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参草扶正抗癌冲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研究

    徐岗;王远东;邓晓芳;闫冰川;

    目的评价参草扶正抗癌冲剂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行化疗,初治患者采用紫杉醇+顺铂,复治患者采用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21 d为1个周期,实验组化疗同时辨证施治服用参草扶正抗癌冲剂。完成2周期化疗后3周做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有效率48%,对照组有效率36%,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对照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Ⅲ~Ⅳ度抑制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均<0.05);2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草扶正抗癌冲剂辅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可以增强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1年03期 v.20 261-262+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0 ]
  • 拇外翻患者术后门诊随访的依从性分析及应对策略

    余志勇;温建民;王林侠;孙卫东;蒋云峰;张帅;张明敏;

    目的调查拇外翻患者术后门诊随访依从性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用电话访谈方法填写调查量表。结果收回有效量表113份,其中依从性好83例(73.45%),依从性差30例(26.55%);依从性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术肢、拇外翻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但受居住地影响。结论患者就诊太远为依从性差的主因,其次为"认为没有必要复查"。针对这些人群,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依从性,保证术后疗效。

    2011年03期 v.20 263-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1 ]
  • MRCP与ERCP对低位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比较

    王军;刘烨;赵永生;王谦;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低位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6例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后段至十二指肠壁段的低位胆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MRCP及ERCP诊断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CP与ERCP对低位梗阻性黄疸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6%和93.2%,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CP与ERCP合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1%,与单项MRCP及ERCP检查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MRCP能清晰全面地显示胆胰系统的正常结构及占位性病变;在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MRCP结合MR图像分析可以取代有创性的ERCP。

    2011年03期 v.20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8 ]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刘君;陶敏;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总有效率为6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19%,3%和0%;非血液学毒性较轻,多为Ⅰ/Ⅱ级。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2011年03期 v.20 268-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CEF-100方案与CEF-60方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临床耐受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李津凯;

    目的评价采用CEF-100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耐受性及毒副反应。方法 98例Ⅰ~ⅢA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大剂量表柔比星(CEF-100)组48例,常规剂量表柔比星(CEF-60)组50例;2组治疗均为术后辅助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治疗时给予相应的骨髓支持和保肝治疗;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每周期化疗后复查肝肾功能,并详细观察记录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化疗各周期中白细胞平均数及中性粒细胞平均绝对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EF-100组患者化疗中及化疗后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EF-60组(P均<0.05),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髓外不良反应及严重心脏毒性(P均>0.05);治疗后KPS评分CEF-100组100%大于80分,CEF-60组80分以上者占98%(P>0.05);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国人对大剂量表柔比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受性良好,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2011年03期 v.20 27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7 ]
  • 恶性血液病骨髓活检塑包切片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陶英;浦权;刘薏芝;常春康;李晓;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骨髓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髓活检塑包切片上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改良的Hemapun 988塑料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3例恶性血液病骨髓活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水平。结果 MVD和VEGF在改良的Hemapun 988塑料包埋骨髓病理切片上均有较强的表达。结论 MVD和VEGF的变化均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2011年03期 v.20 274-27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3 ]

实验研究

  • 内异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CD_4~+及CD_8~+ T细胞表达的影响

    金凤丽;赵川;曹东;

    目的探讨内异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CD4+、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7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内异消癥汤高、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大鼠子宫组织自体移植手术制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移植物局部CD4+、CD8+T细胞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CD4+表达显著降低(P<0.05),高、低剂量组CD8+的表达强度降低更显著(P<0.01);高、低剂量组的CD4+/CD8+比值较模型组增高,低剂量组比值增高尤为明显;高、低剂量组之间CD4+、CD8+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异消癥汤能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移植物局部组织免疫学变化,降低CD4+及CD8+表达,并有提高CD4+/CD8+比值的趋势,可能通过此途径达到治疗效果。

    2011年03期 v.20 276-27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6 ]
  • 养阴固精化痰渗湿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研究

    黄宝英;林应华;王芳;陈刚;

    目的探讨中药养阴固精化痰渗湿方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以腹腔注射STZ造模,正常组注射等量缓冲液。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贝那普利组及中药+贝那普利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贝那普利组、中药组及中药+贝那普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共8周,测定治疗前后各组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治疗后测定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内皮素、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贝那普利组、中药+贝那普利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其中中药+贝那普利组较中药组及贝那普利组下降明显(P<0.05)。中药+贝那普利组大鼠CHOL、TG、LDL-C、Lp-a、TXB2/6-keto-PGF1α比值均低于其他造模组并接近正常组。结论养阴固精渗湿方结合贝那普利能有效地改善微量白蛋白及血脂指标,对早期DN大鼠有显著疗效。

