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川芎嗪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焦维克;王子燕;邓新宇;薛青;方桂桔;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管紧张素Ⅱ、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能否成为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和观察组(予川芎嗪注射液+西医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估和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管紧张素Ⅱ、肺动脉压力检测。结果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和气短、尿少、水肿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肺动脉压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1年23期 v.20 2861-2862+2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0 ]
  • 新生儿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探讨

    张庆峰;鲍晶;邹金海;韩文生;王建春;刘宝平;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含量与母体TRAb含量相关性以及TRAb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286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及血清TRAb含量,以观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状况。结果非甲状腺疾病不同患儿TRAb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与母体TRAb含量具有相关性,新生儿甲状腺疾病与他类疾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曾患甲状腺疾病的或疑似病例母体,母子均应查TRAb,及时发现母体甲状腺激素异常及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避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011年23期 v.20 2863-2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人参多糖对创伤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瞿星光;张朝晖;周刚;龚勋;张蓉;曾超;李灵丰;

    目的研究人参多糖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人参多糖在外科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8例创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参多糖,疗程为7 d。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和生存分析,比较APACHEⅡ评分,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D14+单核细胞HLA-DR,NK细胞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2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7天时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之间28 d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升高,CD14+单核细胞HLA-DR,NK细胞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均明显上升(P均<0.05)。结论人参多糖可以减轻创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

    2011年23期 v.20 2866-2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06 ]
  • 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朱鸿玲;沈佩玲;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50例合并糖尿病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正规胰岛素治疗,洛汀新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氯沙坦50 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2组疗程均为12周。连续治疗12周后测血压、MAU、TC、HDL-C及LDL-C。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尿MAU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组尿MAU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及同期各组间肾功能、空腹血糖水平、HbAlc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阿托伐他汀与氯沙坦联用治疗比传统单用ACEI抑制剂进行治疗能更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

    2011年23期 v.20 2869-2870+2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8 ]
  •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Meta分析

    陈富超;方宝霞;李鹏;时晓亚;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系统评价要求,检索1994年1月—2010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作质量评价,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涉及13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对于痊愈率和有效率,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单用更昔洛韦、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痊愈率RR及其95%CI分别为2.66(1.77~3.99)、6.27(4.33~9.07)和2.84(1.71~4.71);有效率的RR及其95%CI分别为2.13(1.14~3.97)、3.66(2.75~4.88)和5.51(2.84~10.68)。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高于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利巴韦林。但纳入研究间存在发生偏倚的高度风险,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2011年23期 v.20 2871-2872+2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2 ]
  • 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张沛;任献国;刘光陵;何旭;

    目的探讨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在肾穿刺活检前24 h内对133例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患儿年龄2.0~16.0(7.01±3.63)岁;男101例,女32例,男女之比为3.2∶1。年龄分期分布以学龄前期最多,共50例占37.6%,其次为学龄期和青春期,分别是38例和35例,分别占28.6%和26.0%,婴幼儿期最少,共10例占7.6%。中医辨证分5型:肺脾气虚型38例占28.6%;脾虚湿困型17例占12.8%;脾肾阳虚型44例占33.1%;肝肾阴虚型13例占9.8%,气阴两虚型21例占15.8%,其中以肺脾气虚型和脾肾阳虚型为主要表现类型。结论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之间存在相关性,探讨其关系可以促进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及时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中医干预。

    2011年23期 v.20 2873-2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实验研究

  • 加味玉屏风散在~(60)Co γ射线致小鼠免疫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李凤铭;李雪雁;乔国勇;栗军香;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散在60Coγ射线所致小鼠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加味玉屏风散低剂量组、加味玉屏风散中剂量组及加味玉屏风散高剂量组,60Coγ射线照射剂量为5 Gy;检测5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加味玉屏风散低、中、高剂量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照射对照组。结论加味玉屏风散可预防60Coγ射线所致小鼠的免疫损伤。

    2011年23期 v.20 2876-2877+2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 清瘀化浊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任昶;张蓉洲;高永辉;

    目的观察清瘀化浊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制造MS大鼠模型。30只MS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及血清CRP、TNF-α和IL-6表达的变化。结果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和血压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中体质量和血压中药治疗组下降程度均高于西药对照组(P均<0.05),中药治疗组对血脂的调节程度明显好于西药对照组(P<0.05)。2个治疗组血清CRP、TNF-α及IL-6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中药治疗组IL-6下降程度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具有化痰活血作用的清瘀化浊汤对防治MS有良好的疗效。

