积脓及盆腔粘连样改变,病理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颜色深,组织形态学评分、病理评分、胶原面积占比和输卵管组织中Vimentin、Snail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各组大鼠输卵管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其中槲皮素高、中剂量组大鼠组织形态学评分、病理评分、胶原面积占比和输卵管组织中Vimentin、Snail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以槲皮素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槲皮素可通过下调慢性输卵管炎大鼠输卵管组织中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2025年02期 v.34 16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赵婧冰;宗云;潘海霞;毛婷;周英;
目的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桂仙合剂治疗绝经综合征潮热大鼠的机制。方法 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克龄蒙组和桂仙合剂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去卵巢手术建立绝经综合征潮热模型。证实造模成功后,桂仙合剂组给予33.3 g/kg桂仙合剂药液灌胃,连续30 d;克龄蒙组前3 d给予0.4 mg/kg戊酸雌二醇溶液灌胃,后2 d给予0.6 mg/kg戊酸雌二醇合醋酸环丙孕酮溶液灌胃,如此连续重复6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 d。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大鼠血清代谢物进行分析,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根据血清代谢组学结果,将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桂仙合剂组比较,筛选出3种共同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分别为4β-甲基酶甾醇-4-甲醛、β-咔啉-3-羧酸、3-羟基-L-鸟氨酸;涉及5条共同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精氨酸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其中甘油磷脂代谢是共同的差异代谢通路(P<0.05),而精氨酸生物合成是影响值最高的代谢通路(Impact=0.228)。结论 桂仙合剂可能通过调节氨基酸和脂质代谢保护线粒体与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绝经综合征潮热。
2025年02期 v.34 169-176+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赵婧冰;宗云;潘海霞;毛婷;周英;
目的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桂仙合剂治疗绝经综合征潮热大鼠的机制。方法 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克龄蒙组和桂仙合剂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去卵巢手术建立绝经综合征潮热模型。证实造模成功后,桂仙合剂组给予33.3 g/kg桂仙合剂药液灌胃,连续30 d;克龄蒙组前3 d给予0.4 mg/kg戊酸雌二醇溶液灌胃,后2 d给予0.6 mg/kg戊酸雌二醇合醋酸环丙孕酮溶液灌胃,如此连续重复6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 d。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大鼠血清代谢物进行分析,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根据血清代谢组学结果,将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桂仙合剂组比较,筛选出3种共同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分别为4β-甲基酶甾醇-4-甲醛、β-咔啉-3-羧酸、3-羟基-L-鸟氨酸;涉及5条共同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精氨酸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其中甘油磷脂代谢是共同的差异代谢通路(P<0.05),而精氨酸生物合成是影响值最高的代谢通路(Impact=0.228)。结论 桂仙合剂可能通过调节氨基酸和脂质代谢保护线粒体与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绝经综合征潮热。
2025年02期 v.34 169-176+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曹凤娇;杜梦梦;施晓军;康天伦;侯秀娟;
目的 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平和体质HUA患者20例为平和体质HUA组,痰湿体质HUA患者20例为痰湿体质HUA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平和体质健康者20例为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3组人群性别、年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体标记的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结果 3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均<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和平和体质HUA组(P均<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0.05);平和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与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h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痰湿体质HUA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失衡现象,以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为主,早期调节痰湿体质或可为HUA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5年02期 v.34 17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曹凤娇;杜梦梦;施晓军;康天伦;侯秀娟;
目的 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平和体质HUA患者20例为平和体质HUA组,痰湿体质HUA患者20例为痰湿体质HUA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平和体质健康者20例为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3组人群性别、年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体标记的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结果 3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均<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和平和体质HUA组(P均<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0.05);平和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与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h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痰湿体质HUA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失衡现象,以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为主,早期调节痰湿体质或可为HUA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5年02期 v.34 17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沈聪;胡攀伟;杨梦琪;董静静;杨红;张保华;张勤华;齐聪;章晓乐;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异位内膜囊肿体积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及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中药组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中药组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VAS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及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血清CA125水平及异位内膜囊肿体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46),对照组为6.52%(3/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持久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程度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可抑制内异灶生长。
2025年02期 v.34 185-18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沈聪;胡攀伟;杨梦琪;董静静;杨红;张保华;张勤华;齐聪;章晓乐;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异位内膜囊肿体积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及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中药组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中药组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VAS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及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血清CA125水平及异位内膜囊肿体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46),对照组为6.52%(3/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持久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程度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可抑制内异灶生长。
2025年02期 v.34 185-18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曹晨;张翔;顾芳红;潘龙赐;葛婷;刘吟宇;黄怡娴;刘志勇;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60例脾虚湿困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参苓白术散联合组和XELOX组,每组30例。XELOX组采取XELOX化疗方案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4个周期。参苓白术散联合组在XELOX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丰度和Alpha多样性、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和总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16~+ CD56~+、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总T细胞CD3~+、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细胞比例]、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定]及治疗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参苓白术散联合组患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XELOX组(P均<0.05),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丰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XELOX组(P均<0.05);XELOX组患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丰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参苓白术散联合组患者observed_species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observed_species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72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参苓白术散联合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XELOX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D19~+、CD16~+ CD56~+、CD3~+CD4~+、CD3~+、CD3~+CD8~+细胞比例和KPS评分、QO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参苓白术散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XELOX组(P均<0.05)。