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爱格;董闪闪;刘璠;张趁儒;冯红云;王丽娜;周慧敏;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糖、血脂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阿格列汀组40例给予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瑞格列奈组40例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MoCA评分,评估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结束时血糖达标率和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格列汀组37例、瑞格列奈组38例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HbA1c、FPG、2hPG、TG、TC、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24周后,2组TG、TC以及瑞格列奈组MoC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24周后,阿格列汀组HbA1c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MoCA评分显著高于瑞格列奈组(P<0. 05);治疗结束时,瑞格列奈组血糖达标率为71.1%(27/38),阿格列汀组血糖达标率为78.4%(29/3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1.6%(12/38),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8%(4/37),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相当,对血脂均无明显影响,但阿格列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2019年28期 v.28 3079-3082+3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任树军;姜磊;杨春雨;梁彦林;王龙飞;周宏政;姜益常;宋寒冰;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医用臭氧治疗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鹅足滑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联合医用臭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刀联合封闭疗法进行治疗,5~7 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统计2组总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34/35),对照组为88.6%(31/3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医用臭氧治疗鹅足滑囊炎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更优。
2019年28期 v.28 3083-3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6 ] - 陈慕芝;李娟;照日格图;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及与该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哈萨克族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时期3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患者PBMCs中miR-146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记录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水平,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miR-146a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为1.708±0.375,对照组为1.025±0.225,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ESR、CRP、血小板、CCP、AKA、RF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中miR-146a表达上调,但其表达水平与病情未显示出相关性。
2019年28期 v.28 3087-3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王顺民;唐路军;曾勇;陆朵梅;周骞;黄露;雍苏南;谭元生;
目的观察养阴柔肝、化瘀息风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4只8周龄SPF级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RS2578组、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厄贝沙坦组、MRS2578+复方七芍降压片组、MRS2578+厄贝沙坦组,每组24只;另选择24只健康、SPF级雄性WKY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他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其中复方七芍降压片流浸膏剂量为0.65 mL,厄贝沙坦剂量为3.63 mg, MRS2578按3 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各组灌胃均1次/d,连续8周。记录各组实验前及实验开始后每周最后一天14:00—17:00每只大鼠的尾动脉血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实验第1,4,8周最后一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血压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在整个实验阶段均比较平稳;模型组大鼠血压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自发性升高,均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P均<0.05);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血压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第4周末开始均明显低于同时点模型组(P均<0.05),且MRS2578+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均明显低于MRS2578组和复方七芍降压片组(P均<0.05),MRS2578+厄贝沙坦组均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和MRS2578组(P均<0.05);复方七芍降压片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MRS2578+复方七芍降压片组与MRS2578+厄贝沙坦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养阴柔肝、化瘀息风法可以有效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可直接从抑制炎症反应的源头上维持机体促炎-抗炎平衡,缓解高血压病情。
2019年28期 v.28 3091-3095+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7 ] - 刘红利;田金悦;位庚;孟令华;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津力达颗粒(1袋/次,3次/d)、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口服,2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TC、LDL-C、SCr、UAER、Uβ_2-MG、VEGF、PCX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C、SCr、UAER、Uβ_2-MG、VEGF、PC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1.7%(37/60)和80.0%(48/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改善肾脏微循环环境,保护足细胞有关。
2019年28期 v.28 3096-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1 ] - 张勇军;沙城华;王军;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及奥拉西坦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每次1丸,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痰热内闭清窍证症状(神昏、项强、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评分及血清MDA、SOD、TAC、GSH-Px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及血清SOD、TAC、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NIHSS评分、痰热内闭清窍证各项症状评分及血清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9/49)(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疗效显著,且有明显抗氧化应激作用。
2019年28期 v.28 3101-3104+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05 ] - 杜晓敏;戴科芳;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出血术后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0例行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术后予以芬太尼0.6~0.9μg/(kg·h)静脉泵入,观察组术后给予瑞芬太尼5~7.5μg/(kg·h)持续静脉泵入,效果不佳者均可联合丙泊酚静脉泵入,记录2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再出血率,比较其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POT)、躁动-镇静评分(RASS)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NIHSS)评估2组术后28 d及2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4 h、8 h、16 h、24 h、48 h 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4 h、8 h、16 h、24 h CPOT评分、R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及2个月、6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可较好控制血压,并起到镇痛镇静、降低再出血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入住ICU时间的作用,且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预后。
2019年28期 v.28 3105-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6 ] - 赞梅;宋晓燕;韩军;杨娟;本巴吉;张文彦;袁青玲;杨敏;孔玲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24细胞分为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10~(-8) mol/L紫杉醇处理,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以1×10~(-7),1×10~(-8),1×10~(-9) mol/L吉西他滨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药物干预24,48 h后采用溴化四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透射电镜扫描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实验组培养24,48 h增殖抑制率(PIR)均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T24细胞PIR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均<0.05)。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中剂量实验组自噬相关蛋白蛋白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P62蛋白表达量呈逐渐减低趋势(P<0.05)。培养4 h后,中剂量实验组细胞中出现了较多的自噬小体。结论吉西他滨可抑制T24细胞增殖,并促其凋亡,具有一定时间-剂量依赖性;同时其还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
