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启滨;郭红玉;倪勇艳;
目的探讨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0年12月80例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症状、体征、手术所见、病理结果及发病相关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发病率为19.56%;临床以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紊乱为主要症状;以肌瘤较大、增长迅速、质地偏软为主要形态特征;以子宫平滑肌细胞丰富,有核分裂相或细胞异型性为病理特点;其发病与饮食习惯、性格特征、体质和营养状况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结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在病因、症状、体征、手术和病理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因属于特殊类型的交界性平滑肌瘤,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并加强术后随访。
2011年26期 v.20 3251-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冯军坛;阮毅燕;黄章琼;秦伟玲;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肌酸激酶同工酶≥48 IU/L的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215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有无发热、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有无电解质紊乱、腹泻次数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达到显著水平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及有无酸中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年龄≤1岁是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1岁是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年龄越小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注意脱水、酸中毒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无心肌损害,特别是小于1岁的患儿,及时给予保护营养心肌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2011年26期 v.20 3254-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3 ] - 毛琼;高改兰;何利珍;赵力芳;
目的探讨致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HIE组和对照组均于出生后24 h和出生后第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 HIE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在发病24 h内(急性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患儿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患儿发病1周后(恢复期)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虽然仍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HIE发生时,脑组织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检测HIE患儿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对临床上判断HIE病情的进展情况会有一定的帮助。
2011年26期 v.20 3256-3257+3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8 ] - 方宝霞;陈富超;于琳;林洁;姚园林;
目的评价头孢克肟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儿童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0)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纳入头孢克肟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儿童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67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克肟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比较,痊愈率OR合并值1.66(95%CI为1.22~2.26),Z=3.24(P=0.001),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OR合并值3.07(95%CI为1.94~4.86),Z=4.8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国内证据表明,头孢克肟治疗儿童细菌感染痊愈率、总有效率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2011年26期 v.20 3258-3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8 ] - 曹维锷;王伟;曹佳齐;马欣;顾水明;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地尔硫治疗,2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行血气分析测定,观察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和肺动脉压及hs-CRP的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p(O2)均明显提高,p(CO2)明显降低(P均<0.01),但2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有效率(68%)高于对照组(36%),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平均肺动脉压和hs-CRP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或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并使hs-CRP含量下降,阿托伐他汀降低肺动脉高压可能与抑制肺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2011年26期 v.20 3261-3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9 ] - 刘海燕;高金星;袁晓云;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测定对淤胆型婴儿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86例淤胆型肝病患儿血清,以80例正常婴儿为对照,常规生化检测,包括血液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的活性,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淤胆型婴儿肝病组TBil增高明显,以DBil增高为主。TBil平均值为176.04μmol/L、DBil平均值为106.42μmol/L,平均DBil值占平均TBil值的60.45%。正常对照组血清GGT测定结果为(26.64±15.92)IU/L,淤胆型婴儿肝病组为(224.53±177.32)I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常率为92%。淤胆型婴儿肝病GGT水平与血清中TBil、ALP和TBA水平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血清GGT测定对淤胆型婴儿肝病的辅助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011年26期 v.20 3264-3265+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陈义坤;任国庆;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65例和非早发冠心病组51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2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吸烟史、血脂水平、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饮酒史等。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的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发生率均低于非早发冠心病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常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66%),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44%),非早发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三酰甘油均在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1年26期 v.20 3266-3267+3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李桂莲;
<正>祖国医学认为昏迷是以神志不清为特征的病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严重证候之一。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对30例小儿昏迷患者采用安宫牛黄丸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昏迷患儿,男18例,女12例;年
2011年26期 v.20 3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江秋霞;段丽玲;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符合试产条件者96例,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结果 70%的孕妇得以从阴道分娩。结论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在严密监护下是可以进行阴道分娩的。
2011年26期 v.20 3309-3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1 ] - 李莉;陆坚;李惠玲;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妇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41例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顶端脱垂)患者进行了SSLF,分析其临床疗效,并定期随访。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该术式治疗,手术时间65~130 min,平均90.6 min;术中失血量50~300 mL,平均119.4 mL。术后1例阴道残端出血行加固缝合,无一例发生术中出血或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4个月,平均3个月,主观治愈率和客观治愈率均为100%。结论对子宫脱垂和/或阴道顶端脱垂的患者施行SSLF矫治阴道穹隆膨出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2011年26期 v.20 3310-3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徐秀萍;冯志娟;周虹;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9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62%,胎盘因素占24%,软产道损伤占13%。结论重视产前检查,密切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控制剖宫产,加强产后2 h的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积极果断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
