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恒清Ⅰ号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孟胜喜;霍清萍;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梁芳;汪天湛;张洪艳;彭学丰;曹健美;李文涛;

    目的观察恒清Ⅰ号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次,每日1次)、立普妥(20 mg/次,每晚1次)口服,对伴发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恒清Ⅰ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0 mg/次,每日3次)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测定量表(MMSE)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MMSE评分、HDS评分、ADL评分有增高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MMSE评分、HD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恒清Ⅰ号方可以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2019年16期 v.28 1711-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4 ]
  • 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演变与中风复发关系研究

    吴凡;田立茹;刘桐伊;杨帆;都文渊;裴林;姚建景;赵玉斌;

    目的探讨包括中医证候演变特点在内的多种复发因素对于缺血性中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339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资料,随访1年,运用Cox回归分析多种可能因素对于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影响。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1年复发率为11.7%(39/33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风险是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2.573倍,恢复期阴虚阳亢证显现的患者复发风险是未显现患者的3.991倍,男性复发风险是女性的2.74倍,急性期使用中药汤剂患者复发风险是未使用患者的34.3%。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男性患者、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阴虚阳亢证的显现是中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期中药汤药治疗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2019年16期 v.28 1715-1718+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28 ]
  • 骨关节炎不同中医分型的免疫学分析及痹祺胶囊的干预作用

    李芳;姚建华;任秀英;闫永龙;郑桂敏;张风肖;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并分析痹祺胶囊对骨关节炎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3组: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30例,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24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痹祺胶囊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IL-1、MMP-3、TIMP-1、COMP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血清IL-1、MMP-3、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P均<0.05),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P均<0.05);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血清TIMP-1水平及RBC-C3bRR均显著低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P均<0.05),RBC-ICR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而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P均<0.05);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P<0.05),RBC-ICR显著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组IL-1、MMP-3、COMP下降及TIMP-1上升程度最大,其次为脾肾两虚、湿注骨节组,最后为肝肾亏虚、痰瘀交阻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证型的骨关节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程度不同,其随着病变的加重而逐渐下降;痹祺胶囊适用于任何一型骨关节炎患者,尤其对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治疗效果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清IL-1、MMP-3、COMP水平,提高TIMP-1水平,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2019年16期 v.28 1719-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3 ]
  • 通络除痹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石蓓;王彩梅;石立鹏;吉杏媛;李新华;龚小平;李淑兰;

    目的观察通络除痹丸治疗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及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络除痹丸,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通络除痹丸能明显缓解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有效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2019年16期 v.28 1724-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5 ]
  • 天蛭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石花;段凯强;史亚绘;席翔雁;孟凡芳;程海;

    目的探讨天蛭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150 mg/次,1次/d),观察组降压用药同对照组,另增天蛭方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与结束1个疗程后评测2组患者血压水平、症状积分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在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患者的降压疗效与症候改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显效率、症候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天蛭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好,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可能是天蛭方发挥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2019年16期 v.28 1728-1731+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苏叶地黄汤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房娜;李平;张晓瑜;

    目的探讨苏叶地黄汤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CR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苏叶地黄汤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以及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脂代谢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的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脂代谢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苏叶地黄汤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2019年16期 v.28 1732-1735+1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 ]
  • 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及血管重塑的影响

    何涛;易桂文;徐玲文;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及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将164例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口服,疗程为3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和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大血管病变相关指标[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颈动脉重构的发生率和重构类型,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VRI)和脉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A1 c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空腹血清C肽、HOMA-IR、IMT、斑块积分和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HOMA-β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重构发生率和负性重构率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负性重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PSV、EDV和PI均明显升高(P均<0.05),VRI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RI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及颈动脉IMT,缩小和稳定斑块,改善血管重构和血流参数,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9年16期 v.28 1736-1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02 ]
  • 中药内外同治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吴家明;周临东;沈佳威;耿泽;刘锌;

    目的观察自拟滑膜炎汤联合伤科消炎膏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痰凝湿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诊断为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且中医辨证为痰凝湿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内服滑膜炎汤联合外用伤科消炎膏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外敷。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VAS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骨关节炎评分(WOMAC),统计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肿胀度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滑膜炎汤内服联合外敷伤科消炎膏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2019年16期 v.28 1741-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3 ]
  • 负压拔罐与VSD治疗不同类型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比较

    郑文立;王立民;赵连魁;张向涛;李明;