参苓白术散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XELOX组[53.3%(16/30)比26.7%(11/30),P<0.05]。参苓白术散联合组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XELOX组[6.7%(2/30)比30.0%(9/30),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和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2025年02期 v.34 19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曹晨;张翔;顾芳红;潘龙赐;葛婷;刘吟宇;黄怡娴;刘志勇;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60例脾虚湿困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参苓白术散联合组和XELOX组,每组30例。XELOX组采取XELOX化疗方案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4个周期。参苓白术散联合组在XELOX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丰度和Alpha多样性、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和总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16~+ CD56~+、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总T细胞CD3~+、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细胞比例]、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定]及治疗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参苓白术散联合组患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XELOX组(P均<0.05),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丰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XELOX组(P均<0.05);XELOX组患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丰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参苓白术散联合组患者observed_species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observed_species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72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参苓白术散联合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XELOX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D19~+、CD16~+ CD56~+、CD3~+CD4~+、CD3~+、CD3~+CD8~+细胞比例和KPS评分、QO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参苓白术散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XELOX组(P均<0.05)。参苓白术散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XELOX组[53.3%(16/30)比26.7%(11/30),P<0.05]。参苓白术散联合组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XELOX组[6.7%(2/30)比30.0%(9/30),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和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2025年02期 v.34 19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魏旭威;王庆;郑雪婷;安志鹏;张建生;余晓雯;
目的 探究电针预防气虚血瘀型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7—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卧床老年患者84例,通过随机分层区组法分成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形成,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电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天及入院后不同时间点血液指标、股总静脉血管内径及股总静脉血流速度,记录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10天、第15天试验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股总静脉血管内径均明显宽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5天、第10天、第15天试验组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电针能够加快气虚血瘀型卧床老年患者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增宽股总静脉血管内径,改善凝血状态,有一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2025年02期 v.34 210-21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魏旭威;王庆;郑雪婷;安志鹏;张建生;余晓雯;
目的 探究电针预防气虚血瘀型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7—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卧床老年患者84例,通过随机分层区组法分成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形成,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电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天及入院后不同时间点血液指标、股总静脉血管内径及股总静脉血流速度,记录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10天、第15天试验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股总静脉血管内径均明显宽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5天、第10天、第15天试验组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电针能够加快气虚血瘀型卧床老年患者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增宽股总静脉血管内径,改善凝血状态,有一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2025年02期 v.34 210-21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曹干;邓毅凡;何胜虎;张晶;
目的 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状动脉钙化(CAC)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治疗的CAC合并CHD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GF-β_1、Runx2水平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TGF-β_1和Runx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TGF-β_1和Runx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片可明显减轻CAC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改善其临床症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02期 v.34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曹干;邓毅凡;何胜虎;张晶;
目的 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状动脉钙化(CAC)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治疗的CAC合并CHD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GF-β_1、Runx2水平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TGF-β_1和Runx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TGF-β_1和Runx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片可明显减轻CAC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改善其临床症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02期 v.34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李小峰;谢婷婷;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联合健肠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海安市中医院诊治的1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音乐疗法联合健肠Ⅰ号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粪便中肠道菌群(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血清脑肠肽[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免疫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2组治疗4周后总体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完成研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SSS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和血清NPY、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VIP、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5%(44/46)比80.00%(36/45),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7%(1/44)比16.67%(6/36),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健肠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疗效确切,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轴,恢复肠道免疫平衡,还能降低复发率。
2025年02期 v.34 218-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李小峰;谢婷婷;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联合健肠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海安市中医院诊治的1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音乐疗法联合健肠Ⅰ号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粪便中肠道菌群(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血清脑肠肽[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免疫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2组治疗4周后总体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完成研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SSS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和血清NPY、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VIP、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5%(44/46)比80.00%(36/45),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7%(1/44)比16.67%(6/36),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健肠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疗效确切,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轴,恢复肠道免疫平衡,还能降低复发率。
