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旭昇;吴星伟;顾青;张红梅;施宇华;仇亚婷;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CRL-2302)增殖、移行以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途径及机制。方法复方血栓通作用于CRL-2302细胞,采用MTS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的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移行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胞VEGF、M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MTS比色法显示,一定浓度的复方血栓通胶囊(1.562 5~200 g/L)对VEGF诱导的CRL-230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复方血栓通胶囊浓度为0,3.125,6.25和12.5 g/L时CRL-2302细胞移行数分别为183.67±13.32,145.67±14.57,87.33±29.14和34.67±7.51;3.125,6.25和12.5 g/L浓度的复方血栓通胶囊使CRL-2302细胞VEGF、M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够抑制RPE细胞的增殖、移行,这可能是其抑制RPE细胞参与血管生成的途径;其机制与抑制VEGF和MMP-2表达密切相关。
2010年33期 v.19 4241-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鲍计章;赵心华;周永明;朱文伟;胡明辉;何玮;陈其文;
目的探讨Th亚群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ITP患者IL-2、sIL-2R、IL-3、IL-4、IL-6、IFN-γ、TNF-α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ITP患者IL-3、IL-4、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血清IL-2、sIL-2R、IFN-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ITP患者T细胞细胞因子比例失衡,IL-3、IL-4、IL-6、TNF-α水平升高,使机体体液免疫亢进,血浆中的血小板抗体大量增加,从而导致了ITP患者血小板的破坏增加。
2010年33期 v.19 4246-4247+4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0 ] - 王兵华;曾德志;罗建武;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汤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研究组予解郁安神汤+文拉法辛+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予无抽搐电休克+文拉法辛+心理干预治疗,观察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AMD评分研究组自第4周末、对照组自第2周末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AMD、TES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解郁安神汤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2010年33期 v.19 4248-4249+4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肖卫;桑九高;缪小东;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30例。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加水化、止吐治疗,21 d为1个周期。结果 30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47%(14/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8个月。1 a生存率60%,3 a生存率21%。其中,初治有效率58%,复治有效率2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和13%,未见因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2010年33期 v.19 4250-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刘汝平;宋晶;张丽媛;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磨牙远移的变化量。方法 16例患者进行口外弓结合滑动杆与单纯口外弓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的同体两侧对照研究,平均治疗96.37 d,通过模型分析确定磨牙的远移、旋转和颊舌向移动量。结果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治疗侧磨牙均达安氏Ⅰ类关系,磨牙远移(3.00±1.18)mm、旋转(7.80±4.80)°、颊舌向移动(0.73±0.88)mm;而单纯口外弓治疗侧磨牙远移(0.84±0.68)mm、旋转(2.80±2.16)°、颊舌向移动(0.25±0.54)mm,两种方法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该模型测量分析法良好地反映了磨牙的远移、旋转和颊舌向移动量,证明口外弓结合滑动杆加速了磨牙远移的速度,同时有部分下颌磨牙的近中移动,加快了纠正磨牙安氏Ⅱ类关系。
2010年33期 v.19 4253-4254+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李道阳;罗春明;李广珍;程聪;胡世平;张筱良;
目的探讨排毒升白颗粒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8例用排毒升白颗粒治疗,扶正中药组55例予生血宝颗粒治疗,升白西药组51例给予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等升白西药进行治疗,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扶正中药组和升白西药组(P<0.01)。结论排毒升白颗粒以通便排毒为主要治法,效果优于单独扶正治法,也优于一般的升白西药。
2010年33期 v.19 425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管秀芬;2010年33期 v.19 4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刘及江;王峰;苟华;张瑜;2010年33期 v.19 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于会生;刘松玲;刘克字;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支架选用覆硅胶膜食管支架和覆硅胶膜贲门支架,一般在胃镜直视下放置支架,存在食管气管瘘的患者采用放射定位和胃镜直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肿瘤部位、病灶长度、有无手术等情况选择支架长度。结果 63例患者均一次放置支架成功,其中57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90%。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无论有无手术、放疗病史,支架置入治疗对改善吞咽困难疗效确切,对食管气管瘘疗效可靠,对术后吻合口瘘应慎重。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本组6例疗效不好的患者中有4例因全身衰竭所致,应特别重视。结论食管、贲门支架置入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狭窄的有效方法,对食管气管瘘的治疗效果可靠。治疗前应重视评估患者重要器官功能。
2010年33期 v.19 4297-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田娜;
目的观察多点放射性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瘢痕疙瘩患者在无菌操作下,用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注射液,采用多点、放射性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结果 12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83%。结论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注射液多点、放射性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简单、经济、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2010年33期 v.19 4298-4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赵改侠;2010年33期 v.19 4299-4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孙桂芳;吕瑛;高秀敏;马敏;吕国强;崔新盐;2010年33期 v.19 4300-4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成改霞;2010年33期 v.19 4301-4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3 ]
- 张少雄;张旭亮;王学广;张存元;安彦军;韩茂林;高景科;2010年33期 v.19 4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4 ]
