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治

    戴新连;李志强;吴彬;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早期诊疗方案。方法对老年人DTIH 17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昏迷125例,占73.1%;意识障碍一度好转又恶化49例,占28.7%;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109例,占63.7%。首次头颅CT征像:未见异常9例,颅骨骨折15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伴对冲部脑挫裂伤4例;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83例,占48.5%;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4例,占37.4%;上述征像均伴有不同程度脑受压。复查头颅CT征象:DTIH发生于首次CT无异常处25例,硬膜外6例;脑挫裂伤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62例占94.7%;血肿量20~130 mL,50 mL以上87例,占50.9%。手术治疗122例,恢复良好83例,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6例;非手术治疗49例,恢复良好36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DTIH的临床表现与头颅CT征像等特征,严密观察意识演变等病情变化,头颅CT追踪动态观察颅脑损伤病灶变化,是早期诊断的关键。血肿占位效应及意识状态是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指标。

    2011年02期 v.20 131-13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中药组方三七愈风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及其对血氧自由基影响的研究

    韩冠先;张善举;贾燕平;连花敏;霍学文;于春霞;

    目的研究三七愈风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黏滞血症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用三七愈风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多烯康胶丸+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3 d内及治疗结束±3 d内,对TC、TG、HDL-C、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Rots进行2次检测;对临床疗效予以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除红细胞压积外,TC、TG、HDL-C、Rot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或0.05)。与对照组相比,除HDL-C、红细胞刚性指数外,余观测指标的好转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三七愈风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安全、有效,并有一定程度的抗血氧自由基作用。

    2011年02期 v.20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5 ]
  • 安胃疡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预防复发临床疗效观察

    孙泉;季洪赞;吴晓尉;郭美霞;许小兵;姜甜甜;杨艳;张晓华;汪芳裕;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预防复发的临床综合疗效,并探讨其对溃疡愈合质量及其生命质量影响的机制。方法选择老年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序数分为均等的A组和B组,各42例,A组给予安胃疡胶囊+奥美拉唑,B组单独用奥美拉唑。观察治疗后2周、2个月溃疡愈合进程,并随访观察开始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后胃溃疡愈合后复发情况,问卷调查治疗2个月前后SF-36健康量表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A组的胃溃疡深层破损长度缩小率明显高于B组(P<0.01);2组在治疗2个月后溃疡瘢痕总S期获得率分别为90%和83%;2组溃疡S2期获得率分别为69%和36%,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9个月溃疡复发率为7%,明显低于B组的43%,P<0.01,并在治疗后2个月生命质量3个维度的改善度高于B组(P<0.01)。结论安胃疡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及患者生命质量,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2011年02期 v.2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9 ]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沈秋燕;王建荣;陈春花;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对60例不能经口喂养的健康早产儿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即吸吮消毒无菌橡皮奶头每日3次,每次5 min,期限为2周)。观察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消失情况,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消失情况早于对照组,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

    2011年02期 v.20 139-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9 ]
  • 龙泽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王晓玲;梁友云;刘宏伟;张克良;马纯;

    目的研究龙泽汤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龙泽汤组、血塞通分散片组,分别在治疗1 d、7 d、15d观察疗效。结果龙泽汤组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血塞通分散片组的73%(P<0.01);龙泽汤组治疗后血流变、血脂、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集率等均有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除血小板计数外的其他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泽汤具有熄风通络、化瘀抗凝、降低血脂作用,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2011年02期 v.20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2型糖尿病患者肾动态显像的研究

    张庆峰;邹金海;李雪;黄清霞;鲍晶;王建春;

    目的通过肾动态显像探讨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69例2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M1组、DM2组、DM3组,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观察,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比较。结果 DM1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高于Nc组。DM2组GFR、ERPF与N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20 m in残留率(C20)增高。DM3组GFR、ERPF明显下降,肾功能曲线峰时(tp)后延,t1/2明显延缓,C20显著增高。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期了解2型DM各时相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程度,为临床DM治疗和随访提供可靠依据。

    2011年02期 v.20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实验研究

  • 姜黄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郭炳彦;韩瑞;石英辉;韩德荣;李拥军;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AngⅡ刺激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制备心肌细胞肥大模型,用Cur2.5×10-5mol/L进行预防性治疗。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及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fura-3/AM孵育心肌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及Felix软件分析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Western blot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蛋白表达。结果 AngⅡ组细胞直径增大,总蛋白含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Cur 2.5×10-5mol/L能够降低心肌细胞肥大程度(P<0.01)、(Ca2+)i(P<0.01)及CaN蛋白表达(P<0.05)。结论 Cur对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2+/Ca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2011年02期 v.20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8 ]