2011年26期 v.20 3312-3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5 ] - 苗凌娜;
<正>小儿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的症状而言,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其中1岁以下占50%。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2005年9月—2009年11月笔者对32例小儿腹
2011年26期 v.20 3313-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9 ] - 李军;顾岚;宋国英;张洁;
目的分析新生儿疫苗接种前后血汞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2010年在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后入住新生儿科病房者38例,作脐血汞含量测定。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在出生第5天时做血汞测定。结果 38例新生儿脐血汞平均值为2.86μg/kg,第5天血汞平均值为3.06μg/kg,两者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3,P<0.01),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10.96,P>0.05)。结论吴江地区尚未发现地区性的汞污染。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汞水平无显著升高。
2011年26期 v.20 3314-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郭靖;苏荣;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治疗的瘢痕子宫切口处妊娠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治愈:13例患者行药物治疗;6例患者行病灶部位切除,然后行子宫修补术;10例患者于外院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回我院实施清宫术;6例于B超引导下向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2011年26期 v.20 3315-3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陈雪芳;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9例胃脘痛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萎缩性胃炎7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13例,反流性食管炎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0例)采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结果本组治愈23例,好转3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所有患者治疗观察期间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胃脘痛的临床病机、主症均相同,应用小陷胸汤治疗胃脘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26期 v.20 3317-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杨海梁;邹高展;
<正>肩关节脱位中医称为"肩胛骨出臼"、"骨骱失",俗称"吊膀子"。2005年7月—2010年10月,我院采取过顶牵引法治疗肩关节脱位17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5例,男132例,女43例;年龄22~78岁,平均41.3岁。按受伤的性质分:跌扑伤150例,车祸伤
2011年26期 v.20 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赵武;
目的总结分析低渗性脑病的临床特点与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6例诊断为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结果 26例患者经补钠治疗后24例治愈,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和抽搐为主,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补钠浓度和速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011年26期 v.20 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李国秀;
<正>八卦治疗仪的电场作用加中药介质离子导入治疗疾病,近年来已被广泛推广应用。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自配中药浸泡液(简称为阴阳八卦液),借助八卦治疗仪导入治疗各类风寒湿痹引起的筋骨疼痛、肌肉酸痛、软组织损伤、饮食不调、风温风湿、胃痛、痛经等各类虚、寒痛证1 000
2011年26期 v.20 3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黄永义;
<正>脑血管意外是危及生命的一种危重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此类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因此,急诊诊治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1]。现将我院急诊科2005年12月—2010年12月61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2011年26期 v.20 3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胡建秀;辛虹;
<正>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病、基因病、代谢性疾病3类。此类疾病主要影响患儿的大脑和智力发育。产前不易诊断,多于出生后发病,新生儿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一旦出现智力低下和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心衰、肾衰、昏迷等严重并发症,预示已发生不可逆神经系统损害。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如果能
2011年26期 v.20 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9 ]
- 高学清;雷福云;曾晓燕;张雪萍;陈宜斌;鄢玲;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杀胚汤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甲氨蝶呤0.4 mg/(kg.d)肌注,5 d为1个疗程;B组在A组的基础上,于第2天加用米非司酮50 mg口服,2次/d,共服3 d;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杀胚汤口服。观察3组临床疗效、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C组临床治愈率(90%)明显高于A组(57%)和B组(67%),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扶正杀胚汤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2011年26期 v.20 3272-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3 ] - 周冠华;张静;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剖宫产术后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出现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病例,予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24 h循环情况、1周疗效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在溶栓治疗24 h内,12例患者低血压、低氧血症得到纠正,血流动力学稳定,1例患者死亡。治疗1周显效11例(85%),有效1例(7%),死亡1例(7%)。出现出血并发症11例(85%),均可得到控制,无一例因出血导致循环恶化。结论应用rt-PA 50mg在溶栓窗内抢救治疗剖宫产术后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疗效满意,出血可得到控制。
2011年26期 v.20 3274-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张维红;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妈咪爱、蒙脱石散剂、补液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治疗72 h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34±1.08)d、(3.21±1.14)d,对照组分别为(4.12±1.24)d、(4.08±1.10)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93,P<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好,能明显缩短病程,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且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26期 v.20 3276-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张忠浩;侯安存;辛德莉;韩伟娟;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进行随访和结果分析。方法以2008年1—12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程1周时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MP-IgM抗体,>950 IU/mL为阳性。出院后1 a、2 a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热退时之总热程均>3 d;平均总热程9.08d,最长17 d。随访到完整病例91例,其中6例2 a内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5例有慢性咳嗽,3例出现支气管哮喘。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数预后较好,但少数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及支气管哮喘发作。临床医师应重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防止不良预后的发生。
2011年26期 v.20 327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 李素华;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34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A组(予传统换药)与B组(予白糖加蝶形胶布固定),对比其治疗效果。自2006年5月起,本院在剖宫产术中增加了多个环节保护手术切口的措施,与之前阶段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治愈率相同(均为100%),2组治疗至愈合时间比较,A组较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2006年5月起,术中多个环节保护切口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病率明显下降,自3.26%降至0.21%。结论换药时加入白糖,及时以蝶形胶布固定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简单有效;术中多个环节保护切口,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显著。
