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IL-6及IFN-γ的作用

    张微;周宇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IL-6及IFN-γ的作用。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加植物血凝素诱生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20例对照组培养液上清液及腹腔液中的IFN-γ及IL-6水平。结果治疗组腹腔液IFN-γ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N-γ/IL-6比值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前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治疗6个月后,IFN-γ分泌较术前有升高,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前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6个月后,IL-6分泌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术前IFN-γ/IL-6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6个月后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免疫系统的平衡失调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病因。测量血清IL-6水平可能作为内异症的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补充治疗,目的在于延长症状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增加妊娠几率,减少治疗费用。

    2010年29期 v.19 3689-3691+3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蒋建东;蒋超旦;杨松;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予rt-PA溶栓联合依诺肝素,对照组45例予rt-PA溶栓联合普通肝素。观察溶栓开始后60 min及120 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溶栓开始后60 min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开始后9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30 d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0 d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普通肝素比较,依诺肝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2010年29期 v.19 3692-3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靶剂量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倪华;刘澄英;沙江明;邵荣;申怡;王东升;

    目的观察靶剂量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培哚普利2~8(5.4±1.8)mg/d,服药13~37(17.1±3.5)个月;美托洛尔12.5~200(124.2±35.3)mg/d;1 a后复查6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与治疗前对比。结果 DCM患者心衰症状改善明显,NYHA分级由治疗前Ⅳ级8例、Ⅲ级16例、Ⅱ级4例改善为Ⅳ级1例、Ⅲ级5例、Ⅱ级19例、Ⅰ级3例;心排指数(CI)由(1.86±0.63)L/m2升至(2.81±0.79)L/m2;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31.42±7.08)%上升到(41.76±8.27)%;SDNN、rMSSD分别由(67.35±18.24)ms、(19.46±5.23)ms上升到(91.62±24.51)ms、(26.81±7.26)ms;6 min步行试验由(116.4±67.2)m上升到(437.5±71.5)m;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靶剂量的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DCM合并心衰患者疗效好,可有效控制DCM患者心衰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2010年29期 v.19 3695-3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保胎灵片对先兆流产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陈勇;黄润强;郑蓉;陈双郧;

    目的评价保胎灵片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E2、β-HCG的影响。方法将62例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保胎灵片,对照组29例口服黄体酮胶囊。比较2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0%,总有效率91%;对照组痊愈率17%,总有效率90%。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明显提高P水平(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1);2组均能明显提高E2、β-HCG水平(P均<0.01)。结论保胎灵片能有效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综合疗效与黄体酮胶囊相当。保胎灵片能升高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E2、β-HCG,改善内分泌失衡的状态。

    2010年29期 v.19 3698-3699+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6 ]
  • ~(14)C呼气试验联合幽门螺杆菌抗体对14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梁效功;吴华新;冯贵平;胡宏;许芳;吴茜;邓莉;娄邦秀;

    目的通过14C呼气试验联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对14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H.pylori的检测,了解ITP患者H.pylori感染情况。方法对ITP患者同时进行14C呼气试验及H.pylori抗体检查。结果 14C呼气试验阳性者占54.55%,H.pylori抗体阳性者占58.04%。2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可作为临床诊断H.pylori感染指标。结论 14C呼气试验或H.pylori抗体检测均可准确了解ITP患者H.pylori感染状态。

    2010年29期 v.19 3700-3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金水宝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魏晓娜;檀金川;

    目的观察金水宝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金水宝,对照组40例口服爱西特,观察2组患者SCr、BUN、Ccr、24 h TP、Alb、NO、ET、IgG、CD3、TC、TG、P3+、Ca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BUN、SCr、24 h TP、ET、TC、TG、P3+和升高Ccr、Alb、NO、IgG、CD3、Ca2+有明显疗效,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金水宝能够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BUN、SCr、24 h TP、ET、TC、TG、P3+,升高Ccr、Alb、NO、IgG、CD3、Ca2+,保护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2010年29期 v.19 3702-3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5 ]

