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婧;杨惠民;叶超;谭昕;李品慧;杨正;薛晓琳;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患者的丝氨酸代谢产物特点及其丝氨酸代谢产物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1例中医辨证为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丝氨酸代谢产物丝氨酸和甘氨酸浓度,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证候程度,分析丝氨酸浓度与甘氨酸浓度间的相关性及丝氨酸和甘氨酸浓度与BMI、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结果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患者丝氨酸浓度与甘氨酸浓度呈正相关(P<0.05);丝氨酸浓度和BMI呈负相关,但未显示统计学意义;甘氨酸浓度和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丝氨酸浓度、甘氨酸浓度与中医证候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患者丝氨酸代谢产物具有特征性变化,其变化特点与该病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相一致,BMI、丝氨酸代谢产物浓度结合临床症状有可能成为评价该证型患者证候程度的参考指标,为揭示该疾病的中医病机及生物学特征提供了依据。
2019年22期 v.28 2395-2398+2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71 ] - 梁亚飞;申玉行;储心乔;白亚楠;李博林;杨倩;
目的探讨自拟柴金化瘀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胆囊排空率、血清胆囊收缩素受体(CCK-A)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7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2组患者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500 mg/(次·d),治疗组同时口服柴金化瘀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胆囊排空率及血清CCK-A、VI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VI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SF-36评分、胆汁排空率及血清CCK-A水平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8%(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柴金化瘀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提高胆囊排空率、血清CCK-A水平及降低VIP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22期 v.28 2399-2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6 ] - 刘奇;李世蒙;张玉勤;段崇珍;
目的观察小半夏汤加味贴剂"一贴轻"联合昂丹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女性患者恶心呕吐、血浆5-羟色胺(5-HT)、肛门排气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组和一贴轻联合昂丹司琼组,每组40例。昂丹司琼组于术前1 d20:00于神阙穴贴敷无药贴剂,一贴轻联合昂丹司琼组于术前1 d 20:00于神阙穴贴敷一贴轻,术前取下。记录2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检测贴敷贴剂前和术前取下贴剂后血浆5-HT水平,统计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一贴轻联合昂丹司琼组术后6 h和24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昂丹司琼组(P均<0.05),且恶心呕吐发生的程度明显轻于昂丹司琼组(P<0.05)。一贴轻联合昂丹司琼组术前取下贴剂后血浆5-HT水平明显低于昂丹司琼组(P<0.05),且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昂丹司琼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过敏或皮肤损害。结论一贴轻联合昂丹司琼可能通过下调血浆5-HT水平、调节胃肠蠕动而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安全。
2019年22期 v.28 2404-2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1 ] - 潘东续;刘玉章;钟蔼云;杨靖;李耀华;唐晓龙;段永刚;丁英奇;
目的探讨增强固定技术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因冰雪运动或冬季地面结冰滑倒导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65例,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n=26)、B(n=21)、C(n=18)3组,3组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进行治疗,A组采用磷酸钙骨水泥增强固定,B组采用同种异体骨条增强固定,C组单纯实施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比较3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记录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B 2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均<0.05),术后颈干角更大(P均<0.05),肱骨头高度丢失更小(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3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A、B 2组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时活动度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A、B 2组均明显大于C组(P均<0.05)。A、B 2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B 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固定技术治疗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
2019年22期 v.28 2408-2411+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杨伟铭;曹学伟;林定坤;赵彩琼;
目的观察绝经女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丢失的规律,探讨补肾活血法防治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骨丢失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骨化三醇胶丸+钙尔奇D片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龙鳖胶囊+骨化三醇胶丸+钙尔奇D片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2组患者膝关节假体周围的骨密度。结果 2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股骨假体上方远端兴趣区(ROI 1区)、胫骨假体下方近端兴趣区(ROI 2区)的骨密度均明显低于术后1周(P均<0.05),且骨密度均呈进行性降低,其中术后前3个月下降较为明显,术后6~9个月下降趋缓;治疗组术后6个月、9个月时ROI 1区骨密度和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ROI 2区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在术后前6个月呈快速下降趋势,术后6~9个月下降趋于平缓。补肾活血中药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有效防治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骨丢失。
2019年22期 v.28 2412-2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8 ] - 程济玲;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甘露醇、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对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脑氧代谢、脑血流动力学、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HSH4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t_0)、治疗后30 min(t_1)、治疗后60 min(t_2)、治疗后120 min(t_3)循环系统指标、颅内压(ICP)、脑氧代谢指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比较2组休克指数(SI)、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 2组t_1~t_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较t_0时显著增高(P均<0.05),心率(HR)、ICP、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较t_0时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t_1~t_3时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1~t_3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t_0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t_1~t_3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3时间点SI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观察组随访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甘露醇和HSH40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有效促进患者复苏,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氧代谢和血流灌注,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神经功能和预后康复。
2019年22期 v.28 2416-2420+2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3 ] - 戴伟莉;关铭坤;
