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和胃安神法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结构的临床研究

    李绍旦;杨明会;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结构的改善情况。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检测睡眠结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睡眠结构完全改善率分别为29%和48%(P<0.05)。2组在深睡期时间、浅睡期时间、REM期时间、觉醒总时间及大于5 m in觉醒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和胃安神法能明显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

    2010年34期 v.19 4379-4380+4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9 ]
  • 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何永恒;谭正洋;徐焱尧;顾成义;罗吉孔;刘少琼;成立祥;肖坚;钟拥植;

    目的探讨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0例采用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肛门直肠结构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移位、变形等发生率低;肛管直肠压力、直肠容量感觉功能和直肠肛管反射强度降低幅度对照组明显大于试验组。结论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控性与安全性好,值得作为肛瘘手术的新规范化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0年34期 v.19 4381-4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0 ]
  • 益气通络法联合银杏达莫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脏病变的影响

    黄传兵;纵瑞凯;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法联合银杏达莫(杏丁)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脏病变临床症状积分、关节症状积分和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对照组35例和补心通络方+杏丁治疗组35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的疗效和心脏病变临床症状积分、关节症状积分、各活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R、α1-AGP、CRP、RF显著降低,关节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心脏病变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结论补心通络方联合杏丁治疗RA合并心脏病变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心脏病变临床症状。

    2010年34期 v.19 4384-4385+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1 ]
  • 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谢永祥;龙春莉;蓝芳;史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慢性肾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106例,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分析不同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肾炎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标证以湿热证发生率高;中医主证中各证型的肾功能变化呈现规律性,中医证候在实验室指标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地区慢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最多见,受地域影响,湿热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脾肾阳虚者病程最长,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证;年长者以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为主。

    2010年34期 v.19 4386-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3 ]
  • 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李亚昭;许军星;崔利锋;郭宏峰;李春栾;寇会合;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60例UA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2组,常规组30例给予硝酸甘油、拜阿司匹林、能量合剂和灯盏花素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推,2组治疗15 d后观察2组临床、心电图疗效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心电图总有效率80%;常规组分别为80%和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UA疗效好。

    2010年34期 v.19 4389-4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结直肠切除手术炎症反应的影响

    邹毅清;李小宝;杨志星;聂海贵;魏斌;曾淑珍;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结直肠切除手术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8例择期行结直肠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L组诱导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1.5 mg/(kg.h)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后12 h;C组输注同量的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诱导前、切口缝合完毕、手术后6 h、手术后3 d采血测IL-1β、IL-6、IL-8、IL-10和TNF-α。记录手术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及吗啡的用量。结果手术结束至术后3 d,L组IL-6、IL-8水平明显低于C组(P均<0.05),而TNF-α、IL-1β和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L组手术后主动运动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均<0.05),手术后吗啡的用量少于C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静脉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可减弱结直肠切除手术所致的过度炎症反应,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2010年34期 v.19 4392-4393+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模式研究

    龚宗明;张雷;孙晓亮;H.Pascal-Moussellard;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模式。方法对42例继发于椎管狭窄的进行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前方手术入路24例,后方入路18例。于术后1,3,6,12,18个月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进行JOA评分。结果术前JOA评分为1~15分,平均8.3分。10例严重患者JOA评分<6分,术后6个月在随访中保持平稳的JOA平均值为13.3分(3~17分)。最后一次随访应用Hirabayash i技术评估平均为52.5%。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在术后第1—3个月,而后维持稳定。JOA评分>6分和JOA评分<6分病例神经功能恢复非常相似。在前路与后路手术方式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在术后6个月表现非常迅速,之后则表现平稳,与初始病变严重程度无关。更多比JOA评分系统有效的评分系统应该发展起来应用于此类患者的随访过程中。

    2010年34期 v.19 4394-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0 ]
  • 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潘晖;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1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结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 h血压呈非勺型者61例(52.1%),呈勺型者56例(47.9%);非勺型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高于勺型组(P均<0.05);非勺型组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较勺型组高(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50%以上血压有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左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

    2010年34期 v.19 4397-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1 ]

实验研究

  • 参龙宁心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卫培峰;王杰;

    目的探索参龙宁心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罗帕酮组及参龙宁心颗粒高、中、低剂量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末次给药1 h后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记录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并测定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的活性,观察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参龙宁心胶囊有稳定QRS间期、PR间期的作用,对抬高的ST段有降低作用;还能显著提高线粒体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减轻心肌缺血水肿。结论参龙宁心胶囊可能是通过保持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稳定性,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以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

