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锐;郭建文;李冠增;秦倩;王鹏;马宗瑞;夏章勇;
目的研究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脑出血超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发病6 h以内住院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双盲分为药物组31例和安慰剂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老年健康人31例作为健康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患者同时给予破血逐瘀中药颗粒剂口服或鼻饲,安慰剂组患者同时给予安慰剂口服或鼻饲,均连续10 d。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2 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并与健康组比较; CT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0~14 d血肿体积,比较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预后分级情况,并分析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INR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入院24 h和72 h的PT、APT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预后良好组FIB和D-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 05)。结论脑出血超急性期服用破血逐瘀药物可能是安全的,早期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短期预后。
2019年04期 v.28 343-34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9 ] - 谷欣;刘敏;桑云华;龙宏杰;
目的探讨通腑饮对不同腹内压腹腔高压症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低腹内压通腑饮组、高腹内压通腑饮组、低腹内压组、高腹内压组,每组20只。低腹内压2组造模腹内压为20mm Hg(1 mm Hg=0. 133 kPa),高腹内压2组造模腹内压为25 mm Hg,均持续48 h。造模后,低腹内压通腑饮组和高腹内压通腑饮组给予通腑饮方灌肠,低腹内压组和高腹内压组给予等温生理盐水灌肠,均5 m L/次,每6 h 1次,至大鼠死亡或造模后48 h。检测4组大鼠灌肠前及灌肠12 h、24 h、48 h血清TNF-α、IL-6和内毒素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4组大鼠48 h生存预后情况。结果灌肠前,低腹内压2组和高腹内压2组组内血清TNF-α、IL-6和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但高腹内压2组血清TNF-α、IL-6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低腹内压2组(P均<0. 05)。灌肠12 h、24 h、48 h,低腹内压通腑饮组和高腹内压通腑饮组血清TNF-α、IL-6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灌肠前(P均<0. 05);低腹内压组和高腹内压组血清TNF-α、IL-6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灌肠前(P均<0. 05),且高腹内压组均明显高于低腹内压组(P均<0. 05)。低腹内压通腑饮组、高腹内压通腑饮组、低腹内压组和高腹内压组48 h生存率分别为90%,60%,50%和35%,低腹内压通腑饮组大鼠48h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P均<0. 05),而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腹内压与腹腔高压症大鼠预后相关,通腑饮可减轻腹腔高压症大鼠炎症反应,其更适用于病情较轻的腹腔高压症治疗。
2019年04期 v.28 348-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7 ] - 郭大伟;白月;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血流灌注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95例脑小血管病所致V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8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hs-CRP、Hcy、脑血流灌注指标[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V)、血流速度(CBF)]和电生理指标[(δ+θ)/(α+β)比值、P300潜伏期、P300振幅]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视空间/执行力、注意力与计算、延迟回忆、定向力、命名、语言、抽象能力评分和MoCA量表总分均显著升高(P均<0. 05),观察组前4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血清hsCRP、Hcy水平及MTT、(δ+θ)/(α+β)比值、P300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CBV、CBF及P300振幅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前4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小血管病所致VCI患者认知功能,降低hs-CRP和Hcy表达水平,改善脑血流灌注和神经电生理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9年04期 v.28 352-35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18 ] - 杨杰;张丽曼;王丽丽;王书奇;刘梅珍;赵鹏飞;张天鹏;
目的探讨理气清肠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每次1 g,每日4次,疗程4周;治疗组采用以理气健脾化瘀清肠法为治则的理气清肠方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每日2次,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次数、便血情况、腹痛情况、IBDQ量表评分等情况及临床有效率、诱导缓解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排便次数,便血、腹痛等症状评分,以及IB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 05);治疗组治疗后的相关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 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诱导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理气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病变黏膜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9年04期 v.28 357-360+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4 ] - 吴双华;曾维忠;王婷;刘德凯;彭苏娜;白准;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镇静方案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3例和电针+右美托咪定组35例,2组分别相应给予右美托咪定和电针+右美托咪定两种镇静治疗方案,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镇静达标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电针+右美托咪定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0. 05),而严重心动过缓、谵妄发生率有低于右美托咪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电针+右美托咪定组达标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均<0. 05),镇静达标率有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电针+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均较右美托咪定组显著缩短,ICU总治疗费用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对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实施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不良反应少,且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9年04期 v.28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王程;刘洁;马鑫文;沈明球;
目的探讨"三步六法"推拿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效应。方法随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舒筋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三步六法"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约20 min,2组均治疗20 d,随访6个月。运用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效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JOA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 05),VAS评分、改良Os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JOA积分、VAS评分、改良Oswestry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6. 67%,治疗组复发率为6. 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三步六法"推拿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显著。
2019年04期 v.28 36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9 ] - 杨艳梅;何雪娟;杨栋梁;赵文涛;王佳旺;刘凡;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 740例男性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Gensini积分并分为4个等级。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男性AMI患者4个积分等级的各项危险因素,然后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年龄组AMI与各项危险因素间的相关程度,并进行排序。结果不同冠脉病变积分等级之间,青年组男性AMI患者的吸烟、高血脂症、冠心病家族史、SBP、DBP、LVEF、LDL-C、TBil、IBil和Lp(a)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 05);中年组男性AMI患者的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LVEF、TC、Lp(a)和ApoA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 05);老年组男性AMI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FPG、TBil、Lp(a)和ApoA/B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 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年龄组男性AM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青年组依次是吸烟(OR=18. 973,P=0. 012,)、高LDL-C(OR=11. 799,P=0. 026)、低TBil(OR=3. 633,P=0. 043)和冠心病家族史(OR=2. 662,P=0. 008);在中年组依次是糖尿病(OR=9. 738,P=0. 010)、高TC(OR=3. 819,P=0. 001)和低LVEF (OR=3. 404,P=0. 000);在老年组依次是高FPG(OR=2. 841,P=0. 024)和糖尿病(OR=2. 230,P=0. 035)。结论不同年龄段男性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各有特点,吸烟、高LDL-C、低TBil和冠心病家族史会严重影响青年男性冠脉病变程度;糖尿病、高TC和低LVEF可加重中年男性的冠脉病变;高FPG及糖尿病是严重威胁老年男性冠脉健康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2019年04期 v.28 369-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7 ] - 邵雪松;王志瑾;周康;