实验研究

  • 血必净注射液对小鼠脓毒症早期肝脏白细胞聚集及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

    陈兆永;张明;杨环;董淑敏;朱洪波;钱海;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小鼠脓毒症早期肝脏白细胞聚集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n=8)、假术组8(n=8)、脓毒症组(n=8)、脓毒症加血必净组(n=8)。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动物脓毒症模型。假术组给予相同的麻醉和腹壁正中切口,盲肠外置,然后纳入腹腔。各组动物分别于操作后立即给予血必净1.71 g生药/kg或生理盐水尾静脉静推;检测24 h后动物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ICAM-1和V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脓毒症组24 h肝组织中白细胞自血管内移出增加,MPO活性增强,同时肝组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肝组织内白细胞聚集明显减少,肝组织MPO被抑制(P<0.01),ICAM-1、VCAM-1蛋白表达量均被显著抑制(P均<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抑制肝组织MPO活性,减少肝组织ICAM-1和V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严重烧伤后组织白细胞聚集,改善肝功能,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2010年29期 v.19 3704-3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1 ]
  • 乳结消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彩文;白丽萍;李贺兰;窦秀侠;冯艳红;

    目的通过观察乳结消丸对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乳结消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实验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逍遥丸组,乳结消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分别使用乳结消丸和逍遥丸灌胃给药,测定各组血浆中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E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乳结消丸高、中、低治疗组E2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P水平均升高(P均<0.01)。乳结消丸高剂量组与逍遥丸组比较,E2明显降低(P<0.05),P明显升高(P<0.05)。结论乳结消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E2和P水平有调节作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通过对内分泌激素调节而实现的。

    2010年29期 v.19 3708-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3 ]

误诊分析

临床研究

  •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蓝树贵;雷旭平;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每日1次静滴,症状明显改善后改为莫西沙星片40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00 mg/次每日1次静脉点滴。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对照组61%,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细菌清除率94%,对照组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CAP安全、有效。

    2010年29期 v.19 3710-3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3 ]
  • 宫糜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索世云;

    2010年29期 v.19 3711-3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陆彩霞;张永强;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3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3粒,3次/d,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 mg,3次/d;B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3粒,3次/d;C组: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mg,3次/d。3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3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主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显效率为65%,B组总有效率为70%、显效率为41%,C组总有效率为48%、显效率为17%。A组与B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2010年29期 v.19 3712-3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4 ]
  • 胰激肽原酶与肾衰宁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苏荣;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与肾衰宁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1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控制蛋白摄入量为0.6 g/kg,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胰激肽原酶和肾衰宁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肾衰宁胶囊口服,服药后2个月、6个月各复查尿蛋白、肌酐,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个月、6个月分别测定血肌酐、尿蛋白,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血肌酐和尿蛋白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微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终末期阶段,胰激肽是一种作用非常强烈的血管活性物,肾衰宁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作用,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肾衰宁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衰竭,能有效地控制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推迟患者开始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

    2010年29期 v.19 3714-3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5 ]
  • 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疗效观察

    陈桂民;

    目的观察茵栀黄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妈咪爱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3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仅在出现黄疸时给予光疗,根据需要予其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出生24 h内即行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并口服妈咪爱。比较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胎粪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及喂养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胆红素值明显降低,胎粪排净时间及所需光疗时间明显缩短,喂养耐受性更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茵栀黄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妈咪爱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29期 v.19 3715-3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7 ]
  • 熊去氧胆酸联合消炎利胆片预防胆管支架阻塞

    朱本贵;单连云;牟淑玲;葛翠萍;胡善宏;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联合消炎利胆片预防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塑料支架阻塞的疗效。方法 55例恶性中低位胆管梗阻黄疸患者中胆管癌16例,胰腺癌19例,壶腹癌20例。所有病例经十二指肠镜放置10F塑料支架行内引流术,并进行保肝利胆抗炎治疗2周。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250 mg/次,3次/d,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予其他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内仅2例支架梗阻,对照组6例支架梗阻。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消炎利胆片能有效预防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塑料支架阻塞。

    2010年29期 v.19 3717+3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儿童大叶性肺炎159例病原谱及临床分析

