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元元;谢雁鸣;
目的研究临床医师对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知度。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对联合用药的认识、中成药存在的问题(疗效、安全性)及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合格问卷254份。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较多(47.6%);大多数认为中成药可以联合使用(90.1%);中成药存在疗效不佳(49.6%)与安全性的问题(28.3%);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主要是不良反应不明确(44.1%);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是制剂不过关(52.4%)以及说明书中无与西药相互作用的说明,使临床使用混乱(46.1%);上市后中成药再评价必要性已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93.7%)。结论中成药再评价十分必要,重点在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修订完善中成药说明书,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2011年08期 v.20 911-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王燕;曾垂秀;蒋昌科;刘绍英;
目的分析重庆永川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深部吸取物标本385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RSV并分型。随机抽取8株A亚型RSV和6株B亚型RSV进行G蛋白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385例患儿呼吸道标本中RSV阳性115例,阳性率为29.9%(115/385),其中A亚型阳性98例(85.2%),B亚型阳性17例(14.8%)。RSV阳性的115例患儿中,临床诊断依次为毛细支气管炎34例(29.6%),支气管肺炎29例(25.2%),间质性肺炎24例(20.9%),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13.9%),支气管哮喘12例(10.4%)。G基因测序结果显示8株A亚型野生株与A亚型标准株A2间有显著性差异,野生株和A2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2%~93.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4.0%~85.2%。A亚型野生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8.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0%。6株B亚型野生株与CH18537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1.4%~93.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9.3%~90.2%。B亚型野生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7.8%~98.4%,氨基酸同源性为84.5%~97.1%。结论 RSV是永川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以A亚型流行为主。B亚型RSV的G基因变异较A亚型大。
2011年08期 v.20 914-916+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华丽;罗梁贤;叶剑鸿;马敏;冯海珊;刘亚黎;
目的研究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病病种规律及抢救成功率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在急诊科抢救的8 821例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疾病谱和病死率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伤是急诊科的前3位危重病;男性多于女性;60~79岁老年组抢救数最多,各种严重外伤的急诊病死率最高(8.6%),心肺复苏病例数最多的是"院前死亡"患者(63.26%)。急诊抢救患者全年出现2个就诊高峰,分别为6—7月及12,1,3月,全天就诊高峰在17:00—0:00。结论急诊工作核心是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综合全面评估,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尽快分流;抢救对象主要为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应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减少自发性行为造成的致死、致残率;要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加强院前急救及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
2011年08期 v.20 917-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0 ] - 谢毅强;吴月平;尹德辉;牛乾;袁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观察舌象和脉象以及病程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以阴虚燥热者为多,70岁以上以阴阳两虚为主。病程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5 a者居多。阴虚燥热组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主,气阴两虚组以舌红、苔少、脉濡细数为主,阴阳两虚组以舌淡胖、苔白腻、沉迟脉细为主。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舌象脉象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的认识。用客观的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
2011年08期 v.20 921-922+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 ] - 王昌林;王晓蕾;李雅雯;章乐;孙海斌;郁敏;
目的探讨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并对血清学结果进行随访,提高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9年5月86例女性梅毒患者(孕前治疗23例、孕期治疗26例、未治37例)分娩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及其随访的特点。结果孕前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均阴性,TPPA阳性21例,TPPA 6个月阴转率100%。孕期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阳性5例,RPR 6个月阴转率100%,TPPA阳性25例,TPPA 6,9个月阴转率分别为80%,92%。未治疗组中新生儿出生时RPR阳性35例、TP-PA阳性36例,均接受治疗。RPR 6,9,12,15个月阴转率分别为74%,83%,91%,100%。TPPA 6,9,12,15个月阴转率分别为3%,8%,11%,14%。大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母亲梅毒,可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通过对梅毒血清学的随访,提高了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先天性梅毒提供帮助。
2011年08期 v.20 923-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2 ] - 苑晓烨;温志谦;杨圣俊;李芳;
目的研究天麦消渴片与格列本脲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给予格列本脲,B组给予天麦消渴片,C组给予格列本脲和天麦消渴片,治疗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2 h血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A组血脂无显著变化,B组和C组血脂均有明显改善。C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天麦消渴片与格列本脲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对于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良好作用。
2011年08期 v.20 926-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王学民;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60岁,因右肘肿物伴拇指背伸乏力3个月入院。查体:右手拇指背伸乏力,虎口区感觉迟钝,右肘桡侧腕伸肌内可见一梭形隆起,边界清楚,光滑,按压虎口区麻木加
2011年08期 v.20 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陈秀荣;黄春霞;石新涛;
<正>小儿手足口病近年来发病明显增加,但治疗尚不理想。2009年1月—2010年8月,笔者采用中药清热利湿煎剂灌肠治疗48例手足口病患儿,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2011年08期 v.20 978-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毛善林;高广华;葛凯;
<正>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冬季好发,易反复,少数病例因病情反复或病情长,喘息较难控制。2007年9月—2010年4月笔者对39例哮鸣音难以消失的毛支
