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伟琴;任东林;张大景;宋乃忠;姜雨昕;颜景颖;
目的评价肌电介导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4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肌电介导生物反馈治疗,6周的治疗由独立的生物反馈治疗师实施。治疗前和随访期间由患者详细记录每天的问卷调查表。治疗前后进行肛管直肠测压检查,了解肛肠动力学变化情况。治疗前行胃肠道症状评分。结果 64例完成治疗并获随访6个月,没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6周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是77%和72%。排便弛缓反射异常48例,治疗6周后,37例(77%)排便弛缓反射异常患者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肛管静息压、初次排便感的直肠容量、有效肛管长度、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均有明显降低。治疗15次以上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持续6个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既往使用缓泻剂或灌肠、既往肛肠手术史、胃肠症状评分以及肛肠动力学相关参数对疗效无显著影响。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应推荐作为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一线疗法,治疗次数和患者的意志力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2011年13期 v.20 1561-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9 ] - 张梅;田英;刘翠平;张秀云;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辛伐他汀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A组17例,B组25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检测3组入院时及A组、B组治疗2周后CRP、TNF-α水平,并比较轻、中、重型患者CRP和TNF-α水平。结果 A组、B组治疗前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C组。治疗2周后,A组CRP、TNF-α亦明显高于C组;B组CRP水平低于A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B组TNF-α水平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轻型脑卒中组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中型脑卒中组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脑卒中组,TNF-α2组无显著性差异;轻型脑卒中组、中型脑卒中组与重型脑卒中组CRP和TNF-α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炎症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炎症反应是急性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辛伐他汀除有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2011年13期 v.20 1564-1565+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2 ] - 谢勉;党群;
目的评价垠艺TM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9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置入垠艺TM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60枚和Partner支架72枚。随访术后6个月2组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30 d MACE及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结果 2组随访6个月,均无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实验组8例、对照组3例冠脉造影复查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予行支架内球囊扩张术治疗,手术成功。结论置入垠艺TM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术后6个月,冠脉再狭窄率和MACE发生率与置入Partner者相似,这一结论仍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2011年13期 v.20 1566-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5 ] - 饶康怡;肖慧玲;陈俊琦;林仁勇;黄泳;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弹响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7例弹响指患者均接受针刺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治愈9例,总有效率为100%;27例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及VAS评分和PPI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穴位按摩配合针刺能够明显缓解弹响指患者患指的疼痛症状,能帮助手指肌腱功能的恢复。
2011年13期 v.20 1569-1570+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 张伟;
目的研究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健康人体单次口服500 mg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名青年(18~40岁)男性、6名老年(65岁以上)男性、6名青年(18~40岁)女性和6名老年(65岁以上)女性参与本试验,均给予500 mg左氧氟沙星单次口服,观察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年龄和性别对左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都没有影响。各组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在服药大约1.5 h时达到峰值。肾清除率大约占人体总清除率的77%,在36 h采集的尿中,给药的76%以原形存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组的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因为受试者个体肾功能的差别而显著不同。结论对于所有青年、老年,男性、女性受试者,单次口服500 mg左氧氟沙星是安全的,并且耐受性良好。由于在所有青年、老年,男性、女性受试者中,左氧氟沙星的药动学差别有限并且主要由于受试者肾功能差别引起,所以基于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来调整给药量是没有必要的。
2011年13期 v.20 1571-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毛军民;应武江;石镇东;林琳;
目的研究降脂消积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降脂消积饮150 mL口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给予舒降之20 mg口服,每晚1次。2组均用药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消积饮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011年13期 v.20 1574-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9 ] - 汤建华;陈剑峰;田小武;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特点和手法治疗的要点。方法对64例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根据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予不同手法调整,并予封闭术治疗,通过VAS、活动能力及改良M acnab标准来评定治疗疗效。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22.7个月),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结论根据骶髂关节错位分型予手法调整,辅以封闭术治疗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是一种简单、安全、目的性强的方法。
2011年13期 v.20 1577-1578+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 ] - 张晓艳;牛秀丽;文颖;
目的探讨睾丸微小结石症(TM)不育患者精液中NO浓度及α-糖苷酶(NAG)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共检出59例TM不育患者,同时检测患者精液中NO浓度及NAG活性。结果 59例患者中,经典型25例(42%),局限型34例(58%);43例发生于双侧,16例发生于单侧;伴精索静脉曲张(Ⅰ~Ⅲ度)43例,隐睾6例,睾丸鞘膜积液4例,睾丸囊肿6例。经典型、局限型患者双侧睾丸体积、双侧睾丸动脉阻力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经典型患者精液中NO浓度、NAG活性及双侧睾丸动脉的峰值流速均明显不同于局限型,局限型与正常者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TM与精液中NO浓度及NAG活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是73%TM患者伴精索静脉曲张,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1年13期 v.20 1579-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张晓艳;张红星;邹燃;黄国付;王琼;刘银妮;