    目的观察比较负压拔罐与真空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不同类型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9例慢性创面患者,其中创面类型属于浅溃疡50例、简单窦道28例、复杂窦道41例,每种创面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拔罐组和VSD组。拔罐组给予拔罐负压治疗,每日1次;VSD组给予VSD持续负压治疗,3 d更换1次。记录不同创面类型中2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3 d、7 d、14 d后愈合面积比例,观察不同创面类型中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疼痛评分。结果浅溃疡、简单窦道中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窦道患者中拔罐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长于VSD组(P<0.05)。浅溃疡、简单窦道中2组治疗3 d、7 d、14 d后创面面积比例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P均<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杂窦道中拔罐组治疗3 d、7 d、14 d后创面面积比例无明显变化(P均>0.05),VSD组治疗7 d、14 d后创面面积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拔罐组(P均<0.05)。浅溃疡、简单窦道中2组治疗7天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杂窦道中拔罐组治疗7 d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疼痛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均>0.05),VSD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拔罐组(P均<0.05)。结论对于浅表溃疡及简单窦道患者,拔罐与VSD治疗疗效相等或相似;对于复杂窦道患者,只有VSD治疗是有效的,在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19年16期 v.28 1745-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及对血清致炎因子的影响

    孟兵;刘冬梅;谢颖桢;

    目的观察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及对血清致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评定量表(FAI)分级、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致炎因子的含量,统计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面色■白、眩晕健忘、四肢乏力、懒言少语积分与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AI分级、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致炎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S-QOL量表中精力、活动能力、家庭角色、自理能力、工作/劳动、上肢功能、思维能力、情绪、社会角色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精力、活动能力、家庭角色、自理能力、工作/劳动、上肢功能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不仅能够缓解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疲劳状态,还能提高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致炎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2019年16期 v.28 1750-1754+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98 ]

临床研究

  •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顾皛星;王彦;赵颖;

    目的评价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后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8周后RDQ各项评分(胃灼热、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反食)、HAMD评分、PSQ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62.5%和32.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NERD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16期 v.28 1755-1757+1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7 ]
  •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乔硕;张争;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及对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间隙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尿流动力学(残余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逼尿肌压和最大尿流率)、排尿次数以及国际下尿道综合症状评分(LUTS)、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内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24 h排尿次数、LUT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尿流动力学,提高生活质量。

    2019年16期 v.28 1758-1760+1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7 ]
  • 自拟清痹汤离子导入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刘一帆;牛学刚;司洁如;徐黎明;孙焕霞;

    目的探讨自拟清痹汤离子导入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相关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试验组则给予自拟清痹汤离子导入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膝关节功能积分变化情况,治疗4周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膝关节功能积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试验组膝关节功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自拟清痹汤离子导入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佳疗效,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抑制炎性反应。

    2019年16期 v.28 1761-1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8 ]
  • 中药熏洗联合普济痔疮栓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刘洁;马云云;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普济痔疮栓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对照组采用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肛门功能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均明显升高(P均<0.05),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明显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明显改善肛门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

    2019年16期 v.28 1764-1766+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12 ]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

    林广劲;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4周。统计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统计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3个月的骨密度及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尿钙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骨密度及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尿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可促进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骨代谢有关。

    2019年16期 v.28 1767-1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6 ]
  •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三七粉对开放骨折术后骨愈合影响的研究

    李国梁;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三七粉对开放骨折患者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开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三七粉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1周、2周、4周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细胞比容(Hct)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出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1 d时,2组患者Hb、Plt及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时间推移,2组患者Hb、Plt以及Hct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术后1周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4周时观察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出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三七粉治疗可明显缩短开放骨折术后患者愈合时间,促进气血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16期 v.28 1770-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针刺疗法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比研究

    张德枰;赖登军;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为该病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与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和时间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针刺疗法,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针刺疗法同等的效果,但短时间内不能充分说明其疗效要更优于针刺疗法。

    2019年16期 v.28 1774-1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9 ]
  • 艾司洛尔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

    张汉青;肖美玲;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患者给予艾司洛尔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仅给予艾司洛尔治疗。统计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及心率达标2 h后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动能障碍(MODS)评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末期血流峰值速度比(E/A)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心率达标2 h后MAP、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心率达标2 h后cTnI、CK-MB、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心率达标2 h后LVEF、E/A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艾司洛尔能够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具有显著心肌保护作用,且可增强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2019年16期 v.28 1777-1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4 ]
  • 益肾蠲痹丸内服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王勤志;陈崎;徐立军;李名武;周聪;

    目的探讨内服益肾蠲痹丸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碳酸氢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患者益肾蠲痹丸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75.8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内服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2019年16期 v.28 1781-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3 ]
  • 银杏内酯注射液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关婷;王思思;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改善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分析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BI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降低血清IL-6、hs-CRP及TNF-α水平,缓解病灶部位炎性损伤,从而保护脑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2019年16期 v.28 1784-1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5 ]
  • 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杨可;