目的探讨养心定悸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降脂、降压及抗心肌缺血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率及外周静脉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晕厥、头晕、畏寒肢冷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研究组的心悸、气短乏力、胸闷、晕厥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心率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均<0. 05),CD63、CD62、TS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研究组心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 <0. 05),CD63、CD62、TS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能够显著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9年04期 v.28 375-378+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5 ] - 宋娇然;王先敏;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筛选出当地维吾尔族患者303例和汉族患者3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中医症状信息调查,比较维汉两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差异。结果维吾尔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排名前3位证型依次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脾虚证,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排名前3位证型依次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血瘀证。维吾尔族痰浊阻滞证、血瘀证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汉族(P均<0. 05),脾虚证、肾虚证、湿热证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汉族(P均<0. 05)。维吾尔族患者症状出现较多的依次为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腰酸等,汉族患者症状出现较多的依次为神疲乏力、失眠、眩晕等。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脾虚证,中医治疗可从脾肾入手,以健脾补肾、化痰泄浊为治则;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血瘀证,中医治疗可着重从肾入手,以补益肾气、化痰逐瘀为法。
2019年04期 v.28 379-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1 ] - 张琳;高勇;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丸对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所致慢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脑部NO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府逐瘀丸低剂量组、血府逐瘀丸中剂量组及血府逐瘀丸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组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进行慢性脑缺血造模,于造模后第3天,血府逐瘀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丸0. 93 g/kg,1. 87 g/kg,3. 74 g/kg灌胃,1次/d,连续21 d。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Morris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各组大鼠海马体进行尼氏染色及TUNEL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体中NOX4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训练第2—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长于空白组(P均<0. 05),血府逐瘀丸各剂量组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 05);第6天,模型组大鼠第3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 05),血府逐瘀丸各剂量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 05)。血府逐瘀丸各剂量组大鼠海马体中神经细胞核核仁不清晰及细胞形态异常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仅有呈散在的少量阳性染色神经元,海马体中NOX4阳性表达均明显弱于模型组,且NOX4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血府逐瘀丸对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所致慢性脑缺血大鼠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有效抑制海马体中NOX4的表达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2019年04期 v.28 383-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 杨夏莹;黄凡;夏晓曼;
目的观察"八风""八邪"滞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八风""八邪"滞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八风""八邪"滞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019年04期 v.28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3 ] - 程浩文;刘凡杰;王从安;葛传福;师彬;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通经饮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分级、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行椎体后路椎管减压术,其中对照组60例术后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通经饮配合针灸治疗,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肌力分级、脊髓神经功能评分、皮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肌力分级、脊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 05),SEP波幅和MEP波幅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益气通经饮配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肌力,降低相关诱发电位波幅,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2019年04期 v.28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31 ] - 刘安民;李玲玲;
目的探讨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肢伤一方治疗,疗程4周。统计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及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PT和APTT均显著延长(P均<0. 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消除肢体水肿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且安全。
2019年04期 v.28 396-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9 ] - 汤明胜;雷华涛;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术后康复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糖链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将80例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入院后均接受急诊腹腔镜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应用至术后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肝功能、胆汁病原菌培养和血清CRP、PCT、SAA、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第3天、第7天Charcot三联征(发热、腹痛、黄疸)、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胆管扩张、肝脏肿大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以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CRP、PCT、SAA、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第7天胆汁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T管引流时间、病原菌培养转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改善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抑制病原菌感染,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康复,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RP、PCT、SAA、CA19-9水平有关。
2019年04期 v.28 399-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8 ] - 林欣然;梁海琴;蔡美华;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试验组则给予HD结合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神经功能评分变化,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意识状态。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β2-MG、PTH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均<0. 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HD结合HP治疗尿毒症脑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的恢复,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2019年04期 v.28 40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4 ] - 毛艳平;张能平;