临床研究

  • 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王文慧;肖玉会;王淑兰;

    目的通过分析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了解病原菌检出率及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加强临床与检验科协作,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用药。方法对顺义医院2007—2009年503例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检出率55.3%,革兰阳性球菌38.6%,革兰阴性杆菌7.2%,真菌9.5%。最敏感药物为氯霉素和克林霉素。结论为预防和治疗胎膜早破、早产和产褥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2011年02期 v.20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7 ]
  • 苦参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钟庆红;

    目的探讨苦参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联合治疗组18例采用苦参汤联合黄芪注射液辅助西医结合治疗,黄芪治疗组18例采用黄芪注射液辅助西医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用西医治疗。结果苦参汤联合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早搏,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苦参汤联合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

    2011年02期 v.20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4 ]
  • 辛复宁栓剂配合聚焦超声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刘青云;徐成康;

    目的探讨辛复宁栓剂配合聚焦超声技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7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辛复宁栓剂组、宫颈聚焦组、辛复宁栓剂+宫颈聚焦组。比较3种不同疗法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后2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和阴道流液量。评价辛复宁栓剂配合宫颈聚焦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结果宫颈聚焦组和辛复宁栓剂+宫颈聚焦组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辛复宁栓剂组(P均<0.01),辛复宁栓剂+宫颈聚焦组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宫颈聚焦组(P<0.01)。辛复宁栓剂+宫颈聚焦组明显较宫颈聚焦组术后出血时间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流淡黄色液体,部分有阴道出血,与患者平时月经量相比,辛复宁栓剂+宫颈聚焦组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者为263例(90.7%)和264例(91.1%),而宫颈聚焦组分别为233例(80.6%)和227例(78.3%)。结论单纯药物和物理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较差,而辛复宁栓剂配合宫颈聚焦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并减轻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2011年02期 v.20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李颖丰;周华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IH患者血清CRP、Cys C,以正常晚孕妇女作为对照。结果 PIH患者血清CRP、Cys C异常检出率及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重、中度PI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轻度PI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RP、Cys C水平可预测PIH发生、发展情况,为PIH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2011年02期 v.20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8 ]
  • 小儿透明隔囊肿35例临床分析

    黄少武;黄亚萍;朱斌;

    目的探讨小儿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小儿透明隔囊肿的MRI诊断及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等资料。结果 35例小儿透明隔囊肿主要表现为癫痫、肢体功能障碍、注意力及智力改变、烦躁、多闹、睡眠障碍等,症状与囊肿大小无关,有症状者内科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小儿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及其他脑功能障碍,与囊肿大小无关,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内科治疗效果欠佳。

    2011年02期 v.20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隔姜灸促进产妇产后宫缩减轻疼痛减少出血的研究

    周小叶;韩照红;杜丽嫦;

    目的对顺产后产妇进行隔姜灸穴位促进子宫收缩、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4例,产后在产房进行隔姜灸穴位,对照组80例,产后进行肌肉注射缩宫素。结果观察组感觉疼痛轻微,显效率达91%,对照组感觉疼痛明显,伴有发汗、呻吟,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221 2,P<0.01)。结论采用隔姜灸穴位法可以减轻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疼痛。

    2011年02期 v.20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金鄂;杨波;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3 d、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6 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和血浆脑钠肽(BNP)。结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6 min步行距离增加,QRS波时限变小,SV增加,血浆BNP水平降低。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2011年02期 v.2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7 ]
  •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吕品;杨永凤;

    目的探讨简便、高效、不良反应少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8例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按药物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米非司酮+中医治疗,其中米非司酮50 mg每日2次口服共600 mg。B组使用米非司酮+中医治疗,其中米非司酮100 mg每日2次口服共1 200mg。C组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医治疗。结果 3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及病灶包块缩小或消失,C组与A、B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组治愈率和术后输卵管畅通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简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保留生育功能,是一个最小药物剂量达到最大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案。

    2011年02期 v.20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6 ]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刘文梅;

    2011年02期 v.20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5 ]
  • 佛山地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新生儿筛查

