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安络化纤丸口服,每次6 g,每天3次,疗程6个月。治疗组39例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疗程6个月。2组均同时辅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0年31期 v.19 3381-3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4 ] - 王振林;
目的观察推拿干预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总体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只给予基础干预与华佗再造丸,治疗组在基础干预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WHO QOL-100、卒中-QOL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推拿治疗可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0年31期 v.19 3382-3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 赵恩山;肖丽君;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及辛伐他汀口服。12周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0年31期 v.19 3384-3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朱海波;何忠斌;
目的观察自拟清痹方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A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予MTX 7.5~15 mg口服,每周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清痹方。2组疗程均为12周,并于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痹方联合MTX治疗RA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010年31期 v.19 3385-3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8 ] - 朱亚斌;王剑;关雪刚;梁明苏;陈秀健;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6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4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Harris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Harris功能评定,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完全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种手术方式中,全髋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2010年31期 v.19 3387-3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姚庆阳;宫淑杰;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川芎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致残率。
2010年31期 v.19 3389-3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郝云玲;龚志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生理维度、精神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年龄、职业、肥胖、医保、并发症及心理情绪等因素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科学的理论依据。
2010年31期 v.19 3390-3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黄婕;
目的通过对慢性咳嗽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抵制抗生素的滥用。方法以80例胸片正常,病程大于3周的慢性咳嗽患者为对象,对其到院诊治前后检查、服药及疗效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最后作病因诊断。结果 80例中病毒感染后咳嗽14例占18%,变异型哮喘25例占3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11例占14%,鼻后滴漏综合征7例占9%,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例占5%,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不明原因2例,复合病因占37%,患者均被延误诊治;发生并发症者占27%,确诊后仅5%病例需应用抗生素治疗,90%的患者1~2周内咳嗽症状好转。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误诊率高,并发症多,临床抗生素滥用严重,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咳嗽病因的认识,尽早诊治,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2010年31期 v.19 3391-3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王晓文;张晓林;徐元华;王德新;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单用氯沙坦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氯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2 h PG和UAER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UAER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更有效,可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010年31期 v.19 3393-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7 ] - 华啸;唐晓艳;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6—2008年收治的82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经综合检查发现血管病变18例(33%),小肠肿瘤11例(20%),小肠炎症及息肉12例(22%),克罗恩病3例(6%),回肠重复3例(6%),憩室2例(4%),吻合口出血2例(4%),肠伤寒1例(2%),假性血友病1例(2%),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2%),肠紫癜1例(2%)。各检查方法在小肠出血的检查中阳性率分别为CT 16%,小肠钡灌35%,小肠镜84%,选择性动脉造影(DSA)65%,核素扫描(ECT)82%,胶囊内镜92%。结论小肠出血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在经胃镜和结肠镜检查阴性后,缓慢出血者做小肠钡灌,如仍为阴性可行小肠镜检查或胶囊内镜;出血迅速者可行ECT、DSA或小肠镜检查;出血迅速者、出血量不大但出现剖腹探查指征者、保守治疗止血不彻底或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探查,可结合术中肠镜定位,及时有效治疗。
2010年31期 v.19 3394-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 ] - 陈实;
目的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采用手术治疗的35例髋臼骨折患者,通过对术前X线片、CT片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并根据Letournel分类法,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以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 a,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本组优17例,良9例,一般6例,差3例,优良率为74%。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无一例发生感染、不愈合及死亡。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通过术前X线、CT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并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术中解剖复位和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因素。
2010年31期 v.19 3396-3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朱丽仙;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联合蜂蜜加诺氟沙星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13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局部氧疗联合蜂蜜加诺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碘伏加庆大霉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局部氧疗联合蜂蜜加诺氟沙星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明显优于碘伏加庆大霉素。
2010年31期 v.19 3399-3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6 ] - 张矛;赵渝;
目的观察血管外科术后早期运用蕲蛇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外科手术后血栓性疾病患者118例,每日静脉滴注0.75 IU蕲蛇酶,3 h以上,连用7~14 d。观察手术创面出血情况和用药前后P lt、PT、APTT、FIB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发生明显的手术创面出血6例,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蕲蛇酶治疗后PT及APTT明显延长;INR值明显增加;FIB及P lt明显减少。结论在血管外科手术后早期使用蕲蛇酶是非常安全的,只要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无出血倾向均可使用。
2010年31期 v.19 3400-3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吴同辰;徐建如;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105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予解痉、平喘、祛痰、氧疗等基础治疗,同时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7d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OPD急性加重疗效明显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31期 v.19 3402-3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7 ] - 武旭;
目的探讨运用化瘀利水法联合咪达普利、厄贝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DCM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化瘀利水法联合咪达普利、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运用咪达普利、厄贝沙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BNP显著下降(P<0.01),LVEF显著增加(P<0.05),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DCM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2010年31期 v.19 3403-3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李尔勤;刘娇;林兰;蒙拦芬;游远欢;黄梅英;王华;杨吉恒;
目的探讨冰敷术后止痛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乙醇盐水冰袋外敷,对照组采用盐水冰袋外敷。观察2组术后持续冰敷24 h止痛效果以及2种冰袋各时间点的形态与温度。结果 2组冰敷后4,8,12,16,20,24 h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乙醇盐水冰袋持续使用3h后呈水状,温度为-5℃;而盐水冰袋呈水状,温度为3℃。结论乙醇盐水冰袋冰敷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止痛效果较好,患者感觉舒适。