2011年08期 v.20 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张彩萍;
目的探索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5~18周妊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愿选择药物流产的孕妇572例,空腹分次服用米非司酮总量15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0.6 mg顿服或增加外用米索前列醇分次用,总量不超过0.6 mg,待宫颈自然扩张后终止妊娠,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终止孕5~9周和孕>15~18周有效率89.1%;选择时机行钳刮术终止孕>9~15周有效率100%;增加外用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有效率100%,本组总有效率为96.4%。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人工流产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5~18周妊娠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08期 v.20 980-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赵伟;焦秉奎;
<正>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本病病程长,进展缓慢,易复发。多年来笔者采用火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临床中也常遇畏惧火针者,针对这一类患者,笔者改用针刺乳腺穴配合乳房药罩的方法
2011年08期 v.20 981-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孙艳红;徐玲;曹乃达;
<正>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 h膀胱胀满而无尿意或不能排空者,为产后常见症状,多发生于分娩困难者。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按压联合TDP照射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1年08期 v.20 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7 ] - 林建平;
<正>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中的一项较理想的措施,也是我国用于控制人口增长的一种手段,在计划生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2002年10月—2009年10月行腹壁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011年08期 v.20 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许温;王文霞;李富华;
<正>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以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者可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2000年4月—2010年8月,笔者采用超短波热疗治
2011年08期 v.20 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何志霞;
<正>我院2005年引进南京东大迪艾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设备对宫颈病变进行细胞学检测,使宫颈癌前病变期就能检测出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的 ,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报道如下。
2011年08期 v.20 984-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 韩良荣;朱红利;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梅毒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胎传梅毒不再是新生儿科的少见疾病,由于产前梅毒筛查的开展以及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的治疗,有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梅毒被发现。胎传梅毒患者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能最大限度
2011年08期 v.20 985-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孙莉;董春英;
<正>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病程长。2009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西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2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011年08期 v.20 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 徐大明;赵丽萍;
目的探讨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临床表现特点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286例过敏性紫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HSP发病率呈逐年明显增高趋势,发病季节秋冬为主。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1位,呼吸道感染为主,支原体、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重视;其次为郊游、进食海鲜。过敏原检测吸入组中过敏原尘螨、粉螨、屋尘、点青霉、交链孢霉比例为高;而食物组中鱼肉、蛋黄、蛋白、羊肉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以皮疹为主,消化道累及63.28%,部分患儿先于皮疹表现易误诊,应列为腹痛的鉴别诊断,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关节肿痛比率为49.30%,预后良好;肾脏受累的发生率为54.19%,肾损伤发生于起病1个月内者占85.16%。45例患儿肾活检紫癜性肾炎病理Ⅲ级占44.44%,患儿仍需积极治疗,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结论重视HSP发病诱因的检查和过敏原的检测,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
2011年08期 v.20 935-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6 ] - 刘晓宇;王悦喜;季英敏;于赛华;王春燕;袁托亚;阿荣;张迎军;任保军;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发生并发症28例:气胸1例,室性心律失常9例,囊袋血肿7例,囊袋破裂1例,导线移位2例,电极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4例,起搏器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PMT)1例,肌肉跳动2例。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及定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011年08期 v.20 937-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0 ] - 张李松;赖爱鸾;宋梅英;
目的评价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术前的分段诊刮病理与术后全子宫切除病理,评价肿瘤诊断符合率及肿瘤分级符合率,判断分段诊刮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以手术切除子宫病理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内膜腺癌。分段诊刮与术后子宫病理内膜腺癌总符合率为76.1%,肿瘤分级符合率为57.3%,术后肿瘤级别上升率为41.8%;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或伴不典型增生者,术后G1内膜癌占90.3%,未侵及深肌层占87.1%;分段诊刮为G3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与G1、G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段诊刮为G3内膜癌与术后子宫切除病理比较,肿瘤级别符合率高,且肿瘤分期级别较高;与分段诊刮病理比较,子宫内膜腺癌术后子宫切除病理肿瘤细胞级别较高,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
2011年08期 v.20 939-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王丽峰;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9月在常规护理下分娩的初产妇43例设为对照组,陪伴分娩的初产妇46例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的总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时、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照组(P均<0.05),2组的阴道分娩难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2011年08期 v.20 940-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郭峰;冯霞;刘茗露;