    贾德勤;刘海平;王星;简美好;

    目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筛查,了解佛山地区CAH最常见类型21-羟化酶缺乏症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的17-羟孕酮(17-OHP)浓度。可疑病例再测静脉血电解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孕酮、雌二醇等,结合临床确诊。结果 2008年10月—2010年9月共筛出4例阳性病例,CAH发生率为1/7 325.75。结论开展新生儿CAH筛查可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患儿,对降低肾上腺危象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积极的意义。

    2011年02期 v.20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9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姚凤莉;常凤媛;鹿英杰;尹晓娟;

    目的探讨中药祛风平喘方加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2组经1 a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2011年02期 v.20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母妊娠梅毒之新生儿临床情况分析

    吴慧;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并研究母妊娠期间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发病的影响。方法总结26例妊娠期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母妊娠正规治疗组(A组)及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组(B组),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妊娠期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临床表现多样,B组患儿出现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异常例数高于A组(P<0.05)。B组发现神经系统感染2例,A组未发现神经系统感染。结论妊娠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梅毒症状多样,不典型,需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清学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母妊娠梅毒有效治疗可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

    2011年02期 v.20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

    赵玉红;杨洁;刘静;

    目的探讨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患者睡眠进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汤氏睡眠状况调查量表及自制影响睡眠因素分析表对78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老年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检查时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未进行该项检查时(P<0.01);检查时患者存在难以入睡、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睡眠效率低等症状(P均<0.01)。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患者睡眠影响明显,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2011年02期 v.20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冯梅;郝秀萍;梁柳金;

    目的探讨自拟助胎汤配合西药黄体酮治疗脾肾气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妇科住院及门诊安胎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予黄体酮肌注20 mg,口服维生素E 100 mg及叶酸0.4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助胎汤。观察治疗前后阴道流血、腹痛、B超、血β-HCG、孕酮值变化等。结果 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明显提高安胎的成功率。

    2011年02期 v.20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7 ]
  • 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管峥;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为经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确诊的97例MPP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年长儿组(>3~14岁),对比分析2组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MPP主要临床特点与年长儿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婴幼儿组以发热及肺炎表现为主,平均热程短,胸部X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年长儿组除以上表现外有肝脏、心脏、肾脏、皮肤等肺外表现,且平均热程长,胸部X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结论不同年龄组小儿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肺外表现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2011年02期 v.20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8 ]
  •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147例临床观察

    宿献周;何晓晨;王泽强;

    目的观察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酌情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7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医治疗为主,酌情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4周。结果慢性胃炎以脾虚气滞、肝胃不和、寒热错杂型相对多见。在主要症状改善及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2011年02期 v.20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7 ]
  • 三金片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蔡少峰;付焕香;

    2011年02期 v.20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194例疗效观察

    梁淑香;侯磊;

    目的观察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14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组194例予口服麝香保心丸,对照组120例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麝香保心丸在改善心肌缺血、调整血压和心率等方面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功效同等,在降低血脂水平方面临床效果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连续应用2个疗程后未发现明显的严重毒性和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线药物。

    2011年02期 v.20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 对窒息新生儿复苏后早期应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减轻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研究

    黄玉焕;朱阿瑾;方霞;

    2011年02期 v.20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

    赵晓东;王瑷琳;陈炳香;陈玲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对4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打孔术,观察手术前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雌二醇(E2)的变化,观察术后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后患者LH、T及LH/FSH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自然排卵率为81%,妊娠率为70%。结论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打孔术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排卵率和妊娠率高,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2011年02期 v.20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7 ]
  • 广州地区儿童碘营养水平调查与分析

    陈力;林岚;马杰;

    目的了解掌握广州地区儿童碘营养水平状况,为改进儿童科学补碘干预措施、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对进行保健检查的儿童采集尿液,将儿童分成6个月~3岁、>3~5岁、>5~7岁、>7~10岁、>10岁进行尿碘检测,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 2004—2008年共检测尿样1 843例,尿碘中位数为203.1μg/L,各个年龄组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2.4,208.2,199.8,204.6,200.2μg/L,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碘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未检出尿碘<20μg/L的样本,尿碘<50μg/L样本在各年龄组中分别占检测数的0.97%,1.18%,1.14%,1.11%,0.97%;尿碘<100μg/L样本分别占各年龄组检测数的13.87%,13.28%,14.64%,13.01%,13.57%;尿碘>100μg/L样本分别占各年龄组检测数的86.13%,86.72%,85.36%,86.99%,86.43%。男孩尿碘中位数为203.4μg/L,女孩尿碘中位数为202.8μg/L,不同性别组尿碘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州市儿童碘摄入量可以满足机体需要,碘营养状况总体良好,但有部分儿童存在碘缺乏现象,应以食用合格碘盐为主等科学补碘和开展健康教育。