    2010年34期 v.19 4399-4400+4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8 ]
  • 姜黄素灌胃对顺铂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护效应

    高晶晶;于小玲;刘玉波;赵辉;盛文旭;李晓燕;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顺铂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护效应。方法 30只SD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3组。顺铂组给予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组先给予姜黄素液灌胃10 d,而后给予顺铂腹腔注射。末次注射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肝/体质量比,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匀浆中的琥珀酸脱氢酶(SDH)、Na+,K+-ATP酶活性,并观察比较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顺铂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显著增高;肝匀浆中的SDH和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肝细胞呈现气球样变。联合用药组小鼠注射顺铂后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P<0.01或P<0.05)。结论口服姜黄素对顺铂所致小鼠肝损伤有防护效应。

    2010年34期 v.19 4401-4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1 ]
  • 神来片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原海晓;邓虹珠;姚晖;王晓娟;焦河玲;袁杰;

    目的研究神来片抗疲劳的作用。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神来片高、中、低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以1.5,0.5,0.25 g/kg蒸馏水溶解的神来片粉末和相同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 d后,分别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肝糖原(LG)、血清尿素氮(BUN)、血乳酸(LAC)水平。结果神来片各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长于对照组,LG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运动后LAC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神来片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2010年34期 v.19 4404-4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5 ]

临床研究

  • 己酮可可碱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影响

    何宏军;管剑龙;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潘通)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各项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潘通治疗,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HAQ、晨僵时间、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等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经4周治疗,2组反映RA疾病活动性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HAQ、血沉、C反应蛋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1)。结论己酮可可碱治疗RA可能通过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动力学以及免疫抑制作用减轻炎症,缓解症状。

    2010年34期 v.19 4406-4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6 ]
  • 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下肢溃疡疗效观察

    李宴节;赵增富;马青梅;许俊芳;李军波;邢艳峰;

    目的观察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下肢溃疡及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后创面涂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同时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观察2组肢体溃疡愈合情况和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皮肤愈合情况和下肢肿胀减轻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可使中重度糖尿病足患肢肉芽组织填充缺损封闭创面的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能使合并的肢体肿胀迅速消肿,加速溃疡的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34期 v.19 4407-4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阿斯美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

    赵江华;翟婷婷;

    目的观察阿斯美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5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和孟鲁司特钠,对照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必可酮)和沙丁胺醇气雾剂(喘康速)。观察2组用药后1周、2周、8周咳嗽消失情况。结果 2组疗总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斯美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AV安全性好,依从性高,疗效显著。

    2010年34期 v.19 4409-4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0 ]
  • 大黄虫丸联合阿德福韦酯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脾亢脾栓后复发效果观察

    杨绍旺;黄传英;单连云;徐彦玲;朱本贵;张加军;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虫丸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脾亢)脾栓后脾亢复发的效果。方法 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亢患者行脾部分栓塞术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大黄虫丸3 g/d,疗程2 a;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肝等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2例脾亢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2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虫丸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脾亢脾栓后脾亢复发。

    2010年34期 v.19 4410-4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葛根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孙慧芹;石广莲;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2010年34期 v.19 4411-4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5 ]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肖树平;林艳;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抗凝等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常规心电图ST改变、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是肯定的。

    2010年34期 v.19 4413-4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秦茂平;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高血压病程、并发症、服药种数及次数、医患关系、家庭支持等变量进行调查,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依从性评判,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佳2组患者在上述变量上的差异。结果发出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率为100%。服药依从性佳占30.0%(120/400),依从性差占70.0%(280/400)。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经济收入低、医患关系一般。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2010年34期 v.19 4414-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3 ]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倪华彦;陈建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发热、术后止痛剂应用、术后尿潴留、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34期 v.19 4416-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1 ]
  • 胃佛丹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李然;皇晓坤;高志刚;

    目的评价胃佛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胃佛丹1丸,每日3次饭前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0.15 g,每日2次饭后服,4周为1个疗程。2组在服药期间均禁止服用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77%,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7%。2组愈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佛丹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0年34期 v.19 4417-4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吴昌龙;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SIP)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住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SIP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非SIP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的SIP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421例,其中SIP患者85例占20.2%,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6个因素与SIP有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选出4个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收缩压降低、体温高、三酰甘油高、C反应蛋白高及空腹血糖高。结论 SI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慎重降压、降低体温、调脂治疗、控制血糖水平等可预防和减少SIP发生。