目的研究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成大脑中动脉闭阻(MCAO)模型,各组大鼠又按照缺血时间(7 d、14 d、28 d)分为3个亚组,每个时相点10只。头针组动物于栓塞再灌注成功后即行头针治疗,每日1次,直至处死前。各组大鼠处死前1d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 rdU)液。对各亚组大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免疫荧光法计数各组大鼠海马区(DG)B rdU/PSA-NCAM阳性双标细胞。结果第28天头针组的NS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PSA-NCAM阳性细胞有明显表达,而头针组在不同时相的阳性细胞数量较同时相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结论头针能促进B rdU/PSA-NCAM的表达,从而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的迁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实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
2011年13期 v.20 1581-1582+1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5 ] - 郭赞;杨晶;徐鹏;高璐;袁芳;张翼;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D 50μmol/L组、PD 100μmol/L组和PD 200μmol/L组。应用隔离灌流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区的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D(50,100,200μmol/L)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B)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PD组大鼠压力感受器曲线明显向右上方移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压力感受器反射曲线最大斜率(PS)和MAP反射性下降的最大值下降。Bay K8644(500 nmol/L)预处理后,PD抑制CSB的效应被完全阻断。结论 PD可抑制CSB,并且此效应与阻断钙通道有关。
2011年13期 v.20 1583-1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申社林;程根群;赵爱军;李妤蓉;王锦;李永刚;崔彦岭;
目的探讨程氏分清饮对实验性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多柔比星(5.5 mg/kg)的方法造成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程氏分清饮治疗组(C组)、激素治疗组(D组)、程氏分清饮加激素治疗组(E组)。观察该方对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三酰甘油的影响。结果 B、C、D、E组与A组比较,24 h尿蛋白明显增高,模型制作成功。C、D、E组与B组比较,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程氏分清饮具有激素相似的治疗效果。
2011年13期 v.20 1586-1587+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刘丹;孙申田;樊爽;邢晓东;王馨;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情况及不同时间针刺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别在造模后6,12,24 h开始针刺,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组与模型组缺血半暗带的GDNF和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半暗带,bFGF和GDNF在缺血再灌注6 h都开始表达,随着时间延长,bFGF表达逐渐增加,而GDNF表达逐渐减弱;不同时间开始针刺的各组与相应时段的模型组相比,GDNF和bFG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不同时间进行针刺的各组之间,12 h组、24 h组与6 h组比较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可通过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而对缺血半暗区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针刺介入的最佳时机应在脑缺血的早期。
2011年13期 v.20 1588-1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5 ]
- 罗卫;刘晓燕;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非继续出血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发生率为32%,继续出血与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出血部位、血小板降低、长期饮酒、血肿形态不规则明显相关。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可明显增加病死率,应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2011年13期 v.20 1590-1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符泉井;李昭祺;
目的探讨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机械通气时间在48 h以上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VAP者作为观察组,无VAP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2检验、t检验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发生VAP 40例,相关变量的单因素检验13个变量是影响VAP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构成无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头部仰卧位置、年龄大。结论 VAP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
2011年13期 v.20 1591-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2 ] - 史明;杨有猛;徐鸿育;黄海多;黄成建;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29例采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DVT发生率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 2组术后均无DVT形成;2组的APTT、FIB及对照组的D-二聚体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2组PT术后均延长(P均<0.05),且治疗组术后D-二聚体检测结果下降(P<0.05)。结论肝素抗凝法与益气活血法均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均能对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产生影响,且益气活血法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提示益气活血法能有效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黏、高凝状态。
2011年13期 v.20 1593-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4 ] - 吴靖国;李君;黄泳;王升旭;曲姗姗;
目的观察颅骶疗法治疗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不同中医证型偏头痛患者接受颅骶疗法,每周2次,4周为一观察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与不同证型的关系。结果 6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4%。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阳上亢型和痰阻脑络型偏头痛患者疗效较好。结论颅骶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尤适用于肝阳上亢型和痰阻脑络型。
2011年13期 v.20 1594-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0 ] - 郑羽;徐春荣;马建;李永华;
<正>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NAFLD疾病谱中的阶段或类型之一,占NAFLD的5%~6%,可发展成肝硬化,对人体健康危害已逐渐显现。脂肪肝在中医古代
2011年13期 v.20 1595-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8 ] - 张骏;
目的探讨中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机制和长期服药的毒副作用。方法采取自愿、随机原则,按照院级拟定固定处方预防用药,观察心脑血管病一、二、三级预防人群服药期间的发病率、心脏性猝死(SCD)发病率及中药毒副作用。结果服药期间无新发病例,也未见临床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具有提升心、脑血管病预适应的作用;长年口服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有效地控制心脑血管病和SCD的发病。