    2011年02期 v.20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6例

    袁鹰;袁铎;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地高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多巴酚丁胺(1.6~2.7μg/(kg.min))及硝酸甘油(0.02~0.67(μg/(kg.min))间断静脉滴注,配合口服地高辛(0.125~0.25 mg/d)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例,治疗3~4周后复查胸片。结果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胸比缩小,淤血性肝肿大回缩,腹水消失,下肢水肿消退。治疗期间未发生耐药现象。结论间断静滴多巴酚丁胺及硝酸甘油,口服地高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在取得明显临床疗效的同时,避免耐药现象,减少感染发生,且方便于门诊使用,患者容易接受,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1年02期 v.20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唐胜文;沈为林;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微泵维持10 h,每天1次,连用7 d,然后改尼莫地平片剂3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7 d;其他常规用药2组相同。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2011年02期 v.20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9 ]
  • 皮纹横切口在化脓、坏疽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张长银;席广君;陈静辉;

    目的评价皮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皮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Ⅱ组采用麦氏切口分层缝合,观察2组效果。结果Ⅰ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Ⅰ组切口感染率低于Ⅱ组。结论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化脓性和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首选。

    2011年02期 v.20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翁海侠;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9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孕产妇1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母体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等)、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死亡)。结果对照组子痫、妊高征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多(P均<0.05);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P<0.05);围生儿Apgar评分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死亡多(P均<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应合理应用解痉、扩容,改善微循环适时终止妊娠。加强孕期产前检查、饮食指导、预防性补钙、应用维生素E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

    2011年02期 v.20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62例临床分析

    董秀华;尹瑞春;李敬;李英;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秦皇岛市工人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244例住院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按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与否分组。分析复发与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与否的关系。结果Ⅰ~Ⅱ期与Ⅲ期、Ⅳ期患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辅助用药与未用药对比,可以降低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异症术后的复发率与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与否密切相关。

    2011年02期 v.20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四物汤加减配合涤瑕洗液坐浴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程玉英;

    目的探讨四物汤配合自拟方涤瑕洗液坐浴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四物汤加减配合涤瑕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结合栓剂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配合涤瑕洗液中药坐浴体现中医辨证施治,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2期 v.20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1 ]
  •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于云莉;史梦婷;

    目的回顾性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与脑电图特点。方法对31例BECT患儿的临床、视频脑电图及治疗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儿平均年龄为7.5岁,23例为单纯部分性发作,8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31例均在夜间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中央、中颞区反复出现高波幅的尖波或棘波,呈负相或双相,其后多伴随一个较大的慢波。15例随访时间1 a患儿,有14例无发作,但9例仍有脑电图异常。结论 BECT是一类与年龄相关的特发性癫痫,以夜间的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具有特征性,预后良好,但脑电图是否恢复正常不能作为停药的唯一指标。

    2011年02期 v.20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春季多雨与腻苔、滑脉关系的探讨

    郑丽;侯震;

    目的探讨北京2008年春季多雨与腻苔、滑脉的关系。方法回顾2008年春季(3—5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患有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总结舌诊、脉诊的变化,并与2007年同时期对照,总结临床特点。结果 2008年春季患有内科系统疾病住院的男性216例次,其中舌诊有腻苔95例次,脉诊滑脉75例次;女性212例次,其中舌诊有腻苔82例次,脉诊滑脉80例次。与2007年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008年春季多雨对人体的舌诊、脉诊会产生明显影响,腻苔、滑脉所占比例相对增多。

    2011年02期 v.20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1 ]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临床分析

    解凯辉;闫海珍;张惠英;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5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与同期32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较。结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同期经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经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1年02期 v.20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四合粉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效果观察

    李玉梅;付艳丽;

    2011年02期 v.20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桔贝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文德;王敏;谢利波;