目的观察对比中药润肠通便复方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9例拟行结肠镜检查或内镜下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中药润肠通便复方组(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依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1~4级)评价肠道清洁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润肠通便复方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不良反应小且经济的肠道清洁药物,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前的肠道准备。
2011年08期 v.20 942-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3 ] - 董琨;廉洁;潘伟光;邓启文;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370例的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总结重点感染科室和高风险人群,为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年龄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370例患者的送检标本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痰标本311份,血标本34份,中段尿10份,导管引流液7份,分泌物4份,其他4份。科室分布显示新生儿科82例,呼吸科73例,ICU 65例,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共50例。以上5个科室的标本占全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的72.97%。年龄分布显示小于1岁的患者91例,大于60岁的患者130例,以上2个患者群占总患者的59.73%。药敏提示耐苯唑西林率达到35.95%,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及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超过99%,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8%。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血流及泌尿系统为主,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呼吸科、ICU及神经内外科。感染人群以新生儿和老年人为主。治疗的药物应避免选择青霉素及氨苄西林。
2011年08期 v.20 94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宫蕾蕾;于风华;
目的通过对孕期连续应用有效益生菌4周以上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皮肤进行观察,探讨孕期应用益生菌对新生儿皮肤是否有保护性作用,能否降低新生儿皮肤红斑发生率。方法观察组孕妇在产前至少连续服用含有效量益生菌的食物4周以上。然后对出生后的新生儿皮肤红斑进行观察,分别在出生当天、1周、2周、3周和4周时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皮肤红斑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期应用益生菌对预防新生儿皮肤红斑有显著效果。
2011年08期 v.20 945-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田会玲;
目的探讨催产素不同给药途径对产妇第三产程的影响,以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方法选择足月、单胎、顺产、产前未用过催产素的产妇75例,随机分甲、乙、丙3组,甲组采用脐静脉推注,乙组采用肘静脉推注,丙组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比较3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甲组3~9 min,平均6 min;乙组8~19 min,平均12 min;丙组13~28 min,平均20 min。产后2 h出血量:甲组20~100 mL,平均62 mL;乙组60~160 mL,平均114 mL;丙组80~200 mL,平均136 mL。结论催产素的3种不同给药方法均能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尤其是通过脐静脉近母体端推注生理盐水加催产素效果最为明显,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1年08期 v.20 946-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过湘云;华颖;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病愈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明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发病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28个月;男女比例3∶4;冬季发病14例,秋季发病7例,其他季节7例。病程3 d内出现惊厥16例;均为全身性大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5 m in,一次病程中平均发作次数1.96次。惊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发作间期脑电图(EEG)正常,血生化(血糖、血钙、血镁、电解质、肝肾功能等)、脑脊液、脑CT等检查正常。结论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①1~2岁高发,冬秋季多发,婴幼儿既往体健,无家族史。②惊厥于病程1~6 d发生,3 d内多见,全身性发作为主,无轻度以上脱水或酸中毒。③血生化、脑脊液、头颅CT和发作间期EEG均正常。④多数不复发,极少复发者次数≤2次,病程<1 a,预后良好。
2011年08期 v.20 947-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9 ] - 李凤文;王素芬;于绍杰;高建宏;
目的探索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对初产剖宫产患者乳房舒适度、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和对乳腺炎及乳腺肿块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初产剖宫产分娩的100例患者,术后1~4 h进行乳房按摩,并与同期100例未进行乳房按摩初产剖宫后分娩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1,2,3,4天乳房舒适度,乳汁分泌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4天乳汁分泌量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第4天对照组乳腺肿块和乳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术后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可提高初产剖宫产患者乳房舒适度,增加乳汁分泌量,预防乳腺炎及乳腺肿块的发生,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2011年08期 v.20 949-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1 ] - 李娟;田葱;
<正>不孕症是目前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不孕症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7%~15%[1]。引起不孕症
2011年08期 v.20 950-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0 ] - 曹修亮;陆小左;张海军;黄晓玲;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证型与舌象的相关性,为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治疗作出努力。方法将212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分为肝旺风动、肝肾阴虚、脾虚肝亢、痰火扰心4个常见证型,采用中医舌象数字化分析仪对4组患儿的舌象进行测定。结果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多见淡红舌和红绛舌;苔色多见白苔和浅黄苔。舌象参数中舌质颜色、舌苔颜色等在不同证型中存在差异。结论淡红舌、红绛舌、白苔、浅黄苔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常见舌象,可以为儿童抽动障碍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依据。舌象参数中舌质颜色、舌苔颜色等可作为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2011年08期 v.20 95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杨淑芳;夏月华;鲁小青;
目的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1 830例新生儿中92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与脐带因素、头位难产、胎盘功能不全、羊水过少、分娩方式、早产等因素有关,系综合因素所致。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前和产时的监护,对可能发生窒息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正确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2011年08期 v.20 953-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1 ] - 陈海红;