- 林仁杰;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加西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2010年33期 v.19 4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尚飞;2010年33期 v.19 4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陆晓红;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蝶窦良性病变的术式及疗效。方法 44例蝶窦良性病变患者中,39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蝶窦手术,有5例行鼻侧切开术,全部运用全身麻醉。结果随访10个月以上有36例,均痊愈,无一例重症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蝶窦的良性病变,尤其是孤立性蝶窦病变应首选鼻内窥镜手术,但对病变广泛、术中出血多需广泛切除病灶者宜选择鼻侧切开术。
2010年33期 v.19 4305-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滕晶;孟国玮;2010年33期 v.19 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2 ]
- 刘玉芹;潘满立;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予曲克芦丁注射液静点加腹针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单纯曲克芦丁注射液静点)。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针治疗眩晕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2010年33期 v.19 4307-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3 ] - 赵春庆;2010年33期 v.19 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郭兴华;王建宇;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用自制复合维生素B12溶液局部喷涂,上臂内侧皮下注射转移因子2 mL,结合自拟中药"口疮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50例患者经综合用药,治愈38例(76%),显效9例(18%),有效2例(4%),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随访1 a,2例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治疗口腔溃疡,且远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33期 v.19 4309-4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9 ] - 赵娟;宋照营;2010年33期 v.19 4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杨丽莉;2010年33期 v.19 4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8 ]
- 李海武;卢梅生;刘梅莹;孔淑娟;2010年33期 v.19 4311-4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李岱梅;2010年33期 v.19 4313-4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唐小慧;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期3个月。治疗后观察瘤体大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瘤体大小变化有效率分别为63%和88%,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效率分别为57%和8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33期 v.19 4267-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韩冠先;连华敏;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三金片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用三金片联合盐酸特拉唑嗪口服;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特拉唑嗪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金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2010年33期 v.19 4268-4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王佳佳;王磊;赵后锋;
目的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对前列腺癌症手术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9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割放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模式进行干预,每周2次,为期2个月,实验前后分别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男性性满意度指数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的生活满意度和性满意度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症术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对于癌症的应对力,有效改善该类群体的生活质量。
2010年33期 v.19 4269-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8 ] - 李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莫沙必利片及润便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莫沙必利片及通便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3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33期 v.19 4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刘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调节受损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糖调节受损组(P均<0.05),糖调节受损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2组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与尿白蛋白均呈明显正相关,淋巴细胞与之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尿白蛋白能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发生、发展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2010年33期 v.19 4272-4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1 ] - 王勇;李万明;2010年33期 v.19 4273-4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王义霞;陈晓欢;生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口服降糖药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痰湿阻滞型、肝气不舒型、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治疗组能较好地改善症状,而且能使患者偏高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较好地控制。结论应用中医滋阴润燥、益气养阴、化痰除湿、活血化瘀、舒肝解郁法,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促进胰岛β细胞的再生及功能,增强了胰岛素的敏感性,临床获得了满意效果。
2010年33期 v.19 4274-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苏品;
目的观察盘龙七片口服联合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3例,治疗组口服盘龙七片3片,3次/d,同时用醋酸曲安奈德25 mg和1%利多卡因2~4 mL混合液在肘关节外侧痛点进行封闭,一般每隔7 d封闭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封闭方法。21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61,P<0.05)。结论盘龙七片口服联合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33期 v.19 4276-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 杨建和;
目的探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及传统气化电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IPSS评分、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前列腺增生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33期 v.19 427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牛生红;2010年33期 v.19 4278-4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8 ]
- 衣敏;张义宏;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间歇抽气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间歇抽气治疗,对照组25例行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25/27);对照组有效率96%(24/25);2组疗效及半年复发率相近。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间歇抽气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有效并且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舒适耐受的方法。