    目的评价桔贝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59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桔贝合剂、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0 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86±0.44)d,咳嗽消失时间(4.69±1.08)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3.72±0.57)d,住院时间(6.26±1.54)d;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80±0.36)d,咳嗽消失时间(6.23±0.92)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87±0.48)d,住院时间(8.15±1.46)d,治疗组各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比对照组(93%)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桔贝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具有良好效果。

    2011年02期 v.20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4 ]
  • 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赵书珍;

    目的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将200例存在产后出血危险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分娩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在分娩后常规肌肉注射缩宫素20 IU,并比较2组的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 h为(177.36±2.92)mL,24 h为(239.83±6.70)mL;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2 h为(257.35±11.86)mL,24 h为(290.09±15.72)mL。2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率为0,对照组为7%,2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体注射缩宫素+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2011年02期 v.20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0 ]
  • 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刘丽丽;郭红;李锦兰;

    目的观察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其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符合观察条件的新生儿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按照新生儿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2011年02期 v.20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1 ]

经验交流

  • 补肾养血汤配合心理调护治疗卵巢早衰120例

    乔秋飞;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类中药配合心理调护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养血汤(熟地、山茱萸、制首乌、菟丝子、杜仲、白芍、淫羊藿、柴胡、炙甘草)配合心理调护治疗卵巢早衰12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63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1%。结论补肾养血汤能补肾养精、养血调经,促进卵巢功能恢复。

    2011年02期 v.20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68 ]
  •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278例临床分析

    贲立军;李志勇;

    2011年02期 v.20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

    涂玉增;陈伯玲;

    2011年02期 v.20 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1 ]
  • 拓宽抗早孕药适应证的临床探讨

    米永红;刘成娥;

    2011年02期 v.20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止痉宁肺汤治疗成人痉咳42例

    赵茂富;

    2011年02期 v.20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病态心理的分析

    杨继荣;

    目的评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病态心理类型,以便进行身体及心理康复治疗。方法选取6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方法采用NESS法(1)和日常生活活动(AD2)量表评分,心理障碍评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 6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及病态心理。结论神经功能障碍容易导致病态心理,病态心理影响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两者并重应早期康复治疗。

    2011年02期 v.20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药物性肝炎48例临床分析

    史子敏;杜娟;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经确诊为药物性肝炎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黄疸,部分病例有嗜酸球增高、皮疹。结论药物性肝炎预后较好,应重视中草药的肝损害。

    2011年02期 v.20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张虎彪;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6—2009年收治的15例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5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均愈后出院,继续妊娠率达100%。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炎与非孕期阑尾炎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2011年02期 v.20 20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5 ]
  •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周春献;徐东风;韩旭;浦俊舟;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及其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6例患者行颈外静脉置管,分别记录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中心静脉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总成功率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颈外静脉穿刺成功122例占96.8%,穿刺失败4例占3.2%;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置入上腔静脉121例占99.2%,置入失败1例占0.8%;总置管成功率为96.0%。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护理及使用方便,并且通过适当的技术改良可以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2期 v.20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新生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栾永刚;董玉斌;卢秀丽;文艺;

    目的进一步熟悉新生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统计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的10例新生儿SSSS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有典型皮损,8例有发热,白细胞升高6例,有明显诱发因素7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皮肤感染2例),皮肤水疱培养阳性2例,血培养阳性1例,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病好发于婴幼儿,尤其新生儿发病率高且病情重,诱发因素多为感染,早期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和皮肤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2011年02期 v.20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急腹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黄朝宗;

    2011年02期 v.20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加味导赤汤治疗血尿的临床体会

    黄晓燕;

    2011年02期 v.20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 头位难产300例临床分析

    米燕霞;

    2011年02期 v.20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手法整复加穴位按摩治疗不孕症举隅

    董春英;

    2011年02期 v.20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阑尾切除困难患者治疗体会

    赵生孝;

    2011年02期 v.20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麻醉

  •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李允美;王亚平;

    目的比较全麻、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在颈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级或Ⅱ级择期行颈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用全身麻醉,麻醉维持用丙泊酚、阿曲库铵、异氟烷;B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麻醉。记录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药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结果 A组术中MAP高于B组,HR快于B组,A组全麻药用量多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有利于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使全麻药用量减少,苏醒早,拔管早。