    孙倩;刘伟;杨红秀;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变迁及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159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及诊治过程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9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以年长儿发病为主,但年龄有减小趋势;其他病原体性大叶性肺炎为年长儿;血清MP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率;全部病例均有咳嗽,MP阳性多为刺激性剧烈咳嗽,且肺部细湿啰音出现晚,常伴有胸痛、头痛及皮疹,而其他病原体感染多为有痰的咳嗽,很少有其他不适;胸片以单侧大叶性肺炎为主,MP感染性更易发生肺内并发症;MP感染性肺外并发症多,最常见肝功能损害及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受累,其他病原体性少有肺外损伤;MP感染性外周血象及C反应蛋白(CRP)多正常,也可轻度增高;细菌性感染外周血象及CRP明显增高;MP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给予阿奇霉素针静脉输液治疗,细菌感染的患儿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的患儿则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平均5.9 d,咳嗽消失时间平均12.4 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8.6 d。157例治疗2~3周病变完全吸收,2例因肺不张较重转院。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种类多,以支原体为主,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在临床中应加强实验室检查,找出病原菌明确诊断。MP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

    2010年29期 v.19 3718-3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26 ]
  • 庆大霉素联合西瓜霜喷雾剂外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

    黄娟;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联合西瓜霜喷雾剂外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抗病毒及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庆大霉素溶液均匀喷洒在溃疡表面,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15 min后,2组均用无菌棉签蘸取西瓜霜喷雾剂粉末涂于患处,3次/d,涂药后叮嘱患儿家长30 min内勿让患儿饮水进食,观察2组患儿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庆大霉素联合西瓜霜喷雾剂外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效果好,治愈快,值得推广。

    2010年29期 v.19 3721-3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1 ]
  • 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玉丹;

    目的观察不同孕龄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不同孕龄的胎膜早破112例患者(A组24例,发病孕龄25~27+6周;B组46例,发病孕龄为28~31+6周;C组42例,发病孕龄为32~33+6周)进行期待疗法,比较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围生儿死亡等。结果 3组孕妇平均期待治疗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最长;3组孕妇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A组发生率最高,B、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围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发病越早,围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越高。结论发病孕龄<28周的胎膜早破患者,期待疗法难以达到改善围生儿结局的目的应慎重对待,孕期已达34周或以上者原则上应尽快终止妊娠。孕龄28~33+6周胎膜早破患者,选择期待治疗可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改善母儿预后。

    2010年29期 v.19 3722-3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5 ]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贺威;曹东旭;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共3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BUN、SCr、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尿蛋白排泄率、血β2微球蛋白均下降。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安全。

    2010年29期 v.19 3724-3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5 ]
  • 早期间断使用铁剂预防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朱晓梅;伏星驰;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铁剂对预防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52例定期体检的低出生低质量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自2个月开始口服右旋糖酐铁口服液2 mg/kg,每周2次,对照组24例不补充铁剂,4个月和6个月时各抽血检查1次血常规和血清铁。结果 4个月和6个月时贫血发病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使用铁剂是预防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0年29期 v.19 3725-3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栾永刚;董玉斌;曹亚芹;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40例达到机械通气标准的NRDS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机械通气基础上、采用从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相同。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的肺部感染、肺气肿、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S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NRDS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2010年29期 v.19 3726-3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76 ]
  • 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30例疗效观察

    朱桂萍;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60例CVA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孟鲁斯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29期 v.19 3728-3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

    崔雁;毛金龙;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7 d X线肺部影像恢复例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呼吸道再感染频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使用安全。

    2010年29期 v.19 3729-3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50例

    林中平;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胃管注入100 mL中药(云南白药、白芨粉混合物),每日2次,出血量大或服用中药后仍未止血者,以立止血2 IU肌注或静滴洛赛克40 mg,每日2次,同时鼻饲中药。结果 30例中等量出血者仅服用中药于24 h内止血成功,50例仅有1例需行胃大部切除术止血,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出血时间或再出血及需行胃大部切除术止血者均明显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0年29期 v.19 3731-3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甲氨蝶呤及其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对比分析

    郭其亮;李高珍;

    2010年29期 v.19 3732-3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

    周雪丽;

    2010年29期 v.19 3733-3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6 ]
  • 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24例临床分析