目的探讨硫酸镁粉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局部红肿硬结分别给予热敷(对照组100例)和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组100例)。结果随访5~20 d,对照组局部红肿硬结消失时间(5±2)d,发展成无菌性脓肿19例,发生率19%。治疗组局部红肿硬结消失时间(2±1)d,发展成无菌性脓肿3例,发生率3%。结论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疗效确切,局部反应消失时间短,无菌性脓肿发生率低。
2011年08期 v.20 95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2 ] - 白玉莲;李慧;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疼痛差别、产程进展、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对2组剖宫产率、疼痛情况、产程时间、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2011年08期 v.20 955-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赵雁薇;周密;黎翠容;张四云;
<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子痫是以神经系统严重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的阶段,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通过积极监护以
2011年08期 v.20 956-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4 ] - 施亚;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丫啶终止16~27周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因计划生育和医学因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2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15例。观察组经腹壁羊膜腔内穿刺注入依沙丫啶100 mg,随即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对照组单一行依沙丫啶100 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引产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分别为(31.29±7.01)h、(6.07±3.19)h;对照组为(42.18±5.35)h、(10.25±2.54)h。引产成功率均为100%。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丫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软化。明显缩短引产时间、总产程,不影响引产成功率,且经济方便,易于患者接受,减少患者痛苦,优于单一依沙丫啶引产。
2011年08期 v.20 958-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2 ] - 高金荣;吴红;高建宏;杨雅琴;杨露;李华;
<正>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根据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共同制订的新的外阴皮肤疾病分类法,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分为外阴鳞状上皮
2011年08期 v.20 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颜鹏飞;
目的观察一捻金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静脉营养、治疗原发病、管饲喂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捻金50 mg/(kg.次),每日2~3次,于喂养前30 m in喂入。结果治疗组每天奶量增加、残余奶量、增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一捻金辅助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良好。
2011年08期 v.20 960-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2 ] - 王玲玉;
<正>宫颈Leep手术是目前治疗中度及重度宫颈糜烂常用的方法,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治愈率高。但该方法在恢复期由于脱痂容易引起较长时间的排液、出血,增加感染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手术后1周内用盐酸小檗碱膜填塞创面,可有
2011年08期 v.20 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魏向阳;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沭阳县中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有原发性呼吸暂停表现的早产儿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组均应用氨茶碱治疗。首次负荷量为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kg,每12 h给药1次,静脉慢注;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 mg/kg,静推,1~2 h后按0.01 mg/(kg.h)的速度经输液泵持续静滴,每日维持12~24 h,日总量不超过0.4 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1%,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42%,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2011年08期 v.20 962-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4 ] - 杜红;
<正>人工流产术是妇女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1],效果可靠。然而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的剧烈疼痛会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探索如何减轻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的痛苦,
2011年08期 v.20 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胡桂霞;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危重病例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由于及时隔离治疗,预后较好。结论手足口病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适当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2011年08期 v.20 964-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孙海霞;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生在盆腔脏器,盆腔外少见,包括腹壁、会阴切口、脐部、膀胱、肾脏、肺、心包、肠道等部位。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亦有上升趋势。我院2005—2009年收治腹壁
2011年08期 v.20 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 曾桂香;
<正>儿童心肌损害通常发生在原发疾病的病程之中,所以常被临床医生忽略而延误治疗。现将近2 a在我院儿科诊治的46例心肌损害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2011年08期 v.20 966-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闫海珍;解凯辉;张惠英;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由于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如在绝经前切除子宫,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症状,因此该病治疗趋于保留子宫。笔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2011年08期 v.20 967-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4 ] - 胡京苗;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在妊娠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妊娠143例,正常妊娠51例,先兆流产29例,稽留流产22例,异位妊娠41例;均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清孕酮值,并在4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组血孕酮值(34.98±0.74)μg/L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结论血清孕酮值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妊娠早期中具有诊断意义。
2011年08期 v.20 968-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0 ] - 常兴隆;赵惠萍;田葱;李娟;
<正>透明带(ZP)是一层包绕着卵母细胞及着床前孕卵的非细胞性明胶样酸性糖蛋白膜,主要由3种糖蛋白组成的内含特异性精子受体,在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精卵识别、结合、穿透和阻止多精子入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在一定情况