    2011年23期 v.20 2878-2879+2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三香乳增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张晓双;杨瑞;武苗;王伟;

    目的观察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30d后,测定第2对乳头高度及直径,观察乳腺组织结构,计算子宫、卵巢指数。结果三香乳增消胶囊能抑制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降低镜下乳腺增生程度,降低子宫、卵巢指数。结论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011年23期 v.20 2880-2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临床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李秋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1例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度)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2011年23期 v.20 2882-2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6 ]
  • 前置胎盘287例临床分析

    马志红;杜习羽;王洁;冷灵芝;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围术期的综合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7例前置胎盘患者终止妊娠孕周时机、前置胎盘类型与产后出血量的关系及术中止血方法等临床资料。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多,有显著性差异。而孕≥37周才终止妊娠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易产后大出血。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注重高危病史、选择适当时机终止妊娠、术中积极处理出血,加强围术期管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几率,以降低该病对母儿的危害。

    2011年23期 v.20 2884-2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庄惠娜;陈映君;张燕梅;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妊娠16~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另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12 h1次,共3次;对照组55例,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2组的引产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98%。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产后2 h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米非司酮口服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终止中期引产时间短,产后出血少,清宫率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引产方法。

    2011年23期 v.20 2886-2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中西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观察

    郑俊;

    目的探讨枸橼酸他莫昔芬和乳癖消中西药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3组进行对照治疗,第1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第2组口服乳癖消,第3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乳癖消。比较3组疗效。结果第3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他莫昔芬、乳癖消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11年23期 v.20 2887-2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8 ]
  • 纳洛酮联合山莨菪碱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

    仇诗奖;

    <正>新生儿窒息是由孕母、胎儿、分娩等各种原因致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造成氧和二氧化碳交换功能丧失,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有效缩短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时间,是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关键。我院2000—2010年应用纳洛酮与山莨菪碱联合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取

    2011年23期 v.20 2888-2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液基超薄细胞技术、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惠琴;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结合阴道镜、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32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2 532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472例(18.65%),阴道镜检查、活检及HPV-DNA检测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162例(6.4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90例(3.5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3例(0.51%),鳞状细胞癌1例(0.09%),HPV感染96例(3.79%)。TCT与阴道镜病理检查和HPV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2.38%、73.35%。结论 TCT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涂片配合HPV-DNA检测和阴道镜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2011年23期 v.20 2889-2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 阿仑膦酸钠联合活性钙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许英杰;张文龙;林晓燕;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与活性钙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59例,试验组口服阿仑膦酸钠加钙尔奇;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腰椎总骨密度变化率分别为-7.09%和-3.26%,2组变化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总有效24例,试验组为56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活性钙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

    2011年23期 v.20 2891-2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2 ]
  •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艾迪注射液对宫颈癌术后HPV清除的临床分析

    陈广莉;徐又先;李立;杨岚;

    目的观察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艾迪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HPV清除的影响。方法 6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6个疗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分别为69%和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艾迪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的HPV清除率。

    2011年23期 v.20 2892-2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42例分析

    刘高焰;杨扬;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同期子宫超过12孕周需要做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40例为开腹子宫全切组(开腹组),42例为腹腔镜子宫全切组(腹腔镜组),对腹腔镜组一些具体手术操作进行改进。统计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优越,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但必须有娴熟的腹腔镜驾驭技术。

    2011年23期 v.20 2893-2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临床分析

    曹菊英;李虎;张晓燕;

    目的探讨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7例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MPP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刺激性咳嗽,肺部X线呈大叶性实变影(右中下肺多见)伴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治疗用阿奇霉素、激素、肺泡灌洗等效果良好。结论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MPP临床表现多样,常累及多脏器损伤,通过科学诊断和合理有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2011年23期 v.20 2895-2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4 ]
  • 壮医药线点灸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2例临床观察

    蔡晓静;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对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RRTI且中医证型为肺脾气虚型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予转移因子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治疗期,并随访2个月。观察患儿治疗和随访期间呼吸道或消化系统感染的发病情况和患儿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可减少RRTI的发病次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011年23期 v.20 2897-2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陈婵芳;顾军养;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4例行小儿达芬霖喷雾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能有效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