    2010年34期 v.19 4418-4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0 ]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疗效观察

    蔡显斌;田明庆;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氧疗、祛痰与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吸入,每次2吸,每日2次,共24周。观察2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吸困难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安全有效。

    2010年34期 v.19 4420-4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94 ]
  • 醒脑开窍针刺加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史江峰;

    目的探讨在抗血小板基础下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将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奥扎格雷钠160 mg静滴,疗程20 d;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疗程20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2组间卒中复发率(包括TIA、脑梗死)、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可改善TIA治疗效果,但对远期疗效的影响尚不确切。

    2010年34期 v.19 4421-4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2 ]
  • 打压植骨、有限切开微创显露支撑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康锦;汤守营;张绪斌;张全顺;张立军;张正孟;恩和;

    目的探讨应用打压植骨、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支撑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及关节面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对126例Schatzker分型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打压植骨、有限切开微创显露支撑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固定情况跨关节外固定架固定4~8周。结果 126例随访10个月~3 a,平均12.3个月。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无明显塌陷区。采用Rasmussen评价标准,优88例,良30例,可6例,差2例。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缺损,应用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方法先实现固定,变关节面缺损为骨性关节面下缺损,自体骨混合人工骨打压植骨进行修复,可恢复关节面平整性,使膝关节获得满意功能。

    2010年34期 v.19 4423-4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的疗效观察

    杨孙强;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3例(共5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PVP加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PVP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3个月内,2组患者相关情况基本相似;术后6个月时,2组在疼痛、行走能力、有无新发骨折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VP后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对患者的远期疗效、预防新发骨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2010年34期 v.19 4425-4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50例下肢肿胀患者的病因分析

    马思星;邓亚竹;

    目的探讨下肢肿胀的病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0例下肢肿胀患者的病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在50例下肢肿胀的患者中,下肢静脉性疾病占46%,淋巴性水肿占34%,血肿形成占4%,在经过抬高患肢、抗感染、抗凝、使用改善血循环的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及/或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治愈。结论下肢肿胀的患者病因复杂,诊断和处理都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在考虑到血管和淋巴管等因素的同时,亦应考虑到全身性疾病的可能,相关实验室检查、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有利于鉴别诊断。

    2010年34期 v.19 4426-4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疗效观察

    周伟华;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34期 v.19 4428-4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2例

    潘生才;谢克恭;唐毓金;蓝常贡;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疗效。结果 42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骨折椎体疼痛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

    2010年34期 v.19 4429-4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李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子宫肌瘤患者80例,按门诊号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25 mg,连服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中药治疗,适当加减,20 d为1个疗程,间隔10 d后再服,连用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40例中痊愈14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8例、12例、16例、4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8.9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34期 v.19 4431+4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李舒敏;吕以培;黄虹;凌秀明;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合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和肌肉注射甲钴胺500μg/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肌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提高,且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合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

    2010年34期 v.19 4432-4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 中药联合诺和灵30R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疗效观察

    李宝华;刘文风;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采用护肝、抗病毒、降酶、诺和灵30R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T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但治疗组2 hPG、HbA1 c下降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诺和灵30R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用诺和灵30R。

    2010年34期 v.19 4433-4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血清尿酸的影响

    张书永;刘冰;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血清尿酸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悸、胸闷、气短、水肿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血清尿酸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77%。治疗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并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或升高。结论中医分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满意,并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2010年34期 v.19 4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徐俊林;王立颖;

    2010年34期 v.19 4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经验交流

  • 特发性肺纤维化18例治疗体会

    庄文珺;马薇;顾剑玲;魏嵩昀;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8例IPF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肺功能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IPF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干咳、双下肺Velcro啰音以及杵状指;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线条、网状、小结节以及网结影,合并蜂窝肺7例(其中3例X线表现不典型),大多数分布在肺周边缘;肺功能检查患者均表现轻至中度弥散功能障碍,其中限制性功能障碍15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经过个体化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表现和肺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 IPF起病隐袭渐进,预后差,病死率高,要加强对IPF临床特征的认识,对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以及干咳的患者应及早入院行胸部影像学、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化验检查。

    2010年34期 v.19 4437-4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门脉高压巨脾切除32例体会

    仝太平;孙立新;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巨脾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门脉高压巨脾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胰漏和胃、结肠损伤。其中6例有术后并发症: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2例,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大量腹水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正确的脾游离及脾蒂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2010年34期 v.19 4438-4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建筑装修工人尘肺合并支气管肺感染17例临床分析