2019年28期 v.28 3110-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3 ] - 叶友友;林焱斌;
目的观察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SCI)的效果。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S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及四维牵引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模拟评分(VAS)、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血黏度、中切血黏度、低切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及高切血黏度、中切血黏度、低切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SCI,不仅能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和功能障碍,缓解疼痛,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临床效果显著。
2019年28期 v.28 3114-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6 ] - 宋国斌;张丽娟;周凤鱼;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急性肺栓塞后所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肺栓塞后所致CTE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靶向药物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肺运动试验参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m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室Tei指数及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6 min步行距离、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心肺运动试验参数中峰值功率、峰值氧耗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分钟通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峰值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急性肺栓塞后所致CTEPH疗效确定,不仅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临床症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
2019年28期 v.28 3119-3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2 ]
- 王彦志;邢兆国;贾东昭;董海鹏;高扬;李炎;穆卫庐;李琦军;常军英;侯卫星;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轴向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L"形切口及常规内固定治疗。统计2组患者消肿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消肿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可以很好地固定并维持跟骨后关节面及跗骨窦的解剖复位,联合空心钉轴向固定能有效控制跟骨轴线及体部的稳定,可明显缩短消肿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
2019年28期 v.28 3124-3126+3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5 ] - 朱永涛;刘广会;郭玲;张丁丁;宋彦涛;张晨;
目的分析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超声表现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50例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相关Kendall统计法分析比较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不同超声表现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关节积液最大深度与血尿酸水平有显著相关性(P<0.05);痛风石最大径线、关节内及周围高回声云雾区、双轨征、骨侵蚀、关节滑膜厚度与血尿酸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关节积液最大深度与血尿酸水平有相关性,可用作疗效评价和病情监测的超声指标。
2019年28期 v.28 3127-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7 ] - 刘冬梅;黄冬冬;张超;张丽丽;董静;杨扬;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检测联合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经64层螺旋CT确诊的APE患者109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24 h内抽血进行BNP浓度检测,并根据其浓度分为BNP(-)组和BNP(+)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有无右室功能受损(RVD),并据此分为RVD(-)组和RVD(+)组;然后根据BNP水平及是否存在RVD分为Team 1组[BNP(-)、RVD(-)],Team 2组[BNP(+)、RVD(-)]、Team 3组[BNP(-)、RVD(+)]、Team 4组[BNP(+)、RVD(+)]。比较BNP(-)和(+)组、RVD(-)和(+)组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Team各组临床转归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09例患者中,BNP(-)组患者50例,BNP(+)组患者59例,RVD(-)组患者75例,RVD(+)组患者34例。BNP(-)组与BNP(+)组比较,RVD(-)组与RVD(+)组比较,晕厥、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心率、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am 2组、Team 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Team 1组(P均<0.05),Team 4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其他3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BNP和RVD是APE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NP升高联合RVD时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升高[OR=9.625,95%CI 3.263,28.394),P=0.001]。结论 BNP及超声心动图右心功能检测,可以早期应用于APE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为APE患者选择更加妥善的诊疗方案提供了参考。
2019年28期 v.28 3130-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 霍绮雯;徐慧妍;周孝琨;
目的探讨龙生蛭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基础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龙生蛭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巴氏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BI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疗效更好。
2019年28期 v.28 313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9 ] - 王小霞;焦莉;丁萌;王健;王珊珊;马文彬;
目的观察自拟导痰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轻度血脂异常伴肥胖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轻度血脂异常伴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导痰调脂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体质量指数、腰围、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体质量指数、腰围、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导痰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轻度血脂异常伴肥胖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患者脂肪堆积,控制相关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19年28期 v.28 3136-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于翱瑞;
目的观察川芎行气洗剂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渐进式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行气洗剂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肿胀、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0 d 2组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2组患者Baird评分以及AOF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0 d 2组Baird评分以及AOFAS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0 d后2组各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川芎行气洗剂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2019年28期 v.28 3140-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2 ] - 豆利军;王国平;闵瘤芳;张顺国;
目的探讨IgM沉积预测IgA肾病患者预后及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作用。方法抽取经皮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90例,根据是否发生随访终点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IgA肾病患者的生存情况,将可能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有84例IgA肾病患者最终纳入该研究,预后良好组48例,预后不良组36例。IgA肾病患者存活率3个月为78%(70/90),5个月为68%(61/90),6个月为62%(56/90), 8个月为59%(53/90)。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肾活检前病程(P=0.043)、24 h尿蛋白量(P=0.001)、eGFR(P=0.028)、IgM沉积(P=0.001)、IgG(P=0.023)沉积对该病预后均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24 h尿蛋白量(P=0.024)、IgM沉积(P=0.001)、IgG沉积(P=0.03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R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IgM沉积(RR=2.52)、24 h尿蛋白量(RR=2.31)、IgG沉积(RR=1.52)。结论 IgM沉积、24 h尿蛋白量、IgG沉积是IgA肾病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IgM沉积对IgA肾病患者影响程度更大。
2019年28期 v.28 314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4 ] - 陈薇;郑雪平;毛玲娟;王兴宝;孙雨晴;