    孙灵梅;王永胜;刘萍;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9年10月住院的所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并分成支原体感染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原因所致的感染后肾炎3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占同期住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28%,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潜伏期、水肿的消退时间、血清C3及血尿和蛋白尿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3组间比较有差异性差异。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是目前本地区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潜伏期较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短,病情恢复较快,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病理损害。

    2010年29期 v.19 3734-3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紫癜性肾炎患儿淋巴细胞增殖、分泌变化水平及雷公藤甲素对其作用的研究

    韩振新;

    目的探讨急性期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增殖、分泌水平以及雷公藤甲素(TP)对其作用。方法选择PBLs为研究标的细胞,以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 HSPN患儿PBLs培养0,48 h增殖程度和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均<0.05);应用TP后,培养48 h HSPN患儿PBLs增殖程度和IL-4分泌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急性期HSPN患儿PBLs增殖和分泌水平明显增高,TP可抑制PBLs增殖和分泌。

    2010年29期 v.19 3736-3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张智华;

    2010年29期 v.19 3737-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48例

    阮宏鹏;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肠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蒲双清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可明显提高急性肠炎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

    2010年29期 v.19 3738-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6 ]
  •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薛春霞;王亚琴;李荣荣;许淑玲;原伟鹏;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386例哮喘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针+地塞米松针,B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复方异丙托溴胺,C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比较3组疗效。结果 B组、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显效率低于C组。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在无此设备条件下可以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2010年29期 v.19 3739-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辨证应用生化汤治疗产后宫腔积血94例

    严雪梅;杨芸;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生化汤治疗产后宫腔积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88例产后5 d B超检查宫腔积血液性暗区>2.0 cm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米索前列醇(米索)200μg口服每12 h 1次加辨证应用生化汤煎服,共7 d,对照组予米索200μg口服每12 h 1次加口服产复康颗粒10 g每日3次,共7 d。观察宫腔积血治愈率、阴道出血和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的77%,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也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辨证应用生化汤治疗产后宫腔积血效果显著,能减少清宫率。

    2010年29期 v.19 3740-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朱晓红;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和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维生素C、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按照疱疹性咽峡炎控制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

    2010年29期 v.19 3742-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 ]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屈徳会;

    2010年29期 v.19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32例

    陆卫卫;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廉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取穴百会、语言一区为主,结合四神聪、廉泉穴;对照组针刺取穴风池、翳风、廉泉。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吞咽评定等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佳且安全。

    2010年29期 v.19 3744-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74 ]
  • 爱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长期疗效评价

    艾热提·艾木都拉;

    2010年29期 v.19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1 ]
  • 自拟三甲定向通管口服液治疗顽固性输卵管阻塞312例临床观察

    吕世长;邓桂灵;

    目的探讨自拟三甲定向通管口服液治疗顽固性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口服自拟三甲定向通管口服液结合Cook导丝介入术治疗顽固性输卵管阻塞312例。结果 312例中309例(99.04%)通畅,另3例继续服用自拟三甲定向通管口服液1个月后再行Cook导丝介入术通畅成功,4个月总通畅成功率100%。结论口服自拟三甲定向通管口服液结合Cook导丝介入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2010年29期 v.19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王元伟;陈孝东;王光胜;杨同慧;常春红;吴乐怀;王英;顾汉沛;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2010年29期 v.19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40例

    李黔云;杜义斌;冯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单盲分成2组,治疗组在基础西药治疗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缓解期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有效缓解症状,又能预防急性发作,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29期 v.19 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李文秀;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桂枝汤加生脉散。对照组30例给予抗病毒、三磷酸腺苷、辅酶A、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辅酶Q10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5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加生脉散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0年29期 v.19 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经验交流

  • 综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40例

    苏雄兵;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针灸、按摩、理疗和康复力量训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痊愈30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综合疗法能改善脊柱稳定性,对腰肌劳损患者有显著治疗和预防意义。

    2010年29期 v.19 3750-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6 ]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关节积液63例

    李东胜;田明波;

    2010年29期 v.19 3751-3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胆囊管结石腹腔镜治疗策略

