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俊紫;杨斌;宋波;姚政;陈文慧;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的作用,并从过氧化酶体β氧化途径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10 d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及龙胆苦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5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和5%红糖水饮用饲养,12周后检验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予500μL/(kg·d)生理盐水灌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23 mg/(kg·d)灌胃,龙胆苦苷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予50,100,200 mg/(kg·d)龙胆苦苷灌胃,时间均为8周。称体质量,处死大鼠测定肝质量,计算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取血检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血脂[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HE染色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X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多饮多食、肥胖和精神倦怠,龙胆苦苷各剂量组上述症状明显较模型组好转。模型组大鼠肝脏切片出现明显脂肪空泡样改变,龙胆苦苷各剂量组脂肪空泡数量明显较模型组减少。模型组大鼠肝质量、体质量、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龙胆苦苷各剂量组除体质量与模型组相近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龙胆苦苷高剂量组血清AST、ALT、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均<0.05)。模型组ACOX1和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龙胆苦苷各剂量组ACOX1和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龙胆苦苷各剂量组ACOX1和PPARα蛋白表达量及龙胆苦苷高剂量组ACOX1和PPARα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均<0.05)。结论龙胆苦苷可明显改善NAFLD大鼠症状及肝功能,降低血脂,可能与其可以调控肝脏过氧化酶体β氧化关键酶ACOX1和PPARα的表达有关。
2019年21期 v.28 2281-2285+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8 ] - 黄正团;曹颖颖;
目的构建和评价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结合夹尾(恐吓)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夹尾组和肾气丸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其余组均采用D-半乳糖及三氯化铝造模,持续8周;夹尾组和肾气丸组从第5周开始,在造模的同时用夹尾(恐吓)法建立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肾气丸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10 g/kg灌胃。每2周观察记录1次大鼠的症状、体征变化,第8周末进行水迷宫测试。测试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收集血清检测下丘脑-垂体系统生化指标。取大鼠大脑,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组化法对大脑的海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夹尾组表现为精神亢奋、躁动,大便色黑干硬,毛色发暗枯槁等,造模第6周和第8周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对照组、模型组症状、体征相似,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量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水迷宫测试显示模型组、夹尾组、肾气丸组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均<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均<0.05),而夹尾组比模型组出现较早。海马组织HE染色和免疫荧光组化显示模型组、夹尾组比对照组出现较多神经元细胞死亡和CHAT阳性神经元减少,而夹尾组较为严重,肾气丸组则有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化指标血清皮质醇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夹尾组、肾气丸组(P均<0.05),夹尾组明显低于肾气丸组和对照组(P均<0.05),肾气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结合夹尾(恐吓)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是比较理想病证结合模型,可能皮质醇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证候客观化评价指标之一。
2019年21期 v.28 2286-2291+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6 ] - 李斐斐;刘晓菲;张洋;王圆圆;韩笑;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饮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裸鼠淋巴管生成途径COX-2/VEGF通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环氧合酶-2(COX-2)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健脾饮对乳腺癌癌前病变淋巴管生成的干预作用机制,寻找中药复方抑制淋巴管生成的作用靶点。方法取120只BALB/c-nude mice裸鼠,采用乳腺原位移植MCF-10AT细胞株方法建立癌前病变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裸鼠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疏肝健脾饮组、疏肝理气组、健脾化痰组、活血化瘀组分别予以相应中药制剂灌胃,均1次/d;他莫昔芬组给予他莫昔芬腹腔注射,每周2次。各组均连续干预9周。至第9周周末处死各组裸鼠,分别采用Western-blot、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COX-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疏肝健脾饮组、疏肝理气组、活血化瘀组、他莫昔芬组VEGF-C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且疏肝健脾饮组均明显低于活血化瘀组(P均<0.05)。疏肝健脾饮组、健脾化痰组、他莫昔芬组VEGFR-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且疏肝健脾饮组及他莫昔芬组均明显低于疏肝理气组(P均<0.05);疏肝健脾饮组、疏肝理气组、他莫昔芬组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且疏肝健脾饮组及他莫昔芬组均明显低于健脾化痰组及活血化瘀组(P均<0.05)。疏肝健脾饮组、疏肝理气组、他莫昔芬组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且疏肝健脾饮组和他莫昔芬组明显低于活血化瘀组(P均<0.05);疏肝健脾饮组、他莫昔芬组CO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疏肝理气组(P均<0.05)。疏肝健脾饮组与他莫昔芬组VEGF-C、VEGFR-3、COX-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疏肝健脾饮可通过干预VEGF-C、VEGFR-3、COX-2的表达而影响淋巴管的生成,抑制乳腺癌癌前病变。
2019年21期 v.28 2292-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2 ] - 魏海梁;李京涛;闫曙光;郭辉;司明明;肖刚;陈志国;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小鼠癌组织中CXCR4及CD133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八珍汤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机制。方法将70只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5只、八珍汤组35只。2组均采用结肠癌CT26细胞混悬液直接注射的方法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后第10天起,模型组以无菌蒸馏水灌胃,八珍汤组以八珍汤灌胃,均连续灌胃10 d。自灌胃开始后第2,4,6,8,10天测量肿瘤大小并计算体积,然后计算抑瘤率。灌胃后的第11天处死2组裸鼠,取瘤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CXCR4和CD133表达情况。结果灌胃后第2,4,6,8,10天,八珍汤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均<0.05),八珍汤组抑瘤率为56.13%。移植瘤组织HE染色显示,八珍汤组较模型组细胞异型性小,且细胞排列成团现象不明显。2组CXCR4、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虽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八珍汤组约较模型组降低10%。结论八珍汤可以通过抑制CXCR4及CD133的共表达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2019年21期 v.28 2297-230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6 ] - 刘勇;张少光;王晶晶;雷勇;韩莉;霍建丽;刘铁军;赵杏苗;
目的观察加味如意黑白散联合火针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IL-23、IFN-γ及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加味如意黑白散联合火针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参照色素积分标准评价患者皮损改善状况,检测IL-23、IFN-γ、Hcy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色素积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色素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IL-23、IFN-γ、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均未见异常。结论加味如意黑白散联合火针治疗白癜风效果更好,可能与有效调节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23、IFN-γ和Hcy的表达有关。