    2011年23期 v.20 2898-2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61 ]
  • 固表定喘法对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杨红新;刘京霞;秦维娜;朱国兰;

    目的探讨固表定喘法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固表定喘法配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表定喘法能有效改善发作期哮喘患儿肺功能,并能降低其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从而降低哮喘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

    2011年23期 v.20 2899-2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5 ]
  • 儿宝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51例临床分析

    张利;

    目的观察儿宝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治疗的102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予小儿消食片口服,治疗组51例予儿宝颗粒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同时3个月后随访患儿身高、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治疗组身高和体质量增加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儿宝颗粒剂是治疗厌食症的有效方药。

    2011年23期 v.20 2901-2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6 ]
  • 复合乳酸菌佐治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李雪萍;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佐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抗感染、补液、应用蒙脱石散等综合治疗;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每次1片,每天3次,疗程3 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显效快,止泻效果好。

    2011年23期 v.20 2902-2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6 ]
  • 普伐他汀联合葡醛内酯对高血脂症患者脂代谢及肝损伤的影响

    陈莘桃;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葡醛内酯对高血脂症伴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脂症伴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3例给予普伐他汀联合葡醛内酯治疗,对照组33例仅给予普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2组的AST、ALT、GGT、TC、TG水平均下降(P均<0.05),且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葡醛内酯治疗高血脂症伴脂肪肝患者的疗效优于单一普伐他汀。

    2011年23期 v.20 2903-2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5 ]
  • 中药灌肠联合臭氧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杨彩香;王建华;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臭氧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臭氧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2011年23期 v.20 2905-2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9 ]
  • 中药皮肤康洗液外洗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疗效观察

    董文晖;

    目的了解中药皮肤康洗液外洗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52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常规皮肤护理之后,治疗组用皮肤康洗液1∶50稀释液局部外洗红斑区;对照组用75%医用乙醇局部外用擦拭红斑区,每日1次,连用3~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P<0.01)。结论中药皮肤康洗液外洗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

    2011年23期 v.20 2906-2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5 ]
  • 宫腔镜通液联合中西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刘敬芝;刘倩晨;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术加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48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6例行宫腔镜插管通液术,术后口服金刚藤胶囊,经期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40例采用传统通液术,术后口服金刚藤胶囊,经期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197例,治愈率为82.1%;对照组治愈180例,治愈率为73.5%。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插管通液,术后口服金刚腾胶囊,经期抗生素治疗,可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宫腔操作,预防宫腔损伤,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011年23期 v.20 2907-2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大剂量弥可保联合克林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李立新;曾永青;陈艺;陈子平;

    目的观察大剂量弥可保联合克林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弥可保10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克林澳(国产马来酸桂哌齐特)3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26例中显效39例,有效73例,无效14例,显效率为30.9%,总有效率为88.9%。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比较均明显改善(P均<0.01)。本组出现头痛发热2例,经改用小剂量后消失;出现腹泻1例、失眠1例,经调整用量后症状得到改善。无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结论大剂量弥可保联合克林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但同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1年23期 v.20 2908-2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手足口病135例临床分析

    许玉芳;陈香红;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3月1日—6月1日收治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15例为重症手足口病,给予痰热清及病毒唑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结论手足口病特别是EV71型易引起重症,病情变化快,临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2011年23期 v.20 2910-2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甲氨蝶呤与宫外孕Ⅱ号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探讨

    裴俊利;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用甲氨蝶呤(MTX)与宫外孕Ⅱ号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对比情况。方法将512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进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术后2 d血β-HCG下降速度低于术前20%的143例患者分2组治疗,70例MTX 50 mg/m2肌注,73例口服宫外孕Ⅱ号,监测术后5,10 d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MTX与宫外孕Ⅱ号均对血β-HCG下降起到很好作用,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应用MTX与宫外孕Ⅱ号均能预防PEP的发生,建议广大临床医生可采用中药治疗,其不良反应少,以弘扬国医。

    2011年23期 v.20 2911-2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0 ]
  • 2种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彭永听;

    目的比较经乳晕弧形切口和经放射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8月经门诊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184例临床资料,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者98例设为观察组,经放射切口切除者8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安全可行,能取得治疗及美容双重效果,医患双方均满意。