2011年13期 v.20 1597-1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姚红;
目的探讨杂合式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常规透析组305例次,杂合式透析组300例次,观察2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常规透析组发生低血压26例次,20例次提前结束透析;杂合式透析组发生低血压10例次,无一例提前结束透析。结论杂合式透析可明显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2011年13期 v.20 1599-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赵平;王业皇;
目的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疗效。方法将198例脱垂性痔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99例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及术式满意度。结果 2组临床疗效、术后24 h肛门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术式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尿潴留、住院费用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病,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尿潴留发生率低。
2011年13期 v.20 1600-1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0 ] - 郑军;董莘;宁海涛;董玉书;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近期预后。方法选择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137例,并按住院后5 d内有无发生ALI分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结果 137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发生ALI 32例(合并ALI组),未发生ALI 105例(对照组)。合并ALI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死亡例数、急性期并发症数目、植物状态例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颅脑损伤合并ALI患者急性期临床经过凶险,近期预后差。
2011年13期 v.20 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吴限;孙成山;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腹透效能、改善超滤和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硬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35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腹膜透液,治疗组在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治疗14 d后对比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超滤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透析充分性、超滤量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使用含黄芪成分腹透液进行透析治疗,可以提高透析充分性,增加超滤量,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为中药制剂在提高腹透效能、改善超滤等方面提供了临床依据。
2011年13期 v.20 1603-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5 ] - 钟里军;
目的比较单头空心加压钉及双头空心加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24例采用单头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B组28例采用双头空心加压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优良率高于A组,但2组股骨头坏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头空心钉对骨折的固定更牢靠、更经济,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2011年13期 v.20 1604-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冀永亮;钱海华;朱秉宜;
目的观察对比嵌顿痔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即保守治疗后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典型嵌顿痔患者资料,比较急诊手术(32例)、择期手术(35例)的效果。结果 6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急诊手术患者住院7~27 d,择期手术患者住院9~29 d,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急诊手术治疗嵌顿痔可及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好。
2011年13期 v.20 1605-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6 ] - 令狐红霞;强树华;
目的研究非心源性危重患者心肌酶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ICU的146例内科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10分(A组)和≥10分(B组)2组,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心肌酶谱。结果 B组心肌酶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B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危重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有助于判断危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2011年13期 v.20 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周秀琳;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给予饮食干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及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营养知识评分,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饮食干预提高了患者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增进了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
2011年13期 v.20 1608-1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9 ] - 王天明;刘存根;刘春翠;李庆辉;文杰;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好。
2011年13期 v.20 1609-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6 ] - 唐红明;全主见;李力成;孙维华;赵利鹏;张阳;龙云香;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34例腹腔镜组和37例开腹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导尿管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显著短于开腹组,使用镇痛剂剂量少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术后发生再粘连的几率小,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2011年13期 v.20 1610-1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1 ] - 饶荣;刘志军;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8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阴道;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结论真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监测,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治疗。