目的观察消炎膏联合清燥合剂治疗血热肠燥型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就诊并确诊为血热肠燥型肛裂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硝酸甘油软膏局部外涂,治疗组予消炎膏局部外涂联合清燥合剂口服。以7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肛管痉挛性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便血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27/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22/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肛管痉挛性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便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2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炎膏联合清燥合剂治疗血热肠燥型肛裂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便秘、出血症状,且安全。
2019年28期 v.28 3148-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8 ] - 孙晓红;钱科威;周瑜;顾惠英;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加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降糖及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眼科常规检测指标(视野灰度值、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眼底微循环指标[视网膜睫状后短动脉(PCA)和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χ~2=10.08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视野灰度值、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及血清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2组治疗后PCA和CRA中的PSV、EDV及血清TAOC、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PCA和CRA中的RI均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PCA和CRA中RI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200,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的视力及眼底微循环,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眼底损伤。
2019年28期 v.28 3152-3155+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9 ] - 赵远贵;冀会萍;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针刺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组以及联合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针灸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联合组和针灸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针灸组和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MTL、GAS水平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对照组(P均<0.05),血清VIP水平明显低于针灸组和对照组(P均<0.05); 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针刺疗法可明显改善胆总管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且安全。
2019年28期 v.28 3156-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2 ] - 彭博文;冯立;董晓俊;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复元活血汤对炎症介质水平、凝血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治疗2周。观察比较2患者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2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术前与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均<0.05),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及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3天及术后1周2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可明显抑制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并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血液黏度,缓解机体高凝状态,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疗效显著。
2019年28期 v.28 3159-3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0 ] - 马聪;韩莎莎;刘贤秀;
目的观察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将70例VBD合并PCI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和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脑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血管内皮功能、hs-CRP及FIB的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DHI评分、EEV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峰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明显增快而血管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hs-CRP及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VBD合并PCIV疗效确定,不仅能缓解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并且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降低血液黏稠度。
2019年28期 v.28 3163-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69 ]
- 李敏;韩彩莉;付杏亚;白晓瑜;王水伶;张凤娟;谷体心;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实验组患者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3.4%(4/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21/120)(P<0.05)。对照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主要由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血容量相对不足、空腔脏器的强烈刺激、拔动脉鞘管综合征、动脉选择及压迫不当诱发,实验组主要由精神紧张引起。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及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2019年28期 v.28 3167-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7 ] - 王金红;殷霞;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5例患者选择舒适护理干预(包括舒适环境干预、舒适心理干预、放松治疗干预、腹式呼吸以及转移注意力、康复锻炼等),对照组4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入院指导、体位护理、观察病情、药物指导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05),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护患沟通、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健康状况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2019年28期 v.28 3171-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8 ] - 吕丽琼;欧阳艳琼;孙璇;柯全;胡霞;简志宏;
目的了解不同输液速度输注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照甘露醇的输注速度(125 mL,每6 h 1次)随机分为4组:实验1组输注时间为10 min;实验2组输注时间为15 min;实验3组输入时间为25 min;实验4组以60滴/min约为4 mL/min的速度输注甘露醇10 min,剩余85 mL以160滴/min即10 mL/min输注完毕,总共时间为18 min。连续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颅内压增高患者在颅内压为12,18,25 mmHg时,均为甘露醇输注速度为10 min内滴完颅内压下降最快,不论初始颅内压高低,当甘露醇在10 min内滴完时,颅内压在30 min左右降至最低,甘露醇输注6 h后作用基本消失。结论10 min内输注完甘露醇125 mL可快速降低颅内压,但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作用,而先慢后快输入可避免其一过性的升颅压作用。颅内高压明显时,尤其重度颅内高压时应先慢后快输入。
2019年28期 v.28 3174-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2 ] - 李晓芳;杨会梅;
目的探讨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整体救治时间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1∶1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急救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急救组给予患者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评估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以及瞳孔观察。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程序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呼救至接受治疗的整体救治时间、医院反应时间、预后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急救组患者的整体救治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急救组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急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颅脑损伤患者的医院反应时间、整体救治时间,显著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护理干预方案。
2019年28期 v.28 3177-3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8 ] - 王婵娟;
目的探讨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疼痛护理对膝关节置换(KR)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沟通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沟通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疼痛护理,比较2组焦虑、抑郁情况及疼痛、身体康复、护理满意度。结果沟通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下床活动、进食、伤口愈合、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KR手术患者心理、疼痛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19年28期 v.28 3180-3183+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