    2011年23期 v.20 2912-2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加味生化汤配合药流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张烨;钱黎;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口服加味生化汤对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的156例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74例,2组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流产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口服加味生化汤。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生化汤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对防止出血时间过长引起的失血和继发感染,降低清宫率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弥补了抗早孕药物的不足。

    2011年23期 v.20 2914-2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林妙君;侯乐;唐咏;黄云声;

    目的对比温针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温针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倍他司汀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6%,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8%,总有效率为76%。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2011年23期 v.20 2915-2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8 ]
  •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

    韦联彬;赵优;李惠芬;

    目的统计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分析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出生窒息、严重感染的患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给予肠外营养、结合适当的胃肠喂养、辅以胃肠动力药、微生态制剂、抚触疗法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结论早产儿、出生窒息、严重感染的新生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适当的胃肠喂养、胃肠动力药、抚触疗法等可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23期 v.20 2917-2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130例临床分析

    赖虹;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0日到本院分娩的被诊断为羊水过少的130例足月妊娠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130例非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孕妇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的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密切相关,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2011年23期 v.20 2918-2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25例临床分析

    李亚琴;马玉琴;

    目的探讨中草药配合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对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并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25例随机分3组,Ⅰ组7例予单一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1 d疗法;Ⅱ组8例予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1 d疗法,同时米非司酮150 mg顿服,共服5d;Ⅲ组10例予甲氨蝶呤50mg/m2肌注,1d疗法,同时米非司酮150 mg顿服,共服5 d,并给予中草药煎服。结果中草药配合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成功率高于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组及单用甲氨蝶呤化疗,用药不良反应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草药配伍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1年23期 v.20 2919-2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早产胎膜早破40例分析

    周福顺;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早产胎膜早破4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新生儿窒息率与病死率以及母亲的结局。结果新生儿死亡1例,新生儿窒息率10%,剖宫产率12%,手术助产15%,自然分娩78%。结论对于早产胎膜早破,严密观察下孕34周后适时终止妊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及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23期 v.20 2921-2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5 ]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方芳;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合推拿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38例,分为2组,治疗组18例单纯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2011年23期 v.20 2922-2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 泻白散加减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杜克玲;王彬;

    <正>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可由多种细菌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双肺听诊有细小水泡音,由于近几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造成致病菌耐药,部分患者迁延不愈。笔者采用中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例支气管肺炎的住院患儿,均符合

    2011年23期 v.20 2923-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保妇康栓联用倍美力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李邹金;李淑华;熊俊峰;冷秋文;唐清萍;鲍文娟;

    目的评价保妇康栓联用倍美力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保妇康栓治疗2个疗程后再使用1个疗程倍美力软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保妇康栓联合倍美力软膏治疗后,阴道健康评分(VHS)显著改善(P<0.01),血清中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卵泡素(FSH)均显著改善(P均<0.01),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用倍美力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应用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1年23期 v.20 2924+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9 ]
  • 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并月经紊乱的治疗作用

    吕维名;肖丽霞;许荣;洪世华;高晓梅;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并月经紊乱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女性肥胖并月经紊乱症的36例患者,给予健康饮食及活动教育指导,戒烟、限酒,进行饮食控制。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 g,每天3次,为期3个月。治疗前后抽血检验血糖、胰岛素、血脂、性激素,测定血压、腰围。结果治疗后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餐后2 h血糖、舒张压、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黄体生成素、睾酮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患者停经、月经稀少、多毛、脂肪肝等现象均有改善。结论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肥胖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对睾酮水平有降低作用,可逆转月经失调症状;同时能减肥,降低舒张压。

    2011年23期 v.20 2925-2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从肺胃论治小儿百日咳

    马敏君;宗艳梅;

    目的观察百日咳合剂治疗小儿百日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红霉素30~50 mg/(kg.d)静脉点滴,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入院当天配合百日咳合剂口服,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的同时,加用百日咳合剂可有效缓解痉咳期的症状。

    2011年23期 v.20 2926-2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针刺结合综合康复对脑瘫患儿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刘玉峰;刘京华;张庆松;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综合康复对脑瘫患儿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GMFM量表总分值和血清中AchE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GMFM量表总分值、血清AchE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康复疗效。

    2011年23期 v.20 2927-2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0 ]
  • 针吸囊液配合腹部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52例