目的评价腹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6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30例则给予腹针合中药离子导入同时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评分变化以评估治疗有效性。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WHOQOL-BREF评分、Barthel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MA评分、WHOQOL-BREF评分、Barthel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2019年22期 v.28 2421-2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于晓燕;黄国祥;陈佳佳;曹志勇;宋杰;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0例65岁以上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按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和无术后谵妄组,根据脑MRI评价2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并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脑白质疏松分级与术后谵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谵妄组44例,无术后谵妄组76例。术后谵妄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脑白质疏松评分明显高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有吸烟史、中度脑白质疏松、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患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无术后谵妄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17,P=0.000)、中度脑白质疏松(OR=0.688,P=0.010)、重度脑白质疏松(OR=0.712,P=0.005)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分级与术后谵妄评分呈正相关(r=0.193,P=0.000)。结论年龄、中度脑白质疏松、重度脑白质疏松是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重,术后谵妄的程度越重。
2019年22期 v.28 2425-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1 ] - 杨立娟;张焕峰;李中安;柯磊;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联合孔雀开屏针刺法治疗以头痛失眠为突出症状的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椎动脉血运循环的影响。方法将96例以头痛失眠为突出症状的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消炎镇痛、扩张血管、抗失眠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活络胶囊+孔雀开屏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记录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头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旋颈试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椎动脉血运循环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头痛、失眠、枕部酸胀、眩晕、耳鸣、呕心呕吐、视力模糊)评分及SRSS量表中整体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入睡困难、醒后入睡困难、失眠后心境、日间瞌睡、入睡后易醒、清醒后乏力、睡中多梦、使用安眠药物评分与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SRSS量表中6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旋颈试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的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阻力(RI)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参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中文版)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领域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精神支柱领域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活络胶囊联合孔雀开屏针刺法可显著缓解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患者头痛失眠症状,改善颈椎功能与睡眠质量,尤其在提高生理、心理与精神领域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机制之一可能与缓解寰枕筋膜挛缩,减轻椎动脉受压并改善椎动脉血运循环有关。
2019年22期 v.28 2429-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达慧娟;单敏捷;郝敏;
目的观察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配合补肺弥经汤对Ⅱ期和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Ⅱ期和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弥经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拔除引流管后次日(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功能、血气分析与肺功能、Borg困难指数、6分钟行走试验(6MWT)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统计2组留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后随访3个月时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p(O_2)、Sa(O_2)、p(O_2)/Fi(O_2)和肺活量(VC)、肺总量(TLC)、残气量(R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CD8~+和p(CO_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org困难指数、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6MWT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后随访3个月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配合补肺弥经汤治疗Ⅱ期和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不仅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还可显著缩短留管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
2019年22期 v.28 2435-2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7 ]
- 田振峰;郭尔斐;李洁冰;张帅;张斌;吴海龙;武建忠;张立兴;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2019年22期 v.28 2440-2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1 ] - 贝剑宏;陈鹏典;宁艳;王玲;杨卓欣;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疲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疲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法,取穴百会、神庭、关元、气海、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为主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疲劳影响量表(FIS)、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SS积分、FIS积分、FMA积分和BI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FSS积分和FIS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FMA积分和B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缓解脑梗死后疲劳状况,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减少疲劳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9年22期 v.28 2443-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4 ] - 李刚;王立静;龙会平;高松涛;刘玉莲;马兰;王瑜;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接受PCI术,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36.5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4.88%,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14.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虽有呼吸困难不良反应发生,但并不明显增加严重出血等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2019年22期 v.28 2447-2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2 ] - 李军;李树锋;陈连锁;庞英;任意;
目的观察腹部高频热疗联合自拟清胰汤、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0.3 mg微泵持续泵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胰汤并配合腹部热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指标(首次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部高频热疗联合自拟清胰汤、奥曲肽治疗AP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及体征,缩短患者病情康复时间,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2019年22期 v.28 2450-2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2 ] - 胡雄;孙晓铭;
目的观察依替米星注射液合用大黄附子汤对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脓毒症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仅选择常规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抑制胃酸、营养支持、消化道减压、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吸氧及心电监护)联合依替米星注射液静滴,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附子汤经胃管给药治疗,持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急性胃肠损伤(ACI)分级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GI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腹胀、反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急诊重症脓毒症有良好的效果,对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控制作用较为理想,能够修复胃肠功能损伤,改善消化功能,同时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22期 v.28 2453-2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4 ] - 刘波;苏小强;王向阳;