    张晓林;

    目的探讨建筑装修工人尘肺合并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为预防和治疗该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建筑装修工人合并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7例痰培养肺炎链球菌7例,葡萄球菌4例,肺炎支原体4例,大肠杆菌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均给予敏感抗生素、常规氧疗、对症支持治疗。7例出院时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10例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较前明显改善。结论建筑装修工人患尘肺有增多趋势,一旦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常出现严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能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早诊断早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0年34期 v.19 4439-4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4例分析

    唐强;陈惠玉;林奇;金灌培;白玲;

    目的观察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方法对24例年龄在5~24岁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脾修补术。结果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合理掌握手术指征,采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

    2010年34期 v.19 4440-4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0 ]
  • 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王日成;

    2010年34期 v.19 4441-4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

    王铭;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术后进行1~4 a的随访。结果 116例均术后5~7 d治愈出院,7例出现并发症:阴囊水肿6例,急性尿潴留1例。随访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术式。

    2010年34期 v.19 4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8 ]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段全段粉碎骨折15例

    高强;周文兴;卢大庆;

    目的研究锁骨外侧段全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双克氏针双弯钩法经肩峰治疗锁骨外侧段全段粉碎骨折15例。结果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率100%。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13周。应用Constant-Murley法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功能恢复优13例,良2例。结论双克氏针双弯钩治疗锁骨外侧段全段粉碎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0年34期 v.19 4444-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30例

    王晓莉;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患者服降压药物后收缩压≤18.2 kPa、舒张压≤11.7 kPa,但仍感头晕眼花、头重如裹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本组总有效率100%。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头晕眼花、头重如裹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0年34期 v.19 4445-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3 ]
  • 学龄儿童股骨中下段骨折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时机

    刘娇;覃丽;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时机。方法对8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学龄儿童(不包括股骨髁间、股骨髁上骨折)进行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指导,锻炼期间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定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出院时患儿均可主动进行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结论对于学龄儿童根据其意愿并一味强调疼痛减轻再进行锻炼不利于康复。笔者通过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判断患儿的疼痛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起始是可行的。

    2010年34期 v.19 4446-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5例临床分析

    李红梅;蔺雪峰;

    2010年34期 v.1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胫骨内侧LCP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蒋东明;孙玉明;毛国庆;

    目的观察运用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O)的LCP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LCP钢板,运用MIPO技术治疗老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18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或皮肤坏死;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6周。按照Wruhs评价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3%。结论运用MIPO技术的LCP钢板固定适宜治疗老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2010年34期 v.19 4448+4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BMX小轮车泥地竞速运动常见损伤的探讨

    黄斌;张晓华;

    目的探讨BMX小轮车泥地竞速运动中的损伤类型及原因。方法统计四川省BMX小轮车队2004年3月—2008年10月训练、比赛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结果擦伤32例,扭伤13例,顿挫伤6例,骨折3例,复合伤5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运用和处理不当、身体失去平衡、未作保护、外力直接作用。结论小轮车竞速运动中,由于构造复杂的场地原因,队员易于损伤,应当给予正确预防。

    2010年34期 v.19 4449-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大黄解毒汤联合甘露醇导泻的体会

    王永田;杨志杰;郑清圈;隋瑛;舒宝瑞;刘卫宾;邢占良;支永清;李锡山;

    2010年34期 v.19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85例

    周建国;周亚平;钱红兵;韩建明;承彬;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处掌指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手指主动活动度(TAM)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骨折97处正常愈合,1处延迟愈合。随访6~12个月,根据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98处骨折中TAM总优良率91%。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有效、可靠的理想固定方法。

    2010年34期 v.19 4451-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腰大池引流术配合内科保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

    张晓慧;何广;

    2010年34期 v.19 4452-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诊治

    李晓兵;

    2010年34期 v.19 4453-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

    李忠;

    2010年34期 v.19 4454-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一次性吸痰管在胸腰椎压缩骨折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李佳;

    2010年34期 v.19 4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药物研究

  • HPLC测定乌发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王真;周洪雷;

    目的采用HPLC测定乌发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20~3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0.93%。结论 HPLC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乌发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2010年34期 v.19 4456-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HPLC测定芦荟珍珠胶囊中芦荟大黄素含量

    王岩;王晓明;

    目的用HPLC测定芦荟珍珠胶囊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0∶18∶2);柱温25℃,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在10~100 mg/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1.52%。结论 HPLC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芦荟珍珠胶囊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2010年34期 v.19 4457-4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