2011年13期 v.20 1612+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孙广江;王永;高华;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通心络胶囊口服,4粒/次,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降低hs-CRP水平,起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2011年13期 v.20 1613-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张利民;石运生;寇文丽;董茂盛;贾关亮;张波;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单用胺碘酮治疗,B组48例联合应用胺碘酮加参松养心胶囊,观察2组复律时间,胺碘酮累计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复律时间(9.1±4.8)d,B组(7.6±3.9)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胺碘酮累计用量A组(10.3±3.8)g,B组(8.2±3.1)g,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可缩短房颤的复律时间,减少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2011年13期 v.20 1614-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2 ] - 赵亚光;沈英华;
目的尿病合并脑梗死组48例,无脑梗死组51例,测定2组患者CRP及颈动脉IMT。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CRP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P均<0.05);CRP、餐后2h血糖与颈动脉IMT有线性依存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CRP与颈动脉IMT对及早发现脑动脉硬化,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011年13期 v.20 1615-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钱红霞;李新胜;赵永才;
<正>2型糖尿病(DM)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且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胆石症是DM的一种常见合并症,尤其在中年女性患者中合并存在的几率更高。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发病率高达33.5%[1]。二者合并存在的原因尚在探索中,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很大相关性[2]。
2011年13期 v.20 1617-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汪磊;俞超;盛洪彪;
<正>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性疾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2006年全国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达78%[1]。笔者以抗骨吸收剂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96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2组:治疗
2011年13期 v.20 1618-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张琰冰;焦丽强;李霞;于明克;陈宗跃;
<正>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在抢救AOPP时,合理地使用氯解磷定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应用氯解磷定的剂量和方法尚无统一规范。解放军第251医院2007年3月—2010年8月采取突击量氯磷定治疗方案治疗AOPP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1年13期 v.20 1619-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7 ] - 梁大胜;杜正隆;
<正>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急危重症,其起病急、进展迅猛、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探讨其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现将2002年1月—2010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2011年13期 v.20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肖文兴;刘鹏;刘列;宋宁亚;张永刚;
目的观察自制抗菌油膏治疗创伤性皮肤缺损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抗菌油膏治疗205例264处皮肤缺损创面。结果本组264处创面中继发感染创面22处,经换药后治愈、好转创面为245处,19处创面经换药无效,治愈及好转率92.8%。结论抗菌油膏既具有抗菌消炎、促进肉芽组织新生和创面愈合的作用,又可保持创面湿润、舒适,配方简单,治疗有效,可广泛应用于创伤性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2011年13期 v.20 162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武志平;王自君;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162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51例,死亡11例,治愈率93%。其中死于颅脑腹合并伤2例,胸腹合并伤2例,急性失血性休克7例。结论多数腹部闭合损伤病例病情危重,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并发症多。临床医生在遇到腹部闭合损伤时,必须强调仔细系统的体格检查,要有整体观念,及时抓住主要矛盾,先解决危及生命的问题。手术探查中先止血,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合理规范的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2011年13期 v.20 1623-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孙丰强;胡卫星;王昀;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3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6个月,平均28个月。33例骨折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2~5.9个月,平均4.3个月,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无继发性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无脂肪栓塞、交锁钉断钉及退钉现象,按照Johuer-wrush功能评价标准优25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4%。结论透视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1年13期 v.20 1625-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3 ] - 赵启;王晓琼;孟利锋;申宪军;
<正>胫腓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由于其解剖特征限制了髓内固定系统的应用,外固定器固定既有针道感染问题又严重影响踝关节的功能,钢板固定成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金方法。但常常因为术后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而影响疗效。2007年3月—2009年6月笔
2011年13期 v.20 1626-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 黄朝宗;
<正>2009年7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柴平汤(小柴胡汤加平胃散)和香苏饮为主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2例,并与山麦健脾口服液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上述症状之1条或
2011年13期 v.20 1627-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贾建军;
目的探讨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36例患者中异物161个,不同形态异物经由相应的器械取出。结果 161个异物共取出159个,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方便。
2011年13期 v.20 1628-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王慰;任桂芳;张辉;郄兰霞;刘云燕;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9例HM患者,观察患者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全组缓解6例,无效13例,缓解率32%。A组(肌力≤2级)10例,缓解1例(10%);B组(肌力≥3级)9例,缓解5例(56%)。B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HM有一定疗效,中药及针灸治疗为HM的治疗带来希望。
2011年13期 v.20 1629-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3 ] - 席武;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1例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18个月,根据肩关节有无疼痛,活动情况及X线检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优24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对于肩锁关节Ⅲ度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2011年13期 v.20 1631-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魏丽君;杜玲;