2011年26期 v.20 3279-3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蒋海娟;
目的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不同妇科疾病中的表达水平,评价CA125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的175例妇科疾病患者中血清CA125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妇科疾病CA125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175例妇科疾病患者中,良性疾病117例,恶性疾病58例。和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妇科疾病组血清CA125表达水平及表达阳性率均提高,妇科恶性疾病组血清CA125表达水平及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妇科良性疾病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CA125在不同类型妇科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增高,但在恶性妇科疾病中增高程度更明显,仍是和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表达水平可作为妇科疾病筛查的一项指标,但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需结合妇科检查、影像学、病理学等参数综合分析考虑,以达到早期明确诊断的目的 。
2011年26期 v.20 3280-3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屈秀会;
目的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探讨产后出血与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客观测量法(容积法、称质量法)、血红蛋白下降和应用主观法(目测法)测量200例无并发症的孕妇产后出血量,同时监测产前和产后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分娩产妇客观测量法平均出血量仅为客观测量法的45%。针对产后出血量500 mL以下与产后出血量500~700 mL 2组之间进行比较,产前与产后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分娩产妇客观测量法平均出血量较主观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增加45%,但是由于孕期血容量的增加,机体的代偿功能使产妇在出血量小于700 mL生命体征稳定,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无明显改变。
2011年26期 v.20 3282-3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陈中扬;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乳腺癌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5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资料,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组在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观察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无伤口感染,研究组术后伤口感染为0.19%,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乳腺癌术后伤口感染无关,临床上对乳腺癌手术不必要使用抗生素,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风险。
2011年26期 v.20 3283-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6 ] - 王灿敏;胡英芳;罗文娟;邢锐;
目的研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传统的SIMV呼吸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气、氧合指数、血压、心率等,并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 BiPAP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2011年26期 v.20 3285-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5 ] - 周文湘;苏艳艳;王娜;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8例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产前检查次数、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年龄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对早产潜在高危因素认识的提高,加强围生期保健,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
2011年26期 v.20 3286-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黄立伟;秦辛玲;
目的了解桂林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降低的发病情况。方法使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 520例新生儿脐血G6PD活性,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6PD活性降低总发生率为5.28%,男性为6.71%,女性为4.02%。男性大多数为重度降低(72.15%),少部分为轻度降低(27.85%);女性大多数为轻度降低(83.33%),少数为重度降低(16.67%)。结论桂林市G6PD活性降低发生率为5.28%,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为0.067 1。对G6PD活性降低的新生儿应密切观察黄疸情况,尽量早干预,预防发生急性溶血。
2011年26期 v.20 3287-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2 ] - 李清;周艳梅;陈建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变异止咳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并随访0.5 a,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复发率7%;对照组总有效率72%,复发率25%。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CVA疗效明显,复发率低。
2011年26期 v.20 3289-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丁丽凤;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耳穴敷贴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中药内服配合耳穴敷贴,对照组口服西药;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耳穴敷贴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2011年26期 v.20 3290-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2 ] - 方美;
目的观察无乳糖饮食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筛选54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病毒唑控制病毒感染,口服微生态制剂思密达、培菲康提高消化道屏障功能,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停止母乳喂养,禁止食入其他含乳糖制品,给予无乳糖奶粉、米汤或豆制代乳品喂养。对照组药物治疗同上,继续喂母乳或进食含乳糖食品。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消失时间、静脉补液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P均<0.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乳糖饮食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值得肯定。
2011年26期 v.20 3292-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刘爱芬;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时间为72h。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5%。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26期 v.20 3293-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8 ] - 刘利娜;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予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后,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对照组采用反复按摩子宫,缩宫素局部和全身应用,热盐水纱布宫腔压迫止血,宫纱填塞,出血部位局部"8"字缝合及止血药物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传统方法止血。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对照组3例产妇取出宫纱后再次出血,转上级医院行超声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止血,1例产妇行子宫切除术。5例产妇出现发热,体温达38.5℃。结论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确切的优点,是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2011年26期 v.20 3294-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60 ] - 杨苹;汪细晶;刘洪全;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对75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程序式诊断。结果 75例患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33例(4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3例(31%),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16%),其他原因如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气道异物、胃食管反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7例(9%)。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误诊率高,临床医生要根据年龄特点、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适宜的辅助检查等达到确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2011年26期 v.20 3296-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周荣军;孙永贺;王晓燕;