2011年08期 v.20 969-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2 ] - 翁海霞;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前检查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160例,其中接受定期规范管理的110例作为管理组,未接受规范管理的50例作为对照组,管理组进行组织管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密切监测、药物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管理组并发症少,剖宫产率低,胎儿结局较好(P均<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进行规范管理,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2011年08期 v.20 970-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0 ] - 赵文霞;刘学芬;
<正>糖尿病肾病(D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终末期肾病病例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由DN引起[1],而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正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
2011年08期 v.20 972-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文莉平;
目的探讨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有效治疗产后会阴水肿方案。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因会阴撕裂缝合术后出现会阴水肿的产妇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组64例予红外线加硫酸镁湿热敷,比较2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会阴水肿的有效率达95%,远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红外线加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可靠,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2011年08期 v.20 973-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1 ] - 冯凯;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2例,采用奥扎格雷治疗;治疗组11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患者完成治疗,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梗死,其余患者均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1年08期 v.20 974-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 何维平;顾军养;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强龙(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顽固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雾、常规抗感染、祛痰加氨茶碱平喘,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静滴人血丙种球蛋白与甲强龙,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啰音吸收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结论丙种球蛋白与甲强龙联合应用治疗顽固喘憋性肺炎疗效明显。
2011年08期 v.20 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蔡竹青;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3月—2009年9月在如东县中医院住院的10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均有发热、腮腺肿胀、咀嚼痛。学龄期儿童多有并发症,以脑膜脑炎最多,其次为胰腺炎、睾丸炎等。多数外周血白细胞正常、血清淀粉酶升高。106例经抗病毒、对症、营养等综合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多发生在学龄期儿童,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2011年08期 v.20 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0 ]
- 刘翠娥;侯惠如;吕平;王芳;
目的研究老年气管切开患者人工鼻湿化与普通湿化的效果。方法将稳定期老年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人工鼻湿化与普通湿化,观察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气道湿化程度、吸氧效果、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人工鼻在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011年08期 v.20 999-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李翠萍;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重症患者在其抢救中进行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结果本组穿刺置管成功96例,2例穿刺置管第3天发生置管内血栓,2例因意识障碍在置管第3天无意识性自行拔管,均重新置管。置管期间均未发生大血肿、静脉炎,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全部病例抽样做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是急救和静脉通路中的快速、安全可靠的方法,对保证患者急救时及时准确的静脉用药和大量的输液及输血起着重要作用。
2011年08期 v.20 1000-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丁艳;
目的了解电话回访对出院后肿瘤化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9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每周1次电话回访,出院后1个月对患者遵医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遵医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患者满意度。
2011年08期 v.20 1001-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黄红娣;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15例。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依据循证护理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寻找科学依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观察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循证护理组的各项测量维度均显著改善(P均<0.05),而传统护理组的各项测量维度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护理后各项测量维度明显提高(P均<0.05),循证护理组的SDS、SAS评分比常规护理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2011年08期 v.20 1002-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7 ] - 徐淑静;费年华;甘小兰;
目的探讨处方式饮食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运动指导,研究组进行处方式饮食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末及1 a末,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定2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检测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第6月末和1 a末,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各因子和总体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处方式饮食运动干预可显著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常规饮食运动指导。
2011年08期 v.20 1004-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4 ] - 张壮;
目的探索开展术前疼痛教育的价值以及方式、方法。方法将50例拟实行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由护士于术前2 d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疼痛教育,对照组未予任何疼痛教育措施。术后48 h评估患者术后不同镇痛需求和生理心理恢复情况及舒适度。结果术后实验组镇痛药物需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睡眠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各项生理心理(下床活动、饮食及精神情绪状态)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疼痛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对镇痛药物的需求,提高术后机体恢复质量,值得推广。