    王瑛;张红;朱丽华;陈霞;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行卵巢良性囊肿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腹部小切口配合针吸囊液对52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观察组)行手术治疗,46例附件囊肿患者(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10~30 mL,手术时间平均45.2 min,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2~24 h,无手术并发症,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吸囊液配合腹部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的优点。

    2011年23期 v.20 2929+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黄葵胶囊对慢性肾脏疾病患儿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周红霞;赵丽萍;葛婷婷;张林;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小儿慢性肾脏疾病患儿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4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结果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β2-MG、NAG及RBP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24 h尿蛋白定量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葵胶囊对慢性肾脏疾病患儿肾小管功能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2011年23期 v.20 2930-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4例临床观察

    黄勇;彭俊;刁蓉;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恢复盆腔粘连、输卵管远端梗阻的正常解剖形态和功能,对脏器干扰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23期 v.20 2931-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3 ]
  • α1-b干扰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仇付丽;

    目的观察α1-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给予抗感染、清理呼吸道、防治心力衰竭及应用雾化吸入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1-b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喘憋、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应用α1-b干扰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23期 v.20 2932-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小儿咽扁颗粒佐治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阮宏鹏;王显于;李振华;

    目的观察小儿咽扁颗粒佐治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咽扁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69%,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小儿咽扁颗粒佐治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2011年23期 v.20 2933-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1 ]
  • 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贺进英;王云鹏;高海妮;张淳珂;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症小儿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儿保颗粒口服,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

    2011年23期 v.20 2934-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2 ]
  • 催乳药膳促进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疗效观察

    贾润萍;吕蔚萍;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产妇乳汁分泌时间及分泌量的变化,探讨催乳药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饮食,观察组在产科常规饮食基础上,选用催乳药膳。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后的初乳分泌时间、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催乳药膳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分泌有促进作用。

    2011年23期 v.20 2935-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改良法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患者术中的应用

    尤之斌;黄红辉;王华庆;

    目的观察不同自体血回输方法对宫外孕患者血压、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的影响比较各自优缺点。方法 135例宫外孕手术患者,术中均行自体血回输:28例接受简易法自体血回输,81例接受改良法自体血回输,26例接受机器法自体血回输,观察输血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血压回升,血红蛋白回升,生命体征趋向平稳。结论改良法自体血回输安全、方便、价廉,为宫外孕自体血回输最佳方法。

    2011年23期 v.20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路文军;

    <正>2006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均为上述时期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均通过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基础治疗血糖不能下降到正常值。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4~70岁;病程2~19 a;治疗前空腹血糖8.6~21.7mmol/L。对照组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39~68岁;病

    2011年23期 v.20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经验交流

  • 手足口病142例临床分析

    陈益宏;陈瑞烈;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预后。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以及接受住院治疗的14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临床手足口病通常以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多;发病时间大多集中于3—7月及9—12月;临床手足口病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疹表现,约有51.4%(73/142)的患儿存在发热史,其住院率约为9.86%(14/142),住院手足口病患儿伴发其他临床并发症者约为37.32%(53/142),住院时间为(5.9±2.7)d,无死亡病例。经临床病原学检查EV71肠道病毒阳性患儿为17例;CoxA16柯萨奇病毒A组阳性患儿为13例;CoxA16柯萨奇病毒A组阴性患儿为7例。结论临床手足口病的传染性相对比较强,治疗以应用广谱性抗病毒药物以及增加患儿机体的免疫力为主要措施。

    2011年23期 v.20 2939-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中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体会

    马玉芳;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固本止崩汤加减治疗功血16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52例,1个周期治愈者98例,2个周期治愈者42例,3个周期治愈12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92.7%,总有效率97.6%。结论中药煎剂治疗功血止血迅速,方法简单,药源丰富价廉,值得推广使用。

    2011年23期 v.20 2940-2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消乳饮为主治疗郁滞型急性乳腺炎69例

    邓群;

    <正>2003年3月—2009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消乳饮辅以消黄散治疗郁滞型急性乳腺炎6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现代中医乳房病学》中郁滞期乳腺炎的诊断标准:乳房胀痛,结块或有或无乳汁排出不畅,皮色不红或微红,皮温不高或微高,或伴有形寒身热,头痛口苦,胸闷纳呆,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011年23期 v.20 2941+2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