目的探讨自拟利胆排石汤辅助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及对胆汁成石成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术后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8周,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汁酸(TBA)、间接胆红素(UCB)、钙离子(C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8周后疗效及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TBA水平显著提高(P均<0. 05),UCB、Ca2+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自拟利胆排石汤辅助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可有效加快术后病情康复进程,调节胆汁成石成分,并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
2019年04期 v.28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16 ] - 周京华;
目的观察金乌骨通胶囊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8、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WOMAC积分(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总积分)、疼痛评分(VAS评分)、关节功能障碍评分(JOA评分)、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JOA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关节液中MDA、NO、IL-6、IL-18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症状,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关节液中炎性因子表达,有效阻断疾病进展,促进骨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04期 v.28 409-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2 ] - 冯宝静;尹学永;王守臣;刘宝江;赵爱军;丁波;
目的探讨早期头针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脑水肿及认知障碍的作用。方法将198例高血压脑出血伴认知功能障碍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电刺激组(头针组) 64例、高压氧组69例、头针电刺激联合高压氧组(联合组) 65例。3组患者均给予脑出血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于入院3~5 d,头针组给予头针电刺激,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头针电刺激和高压氧。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第1,7,14天脑水肿及血清S100β蛋白变化情况;治疗前及第60天采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对3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测验,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并评定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脑水肿、LOTCA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改善情况均优于头针组及高压氧组(P均<0. 05)。治疗后3组患者BI评分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 05),但3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均<0. 05)。结论早期头针电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消退,能有效改善认知障碍,提高总有效率,较单独应用效果更佳。
2019年04期 v.28 413-416+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08 ] - 李娜;林凯;
目的观察六神祛腐汤外敷联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手部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手部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研究组44例给予六神祛腐汤外敷联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血清CRP、ESR、NF-κB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且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血清CRP、ESR、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 05),且研究组血清CRP、ESR、NF-κB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六神祛腐汤外敷联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手部慢性骨髓炎能明显减轻疼痛,疗效显著,机制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CRP、ESR、NF-κB水平有关。
2019年04期 v.28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袁志刚;王维;
目的观察踝三针配合活血止痛熏洗剂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骨伤科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踝三针配合活血止痛熏洗剂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热、活动障碍)、疼痛评分(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肿胀消退率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热、活动障碍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AOFA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肿胀消退比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踝三针配合活血止痛熏洗剂疗法能够快速改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压痛等临床症状,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2019年04期 v.28 420-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3 ] - 方正;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MC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尿酸(UA)水平,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NO、UA水平明显升高(P均<0. 05),ET-1水平明显降低(P均<0. 05));研究组治疗后NO、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MCI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2019年04期 v.28 424-426+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45 ] - 杨勇;彭友林;王冉;黄凯;王强;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症对患者炎症细胞亚群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同时选取38例健康志愿者做健康组,比较3组炎症细胞亚群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健康组与脓毒症组辅助性T细胞及杀伤性T细胞所含比例,GM-CSF、IFN-γ、IL-4、TNF-α以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脓毒症组NK细胞、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 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 <0. 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NK细胞、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各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 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 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降低NK细胞水平,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积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预后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4期 v.28 427-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9 ] - 陈肖;何斌斌;陈浩雄;石姣梅;王彬;
目的探究自制改良高分子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改良高分子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夹板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肿胀、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和治疗后压疮评分及骨痂形成情况,统计2组患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7 d、30 d、45 d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治疗后3 d、7 d、30 d、45 d压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7 d、30 d、45 d,2组患者功能评分均逐渐增高(P均<0. 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0 d、45 d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30 d和45 d,2组Ⅰ~V级骨痂人数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45 d有效率分别为96. 7%和93. 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高分子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明显减轻肢体疼痛及肿胀,减少压疮,促进功能恢复,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04期 v.28 430-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