    2011年03期 v.20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金属硫蛋白和瑞舒伐他汀对APOE基因缺失小鼠主动脉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王海燕;朱中生;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和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对APOE基因缺失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并药物处理APOE基因缺失小鼠13周,摘眼球取血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及肌酸磷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处死小鼠后取主动脉,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和血管壁斑块组织变化,定性分析血管核因子-κB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金属硫蛋白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金属硫蛋白和瑞舒伐他汀组肝肾功能和肌酸磷酸激酶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瑞舒伐他汀和金属硫蛋白组主动脉内膜厚度和血管壁斑块组织免疫着色较高脂模型组明显减轻(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作用明显,金属硫蛋白对血脂无明显影响,2者均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金属硫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其抑制主动脉核因子-κB表达有关。

    2011年03期 v.20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参芪扶正液辅助治疗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周刚;龚勋;瞿星光;张蓉;曾超;张朝晖;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液辅助抗真菌药治疗肺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的效果。方法经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下降,并经肺感染白色念珠菌,之后分别给予单独抗真菌药和伍用参芪扶正液治疗,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参芪扶正液辅助抗真菌药治疗肺白色念珠菌感染较单独使用抗真菌药效果显著,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芪扶正液与抗真菌药伍用可提高生存率,增强抗真菌药物的疗效。

    2011年03期 v.20 28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4 ]

病例报告

临床研究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谢玮娜;于美华;何丽云;郑晓丽;

    目的探讨HMTS-80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甲醛熏蒸灭菌法、环氧乙烷(EO)灭菌法进行比较。方法 2008年3—5月,采用熏蒸器灭菌法完成87台共2 160件手术器械灭菌,采用EO灭菌法完成92台共2 862件手术器械灭菌(108个灭菌循环),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完成532台手术共165个循环共2 612件手术器械灭菌。对比3种灭菌方法消耗的时间、灭菌相关耗材成本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HMTS-80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灭菌时间最短,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最高,灭菌相关耗材成本明显低于EO灭菌法。结论 HMTS-80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具有快速、安全、环保、灭菌效果可靠、对物品损伤小、节省费用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011年03期 v.20 28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李智;周全胜;樊和斌;徐礼通;周昊;田展飞;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56例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5%(42/56),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占45%(25/56);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其他如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敏感性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其他抗生素敏感性均较低。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最多见。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2011年03期 v.20 289-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79 ]
  • 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卫青祥;张向民;闫晓英;闫永杰;陈士利;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给予丁苯酞0.2 g 4次/d口服,并针灸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配穴大椎、神门、百会、内关、肾俞、心俞、丰隆、太冲等。对照组给予脑复康0.2 g 4次/d或丁苯酞0.2 g 4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2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24周进行常规生化检查及脑CT或MR I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MMSE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周、12周、24周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AD对患者的神经评分和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对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2011年03期 v.20 2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4 ]
  • 缓泄胶囊合缓泄酊治疗功能性早泄的临床观察

    李俊兰;薛爱华;刘锁;张云霞;冯光;赵宝忠;

    2011年03期 v.20 29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抑郁宁心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赵月兰;

    目的观察抑郁宁心汤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抑郁宁心汤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并观察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判断2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抑郁宁心汤对老年抑郁症疗效优于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轻。结论抑郁宁心汤是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1年03期 v.20 29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0 ]
  • 消瘤散辅助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临床观察

    蒋莉娅;唐志放;房文峰;

    目的观察中药消瘤散辅助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病辨证的理论,予中药消瘤散口服,坚持服药1~3 a,门诊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69%,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瘤散辅助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疗效显著。

    2011年03期 v.20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8 ]
  • 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内侧微瓣法声带息肉切除术效果观察

    牟珊;张勤修;邓婧;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内侧微瓣法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声带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内侧微瓣法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随访1~3个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64例行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内侧微瓣法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中60例治愈,4例好转,手术均一次成功,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声音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内侧微瓣法声带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1年03期 v.20 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1 ]
  • 耳脑胶粘合骨、软骨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

    姜东红;

    目的探讨鼻中隔内耳脑胶粘合骨、软骨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全身麻醉下行黏膜下鼻中隔骨、软骨上至鼻顶,下至鼻底的尽可能大块切除,体外修平鼻中隔软骨部侧突的嵴突,依据软骨部、骨部偏曲弧度的大小,将软骨及骨部切割成相对平直的小块状,鼻内镜下将耳脑胶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分批点状涂布于鼻中隔黏骨软骨膜相对完整侧,将修平的骨、软骨片瓷砖样粘贴于黏骨软骨膜上,粘合切口。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无并发症,随访2~3.5 a,患者鼻腔通气良好,无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外鼻形状改变,鼻中隔居中无穿孔,用力呼吸鼻中隔无飘动。结论鼻中隔内耳脑胶粘合骨、软骨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切实可行。

    2011年03期 v.20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泛影葡胺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尹路;冯驰;

    2011年03期 v.20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贲门癌不同手术径路的探讨

    张军;赵文河;

    目的比较经左胸、上腹正中切口行贲门癌根治手术的优缺点,探讨手术的最佳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经左胸(121例)和经上腹部切口(162例)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经左胸组和上腹组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贲门癌根治术经左胸入路只对贲门旁淋巴结清扫有优势,而经上腹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短,更对腹腔淋巴结清扫有优势。