<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数在发病前有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故又称感染后脑脊髓炎或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但亦有少数无明确诱因[1]。2006—2009年本院收治2例ADEM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介绍例1:女,31岁,以"反应迟钝,言语含糊20余天"为主诉入院。伴上下楼费力,尿潴留。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
2011年13期 v.20 1632-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肖刚;
<正>黄韧带肥厚钙化是由于长期重体力劳动,或工作姿势不正确,致使黄韧带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形成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腰板硬、活动度较差、下肢麻木放射状疼痛等。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疲劳的黄韧带失去弹性而迂曲钙化,或炎性增生肿胀,使脊髓腔变窄压迫临近的脊髓产生疼痛,使侧隐窝狭窄
2011年13期 v.20 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赵青兰;郭娇;
<正>患者因大便失禁或腹泻,在肛周皮肤周围很容易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和脱屑[1],尤其是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如肛周皮肤常处于潮湿和粪便的侵蚀状态,再加上反复多次的擦拭,极易引起肛周湿疹。肛周湿疹加重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延长了康复时间。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肿瘤科对因大便失禁或腹泻造成肛周湿疹的患者应
2011年13期 v.20 1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1 ]
- 周松;陈志良;刘永刚;杨家庆;张国祥;李世根;
目的建立阴立爽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50∶10∶1)为展开剂,对其中黄柏药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以苦参碱为对照品,以甲苯-丙酮-甲醇(8∶3∶1)为展开剂,对其中苦参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蛇床子素为对照品,甲苯-乙酸乙酯-正己烷(3∶3∶2)为展开剂,对其中蛇床子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立爽洗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90 8~2.27μg,平均回收率(99.8±1.2)%,RSD为1.2%(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011年13期 v.20 1634-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索建政;郄春鹏;严文利;董莹;战嘉怡;
目的研究祛风通络止痛贴中群药醇提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阿魏酸的提取量和葛根素的提取转移率,结合浸膏的提取量综合考虑筛选出醇提的最佳条件。结果醇提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此提取工艺阿魏酸、葛根素的提取转移率达到70%以上,提取浸膏的量适宜,在丙烯酸酯压敏胶贴剂中是可行的,适合工业生产。
2011年13期 v.20 1637-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张敬晶;
目的观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羟氨苄分散片溶出度的效果。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项下第二法,以水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 in,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263 nm。结果 20m in内产品溶出度达到80%,辅料对主药无干扰,头孢羟氨苄线性范围为2.5~50 mg/L(r=0.999 9),回收率为100.2%(RSD=0.52%,n=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2011年13期 v.20 1639-1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王欣;郭宏伟;张悫;庞燕军;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阿胶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un itex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 in,柱温为25℃。ELSD条件为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量为3.12 SLPM。结果以进样量的对数(x)对其相应峰面积对数(y)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1.562x-1.024,r=0.999 6(n=5);进样量在0.736~14.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2.35%。结论采用HPLC-ELSD法测定阿胶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可靠,可用于阿胶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2011年13期 v.20 1641-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9 ]
- 黄建松;林杰;杨海文;袁萍;
目的探讨低场MR 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MR I表现。结果 48例共19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病例9例,多椎体受累39例。162个受累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26个呈长T1短T2信号;8个椎体T1W I为低信号,T2W I为混杂信号。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1例,椎管受累9例,合并压缩骨折12例,无一例出现椎间盘受累征象。26例行增强扫描时,受累椎体、附件及相邻的软组织肿块均见轻至中度强化。结论低场MR I对评价脊柱转移瘤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2011年13期 v.20 1643-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 徐恺;
目的探讨X线诊断左心衰肺水肿的特征性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左心衰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X线特征性表现。结果胸部X线片示肺血管纹理增粗模糊,两肺部"蝶翼征"、支气管"袖口征"等特征性X线征象。血管蒂宽度和心胸比例也明显增大。结论肺水肿胸部异常X线改变比临床表现出现早,根据肺部X线特征性表现和临床症状,提高诊断左心衰肺水肿的水平。
2011年13期 v.20 1645+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4 ] - 刘志博;
目的探讨磁共振(MR I)对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 I检查的63例下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个腰椎间盘均呈现Ⅲ级以上的腰椎间盘退变,其中Ⅲ级51个占33.8%,Ⅳ级69个占45.7%,Ⅴ级31个占20.5%;发现软骨终板变性39个占25.8%,其中Mod icⅠ级21个,Ⅱ级11个,Ⅲ级7个;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75个占49.7%。结论在腰椎MR I上存在椎间盘退变、软骨终板区变性以及纤维环后方的高信号区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征象。
2011年13期 v.20 1646-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9 ] - 何敬;杨连发;雷亿成;黄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与CT检查资料较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性肺癌32例,结核瘤12例,球形肺炎5例,转移瘤4例,错构瘤2例,纤维瘤1例。结论 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都能做出正确诊断。
2011年13期 v.20 1647-1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邢丽;邢卫红;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纤维瘤诊断中的作用,提高乳腺纤维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参加体检的1 679例女性应用M INDRAY DP-1100p lus B超机检查,探头频率7.5~12.5 MHz。对24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回访。结果病理组织学证实乳腺纤维瘤240例。乳腺纤维瘤的超声具有清晰的边缘、规则的形状、均匀的内部回声。结论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乳腺纤维瘤的形状、大小、部位、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对致密或具有严重乳腺小叶增生的腺体较为清楚。