2019年21期 v.28 2301-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 王丽芬;陈坤;黄丽萍;王晓霞;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对照组和醒脑开窍组,在给予脑梗死恢复期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接受传统针刺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疗程4周。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评价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2组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经颞窗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冲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BI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醒脑开窍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4周后的BI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P均<0.05)。醒脑开窍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Vd、Vs、Vm均比治疗前明显加快而PI和RI显著降低(P均<0.05),颈内动脉颅内段RI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参数无太大变化(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明显缓解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梗死侧脑缺血及颈内动脉参数,增加缺血区血供。
2019年21期 v.28 2305-2308+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97 ] - 王玉梅;刘博;周少英;颜廷启;孙江江;孔维;张莉;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辅助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和免疫指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规范化治疗,对照组于术后第2天肠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使用中药十全大补汤,连续使用至术后第8天。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Hb)]及免疫指标[淋巴细胞总数(TLC)和血清IgA、IgG、IgM],统计2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2组患者ALB、PAB、TFN、Hb、TLC、IgA、IgG、IgM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辅助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胃癌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2019年21期 v.28 2309-2312+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7 ] - 霞晓燕;石勇;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方配合非诺贝特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应答率及Th1/Th2淋巴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将64例P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及非诺贝特口服,观察组给予熊去氧胆酸、非诺贝特及清肝利胆方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酸(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乏力、皮肤瘙痒、腹胀、黄疸、胁痛、口苦6项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参照Barcelona标准、ParisⅠ标准和ParisⅡ标准评价2组生化应答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AST、AST、ALP、GGT、TBil、IgM、IgG、IgA、IL-2、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L-4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乏力、皮肤瘙痒、腹胀、黄疸、胁痛和口苦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化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利胆方配合非诺贝特可以有效降低对UDCA应答不佳PBC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提高应答率,改善症状,可能与其恢复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减轻免疫反应有关。
2019年21期 v.28 2313-2316+2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3 ] - 都雯;赵桂香;
目的观察参芪仙补汤防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柔红霉素所致亚临床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对B型利钠肽(BNP)和P-R间期的影响。方法将140例AM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化疗,7 d为1个疗程,共化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仙补汤治疗,与对照组同步治疗。记录2组化疗疗效和心脏毒性分级情况,2组化疗前、化疗第1个疗程末、第2个疗程末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比较2组BNP和P-R间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化疗诱导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心脏毒性反应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第2疗程中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中乏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胸痛、心慌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个疗程末、第2个疗程末血浆cTnI、CK-MB、CK、LDH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在以上时间点以上指标、总检出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第1个疗程末、第2个疗程末LVEF、E/A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时间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第2疗程末室壁运动减弱、心室扩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2疗程末ST—T段改变、Q—T间期延长、QRS波低电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第1个疗程末、第2个疗程末BNP、P—R间期均较化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芪仙补汤在增强AML化疗诱导效果的同时,还能减轻柔红霉素所致的亚临床心脏毒害,抑制BNP和P—R间期增大,心脏保护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2019年21期 v.28 2317-2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刘莲;崔书彦;王晨雪;张红霞;李娜;简洋洋;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裸鼠HepG2肝癌移植瘤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阿霉素组、红景天苷组和联合组,每组6只。阿霉素组小鼠给予阿霉素溶液1 mg/kg腹腔注射,红景天苷组给予红景天苷溶液80 mg/kg腹腔注射,联合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阿霉素+红景天苷溶液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均每2 d注射1次,共15次。测定各组小鼠注射5次、10次、15次后的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实验结束后取瘤体测定瘤质量,并采用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IGF2BP3 mRNA表达情况。结果联合组小鼠生存状况较好,肿瘤生长缓慢;其次是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模型组小鼠生存状况较差,反应缓慢,肿瘤生长迅速。注射5次后,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8,P=0.225);注射10次后,联合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注射15次后,阿霉素组、红景天苷组和联合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小于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P均<0.05);联合组注射5次、10次、15次后的抑瘤率均明显高于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P均<0.05)。阿霉素组、红景天苷组和联合组瘤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P均<0.05)。阿霉素组、红景天苷组和联合组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TI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组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P均<0.05),TI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P均<0.05)。阿霉素组和联合组IGF2和IGF2B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联合组IGF2和IGF2B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阿霉素组和红景天苷组(P均<0.05)。结论红景天苷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霉素或红景天苷。
2019年21期 v.28 2323-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0 ]
- 颜甘玲;蔡明玲;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对外伤性癫痫(PTE)患者炎症因子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PTE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颅脑外伤常规治疗及抗癫痫药物治疗,实验组增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浆一氧化氮(NO)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浆NO、T-AO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可以明显降低PTE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效果优于单独抗癫痫药物治疗。
2019年21期 v.28 2328-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5 ] - 杜虎城;张然;李艳华;
目的观察麒麟丸配合精索静脉曲张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低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低位结扎术联合麒麟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动能力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精子浓度、a与b级精子占比及精子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增高,观察组患者增幅更加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正常精子占比、VSL及VC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增高,观察组患者增幅更加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麒麟丸配合精索静脉曲张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子活动能力,提高精子浓度,疗效确切。