    2011年03期 v.20 3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4 ]
  •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罗素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弥可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予α-硫辛酸联合弥可宝治疗,对照组予弥可宝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81%和5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弥可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2011年03期 v.20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8 ]
  • 胃力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孙瑾;焦建华;

    目的观察胃力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胃力康和奥美拉唑,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2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胃力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安全、有效。

    2011年03期 v.20 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魏青杰;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疗效。方法将130例rG-ER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66)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8%,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88%,内镜下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84%,2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内镜下总有效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rGERD有良好的疗效。

    2011年03期 v.20 305-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7 ]
  •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8例临床分析

    逄建清;宿兰静;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HE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HED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多形皮损伴剧烈瘙痒,血常规及骨穿检查提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组织病理提示真皮血管周围有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及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HED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EHS病谱的良性一端,早期诊断、治疗及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2011年03期 v.20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多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

    石金蕾;

    目的观察多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多穴位按摩。结果 2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穴位按摩可缩短患者腹部手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利于患者康复。

    2011年03期 v.20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5 ]
  • 大黄虫丸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彭利晖;王三斌;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做初步探讨。方法选取难治性特发性ITP患者12例,予口服大黄虫丸治疗,停用后随访至少半年,对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效3例(25%),良效4例(33%),进步2例(17%),无效3例(25%),总有效率为75%。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黄虫丸能抑制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2011年03期 v.20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6 ]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李乐;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注射;米非司酮50 mg 2次/d口服,连服3 d。观察组在服米非司酮后第2天开始服中药,1剂/d,共5~7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高,甲氨蝶呤总用量少,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少。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起效快、治疗成功率高的特点,且患者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2011年03期 v.20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7 ]
  • 51例早期胃癌的胃镜分析

    郭丽梅;郭江川;耿昌友;夏林;

    目的探讨胃镜及病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肿瘤在贲门部28例(55%),胃体部11例(22%),胃窦部9例(18%),胃角部3例(6%);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最多为30例(59%)。结论上腹不适及疼痛是早期胃癌的常见症状,特别是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认真仔细地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很重要。

    2011年03期 v.20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6 ]
  • 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比较

    胡谦;官晓红;练颖;贺晓红;雷丽华;陶黎;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联合玻璃酸钠和洛索洛芬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洛索洛芬钠,用药12周后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综合疗效评分。结果 2组在VAS评分、关节疼痛度评分方面均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是可行、安全、优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3期 v.20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刘屹嵩;魏冰;朴国滨;魏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舍格伦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SS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B组给予传统西医疗法,治疗3个疗程,随访1 a,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与B组治愈率分别为38%和12%,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5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SS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2011年03期 v.20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针刺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头痛疗效观察

    李健洪;梁颖娜;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观察每天治疗后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2d后2组之间VAS评分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 d后VAS评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头痛症状,缩短病程。

    2011年03期 v.20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1 ]
  • 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蝶腭神经热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王建山;

    目的探讨治疗顽固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顽固性PAR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应用鼻内镜下高频电刀热凝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对照组45例给予口服去氧肾上腺素溴苯那敏胶囊28 mg/次,3次/d,同时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用药1个月。结果随访观察1 a,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2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筛前神经、蝶腭神经热凝术治疗顽固性PAR简便有效,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2011年03期 v.20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Mirizzi综合征41例诊治分析

    孙仁海;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0年5月41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Ⅰ型20例,Ⅱ型13例,Ⅲ型6例,IV型2例。41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Mirizzi综合征无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视病理分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高治愈率。

    2011年03期 v.20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马松华;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PD)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伴有抑郁症状的帕金森患者33例随机分为2组,即应用普拉克索和美多巴为治疗组,应用溴隐亭和美多巴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抑郁焦虑状态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克索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抑郁症状。

    2011年03期 v.20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4 ]
  • 56例患者肺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郭周庆;王红霞;吴又明;黄东;麦柏华;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56例肺穿刺细胞学资料,并同时与微组织切割活检对照分析。结果肺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率92%,微组织切割活检确诊率96%,细胞学与活检的确诊率和病理大体分型接近。结论与外科开胸活检相比,肺穿刺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微创、安全快速且准确率高,若与微组织切割活检同时进行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2011年03期 v.20 320-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慢肾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王黎萍;刘玲;邓妍妍;刘涛;刘辉辉;刘滇军;李骏峰;

    目的观察慢肾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据病情需要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慢肾宁合剂。8周后比较2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情平均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肾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可靠、安全。

    2011年03期 v.20 322-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病灶残留

    熊锐华;田秀荣;王鸿智;鲍忠平;伍靖武;任庆;

    目的评价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病灶残留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73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病灶残留患者分为2组,A组33例行腔内后装放疗,B组40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A组完全缓解7例(21%),部分缓解15例(49%),总有效率70%;B组完全缓解16例(40%),部分缓解21例(52%),总有效率92%。2组均未见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病灶残留是一种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方法。

    2011年03期 v.20 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经验交流

临床护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