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木松;张贵贤;魏媛媛;秦维;陈晖;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2α)-Caspase-12通路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防治酒精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采用乙醇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茵陈蒿汤组同时给予3. 5g/kg茵陈蒿汤灌胃,10周后处死动物,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表现,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茵陈蒿汤抑制GRP78、eIF-2α、Caspase-12的活性可能是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2019年06期 v.28 571-57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屈敏;高泽莉;
目的探讨血钙、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MM初诊患者作为MM组,并于同期选取60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收集2组受检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血钙、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调节性T细胞检测数据,并比较不同分期的MM患者、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MM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均<0. 05),血钙、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及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不同分期的MM患者间除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外(P> 0. 05),其余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MM治疗有效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P <0. 05),血钙、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均<0. 05),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钙、β2微球蛋白和调节性T细胞是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钙、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调节性T细胞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为MM患者的免疫调节和初诊治疗中的针对性用药提供了依据。
2019年06期 v.28 575-578+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黎靖宇;黄品秀;谢伟;蔡军;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 023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健康男性血清25-OHD水平,按其水平分为5组:A组109例,25-OHD <50 nmol/L; B组485例,50 nmol/L <25-OHD≤70 nmol/L; C组664例,70 nmol/L <25-OHD≤90 nmol/L; D组434例,90 nmol/L <25-OHD≤110 nmol/L; E组331例,25-OHD≥110 nmol/L。禁欲3~7 d后手淫法获取精液标本,应用精子质量分析仪(CASA)检测精子,按《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手册》第5版要求检测精子形态。比较各组年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结果各组年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在柳州地区,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精液质量无关。
2019年06期 v.28 579-58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任萃萃;朱维平;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在此治疗过程中督灸治疗的减毒、增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督灸联合长效干扰素α-2a组(治疗组)和长效干扰素组α-2a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谷丙转氨酶(ALT)、HBV DNA阴转情况、HBeAg血清学转换情况以及干扰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2周、24周时,治疗组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48周时2组ALT水平均正常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4周、48周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纳差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督灸联合长效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换率以及降低干扰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长效干扰素组α-2a治疗,为督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2019年06期 v.28 582-584+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1 ] - 胡志萍;甘宁;陈焕朝;李泽浩;江建平;付皓云;
目的研究白龙灵沙汤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荷Lewis肺癌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白龙灵沙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取传代好的带瘤小鼠的实体瘤块,研磨后右腋下皮下接种。接种后次日,白龙灵沙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3. 33 g/(kg·d)、16. 67 g/(kg·d)、8. 33 g/(kg·d)白龙灵沙汤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28 d。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末次给药24 h后取瘤块称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白龙灵沙汤高剂量组小鼠的一般状况明显好于模型组。白龙灵沙汤各剂量组小鼠瘤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且白龙灵沙汤高、中剂量组均明显低于白龙灵沙汤低剂量组(P均<0. 05);白龙灵沙汤高、中剂量组抑瘤率均明显高于白龙灵沙汤低剂量组(P均<0. 05);白龙灵沙汤高、中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白龙灵沙汤低剂量组(P均<0. 05),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白龙灵沙汤低剂量组(P均<0. 05);白龙灵沙汤各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且白龙灵沙汤高、中剂量组均明显低于白龙灵沙汤低剂量组(P均<0. 05)。结论白龙灵沙汤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从而降低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具有明显抑瘤作用。
2019年06期 v.28 58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覃辉;周城恩;陆晖;江颖;张永全;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方结合胞磷胆碱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疗效及对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雌二醇(E2)及抗凋亡因子(Liv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地黄饮子方结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认知功能(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和注意力、语言能力、MMSE总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精神病理症状(NPI评分)及血清β-AP、E2、Livin水平的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MMSE总分,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和注意力、语言能力积分,E2水平、Livin水平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 05),NPI评分和β-A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均<0. 05)。结论地黄饮子方结合胞磷胆碱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病理状态以及血清β-AP、E2和Livin表达水平,疗效确切。
2019年06期 v.28 589-592+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86 ] - 陆运鑫;卢旭全;吴发胜;莫苑君;谭智威;杨婉婷;梁平;侯恩存;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瘀方联合射波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胰腺癌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进行射波刀治疗,对照组患者射波刀治疗结束后不再给予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益气健脾化瘀方连服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99)水平、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肿瘤复发转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腹胀、胁痛、黄疸、纳呆、乏力评分和血清CEA、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和血清CEA、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近期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升高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肿瘤复发转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益气健脾化瘀方联合射波刀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更好,且有较好的肿瘤局控作用,安全性好。