    蔡桂花;朱长德;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我院运用硬膜外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均以腰及下肢疼痛来院就诊。年龄30~50岁,平均39岁。男15例,女6例。病程3 d~0.5 a。查体:仰卧挺腹实验(+),直腿抬高试验均在50~60°(+),病变部位棘间隙压痛(+)。腰段CT扫描:L3—4椎间盘

    2011年23期 v.20 2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麻醉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

    乐伟;周密;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C组各20例。2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肌松药使用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2 min,2组均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R组将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调整为1.5μg/L直到拔出气管导管后停用。记录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手术结束时、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拔管后4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的反应状况、拔管后5 min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及恢复室的恶心呕吐评分。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比较,C组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 MAP和HR均升高(P均<0.05),R组拔管前后各时点MA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 MAP与HR均较低(P均<0.05);2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及呕吐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患儿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2011年23期 v.20 2943-2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4 ]
  •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刘敏;胡鹏;芦智波;滕琦;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行疝修补、疝囊高位结扎的小儿8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予七氟醚复合肌注氯胺酮麻醉,B组予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 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较A组明显(P均<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较A组多(P均<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比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更稳定、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2011年23期 v.20 2945-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64 ]
  • 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

    熊涛;钟世雄;廖敏;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蛛网膜下隙阻滞组和全身麻醉组,2组患者分别进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常规检测无创血压(SBP和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T1)、切皮(T2)、切除股骨头(T3)、安放髋臼(T4)、拔除气管导管(T5)时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 T1、T2、T3、T4和T5时2组SBP、DBP、HR和Sp(O2)与T0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1),并且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2组T1、T2、T3、T4和T5时NE、AngⅡ和ALD水平与T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并且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少,并且可减轻患者的血管应激反应。

    2011年23期 v.20 2947-2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利多卡因气管内喷注后的表麻时间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马新;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气管内喷注后在不同时间点行气管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非心脑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7组,每组20例,L1~L6组为利多卡因组,分别在2%利多卡因2 mL气管内喷注后30 s、60 s、90 s、120 s、150 s、180 s行气管插管,D组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各组诱导前(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各时点BP、HR的变化。结果与前一时点比较,7组患者T2时其BP、HR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T3时D组、L1组L2组和L3组患者BP、HR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其他组变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气管内喷注2%利多卡因2 mL至少120 s后行气管插管才能较好地降低患者插管后不良的心血管反应。

    2011年23期 v.20 2949-2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眼底手术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

    姜淑钧;陈卫;李维凡;朱彤;张广琦;葛俊峰;赵晴;魏晓霞;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眼底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1例眼底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3例和对照组228例,2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静脉给药,治疗组患者采用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开始20 min、1 h、2 h及术毕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中镇痛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眼底手术局部麻醉加地佐辛静脉辅助,镇痛效果好,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1年23期 v.20 2950-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不同椎管内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温来友;缪建中;胡永明;黄玉琴;黄兵;薛瑞萍;

    目的探讨4种常用的椎管内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硬膜外麻醉+腰麻组(E+L组)、两点硬膜外麻醉组(E1+E2组)和一点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术毕(T4)时的MAP、HR的变化,观察各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肌肉松弛情况。结果与T0比较,4组T1、T2的MAP明显下降,T1时的HR显著增快(P均<0.05);T3、T4时的MAP、HR及T2时的HR无显著变化(P均>0.05);与E组比较,各组各时间点MAP、HR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SEA组麻醉起效最快(P<0.05),CSEA组、E+L组、E1+E2组的术中麻醉和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组(P均<0.05)。结论 CSEA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肌松效果最满意,是全子宫切除术较好的椎管内麻醉方式。

    2011年23期 v.20 2951-2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 七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卢霄;周小贝;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S组,常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P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20 min(T2)、去气腹后10 min(T3)不同时点患者的眼内压(IO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与T0时相比,T1、T2时IOP均有所上升。与S组比较,P组IOP上升的幅度更大。结论吸入七氟醚可抑制气管插管和腹腔镜手术气腹后引起的患者IOP升高。

    2011年23期 v.20 2953-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2 ]

误诊分析

  • 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急性胃肠炎1例

    吕艳芬;

    <正>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则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虽然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但只要认真对待,仔细研究还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误诊。现将来我院就诊的1例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

    2011年23期 v.20 2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偏侧萎缩症1例误诊分析

    王珊珊;赵建国;