2025年02期 v.34 218-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肖署阳;谭志超;黄祖辉;袁胜超;叶仲森;黄浩波;莫换好;
目的 探究壮骨强筋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东莞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给予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片口服和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壮骨强筋片口服,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清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CTX-Ⅰ)水平,骨密度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2组患者血清PTH、CTX-Ⅰ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血清25(OH)D、OC、PINP水平及股骨颈、大粗隆、转子间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血清PTH、CTX-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25(OH)D、OC、PINP水平及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40/45)比71.11%(32/45),P<0.05]。结论 壮骨强筋片可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可明显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
2025年02期 v.34 223-226+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肖署阳;谭志超;黄祖辉;袁胜超;叶仲森;黄浩波;莫换好;
目的 探究壮骨强筋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东莞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给予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片口服和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壮骨强筋片口服,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清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CTX-Ⅰ)水平,骨密度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2组患者血清PTH、CTX-Ⅰ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血清25(OH)D、OC、PINP水平及股骨颈、大粗隆、转子间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血清PTH、CTX-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25(OH)D、OC、PINP水平及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40/45)比71.11%(32/45),P<0.05]。结论 壮骨强筋片可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可明显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
2025年02期 v.34 223-226+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辉;张媛;喻成;向仁武;王博;牟林森;李华;王玉惠;向远彩;
目的 探究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2例阴虚阳亢型EIS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2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和次症(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评分、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MDBP)、24 h平均脉压(24hMPP)、血管弹性指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及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主症和次症评分及24hMSBP、24hMDBP、24hMPP均明显降低(P均<0.05),PWV均明显减慢(P均<0.05), C1、C2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8%(49/51)比74.51%(38/5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3/51)比7.84%(4/51),P>0.05]。结论 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阴虚阳亢型EISH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波动,改善血管弹性。
2025年02期 v.34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高建英;雷艳;张宇婷;
目的 观察中药、头针联合无错性学习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21年2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无错性学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头针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血清NPY、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oCA评分、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PY、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药、头针联合无错性学习可以显著提高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能与降低NPY、IL-10水平,减轻颅脑炎性损伤有关。
2025年02期 v.34 232-235+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建英;雷艳;张宇婷;
目的 观察中药、头针联合无错性学习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21年2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无错性学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头针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血清NPY、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oCA评分、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PY、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药、头针联合无错性学习可以显著提高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能与降低NPY、IL-10水平,减轻颅脑炎性损伤有关。
2025年02期 v.34 232-235+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谢秀春;郭小霞;宋晓波;冯爱民;
目的 观察生大黄粉防治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预防性治疗及生大黄粉鼻胃管鼻饲,对照组予以常规预防性治疗,比较2组临床预后及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水平,统计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开奶时间、建立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NICU入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胃肠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7/50)比46%(23/50),2%(1/50)比16%(8/50),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GAS、IL-6、PCT、CRP及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生大黄粉可有效预防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缩短肠外营养支持时间,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且应用安全。
2025年02期 v.34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谢秀春;郭小霞;宋晓波;冯爱民;
目的 观察生大黄粉防治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预防性治疗及生大黄粉鼻胃管鼻饲,对照组予以常规预防性治疗,比较2组临床预后及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水平,统计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开奶时间、建立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NICU入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胃肠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7/50)比46%(23/50),2%(1/50)比16%(8/50),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GAS、IL-6、PCT、CRP及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生大黄粉可有效预防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缩短肠外营养支持时间,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且应用安全。
2025年02期 v.34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魏皓月;魏代浩;马永胜;张辰达;黄延芹;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重要观念,强调脾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研究表明,线粒体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和代谢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T2DM具有重要致病作用。中医的“脾”与线粒体具有共通之处,本研究旨在从脾胃角度出发,探讨线粒体动力学的能量代谢作用,将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与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为深入理解脾虚对T2DM线粒体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2025年02期 v.34 240-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魏皓月;魏代浩;马永胜;张辰达;黄延芹;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重要观念,强调脾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研究表明,线粒体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和代谢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T2DM具有重要致病作用。中医的“脾”与线粒体具有共通之处,本研究旨在从脾胃角度出发,探讨线粒体动力学的能量代谢作用,将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与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为深入理解脾虚对T2DM线粒体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2025年02期 v.34 240-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刘秋华;李晓静;马益彬;贾雪梅;赵丹阳;郭榆西;王杰;杜姚;才艳茹;杨倩;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疑难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癌变率较高,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健康。目前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肠道菌群失调等机制有关。近年来内质网应激成为UC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内质网应激过程导致UC发病的过程与“脾虚浊毒”引起UC的过程相契合。笔者认为“脾虚浊毒”是UC发病的关键病机,内质网应激则为“脾虚浊毒”的微观体现。中医药防治UC由来已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脾虚浊毒”理论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UC的病因病机,将中医理论基础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UC提供新思路和突破点。