2011年13期 v.20 1648-1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张振显;高慧;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阑尾周围脓肿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及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结果阑尾周围脓肿的CT表现有腹腔不规则肿块、囊性包块、阑尾壁增厚节段性扩张、积液,阑尾局部穿孔与脓腔相通形成"哑铃征"、阑尾结石、局部结肠受压内移呈反"C"形、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模糊、右侧肾前筋膜及右侧侧椎筋膜增厚、腹水、小肠不全梗阻等征象。结论 64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周围脓肿定位及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11年13期 v.20 1649-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李俊峰;孟建华;刘岩;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结果放射性肺炎急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慢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条索状阴影并可交织成网状,伴有肺气肿及横膈升高、纵隔移位以及胸廓塌陷畸形等。结论 CT在诊断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重要意义。
2011年13期 v.20 1651+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7 ]
- 王园凤;冯锦绣;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探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压疮的护理措施,以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用循证护理对我院ICU 121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结果 121例骨科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能有效地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经济化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对现代护理的更高要求。
2011年13期 v.20 1659-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0 ] - 徐松梅;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极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本组64例患者中53例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6例发生褥疮。无一例死亡或出现伤残。结论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围手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3期 v.20 1660-1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9 ] - 褚英;
目的探讨小儿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115例手术患儿进行术前护理,术中监护。结果 105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儿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要加强观察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011年13期 v.20 1662-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赵志红;白利洁;张采红;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70例AM I溶栓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经合理、有效救护,62例溶栓成功,8例无效。结论瑞替普酶用于AM 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2011年13期 v.20 1663-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9 ] - 郭荣珍;张佩超;马亚利;
目的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尽快详细采集病史资料,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安慰,术中积极配合麻醉师工作,术后加强患儿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在七氟烷麻醉下救治气管异物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2011年13期 v.20 1665-1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赵红云;
<正>脊髓损伤后并发尿潴留是骨伤科和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比较棘手,因排尿功能要经过漫长的脊髓休克期(3~8个月),自主膀胱功能形成后才能恢复[1]。因此,解决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成为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患
2011年13期 v.20 1666-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8 ] - 曲欣青;王向华;
目的探讨外阴血肿患儿的舒适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外阴血肿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14例患儿住院期间经舒适护理后,安静无哭闹,生命体征稳定,安全度过恢复期,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让患儿感到安全、满足,有利于患儿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13期 v.20 1668-1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许丽池;
目的探讨X线引导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37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后密切观察造瘘管、引流管情况,并注意观察并发症,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结果Ⅰ期取石30例(81%),Ⅱ期取石7例(19%);单通道取石35例(96%),二通道取石2例(4%);结石取尽35例。术后出血2例,低钠血症、尿瘘各1例,经严密的护理配合,均好转。结论做好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2011年13期 v.20 1669-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杨丽红;
<正>年龄是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1]。年龄越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周围血管的并发症及高危性病变的发生率越高。老年患者往往由于动脉硬化病变程度重,且常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增加了介入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
2011年13期 v.20 1671-1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6 ] - 谢艳红;
<正>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百岁以上患者各脏器功能下降,基础病
2011年13期 v.20 1673-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赵晓萍;石玉兰;刘晓明;张莲香;
<正>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主要表现为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多功能治疗仪(长春新达医疗器械厂生产)配合颈椎牵引是我院骨伤科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之一,经过
2011年13期 v.20 1674-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崔云枝;
<正>便携式化疗泵能控制进药的速度、定时、定量将药注入患者体内,恒定地维持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抗癌细胞活性,同时也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反应,能减轻患者因化疗需长时间卧床的痛苦。便携式化疗泵对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是一种极有效的化疗方
2011年13期 v.20 1675-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