    <正>偏侧萎缩症(Hemiatrophy)是进展性的偏侧肢体或躯干组织萎缩,表现一侧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及骨骼变小等。该病罕见,因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笔者遇到1例偏侧萎缩症误诊患者,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女,30岁,左侧肢体萎缩11a。曾就诊几家医院,诊

    2011年23期 v.20 2955-2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心肌桥误诊为冠心病1例

    逯建华;汤迎春;

    <正>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真实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有报道尸检中的发生率为15%~85%,其间的差异可能与心脏标本选择及制备和观察的仔细程度不同有关。心肌桥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诊断比较困难,表浅型因无症状或症状轻而难以确诊,即使是冠脉造影也只能检出那些纵深型心肌桥。这就是在尸检及冠脉造影中心

    2011年23期 v.20 2956-2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美克尔憩室扭转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杨英粉;

    <正>笔者近日将1例美克尔憩室扭转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现分析报道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男,26岁,已婚,因腹痛伴恶心呕吐3 h来我院急诊室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

    2011年23期 v.20 2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15例分析

    张清伦;

    目的探讨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5 a来误诊的15例不典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误诊为多种内科、骨科疾病;治愈11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 SA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疑诊患者应积极行脑CT及腰穿等检查,减少误诊率。

    2011年23期 v.20 2958-2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护理研究

  • 改进小儿手术中静脉留置针固定方式的效果观察

    白杨;赵雪茹;

    <正>静脉留置针由于其操作简单,留置肢体活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深受患儿家长喜爱;且套管柔软不易穿透血管壁,故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轻了护理工作负担。但由于患儿恐惧、哭闹及麻醉苏醒期躁动等原因,极易发生留置针脱落及外渗。因此如

    2011年23期 v.20 2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 ]
  • 循证护理在米索前列醇引产中的应用

    李荣霞;纪彩卿;侯建香;张石玲;校彩娜;李雅静;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米索前列醇引产用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提出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的相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汲取科研证据,并将所得证据与临床需要相结合,对25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另选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不良反应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清宫率低(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均<0.05),产后出血量少(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对米索前列醇引产产后清宫率及产后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改善。

    2011年23期 v.20 2960-2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整体护理对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丽琴;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9月60例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生活自理能力(ADL)总分和生活满意指数(LSIA)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患者出院时2组的PSQI、ADL总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LSIA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且整体护理组升高较传统护理组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2011年23期 v.20 2962-2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69 ]
  • 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杨云秀;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4月在本院诊治9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 2组患者比较干预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依从性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施护理干预1 a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下降明显、治疗依从性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

    2011年23期 v.20 2963-2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5 ]
  • 热敷配合穴位敷贴预防镇痛分娩孕妇尿潴留

    李海燕;叶俊花;

    目的观察膀胱区热敷配合关元穴敷贴预防镇痛分娩孕妇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镇痛分娩孕妇按单双号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定时膀胱区热敷配合关元穴敷贴的方法预防镇痛分娩孕妇尿潴留;对照组采用单纯定时膀胱区热敷方法预防镇痛分娩孕妇尿潴留。观察2组镇痛分娩孕妇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尿潴留10例,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37例,发生率62%。2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膀胱区热敷配合关元穴敷贴可显著降低镇痛分娩孕妇尿潴留发生率,安全有效。

    2011年23期 v.20 2965-2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肿瘤PICC置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杨靖华;

    <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漏的风险,患者带管可自由活动,维护方便,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颈内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凶险,虽发生率低,一旦形成,则处理极

    2011年23期 v.20 2966-2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0 ]
  •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评价

    尹小平;文小玲;代敏;

    目的评价临床综合路径效果及在其病种付费中的作用。方法将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比较2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均<0.05),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1或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能较好地规范医护行为,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2011年23期 v.20 2967-2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极低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占华;周飞燕;

    目的评价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极低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极低体质量儿9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出院时予常规指导,出院后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干预组46例出院1周、15 d内护士各上门服务1次,以后每月1次电话随访,至极低体质量儿纠正月龄6月止。比较2组极低体质量儿体格发育情况、常见疾病患病率和家长的养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极低体质量儿体格发育情况、常见病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家长的养育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出院后护理干预对促进极低体质量儿生长发育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极低体质量儿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2011年23期 v.20 2969-2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4 ]
  • 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导管异位中的应用