    目的探讨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直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RI、VAS及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佳,且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

    2019年16期 v.28 1788-1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61 ]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苏龙;王晓明;林涛;车海江;解利平;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精神状态(MMSE)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变化情况;预后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内皮素-1(ET-1)、S100B及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MMSE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NIHSS评分均降低(P均<0.05),实验组患者上述评分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均<0.05)。实验组患者预后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2%(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结局,降低ET-1、S100B及NPY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2019年16期 v.28 1791-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7 ]
  • 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马仲林;杨春燕;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RA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以及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晨僵时间、休息痛评分、压痛个数、肿胀个数、双手握力和健康状况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RF、CRP、ESR、A-CC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RA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改善RA患者的症状及活动度,减轻病情。

    2019年16期 v.28 1794-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

    梁海云;王良;张茂;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情况、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梗死中心区域及周边CTP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BV及CB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MT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结论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区域及周边区域组织灌注,治疗效果确切,预后佳,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2019年16期 v.28 1797-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5 ]
  • 别嘌醇联合益气除痹通络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家族、TNF-α水平的影响

    杨君慧;

    目的观察别嘌醇联合益气除痹通络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家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别嘌呤醇口服,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除痹通络方辅助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关节损伤评分、血尿酸、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骨质破坏评分、关节腔狭窄评分及血尿酸、IL-1β、IL-8、IL-1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别嘌醇联合益气除痹通络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关节损伤程度,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

    2019年16期 v.28 1800-1802+1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5 ]

护理研究

  • 医生-护士-患者三位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张洁;吕晓静;陈志花;刘莉;王君;

    目的探讨医生-护士-患者三位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出院时生化代谢指标控制良好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医生-护士-患者一体化管理组(管理组44例)和患者自我管理组(对照组44例),进行12周的随访管理,以生化代谢指标、自我效能评价指标、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为评价标准,对2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管理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的达标率、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各项评分及总分、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医生-护士-患者三位一体化管理模式适合出院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16期 v.28 1803-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4 ]
  • 综合性优化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杨慧;燕敏;

    目的探析综合性优化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62例。B组仅给予患者传统基础性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准备、并发症以及感染的预防等。A组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予以患者综合性优化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接诊护理、入院护理、心理指导、住院期护理以及治疗阶段护理等。观察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并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测评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A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护士态度、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护理水平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为(19.33±2.11)d,明显短于B组的(29.48±2.96)d(P<0.05);A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予以综合性优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其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极具应用推广价值。

    2019年16期 v.28 1807-1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83 ]
  • 目标任务导向联合认知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李俊蕾;陆蓉;陈婷;

    目的探讨目标任务导向联合认知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病情稳定后行常规性肢体运动训练,观察组病情稳定后行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2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目标任务导向联合认知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年16期 v.28 1810-1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4 ]

综述

  • Th17细胞及IL-17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研究进展

    陈亚琴;曹拥军;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症,最终导致软骨及骨破坏~([1])。RA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环境、遗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RA典型特点为滑膜慢性炎症致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以及免疫细胞浸润。这些事件促使了白细胞聚集、免疫细胞激活,分泌大量炎性介质,最终导致了关节及骨损害。一系列的免疫细胞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包括CD4~+T

    2019年16期 v.28 1814-1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8 ]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神经系统疾病关系

    林思宁;李建民;张云鹤;付爱军;

    <正>人类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一种主要的胆固醇载体,在维持周围和大脑的脂质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围,apoE主要由肝脏和大噬细胞合成。在大脑中,apoE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并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成员传递胆固醇和其他必需的脂质。ApoE对脂类物质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所以常以脂类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脂质的代谢与转运。ApoE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且有助于神经元的修复及大脑葡萄糖的代谢

    2019年16期 v.28 1818-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1 ]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浅谈

    张宏;王旭昀;郑伟康;张春艳;韦尼;刘美奇;

    <正>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膝关节骨、软骨、滑膜的退化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关节疾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严重者可导致残疾~([1])。KOA的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西药治疗主要针对缓解疼痛,且疗效欠佳;手术治疗费用昂贵。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多种方法,在KOA早期治疗有一定优势。其中非药物疗法在临床较为常用,其经济安全,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有效缓解疼痛

    2019年16期 v.28 1821-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79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1本刊设有栏目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性医学研究、论著、临床研究、中医论坛、综述、物理诊断、临床检验、护

    2019年16期 v.28 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