<正>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顽固的病症,治疗难度大,易反复发作,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为特征,治疗期间易合并感染。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一线用药,但其不良反应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毛等一直困扰患者。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又减轻激素的不良反
2011年26期 v.20 3297-3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李道芬;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法配合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予利普刀治疗,术后配合口服益气健脾中药1周;B组100例单用利普刀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的术后并发症(阴道排液、阴道出血、腰酸腹坠等)及愈合时间。结果益气健脾法配合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利普刀治疗。结论益气健脾法配合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价廉便捷,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减少阴道排液及阴道出血,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26期 v.20 3298-3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于国玲;栾瑞玲;王佳鸣;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合缩泉丸与利维爱治疗绝经后妇女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用桂附地黄丸合缩泉丸治疗,对照组30例用利维爱治疗,总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0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占3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桂附地黄丸合缩泉丸治疗绝经后妇女张力性尿失禁疗效好、经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2011年26期 v.20 3299-3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5 ] - 朱君红;袁海琳;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羊水过少8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羊水过少组延期及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羊水过少对胎儿危害极大,一经确诊应尽早结束妊娠,可放宽剖宫产指征,以改善围生儿的结局。
2011年26期 v.20 3301-3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台献忠;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阿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抗病毒、吸氧、雾化吸入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酚妥拉明0.5~1mg/(kg.d),阿拉明0.25~0.5 mg/(kg.d),加入5%葡萄糖30 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4~6 h 1次,用药5~8d。结果 2组患儿在气喘和喘鸣音消失的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但咳嗽、细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和阿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缓解喘憋症状,预防呼吸衰竭和循环充血,提高治愈率。
2011年26期 v.20 3302-3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张雅娟;安媛;吕荟明;刘彬;张洪秀;孙壮状;
目的探讨来曲唑(LE)用于年龄大于40岁且排卵障碍的不孕女性促排卵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0~49岁的排卵障碍不孕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6例用LE联合尿促性腺素(HMG)促排卵,对照组14例单独应用HMG促排卵,观察2组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等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用药时间短,平均HMG用药总量少、排卵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在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E联合HMG可以提高年龄大于40岁女性卵巢对促排卵药的敏感性,增加促排卵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妊娠率。
2011年26期 v.20 3303-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 ] - 吴丽;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经腹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按常规进行;观察组先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取出胎儿,然后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有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2011年26期 v.20 3305+3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8 ] - 张俊霞;
目的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联用组予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联合帕夫林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联用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64%,联用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帕夫林联合甲氨蝶呤更加经济、有效。
2011年26期 v.20 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7 ] - 姚冬子;
<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的并发症,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约占妊娠期黄疸的1/5,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以黄疸为表现的病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对围生儿影响较大,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及母亲肝功能异常、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2011年26期 v.20 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李万鹏;
<正>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晚期关节畸形、功能丧失。西医治疗该病多用激素、甲氨蝶呤等药物,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大,疗效不满意。中药治疗具有整体辨证、扶正祛邪的特长,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少,适合长期服用。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就
2011年26期 v.20 3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8 ]
- 章洁;马珊;林静;
目的比较2种不同PICC穿刺方法对高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PICC穿刺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取传统方法穿刺,B组采取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2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技术应用于高龄患者置入PICC导管,可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26期 v.20 3330-3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1 ] - 于小燕;艾兰;潘淑兰;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的效果影响。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例实施药物治疗加社区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和休息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等,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高血压病知识宣教,观察比较2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较干预前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患高血压病老年人群在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其血压水平和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2011年26期 v.20 3331-3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1 ] - 杨妍妍;
目的探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实施舒适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为基础,将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无创呼吸机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舒适的心理护理、治疗中的身心舒适护理、撤机过程的舒适管理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舒适护理能提升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
2011年26期 v.20 33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57 ] - 王琴;郭晓霞;陈湘;
目的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在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下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采用箭牌临时性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6例采用密闭式回血,对照组106例采用传统单向回血,观察2组患者回血所需时间、置管动脉端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及感染(发热)情况。结果患者回血所需时间、置管动脉端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及感染(发热)的例数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密闭式回血法可缩短回血时间,减少空气污染,节省耗材,操作安全方便,患者舒适。
2011年26期 v.20 3335-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韦焱;