    胡婷婷;许章英;

    <正>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其具有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患者。然而PICC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术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6.63%~24.6%[1-2]。200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将

    2011年23期 v.20 2970-2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循证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刘玉;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找出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依据,对行俯卧位脊柱手术的126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并与之前行该手术采用常规护理的109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科学、优化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2011年23期 v.20 2971-2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观察

    纪春英;

    目的探讨开展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将126例实施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家庭为单元,采用"待产、分娩、恢复"三位一体的新服务模式,替代产妇需多次转移的产科医疗服务传统模式。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普通产房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在妊娠结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感染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阴分娩率显著提高,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均降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实施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母婴的健康,提高产科质量。

    2011年23期 v.20 2973-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肠癌患者术后不舒适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曹春莲;

    <正>肠癌是常见的肠道恶性病变,手术切除是早期最佳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手术后病痛的折磨、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排便、睡眠、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管道的刺激,手术切口的疼痛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变,使患者产生极度的不适。因此,增进肠癌患者术后的舒适程度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我院2010年1月

    2011年23期 v.20 2974-2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护理在临床发展中的协调作用分析

    赵培芳;

    目的对影响护士整体素质提高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与临床协调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二甲医院90名护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临床实践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专业满意度和科研能力4个方面调查。结果临床实践能力较强,其余依次为沟通能力、专业满意度和科研能力。结论建议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重视护士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其整体素质。

    2011年23期 v.20 2975-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深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与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占娜;来文萍;

    <正>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重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深静脉导管堵塞,再次置管既加重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及经济负担,又增加穿刺相关风险,特别是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困难的患者,还有因各种原因如导管本身的质量问题或护理不当而出现导管的断裂、局部穿刺点感染或导管脱出等。因此正确护理很关键,通过护理持续质

    2011年23期 v.20 2977-2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6 ]
  • 院后电话回访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观察

    李新连;誉敏;王燕兰;蒙运兰;

    <正>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向世界推广的婴儿喂养方式,旨在为婴儿健康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我国目前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7%~62%,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16%~34.4%,距WHO提出的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0%相差甚远。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妇出院后逐渐下降,产妇在脱离了母乳喂养氛围较浓的医院

    2011年23期 v.20 2978-2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愉悦思维对住院精神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邓美仙;阙加粼;

    目的探讨愉悦思维对改善住院精神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2例老年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同时给予精神科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愉悦思维训练,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2组患者情绪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出院时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愉悦思维有助于改善抑郁心境,刺激患者正性情感阈值,提高生活质量。

    2011年23期 v.20 2979-2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邹春霞;王菲;

    <正>临床路径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深入,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变成具体实施项目,尤其是心理护理方面,通过耐心地讲解及指导,尽快使患者消除顾虑,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沟通技巧,使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到康复出院全过程。现将临床路径护理在腹腔镜肿囊术中的应用情况报

    2011年23期 v.20 2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综述

  • 冠心病及其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弹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孟晓敏;

    <正>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冠心病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同时使动脉管壁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动脉弹性下降。研究表明动脉弹性下降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早期预测因子。

    2011年23期 v.20 2982-2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 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中运用的研究进展

    林娟;张洪斌;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其中运动疗法是心脏康复最经典、最主要的手段,自面世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内容、方案和作用已为临床所公认。我国现代心脏康复医学是从20世纪80年

    2011年23期 v.20 2984-2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9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80 ]
  • 婴幼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

    陈伟平;

    <正>婴儿出生第一年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婴儿的食物要经历由液状—泥状—固体的食物转换。1995年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出生至6个月龄时,体格发育可达发达国家水平,但6个月龄后生长逐渐迟滞。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是食物转换过程中,食物引入的时间、数量及质量不合适而造成。现将婴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情况综

    2011年23期 v.20 2986-2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2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7 ]
  • 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刘亚静;张仲;

    <正>肉桂,原名菌桂、牡桂,始见于《唐本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谓"菌桂,叶似柿叶者是"。肉桂是樟科Cinna-momum属中以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为主的肉桂组植物,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多于秋季剥取,刮去栓皮,阴干。全株有芳香气,叶互生,《神农本草经》记载"味

    2011年23期 v.20 2989-2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2K]
    [下载次数:30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7 ] |[阅读次数:375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稿约

    <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2011年23期 v.20 2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