    段江涛;柴振平;郑淑艳;

    目的建立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替代家兔热源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4倍稀释后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热源检查。

    2010年34期 v.19 4459-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临床检验

  • 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变化对贫血诊断的临床意义

    蔡丹红;

    2010年34期 v.19 4461-4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陆洋;钱纪银;

    目的探讨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临床常见疾病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478例患者(病例组)采用金标法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病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心血管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糖尿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妊娠高血压和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0年34期 v.19 4463-4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尿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田卫东;崔征;杨志娜;宋明辉;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2例DM患者的尿β2-MG含量,并与1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DM组尿β2-M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尿β2-MG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0年34期 v.19 4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处理结果及分析

    林粤;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处理结果及分析。方法对使用EDTA-K2作为血常规检验抗凝剂时血小板计数结果异常减低的病例,分别采用肝素及枸橼酸钠抗凝,重新抽血复检。结果后2种方法复检时血小板计数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与初次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不符。结论 EDTA-K2抗凝剂有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出现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现象,必要时可以换用肝素及枸橼酸钠等抗凝剂进行血小板计数复检。

    2010年34期 v.19 446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差速离心分离血细胞涂片检菌效果观察

    蔡静清;张敏;张迎春;

    目的探讨提高穿刺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阳性率的方法,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检验结果。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脓性穿刺液标本以普通和差速离心处理2种方法进行涂片检菌,细菌培养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105例脓肿穿刺液常规涂片、差速离心处理后涂片和培养表观一致81例,其中65例为阳性一致,16例为阴性一致;不一致24例。差速离心处理后涂片比常规涂片方法多检出15种细菌,多数为G-杆菌。2种涂片方法只要找到G-杆菌培养都有G-杆菌生长。涂片找到G+球菌培养有13例无G+球菌生长。结论差速离心技术处理脓性穿刺液标本,能明显提高标本涂片检菌的检出率。

    2010年34期 v.19 4467-4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血清脂类测定结果与临床分析

    林居辉;蔡东贵;鲍文婷;

    2010年34期 v.19 4468-4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探讨

    蔡细英;梁寅艳;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的荧光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ELISA检测了453例患者血清中ANCA及其靶抗原。结果 453例患者血清中,IIF检测出ANCA阳性59例:胞质型(cANCA)21例,核周型(pANCA)38例;用ELISA检出ANCA阳性48例。结论同时用IIF和ELISA检测ANCA,可以提高ANCA检出的阳性率,不同的ANCA荧光模式与疾病的种类及病情密切相关,同时对不典型ANCA(aANCA)和pANCA伴ANA等荧光模式的鉴别有所提高,有助于临床对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2010年34期 v.19 4469-4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

  • 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变化对贫血诊断的临床意义

    蔡丹红;

    2010年34期 v.19 4461-4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陆洋;钱纪银;

    目的探讨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临床常见疾病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478例患者(病例组)采用金标法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病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心血管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糖尿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妊娠高血压和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0年34期 v.19 4463-4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尿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田卫东;崔征;杨志娜;宋明辉;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2例DM患者的尿β2-MG含量,并与1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DM组尿β2-M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尿β2-MG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0年34期 v.19 4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处理结果及分析

    林粤;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处理结果及分析。方法对使用EDTA-K2作为血常规检验抗凝剂时血小板计数结果异常减低的病例,分别采用肝素及枸橼酸钠抗凝,重新抽血复检。结果后2种方法复检时血小板计数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与初次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不符。结论 EDTA-K2抗凝剂有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出现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现象,必要时可以换用肝素及枸橼酸钠等抗凝剂进行血小板计数复检。

    2010年34期 v.19 446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差速离心分离血细胞涂片检菌效果观察

    蔡静清;张敏;张迎春;

    目的探讨提高穿刺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阳性率的方法,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检验结果。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脓性穿刺液标本以普通和差速离心处理2种方法进行涂片检菌,细菌培养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105例脓肿穿刺液常规涂片、差速离心处理后涂片和培养表观一致81例,其中65例为阳性一致,16例为阴性一致;不一致24例。差速离心处理后涂片比常规涂片方法多检出15种细菌,多数为G-杆菌。2种涂片方法只要找到G-杆菌培养都有G-杆菌生长。涂片找到G+球菌培养有13例无G+球菌生长。结论差速离心技术处理脓性穿刺液标本,能明显提高标本涂片检菌的检出率。