目的观察补肾通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柳氮磺吡啶(口服,1.0 g/次,2次/d)治疗,研究组选择补肾通阳中药每日1剂治疗,均持续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分(PGA)及血清CRP、BGP、CTX-I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BASDAI、BASFI、BASMI、PGA及血清CRP、BGP、CTX-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05)。结论中药补肾通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脊柱强直情况,对于患者康复以及预后改善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2019年22期 v.28 2456-2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李亚昭;魏新考;于瑞双;陈庚;孙琳琳;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101例给予常规治疗,脑利钠肽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联合组10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左西孟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检测3组血清尿酸(U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动脉氧分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统计3组患者用药72 h后治疗效果及首次住院期间病死率;随访6个月,记录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UA、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氧分压、LVEF均明显增高,LVD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UA、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血氧分压、LVEF明显高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LVDd明显短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且脑利钠肽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P均<0.05),脑利钠肽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首次住院期间病死率和6个月后病死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P均<0.05),脑利钠肽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UA、NT-proBNP水平,提高血氧分压及LVEF,改善LVDd,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首次住院病死率和6个月后病死率、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22期 v.28 2460-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3 ] - 刘亚荣;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降脂灵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降脂灵胶囊治疗,疗程皆为8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内皮素-1水平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水平、FM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降脂灵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22期 v.28 2464-2466+2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2 ] - 李嘉鑫;张浩跃;李涵;
目的观察补肺化瘀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慢性肺栓塞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肌钙蛋白(cTnI)和血浆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51例给予补肺化瘀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HMGB-1、cTnI和血浆D-D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以及FIB和P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HMGB-1、cTnI和血浆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肺化瘀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慢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HMGB-1、cTnI和血浆D-D水平。
2019年22期 v.28 2467-2469+2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8 ] - 张计划;邓文;黄文倩;刘彦娥;艾力亚斯·阿不拉;
目的观察六腑合募配穴针刺配合自拟瘦身汤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伴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伴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和饮食干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腑合募配穴针刺配合自拟瘦身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标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脂代谢指标、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指标的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IGT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标准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腹腔脂肪厚度、肝前脂肪厚度、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六腑合募配穴针刺配合自拟瘦身汤可显著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伴IGT患者BMI、体质量与腰围、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其机制可能与其减低内脏脂肪,调节胰岛内分泌系统有关。
2019年22期 v.28 2470-2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6 ] - 陈培彦;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止痛法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除湿止痛法保留灌肠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2组主要临床症状(肛门疼痛、肛门坠胀、肛门潮湿、肛门水肿)积分及缓解时间,统计2组临床疗效,并于疗程结束后,对2组治愈病例进行随访,比较临床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肛门潮湿、肛门水肿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肛门潮湿、肛门水肿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止痛法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肛窦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能够降低临床复发率。
2019年22期 v.28 2474-2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7 ] - 耿艳;皇甫沁媛;范利锋;田兴琴;朱彬;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156例慢性胃炎伴H.pylori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H.pylori根除情况、用药安全性,随访6个月,对比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胃脘痛、胃痞胀、嗳气反酸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毒副作用。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伴H.pylori感染者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基础上辅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及H.pylori根除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有利于减少病情复发。
2019年22期 v.28 2478-2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31 ] - 华先进;杨峰;姚强;王硕;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夹脊穴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下肢疼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LDH伴下肢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深刺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均40例。电针深刺组患者采用电针深刺夹脊穴进行治疗,补阳还五汤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深刺夹脊穴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JOA评分明显高于电针深刺组和补阳还五汤组(P均<0.05),VAS评分明显低于电针深刺组和补阳还五汤组(P均<0.05);联合治疗组的血清β-EP水平均高于电针深刺组和补阳还五汤组(P均<0.05),血清PGE_2、5-HT水平均低于电针深刺组和补阳还五汤组(P均<0.05);电针深刺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LDH伴下肢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2019年22期 v.28 2481-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08 ] - 赵颖;
目的观察桂枝葛根汤加减配合微针强通首尾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行微针治疗,手太阳小肠经少泽穴为首穴,听宫为尾穴,首尾循经,局部阿是穴,并依据证候进行配穴,微针频率2 d 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疗程同微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血生化、临床症状、体征、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和基底动脉及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JOA评分和基底动脉及椎动脉收缩期Vs、Vm及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任意不良反应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结论较单一微针强通首尾穴治疗颈椎病,联合桂枝葛根汤加减可获取更佳的临床疗效,可能与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22期 v.28 2485-2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