目的探讨职责分工强化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按照传统培训法实施A、B、C、D复苏的对照组和按职责分工专项操作强化培训后实施复苏的职责分工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5 minApgar评分<8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职责分工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8分者少于对照组。结论按职责分工强化培训法可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
2011年26期 v.20 3337-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袁光辉;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半俯卧位、坐位、站立)。结果出院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体位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26期 v.20 3338-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周丹;彭雪敏;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1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并给予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上实施系列预见性护理。结果与对组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P均<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2011年26期 v.20 3340-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1 ] - 尹艳红;王燕;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术后镇痛泵护理的质量。方法采用动态临床资料调查统计16名护士和100例术后患者疼痛知识的知晓程度及使用镇痛泵的护理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结果术后镇痛泵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术后镇痛泵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防止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的能力和护理工作质量。
2011年26期 v.20 3341-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6 ] - 蒋冬芳;谢玲芝;覃春玲;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ICU患者及家属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的清醒患者及其家属200例,依据患者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探视接待,对实验组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流程宣教,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负责心理疏导。在患者病情平稳好转转科后由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依从性好,患者生命质量提高。结论探视时人文关怀的灵活运用,有利于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遵依行为,并有效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2011年26期 v.20 3343-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 ] - 魏虹;
目的观察烤灯烘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2例;实验组压疮伤口用0.5%碘伏消毒,烤灯照射30 min,然后用含有康复新液的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压疮伤口用庆大霉素纱布代替康复新液纱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4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烤灯照射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可有效促进压疮创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2011年26期 v.20 334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李爱萍;
<正>重症医学科经常会集体救治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受伤害的伤员,这些伤员的共性是病情危重、时间紧急、场面混乱、人员复杂、心理创伤大,使救护工作突然进入需求与现实相距极大的灾难状态,从而使ICU护理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基地,我院ICU近年来先后经历了
2011年26期 v.20 3345-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李红;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低温湿敷减轻阿奇霉素静滴所致疼痛及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入阿奇霉素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输注阿奇霉素前5~10 min,观察组采用18~22℃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纱布湿敷于穿刺点上方3~5 cm处,直至阿奇霉素输注完毕;对照组用50%硫酸镁纱布同法局部湿敷。观察2组镇痛效果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低温湿敷可减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局部疼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011年26期 v.20 3347-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9 ] - 冯珏;
<正>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或胃脘疼痛、饥而不欲食、嗳气反酸、恶心欲吐等,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我院采用子午流注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同时配以中医特色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1年26期 v.20 3348-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4 ] - 梁潇;
<正>对急诊留院观察孕产妇患者的有效管理,取决于综合、安全管理模式的方法,以降低病死率的发生。孕产妇死亡是指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d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期长短和受孕部位,还是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加重了原因导致的死亡(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1]。根据孕产妇管理要求的特殊性,从2008年开始我院
2011年26期 v.20 3349-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李利;周丹;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按住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包括认识教育、心理支持、饮食营养指导、生活方式指导、肺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半年以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五个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26期 v.20 3350-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5 ] - 全凤琼;李辉;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7例给予胸外科肺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除给予常规护理外,配合使用吹气球或吹气泡的方法进行特殊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肺活量、时间最大通气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特殊的呼吸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明显改善肺癌手术患者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胸引管留置时间与病程,从而提高肺癌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1年26期 v.20 3352+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6 ] - 贾青;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方法将ICU患者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50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入住ICU时,2组患者家属的SCL-90、SAS、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护理后,循证护理组SCL-90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和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均<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2011年26期 v.20 3353-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陈敏娟;
<正>目前临床上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性小、安全迅速、便于固定、可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且能保证有效的输液、输血等抢救的需要[1]。老年人有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减低、脆性增加等特点,使得穿刺时血管容易滑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
2011年26期 v.20 3354-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何丽娟;
<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较安全,留置时间长,应用特殊药物时能减少其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肘部血管条件差者仍是PICC穿刺的相对或绝对禁忌证:如肘部血管条件在直视和触摸下都无法确定穿刺部位的,应立即改行中心静脉置管(CVC),但CVC的置
2011年26期 v.20 335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彭筱凤;
<正>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的药物。本病可以通过血液、性及母婴垂直传播,据调查发现母乳的传播率为5%~20%,占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1/3~1/2[1],在儿童感染HIV中有90%以上是母乳喂养传播的,因此,婴儿的喂养行为直接影响到HIV
2011年26期 v.20 3356-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