    2010年34期 v.19 4467-4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血清脂类测定结果与临床分析

    林居辉;蔡东贵;鲍文婷;

    2010年34期 v.19 4468-4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探讨

    蔡细英;梁寅艳;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的荧光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ELISA检测了453例患者血清中ANCA及其靶抗原。结果 453例患者血清中,IIF检测出ANCA阳性59例:胞质型(cANCA)21例,核周型(pANCA)38例;用ELISA检出ANCA阳性48例。结论同时用IIF和ELISA检测ANCA,可以提高ANCA检出的阳性率,不同的ANCA荧光模式与疾病的种类及病情密切相关,同时对不典型ANCA(aANCA)和pANCA伴ANA等荧光模式的鉴别有所提高,有助于临床对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2010年34期 v.19 4469-4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临床检验 

物理诊断

  • 胎儿左心室Tei指数脉冲多普勒测量方法的探讨

    焦荣红;贾敏;牛慧敏;孙丽;王淑艳;王慧;

    目的比较测量胎儿心脏左室Te i指数的3种脉冲多普勒方法,探索简便、实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应用脉冲多普勒联合法(联合法)、脉冲多普勒分开法(分开法)以及心率校正脉冲多普勒法(心率校正法)测量40例孕龄24~38周的胎儿左室的Te i指数。结果脉冲多普勒联合法与分开法、心率校正法测量的胎儿Te i指数比较差异较大,脉冲多普勒分开法与心率校正法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脉冲多普勒分开法与心率校正法测量Te i指数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心率校正法更科学、精确。

    2010年34期 v.19 4473-4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CT诊断支气管源性肺囊肿的价值

    张惊忠;

    2010年34期 v.19 4474-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CT分析

    田新芳;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66例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椎间盘突出间隙、突出程度及突出类型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部位分布以L4—5+L5—S1最为常见,次为L3—4+L4—5与L3—4+L4—5+L5—S1,其余部位少见;突出程度以3~6 mm最多见,以下依次为<3 mm、6~9 mm、>9 mm;突出类型以后突中央型最多见,次为后突外侧型,其他类型少见。结论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应密切结合临床设定检查方案。

    2010年34期 v.19 4475-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胎儿先天畸形的产前超声规范化检查与超声监测分析

    付良轩;

    目的探讨超声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畸形的重要性和在胎儿先天畸形发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8 600例孕13~40周的妊娠妇女进行规范化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监测分析并随访至产后。结果在18 600例孕妇中,共发现胎儿先天畸形165例,超声诊断157例,漏诊23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结论妊娠中期对孕妇进行规范化系统超声检查,能发现绝大多数胎儿先天畸形,此期的超声规范化检查非常必要和重要。超声检查对监测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病情况有重要价值。

    2010年34期 v.19 4476-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0 ]
  •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李红儿;陈云彩;

    目的评价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ST段改变情况,对107例有胸闷、胸痛症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有ST—T改变、仅有T波改变或未见明显异常的冠心病或隐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检查,并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3%和73.8%,诊断多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

    2010年34期 v.19 4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低频高频超声联合运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

    刘波;吴鹏西;

    目的探讨低频高频超声联合运用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及高频超声和X线空气灌肠对196例临床疑似肠套叠病例进行诊断,并结合统计学分析评估超声在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196例疑似肠套叠病例中,83例经X线空气灌肠及手术后确诊。超声诊断肠套叠87例,其中正确诊断81例,误诊6例,漏诊2例,敏感度98%,特异度95%,总的符合率96%。结论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时,诊断正确率高,在临床上对疑似肠套叠的患儿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多数肠套叠有典型征象,如"靶环"征或者"套筒"征,能帮助诊断,不典型时,应用高频超声探查配合,注意误漏诊。

    2010年34期 v.19 4479-4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

    李群英;王银;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经阴道或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观察。结果 72例经阴道彩超检查患者诊断符合率91.7%,63例经腹部彩超检查患者诊断符合率66.7%。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较腹部超声能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

    2010年34期 v.19 4480-4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吴成平;

    2010年34期 v.19 4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体表软组织肿物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尹俊卿;方占军;吕苗;张辉;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0例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显像资料。结果本组180例软组织肿物囊性71例、实性109例,良性172例,恶性8例。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鉴别肿物性质。

    2010年34期 v.19 4482-4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分析

    丁莹;闫喜灵;

    2010年34期 v.19 4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临床护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