    刘溪涛;刘俊斌;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7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诊治84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84例中顺利完成LC 79例(94%),手术时间55~165 min,平均60 min;5例(6%)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胆管损伤、出血、胆漏、胆总管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0.5~5 a,平均2 a,无胆道狭窄及胆管结石。结论胆囊管结石并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灵活运用LC的处理技巧是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成功的关键,择机中转开腹可减少不必要的胆管损伤。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2010年29期 v.19 3752-3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8 ]
  • 胆源性胰腺炎56例治疗体会

    韩峰;李宏;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临床资料。结果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4例,予早期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均痊愈。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例,病情恶化后转上级医院。结论对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胆道梗阻者应当早期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2010年29期 v.19 3754-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 纤维胆管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72例分析

    田礼新;王超楠;额尔德木图;

    目的探讨纤维胆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对72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纤维胆管镜微创保胆手术。结果 72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最长随访2 a 5个月,1例胆囊结石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结论纤维胆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010年29期 v.19 375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异功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30例分析

    雷远忠;罗锦贵;

    2010年29期 v.19 3756-3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膏方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理论相关性探讨

    蒋春波;金伟民;孙伟;

    2010年29期 v.19 3757-3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0 ]
  • 神经梅毒10例临床分析

    姚庆阳;洪诸权;留晓强;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10例患者血清、脑脊液RPR及TPPA均阳性。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首诊易误诊,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阳性可确诊。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2010年29期 v.19 3759-3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潘芳;

    2010年29期 v.19 3760-3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67 ]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10例临床分析

    李煜杰;

    2010年29期 v.19 3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麻醉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张国刚;徐铭军;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1%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A组),0.15%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B组),0.2%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C组)。于镇痛后1 h、6 h、12h、24 h、48 h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记录循环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镇痛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6h、12 h、24 h、48 h VAS评分值低于A组(P均<0.05);C组镇痛开始后双下肢肌力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3组产妇镇痛后1 h、6 h、12 h、24 h、48 h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4 h拔除尿管均能自行排尿和下床行走。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0.1%,0.15%,0.2%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均能达到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以0.15%罗哌卡因+0.7mg/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完善,并且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

    2010年29期 v.19 3762-3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1 ]
  • 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章挺俊;

    2010年29期 v.19 3763-3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根治术使用布托啡诺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吴震;孔明健;李峰;

    目的探讨预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根治术使用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P组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麻醉诱导后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术毕均予布托啡诺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静脉自控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8 h、和12 h的VAS评分P组较C组显著减少(P均<0.05);术后4 h的Ramsay评分P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组不良反应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内预先给帕瑞昔布钠能显著提高布托啡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2010年29期 v.19 3764-3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腰硬联合麻醉下妇产科手术布比卡因用量的回顾性分析

    胡玲;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产科手术合适的麻醉药用量。方法选择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妇产科手术患者270例,按手术类别不同分为3组:剖宫产手术组(A组)、子宫全切组(B组)、附件包块处理组(C组),每组90例。3组按身高再分为3个亚组,即身高150~155 cm组(S组)、身高156~160 cm组(M组)、身高161~168 cm组(L组),每个亚组均为30例。观察各组患者术中用药情况、麻醉作用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高低、不同时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用药范围内生命体征的变化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达T10时间、最高平面范围及不良反应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L组用药量明显多于M组,M组用药量明显多于S组,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本院麻醉科腰硬联合麻醉下应用布比卡因行妇产科手术剂量合理适量,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临床并为临床麻醉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2010年29期 v.19 3766-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 头孢类抗生素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董俊莉;吴文春;

    目的观察头孢类抗生素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脊柱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Ⅰ组全麻中使用头孢类抗生素,Ⅱ组全麻中不使用抗生素。用Biomter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恢复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中追加维库溴铵的时间及术毕T1恢复至25%和75%及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恢复至0.7的时间,恢复指数(T1从25%至75%的时间)。结果术中追加维库溴铵的时间,术毕T1恢复至25%、75%及TOF比值恢复至0.7的时间、恢复指数2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剂量范围没有明显增强肌松作用。

    2010年29期 v.19 3767-3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异丙酚辅佐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刘相军;张连民;