2019年06期 v.28 593-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13 ] - 曹蓓;李红;戴强;崔艳;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浴足配合西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足背动脉硬化下肢血流动力学、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8例2型糖尿病合并足背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同时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方浴足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足背皮肤温度及最大无痛行走距离,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单项积分与总积分、足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硬化斑块数量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均显著改善(P均<0. 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P均<0. 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FPG、HbA1c均显著降低,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 2组治疗后足背皮肤温度及最大无痛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浴足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足背动脉硬化疗效确切,不仅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还能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及凝血-纤溶功能,有利于预后康复。
2019年06期 v.28 597-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5 ] - 张艳彬;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干预和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行健康体检超声检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应用《中医"治未病"体质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中医体质类型,再由中医内科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246例患者中共有7种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例由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气虚质34. 55%(85/246)、痰湿质27. 64%(68/246)和湿热质18. 70%(46/246)。各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证候中气虚质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占82. 35%;湿热质以湿热蕴结证为主,占56. 52%;痰湿质以痰湿内阻证为主,占63. 24%;瘀血质均为痰瘀互结证,占100%。采用非参数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三种中医体质类型各中医证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高度相关(r=0. 816);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中度相关(r=0. 617);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中度相关(r=0. 663);气郁质与肝郁脾虚证低度相关(r=0. 410),与肝郁气滞证中度相关(r=0. 711);瘀血质与痰瘀互结证高度相关(r=0. 883)。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部分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
2019年06期 v.28 602-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92 ] - 孔利霞;孔军卫;赵天昌;王梅;王旭锋;
目的探讨微创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6个疗程。统计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3. 33%和80. 00%,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6. 67%和60. 00%,研究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AFP、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检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均<0. 05),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皮下动脉植入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化疗,且可增强患者免疫力,减轻化疗反应。
2019年06期 v.28 606-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王国平;袁峰;林志仁;王伟锋;潘艳玲;陈胜民;
目的回顾分析不同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多西紫杉醇+顺铂,TP方案)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其中40例(A组)行1周期新辅助化疗,36例(B组)行2周期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结束后2周内开始行相同方案的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 1%,54.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3); 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 2%,55. 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99); 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0. 0%,64. 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26); A组Ⅱ度白细胞减少比例为20. 0%,明显低于B组的36. 1%(P <0. 05)。结论 1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较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长期生存率。
2019年06期 v.28 610-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8 ] - 邹阳;庞宇峰;黄娟;
目的观察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和中期因子(Midkine)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腺癌患者98例,为甲状腺腺癌组;选择同期甲状腺腺瘤患者45例,为甲状腺腺瘤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各组血液中Chemerin和Midkine水平。观察3组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变化,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差异,观察甲状腺腺癌患者治疗后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变化,评价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诊断甲状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 05),而甲状腺腺瘤组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包膜是否突破无明显相关性(P均> 0. 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 05)。手术后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在鉴别甲状腺腺瘤和腺癌中,Chemeri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844,95%CI[0. 774,0. 900],最佳临界值为2. 69 mg/L,敏感度为78. 2%,特异度为78. 5%; Midkine的AUC为0. 893,95%CI[0. 831,0. 939],最佳临界值为12. 63 ng/L,敏感度为97. 4%,特异度为76. 9%。甲状腺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Midkin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673,P <0. 05)。结论血清Chemerin与Midkine水平是反映甲状腺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能成为指导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9年06期 v.28 61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王璞;周佩洋;张贵斌;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干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各53例,早期干预组在手术完成后即开始针灸治疗,并于损伤后2周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晚期干预组则于术后2个月后开始针灸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综合功能FCI评分和神经功能康复指标中运动功能评分、触觉评分以及痛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 05),且早期干预组均显著高于晚期干预组(P均<0. 05);治疗后早期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 <0. 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28 618-620+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7 ] - 于红;王维涛;嵇钧安;陈兆波;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癌症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症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化疗后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胶升白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血常规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 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前各分度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后2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均少于治疗前(P均<0. 05),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均<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癌症患者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现象,临床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水平,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2019年06期 v.28 6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3 ] - 尚慧娟;宋艳玲;李婧;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2组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脑电图、神经损伤标记物和免疫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各个维度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脑电图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均<0. 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血清CK-BB、NSE、S-100β、IFN-γ、IL-17、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IL-4、IL-10、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能够显著改善DEACMP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认知功能,并促进脑电图恢复,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炎性因子平衡有关。