2010年33期 v.19 4279-4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孙路建;毛庆杰;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IEDCR)结合5-氟尿嘧啶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12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造口创面用5-氟尿嘧啶棉片贴敷;对照组不予5-氟尿嘧啶棉片贴敷。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2%,总有效率98%,对照组痊愈率81%,总有效率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结合5-氟尿嘧啶棉片贴敷损伤小,出血少,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2010年33期 v.19 4281-4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邓皖利;吴涛;何娜娜;陆明;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单用气压治疗仪治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侧上臂中点臂围,用药2个疗程总结疗效,计算有效率,进行组间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程度。
2010年33期 v.19 4282-4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6 ] - 王建宁;翟启智;朱祖明;
目的观察内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5-氟尿嘧啶(5-Fu)治疗食管、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14例进展期隆起型食管、胃癌患者,内镜直视下对癌灶植入缓释化疗粒子5-Fu(每粒含5-Fu1.67 mg)55~63粒,平均注射粒子100 mg,治疗后第2周、第4周评价其缓解疼痛等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14例患者显著有效4例,明显有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9%;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内镜直视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5-Fu治疗食管、胃癌近期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0年33期 v.19 4284-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9 ] - 吴华萍;武建东;姚继伟;
目的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0例(92耳)慢性中耳炎患者施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88例(96%)患者均干耳,听力提高明显(t=4.73,P<0.01);其中86耳(93%)随访1 a均具有正常的外耳道、含气的中耳腔和形态正常的鼓膜。结论耳内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弥补传统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不足。
2010年33期 v.19 4285-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0 ] - 潘晖;汪涛;熊鹰;钟光俊;呙林杰;成少平;
目的探索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对临床早期非精原细胞睾丸肿瘤的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对6例睾丸肿瘤患者完成睾丸切除术,择期再行RPLND后进行严密随访研究。其中2例患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行保留神经RPLND。结果随访1~58个月,无瘤存活率100%,1例接受保留性神经改良清扫术后射精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早期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2010年33期 v.19 4287-4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罗忠;吴元园;
目的探讨灌洗液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予5%葡萄糖灌洗液,B组应用5%甘露醇灌洗液,分别于手术前、术毕、术后1 d采取血样测试血糖的变化。结果 2组血糖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5%葡萄糖灌洗液比较,以5%甘露醇作灌洗液对术后血糖的影响较小。
2010年33期 v.19 4288-4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杜凤芝;杨金凤;李云龙;2010年33期 v.19 4289-4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戎云清;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大黄虫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42例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组均都给予常规保肝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等改变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黄虫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能进一步提高保肝抗纤维化作用。
2010年33期 v.19 4290-4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1 ] - 邓爱民;王爱国;刘彦伟;李国祥;梁广玉;张印;许国峰;霍艳蕊;
目的观察活络除痹方联合臂丛阻滞粘连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口服中药活络除痹方,治疗组同时于治疗第1天采用臂丛阻滞粘连松解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按照同一指导方法康复锻炼,3周后对疼痛、日常活动、运动范围及力量进行评分,判断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及运动范围评分、力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为4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8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络除痹方联合臂丛阻滞粘连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33期 v.19 4291-4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林伦清;陈翀;
目的探讨传统鼻前庭囊肿术式与改良鼻前庭囊肿术式的优劣。方法将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术式与改良术式治疗,建立手术操作情况、手术损伤情况、出血情况、患者反应、手术时间、术后复发情况6种指标,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改良术式较传统术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反应轻,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治疗费用低。结论改良术式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2010年33期 v.19 4293-4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韩沁;曾荣;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 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中静滴,总疗程10 d。对照组口服泼尼松30 mg 1次/d,疗程10 d。基础治疗包括:应用B族维生素,理疗,针灸。均在发病3 d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代替皮质类固醇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避免皮质类固醇的不良反应。
2010年33期 v.19 4294-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张彬;林美蒲;
目的观察苦黄四味洗剂外洗、干扰素基底注射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治疗132例尖锐湿疣患者,均用CO2激光术或电灼术去除疣体,治疗1组43例加用苦黄四味洗剂外洗,治疗2组32例予α-2b干扰素皮损基底注射,治疗3组25例予中药外洗合干扰素基底注射,连用2周;观察组32例,去除疣体后不加用其他治疗。停止治疗后观察3个月,对各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19%,16%和16%,总复发率为17%,对照组复发率44%,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苦黄四味洗剂外洗、干扰素基底注射是预防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2010年33期 v.19 4295-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