    2010年29期 v.19 3768-3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神经阻滞麻醉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应用

    李雁;高寅秋;时金华;曹建荣;贾擎;谢申;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DF)伴有多器官合并症患者实施单侧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前、术中、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90例临床拟实施DF手术患者,使用罗派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在神经刺激定位器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结果神经阻滞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患者SBP、SDP、HR及Sp(O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其变化均未超过原有血压的20%,不需任何处理。90例患者中,除2例入室时即合并休克使用了升压药,其余无一例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无一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是有多器官并发症的DF患者的最佳麻醉选择。

    2010年29期 v.19 3770-3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老年患者颅脑肿瘤手术的麻醉体会

    霍明霞;王松柏;李海;

    2010年29期 v.19 3771-3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健康人群丙泊酚行纤维胃肠镜检查后的情绪变化

    吴灵潝;邹捍东;夏中元;程邦昌;刘军;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丙泊酚麻醉纤维胃肠镜检查后的情绪变化。方法选择120例丙泊酚无痛纤维胃肠镜检查的体检者,观察其半清醒期自控力、分辨力;清醒后询问有无做梦,梦境的性质及情绪变化;3 d后电话回访,询问对睡眠和心理是否造成影响。结果丙泊酚麻醉后半清醒期73%受试者分辨力下降,87.5%不相信检查已做。麻醉清醒后75.8%受试者有欣快感,54.2%诉有美梦发生。3 d后电话回访,麻醉对工作、生活和情绪无不利影响。结论丙泊酚日间麻醉后半清醒期分辨力受损、自控力下降,清醒后多有欣快感。

    2010年29期 v.19 3772-3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5 ]
  • 静脉注射氯胺酮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邹丽峰;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氯胺酮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Ⅰ组)和术后镇痛组(Ⅱ组),Ⅰ组于切皮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和曲马多1.5 mg/kg,术毕时静脉注射6 mL生理盐水;Ⅱ组于切皮前静脉注射6 mL生理盐水,术毕时注入氯胺酮0.5 mg/kg及曲马多1.5 mg/kg。术毕接PCEA吗啡镇痛,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24 h吗啡用量、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术后镇痛效果及其毒副作用。结果Ⅰ组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均<0.05)。术后12 h、48 hⅠ组VAS评分明显小于Ⅱ组(P均<0.05),术后24 h、36 h I组VAS评分和Ⅱ组差别极其显著(P均<0.01)。术后24 h吗啡用量I组显著小于Ⅱ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复合曲马多能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2010年29期 v.19 3774+3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3 ]
  • 无痛人工流产3种麻醉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赵波;李琳;徐荣丽;刘丽君;孔春红;

    目的比较单纯丙泊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3种麻醉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单纯丙泊酚,B组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0.75μg/kg诱导前静注,C组予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后采用丙泊酚麻醉。术中监护血压、脉搏、Sp(O2),观察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VAS评分及术中发生体动情况。结果 B组、C组体动反应显著低于A组;B组、C组丙泊酚总剂量、苏醒时间及离院时VAS评分低于A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氟比洛芬酯应用于人流手术均可获得满意效果,其中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值得推荐。

    2010年29期 v.19 3775-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研究

    李淑华;

    2010年29期 v.19 3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护理研究

  •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恢复肠蠕动的方法

    方健;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恢复肠蠕动的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以临床中的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查阅大量资料,设定最合理方法,深入细致地开展护理活动。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并分阶段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早期功能锻炼,制定活动计划;温水足浴,足底按摩反射区。结果循证护理使患者排气时间提前,拔除胃管时间缩短,术后腹部胀痛减轻,可提前进食进水,减少补液量,预防肠粘连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

    2010年29期 v.19 3779-3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5 ]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郭志琴;马卉;丁其兰;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及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治愈率56.86%、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为35.29%和75.29%,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2010年29期 v.19 3781-3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75 ]
  • 六合丹外敷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与安全性

    吴绍勇;余华琴;冉启志;