2019年06期 v.28 624-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5 ] - 许丽芬;王辉;
目的观察茵陈退黄饮联合葡醛酸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葡醛酸钠治疗,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茵陈退黄饮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湿热蕴结证评分、恶性梗阻性黄疸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湿热蕴结证评分、恶性梗阻性黄疸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和TBil、DBil、ALP、TBA、GGT、ALT、IL-6、TNF-α、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ALB、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 05);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茵陈退黄饮联合葡醛酸钠可明显减轻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黄疸症状,改善肝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调节氧化应激指标,提高生存质量。
2019年06期 v.28 628-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3 ] - 赵秋鹤;贺芳;周庆辉;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辅助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给予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观察组79例在此基础上辅以针刀松解治疗,2组均治疗3周。统计2组近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眩晕障碍调查量表评分、左椎动脉血液流速、右椎动脉血液流速、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内皮素-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 05),眩晕障碍调查量表评分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 05)。结论针刀松解辅助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缓解眩晕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率,并有助于调节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
2019年06期 v.28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7 ] - 李秀芹;张明奎;张斌斌;王雪莲;宋家伟;谷佃宝;
目的观察FOLFOX4化疗联合自拟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自拟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化疗近期临床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增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 <0. 05); 2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应用FOLFOX4化疗联合自拟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且可减少毒副反应。
2019年06期 v.28 635-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72 ] - 杨小勇;张三生;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方配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脾虚水泛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健脾通络方配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关节液IL-1β、血清SOD和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液IL-1β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HSS评分、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 05)。结论健脾通络方配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脾虚水泛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调节关节液IL-1β、血清SOD和CRP水平。
2019年06期 v.28 638-640+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03 ] - 马丹;高振宇;
目的探析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则给予患者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疗效以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患者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BUN、24 h-upro以及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cr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疗效确切,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推广运用价值高。
2019年06期 v.28 64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7 ] - 闻铁柱;王鹏;
目的观察丹红化瘀口服液、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激光光凝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62眼,对照组40例64眼。对照组患者选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缓慢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化瘀口服液口服。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指标、黄斑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CVA及CM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黄斑水肿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丹红化瘀口服液口服、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激光光凝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有明显疗效,能够有效促进黄斑水肿的消退,减小黄斑中央视网膜的厚度,同时可以提高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年06期 v.28 64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0 ] - 周卫;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贝复舒凝胶及典必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置入支撑管作为支撑物,观察组置入贝复舒凝胶及典必殊作为支撑物,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 7%(42/57),93. 1%(54/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19例治疗无效患者中,13例(68. 4%)因鼻黏膜切开处肉芽组织闭塞,6例(31. 6%)因骨切孔至鼻甲或鼻中隔的瘢痕粘连;对照组中泪小管撕裂9例,支撑管取出困难2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异常鼻黏膜出血、萎缩性鼻炎、眼压升高、鼻黏膜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时采用贝复舒凝胶及典必殊作为泪道支撑物,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且应用安全,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措施。
2019年06期 v.28 648-650+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4 ] - 朱剑;张劲;
目的探究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配合术后中药熏蒸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翼状胬肉患者(均为单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中药熏蒸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2组术后康复情况及术后泪膜稳定性,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不适症状消退时间、结膜充血及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 2组术后3个月的BUT均明显长于术前(P均<0. 05),但2组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6. 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 75%(P <0. 05)。结论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配合术后中药熏蒸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更好,且术后康复较快,可促进术眼泪膜恢复。
2019年06期 v.28 651-65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1 ] - 李卫奇;贾喜花;赵霞;王晓博;宋泰宁;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化酶-3(SMYD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SMYD3和MMP-9蛋白在72例结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SMYD3及MMP-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SMYD3和MMP-9在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9. 7%,61. 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6. 7%,19. 4%)(P均<0. 05);结肠癌组织中SMYD3和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透深度及TNM分期有关(P均<0. 05),与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 0. 05);在结肠癌组织中SMYD3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r=0. 274,P <0. 05)。结论 SMYD3及MMP-9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能对预测结肠癌恶性程度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2019年06期 v.28 65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