2019年21期 v.28 2331-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6 ] - 陈方姗;李阔;徐山凌;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郁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并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郁方药,治疗21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评分、焦虑抑郁状况(SAS评分、SDS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郁法能够显著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21期 v.28 2334-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5 ] - 李倩男;房颖;王海英;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指数、mMRC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分值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胸憋、喘息、气短、咳嗽、咳痰、乏力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mMR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_1/FVC、DLCO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O_2)均明显升高(P均<0.05),p(CO_2)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益气养阴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p(CO_2)。
2019年21期 v.28 2338-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3 ] - 苗青;杜虎城;
目的探究扶正祛毒汤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术后予以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祛毒汤治疗,观察对比2组近期临床疗效、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人工肛门功能、形成规律排便情况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观察组Ⅲ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为5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1%(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形成规律性排便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PS评分为(82.36±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7±4.27)分(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在常规FOLFIRI化疗基础上辅以扶正祛毒汤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减轻药物毒副反应,并可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功能,促进患者形成规律性排便,继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9年21期 v.28 2342-2344+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4 ] - 陈旭东;詹继东;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解毒烧伤膏联合亲水性银离子敷料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2例Ⅱ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个创面)采用亲水性银离子敷料治疗,观察组(52个创面)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清热解毒烧伤膏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2组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水平。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评估2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2组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RP、IL-6、MCP-1、TGF-β_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MCP-1、TGF-β_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烧伤膏联合亲水性银离子敷料治疗Ⅱ度烧伤疗效确切,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程度。
2019年21期 v.28 2345-2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9 ] - 罗孝全;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口服,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胃肠激素水平、炎症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胃动素(MTL)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GAS、V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与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21期 v.28 2348-2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8 ] - 王宏;张媛霞;
目的探究中医益肾养血通络法联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等。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益肾养血通络法治疗,2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及治疗安全性,并随访12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鸣分级量化评分为(4.02±2.9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4±2.67)分(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P<0.05)。结论对神经性耳鸣患者在常规高压氧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益肾养血通络法治疗可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耳鸣病情,减少病情复发,且治疗安全。
2019年21期 v.28 2351-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45 ] - 汪念;
目的探讨熊胆开明片联合地塞米松和噻吗洛尔滴眼剂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和噻吗洛尔滴眼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熊胆开明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治愈率,检测2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角膜后沉着物(KP)水平和房水中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2组治疗后的眼压、KP均显著降低(P均<0.05),视力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眼压、K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房水中PGE_2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房水中PGE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胆开明片联合地塞米松和噻吗洛尔滴眼剂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疗效更佳,且可明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2019年21期 v.28 2355-2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0 ] - 郭淑芸;高永平;张玲玲;苏丽;张峰;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1 d、3 d、7 d进行TEG监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记录患者围术期各时段凝血功能的变化趋势,统计患者发生高凝状态情况。结果与术前24 h比较,患者术后1 d、3 d、7 d的R值、K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R值术后3~7 d有明显升高趋势,K值术后1~3 d呈明显降低趋势; Angle角、MA值和CI值术后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第3天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共18例(22.5%),其中凝血因子型高凝5例(27.8%),血小板型高凝9例(50.0%),混合型高凝4例(22.2%),经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TEG是判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能科学、准确地监测出患者的高凝状态,并根据高凝类型进行预防性抗凝干预,对术后早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21期 v.28 2358-2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3 ] - 陈龙;王曼;
目的观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对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以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选择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每日3次;研究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口服,每日1剂。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GAS与MTL水平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上腹胀痛、饱胀感、嘈杂、食欲不振、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证候积分及GAS与MT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痊愈率、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GAS与MTL含量,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年21期 v.28 2361-2363+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