    目的探讨应用六合丹外敷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化学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在静脉炎部位湿敷50%硫酸镁,4次/d;观察组应用六合丹外敷,1次/d。观察静脉炎的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合丹能有效减轻化疗药对血管的损伤,促进损伤血管的恢复,减轻组织水肿,减轻患者的痛苦。

    2010年29期 v.19 3783-3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出院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俞密花;

    目的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出院指导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及对策。方法抽取60份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病历,对其出院指导中的6条指导措施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饮食指导不全发生率90%,活动与休息指导无针对性发生率65%,用药指导不全发生率10%,疾病预防指导不全发生率57%,特殊护理指导不具体发生率40%,复查指导过于简单发生率97%。结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出院指导存在问题较多,需深化服务内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2010年29期 v.19 3784-3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9 ]
  • 循证护理在口服中毒洗胃中的临床应用

    陈惠;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口服中毒患者洗胃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口服中毒行紧急洗胃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30例。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方案,针对口服中毒洗胃相关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洗胃;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洗胃流程。记录2组患者首次吸出胃内容物时间和总时间,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洗胃24 h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结果 2组患者均洗胃成功,病情稳定好转。循证护理组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时间、总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传统护理组(P均<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洗胃24 h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均<0.05)。结论对口服中毒洗胃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吸出胃内容物,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2010年29期 v.19 3785-3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护理干预预防华蟾素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

    谢华琴;吴平;

    目的探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华蟾素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效果,提高患者输液依从性和满意度。方法将108例使用华蟾素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流程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输液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行静脉评估,选择合适输液管道,加强保暖,液体适量加温,改变输液顺序等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输液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华蟾素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2010年29期 v.19 3787-3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李小云;蒋瑜;龙颖;

    2010年29期 v.19 3788-3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的探讨

    陈香军;

    2010年29期 v.19 3789-3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普外腹腔镜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不同拔尿管时间对尿潴留的影响

    周翠屏;韦素珍;吴玉妍;

    目的探讨普外腹腔镜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不同拨尿管时间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术后应用PCIA泵并留置尿管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术后12~24 h拔尿管;对照组术后≥48 h拔尿管,即与停用PCIA泵同步或稍迟。观察2组拔尿管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拔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和1%,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外腹腔镜术后应用PCIA泵的患者,在术后12~24 h拔尿管,更利于患者康复,并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010年29期 v.19 3790-3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黄婷婷;周翠屏;于美英;龙丽艳;徐丽明;甘婵媛;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例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惧怕疼痛、康复知识缺乏、年龄、文化程度差异等因素导致依从性差。结论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应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应用医患沟通技能以提高依从性。

    2010年29期 v.19 3791-3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81 ]
  • 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费喜之;徐岚;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建立了孕妇保健卡且无产科并发症的孕产妇200例,自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行在孕期由助产士在孕妇课堂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婴儿喂养技术,婴儿护、产时减轻疼痛技巧等课程,并在此时由孕妇选定为自己接生的助产士。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分娩时不定助产士,孕期不跟助产人员接触。观察2组孕妇的产科质量。结果自然分娩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75%;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期产时助产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及良好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地保证母婴安全,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2010年29期 v.19 3792-3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70 ]
  • 湿性愈合理论用于压疮治疗的效果观察

    何丽娟;

    目的观察湿性愈合理论用于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6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换药,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常规换药,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压疮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换药压疮愈合快,疼痛程度轻,换药次数少,并缩短了护士工作时间,是治疗压疮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29期 v.19 3794-3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8 ]
  • 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

    黄春梅;梁霞英;胡爱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设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建立个人档案、优化患者疾病知识结构、心理干预、强化社会支持体系的干预方法,观察对患者依从行为、血糖的影响。结果干预后3,6个月各项依从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均<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2010年29期 v.19 3795-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的影响

    李红芹;雷中劲;熊衍君;李红艳;李晶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的影响,提高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川崎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川崎病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2010年29期 v.19 3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评判性思维用于早期老年性痴呆的护理观察

    郑桂芳;阮琳琳;

    2010年29期 v.19 3798-3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脑血管病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体会

    赵秀娟;王世娟;王旻;李玲;

    2010年29期 v.19 3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时辰注射的护理干预

    雷正荣;

    2010年29期 v.19 3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综述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