    2011年02期 v.20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孙素丽;李彩云;史伟丽;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足月妊娠产妇,其中产妇自愿、无禁忌证、有阴道试产条件的120例产妇为镇痛组,同期同等条件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镇痛组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大3 cm后进行硬膜外穿刺,注入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产程中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常规处理同镇痛组。观察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可加速产程的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2011年02期 v.20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6 ]
  • 自控静脉镇痛泵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殷文明;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泵(PC IA)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对照组120例术后不予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其余治疗2组相同。结果在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方面,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混合痔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

    2011年02期 v.20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7 ]
  • 高乌甲素预注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黄泽汉;黄锦益;邓军;韦克;韦龙华;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作用与时效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10例(ASAⅠ~Ⅱ级)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55例,患者的麻醉方法均采用异丙酚2.5 mg/kg静脉注射,速度50 mg/30 s,待意识消失后手术。术中依据患者体动情况追加0.5~1 mg/(kg.次)。Ⅰ组于术前30 min、Ⅱ组于术前3 min静注氢溴酸高乌甲素8 mg。观察2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丙泊酚用药总量、手术时间、呼之睁眼时间。结果麻醉效果:Ⅰ组优良率为95%,Ⅱ组为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镇痛效果:Ⅰ组优良率为96%,Ⅱ组为89%,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高乌甲素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满意,其镇痛效能的高低与时效密切相关,且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

    2011年02期 v.20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管理的比较

    耿雪梅;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与静脉镇痛(PCIA)镇痛效果和管理情况。方法抽取2008年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210例,分成PCEA组(A组)112例及PCIA组(B组)98例,均采用浙江苏嘉镇痛泵连续镇痛48 h,比较2组术后连接镇痛泵6 h和12 h的镇痛效果,48 h镇痛泵管道连接情况,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2组镇痛效果均满意,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导管有6例脱落,B组2例脱落,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有4例改行PCIA,2例改行其他镇痛方法,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PCEA和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均良好,但PCIA较PCEA便于管理。

    2011年02期 v.20 217+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9 ]

护理研究

  •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施惠碧;黄雪彬;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抽取本院内外科临床一线护士108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 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国外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临床一线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个人成就感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应加强护理管理干预。

    2011年02期 v.20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7 ]
  • 腭咽成形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吴莉;司映红;

    目的探讨腭咽成形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为腭咽成形术后镇痛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腭咽成形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恢复快。护理干预对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

    2011年02期 v.20 22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循证护理在急性咳嗽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的应用

    潘朝霞;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指导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咳嗽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首先提出在雾化吸入中的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后,痰液易于清除,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无明显并发症,且全部完成治疗期,缩短了病程,护理效果较对照组好。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应重视护理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2011年02期 v.20 22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涂擦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马姗;马容莉;

    目的观察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涂擦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296例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48例,对照组148例。试验组采用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涂擦,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比较2组疼痛缓解、局部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2组疼痛缓解、局部肿胀消退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涂擦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具有一定疗效,可减轻老年患者局部疼痛和肿胀。

    2011年02期 v.20 22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3 ]
  • 穴位指针疗法在头静脉输液前应用的效果观察

    蒋应玲;刘倩;郭庆;

    目的探讨穴位指针疗法对减轻或解除头静脉穿刺痛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法,实验组在接受穿刺侧手三里穴位指针疗法后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头静脉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反应及穿刺后组织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2组患者头静脉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反应及穿刺后组织血管损伤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头静脉穿刺前对穿刺侧手三里穴进行穴位指针疗法干预能明显提高头静脉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改善患者接受穿刺时的疼痛反应,减轻穿刺对组织血管的损伤。

    2011年02期 v.20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分析

    徐赵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佳,血糖控制好;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差。结论运用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降糖治疗的效果。

    2011年02期 v.20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83 ]
  • “八字形”结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丹;

    2011年02期 v.20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5 ]
  •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余晓芳;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手术一般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观察组,除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等候手术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2期 v.20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86 ]
  • 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观察与护理

    赵秀花;

    2011年02期 v.20 23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3 ]
  •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性传播疾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谢英丽;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性传播疾病(ST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将80例ST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按照相应的STD诊疗常规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针对性心理护理,4周后随访,整个干预时间为12周。在入组时和入组后第12周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的变化。结果入组后第12周末,研究组SAS和SDS评分较入组时显著降低(P均<0.01);对照组虽也有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多(t=2.28,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ST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2011年02期 v.20 23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临床护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