2025年02期 v.34 246-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夏东龙;杨允尚;李亚军;唐成;王志荣;肖龙;
老年性骨质疏松(SOP)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SOP的患病率逐年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认为,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衡会导致SOP的发生。西医则更侧重于骨重建失衡、骨细胞的分化和激素水平等因素对骨质的影响。中西医一致认为,骨免疫微环境的稳定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SOP条件下,骨免疫微环境紊乱可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增加、细胞因子异常表达等,从而打破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笔者从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骨免疫微环境紊乱对SOP的影响,并总结相关治疗方法,旨在提供新的防治SOP的思路和理论基础,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选择和参考。
2025年02期 v.34 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夏东龙;杨允尚;李亚军;唐成;王志荣;肖龙;
老年性骨质疏松(SOP)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SOP的患病率逐年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认为,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衡会导致SOP的发生。西医则更侧重于骨重建失衡、骨细胞的分化和激素水平等因素对骨质的影响。中西医一致认为,骨免疫微环境的稳定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SOP条件下,骨免疫微环境紊乱可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增加、细胞因子异常表达等,从而打破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笔者从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骨免疫微环境紊乱对SOP的影响,并总结相关治疗方法,旨在提供新的防治SOP的思路和理论基础,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选择和参考。
2025年02期 v.34 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曹文心;李星;季雅楠;李竹英;
近年来肺结节检出率不断上升,西医在防治肺结节方面具有局限性与误差性,而中医药在临床防治肺结节方面却更有效果。李竹英教授认为肺结节应当从肾着手,并提出“补肾固本散结”为其治则。肾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机体各个脏腑提供能量,以求脏腑能够正常行使功能。《医贯》中提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医学正传》又言“其四脏之于肾,犹枝叶之于根也”,可见肾为人之根本,其余脏腑为其枝叶,根深有力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因而今将“以肾为根,肺脾肝为枝”为核心理论,通过辨析肾与肺、脾、肝的关系而确定肾在结节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以求提供中医对肺结节新的认识。
2025年02期 v.34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曹文心;李星;季雅楠;李竹英;
近年来肺结节检出率不断上升,西医在防治肺结节方面具有局限性与误差性,而中医药在临床防治肺结节方面却更有效果。李竹英教授认为肺结节应当从肾着手,并提出“补肾固本散结”为其治则。肾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机体各个脏腑提供能量,以求脏腑能够正常行使功能。《医贯》中提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医学正传》又言“其四脏之于肾,犹枝叶之于根也”,可见肾为人之根本,其余脏腑为其枝叶,根深有力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因而今将“以肾为根,肺脾肝为枝”为核心理论,通过辨析肾与肺、脾、肝的关系而确定肾在结节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以求提供中医对肺结节新的认识。
2025年02期 v.34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刘娟;卫彬;蒋超;周婷婷;王青梅;
目的 观察赋能教育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4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赋能教育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贝克焦虑/抑郁量表(BAI/B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GQOLI-74)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6周后,2组ESCA量表中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和GQOLI-74量表中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6周后,2组BAI评分、BDI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赋能教育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疏解胃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5年02期 v.34 281-284+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娟;卫彬;蒋超;周婷婷;王青梅;
目的 观察赋能教育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4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赋能教育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贝克焦虑/抑郁量表(BAI/B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GQOLI-74)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6周后,2组ESCA量表中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和GQOLI-74量表中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6周后,2组BAI评分、BDI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赋能教育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疏解胃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5年02期 v.34 281-284+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康晓霞;肖斌;黄洁;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干预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联合组39例给予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干预,对照组39例予以基础性干预。比较2组患儿干预6个月、1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Cobb角、生活质量SRS-22量表评分以及干预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6个月、1年后2组患儿的Cobb角均较干预前明显缩小,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SRS-22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6个月、1年后联合组患儿的Ca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RS-22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年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脊柱侧弯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缩小Cobb角,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025年02期 v.34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华艳;傅彩红;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组,其中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44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儿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周后,干预组口腔黏膜炎3~4级分级构成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9.09%(4/44)比31.82%(14/44),P<0.05],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09%(26/44)比88.64%(39/44),P<0.05],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OM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POMS-SF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生活质量WHOQOL-BREF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42/44)比77.27%(31/44),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对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缓解口腔黏膜炎程度以及改善患儿情绪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2025年02期 v.34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华艳;傅彩红;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组,其中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44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儿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周后,干预组口腔黏膜炎3~4级分级构成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9.09%(4/44)比31.82%(14/44),P<0.05],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09%(26/44)比88.64%(39/44),P<0.05],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OM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POMS-SF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生活质量WHOQOL-BREF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42/44)比77.27%(31/44),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对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缓解口腔黏膜炎程度以及改善患儿情绪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2025年02期 v.34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