2011年08期 v.20 1006-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 ] - 何琴;彭美红;郭慧琪;
目的观察电吹风加3%硼酸湿敷治疗肛肠病术后肛周湿疹的效果。方法将肛肠病术后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每日3次用软毛巾以温水清洗肛周皮肤并擦干后,用电吹风缓慢均匀吹肛周皮肤,每次10~20 min,吹干后用3%硼酸湿敷,每次20 min,保持肛周清洁,直至肛周皮肤恢复正常。对照组每日3次用软毛巾以温水清洁肛周,擦干后涂派瑞松软膏或炉甘石液,配合抗组胺药物治疗,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结果实验组肛周湿疹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吹风加3%硼酸湿敷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吸收,增强局部新陈代谢和组织新生,促进创面愈合,防止皮肤继续受损,治疗肛周湿疹疗效显著。
2011年08期 v.20 1007-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56 ] - 林静;马姗;魏海霞;
目的探讨程序化吸痰模式在预防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吸痰模式,护理专家评估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放置床旁警示牌,填写预防报表,实施个体化、程序化的吸痰模式、个体化健康宣教等。结果 VAP发生率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程序化吸痰模式,可降低VAP发生率,值得推广。
2011年08期 v.20 1008-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黄桂望;余妍;谢英丽;
目的了解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身份、学历、户籍地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别。结果本组患者家属SCL-90评定,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女性、中年、配偶、乡村和高中以下学历者心理健康更差。结论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
2011年08期 v.20 1010-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邵红艳;李欢利;
目的观察比较远红外线照射与德莫林治疗老年浅度溃疡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浅度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生理盐水常规清洁创面后再用德莫林局部喷雾自然晾干,每天1次。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常规清洁创面后再用TDP远红外线等照射,每天2次,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93%、平均治愈时间7.00 d,观察组治愈率70%,平均治愈时间10.86 d,观察组治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德莫林治疗皮肤溃疡期压疮效果好。
2011年08期 v.2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王玉珍;吴咏梅;
目的探讨患者护理档案记录表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肠造口患者护理档案记录表进行规范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肠造口患者护理档案记录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尽快掌握造口护理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08期 v.20 1013-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纪春英;王飞燕;霍拥军;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分娩的影响,使产妇舒适,减少分娩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600例产妇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记录2组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例数及总产程时间及产妇的舒适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的经阴道分娩率高,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产妇舒适满意度增加。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分娩并发症,提高舒适满意度,保证母婴安全。
2011年08期 v.20 1014-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顾海燕;王建梅;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家庭成员的干预对患者家属支持度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实验组患者家属采取干预措施,让家属更多掌握与患者疾病、康复进程相关的知识,参与患者的康复计划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在生理功能、心理领域、独立性及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因子评分上,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干预,能使家属支持度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社会功能。
2011年08期 v.20 1015-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陈萍虞;
目的探讨产褥期中药洗头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在产褥期采用中药洗头3次,对照组产褥期不洗头。结果实验组产妇在睡眠质量、食欲、乳汁分泌、产后自信心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应用中药洗头的产妇均无头痛、皮肤过敏。结论产褥期中药洗头安全、卫生、舒适,对产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2011年08期 v.20 1017-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李琳;马姍;
目的探讨不同扎止血带法对老年人静脉输液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新扎止血带法,并选用正确规格的止血带;对照组采用传统扎止血带法。2组均选择临床上常用的前臂手背浅静脉,观察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3%,对照组为84.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扎止血带法可提高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2011年08期 v.20 101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张鑫棋;
<正>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治疗呼吸、泌尿、生殖、皮肤软组织、肠道、败血症等
2011年08期 v.20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左丽湘;付淑慧;
目的探讨静脉安全留置针在门诊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美国BD Saf-T-Intim a一次性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做静脉穿刺、固定留置,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门诊患者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置管输液减少了护士对患者静脉穿刺次数,保护了静脉血管,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门诊患者输液中,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具有操作方便、保留时间长、便于治疗用药等优点,可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8期 v.20 1020-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庄琴芳;
<正>近年来肿瘤患者不断增加,化疗患者也随之增多,在化疗过程中因化疗药物的刺激等原因,常易发生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疼痛、溃烂、色素沉着、静脉条索状症状等,
2011年08期 v.20 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冯国琴;肖红;
目的观察局部红外线照射加百多邦外敷治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穿刺点出血红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置PICC导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红外线局部照射加百多邦外敷治疗,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PICC维护,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红外线照射加百多邦外敷可促进穿刺点出血红肿愈合。
2011年08期 v.20 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