2010年31期 v.19 3404-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7 ] - 姜德华;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口服阿奇霉素(欣普齐),每日1次,连服3 d;B组口服头孢克洛(迪素),每日2次,连服10 d;C组口服欣普齐和迪素,剂量和疗程同上。观察3组疗程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B组总有效率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C组总有效率97%,不良反应发生率7%。所有病例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A组与B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优于单药给药,不良反应并未因联合治疗而增多,安全性好。
2010年31期 v.19 3406+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陆彩霞;焦建华;
目的观察益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益肠汤,每天1剂;对照组30例口服援生力维,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痛、腹泻、腹胀的情况。结果 2组腹痛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腹泻、腹胀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肠汤治疗腹泻型IBS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31期 v.19 3407-3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 李国京;杨志明;李金恒;庞其军;王占君;刘永杰;郗艳国;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征、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清除血肿74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8例;术后再出血4例,死亡7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尽早彻底清除血肿,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害,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
2010年31期 v.19 3408-3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陈振康;季利江;翁立平;
目的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 2组痊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术后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2010年31期 v.19 3410-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2 ] - 潘淑君;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
2010年31期 v.19 3412+3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滕秋叶;唐召力;覃碧云;张治坤;唐海莲;陈海玉;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1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疏血通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测定2组患者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3 d后,观察组hs-CRP水平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 d后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治疗3 d后hs-CRP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7 d后hs-CRP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大(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UAP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能迅速降低hs-CRP水平有关。
2010年31期 v.19 3413-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魏学东;
目的评价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O r-thofix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16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本组优良率达89.2%。结论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长度和桡骨远端关节面,操作简单,创伤小,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2010年31期 v.19 3414-3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 刘卫高;曹晶;石俊军;刘常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对患者心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导致心律失常105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138例中表现有各种心律失常者105例,占76.09%。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多见,其次是房早、室早,房颤、室上速、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也较多见。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大多随血糖恢复而恢复,严重病例应酌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010年31期 v.19 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2 ] - 王田;邢舒恒;刘更;2010年31期 v.19 3417-3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0 ]
- 梁超;郭桂琴;2010年31期 v.19 3418-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高积粮;刘金娥;2010年31期 v.19 3419-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7 ]
- 赵沛缨;2010年31期 v.19 3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栗浩;丁彦利;王志辉;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用DCG记录96例冠心病患者ST段下移阵次数、当时有无症状、ST段下移持续时间、发作昼夜时间规律及发作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缺血性ST段下移336阵次,其中无症状发作246阵次,有症状发作90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5.8±12)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26.2±14)min/次,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CG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0年31期 v.19 3448-3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6 ] - 周志强;朱龙;张习敏;殷倩;高坤;
目的探讨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检查设备为GE SIGNA HD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信号采集应用腹部8通道相控阵线圈,扫描方法为常规MRI平扫、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共有131个病灶,对其进行DWI图像分析及ADC值测量。结果 DWI对恶性肿瘤的显示较常规脂肪抑制T2WI图像清晰,信号较高。取b值为(0,600)mm2/s获取肝脏及其占位性病变的平均ADC值,正常肝组织为(1.161±0.137)×10-3mm2/s,肝硬化组织为(1.106±0.12)×10-3mm2/s;肝囊肿为(2.586±0.149)×10-3mm2/s,肝血管瘤为(1.692±0.307)×10-3mm2/s,肝细胞癌为(1.034±0.258)×10-3mm2/s,转移瘤为(1.024±0.209)×10-3mm2/s。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佳ADC界值为1.3×10-3mm2/s,应用此界值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2%和84.3%。结论 DWI可提高常规MRI平扫对肿瘤的检出率,增加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信息,还可减少不必要的增强检查,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可作为肝脏病变MRI检查的常规序列应用。
2010年31期 v.19 3449-3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6 ] - 彭继晖;方涛;廖夏;黄曼茜;姚丽宽;
目的探讨心电图SIQⅢTⅢ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螺旋CT确诊62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取SIQⅢTⅢ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分析。结果 62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显示SIQⅢTⅢ阳性17例,阳性率27%。SIQⅢTⅢ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入院前不能明确诊断分别为53%和73%(P<0.05);大面积肺栓塞分别为48%和24%(P<0.05),病死率分别为24%和11%(P>0.05);双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分别为82%和67%(P<0.05);右侧肺动脉栓塞率分别为12%和31%(P<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中心,电图SIQⅢTⅢ波群阳性不能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但SIQⅢTⅢ阳性可降低肺动脉栓塞的误诊,SIQⅢTⅢ阳性提示双侧肺动脉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率高。
2010年31期 v.19 3451-3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9 ] - 吴昊;韩旭;徐东风;张卫柏;范育龙;加尔肯;金克思;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2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用容积再现法(VR)重建三维图像,结合横断面二维CT(2DCT)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三维重建图像能通过旋转及分离技术直观、立体、任意角度地显示骨折全貌、碎骨块及错位情况,方便了临床医师对病变的立体理解,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31期 v.19 3453-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王建良;朱玉春;刘丽华;王伟伟;袁玉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血管源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急性血管源性病变的64层螺旋CT表现,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利用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组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进行血管成像。结果 37例中,急性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2例,夹层动脉瘤10例,脑动脉瘤破裂4例,急性肺栓塞2例,急性下肢血管闭塞2例,其他部位动脉瘤5例,大动脉炎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二维图像(MPR和CPR)能够较好显示病变的范围、大小和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图像(MIP,VR,SSD)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空间关系。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影像后处理重建技术是早期确诊急性血管源性病变的首选检查。
2010年31期 v.19 3454-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张雨中;2010年31期 v.19 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