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洁红;张彤;段敏虹;陈广原;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20~40岁甲亢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B组)。7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A1组38例,服抗甲亢药;A2组38例,在服抗甲亢药的基础上加服阿仑膦酸钠5 mg/d。2组共服药12个月。结果 A2组腰椎、股骨颈及大粗隆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其中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为(0.91±0.09)g/cm2,治疗后12个月为(1.11±0.07)g/cm2,增加率30.6%,明显高于A1组(P<0.05)。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A2组为61.2%,显著高于A1组的31.6%(P<0.05)。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明显提高甲亢患者的骨密度,不良反应少。
2010年20期 v.19 2471-2472+2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叶立红;王翀奎;刘莲;赵召霞;杨莉;梅志勤;侯军良;戴二黑;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进行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57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入选病例血清中cccDNA值,同时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DNA水平,对比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cccDNA水平,并分析cccDNA与HBV DNA、病理炎症分级、ALT的关系。结果 HBeAg阳性组血清中cccDNA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血清中cccDNA与HBV DNA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cccDNA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ALT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中HBV cccDNA定量是评价HBV复制最客观可靠的指标,在CHB诊断及抗病毒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20期 v.19 2473-2474+2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邓蕙;黄文祥;刘成伟;周向东;张唯力;余英杰;朱卫民;张艮甫;章辉;张道友;
目的评价国产法罗培南钠片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予法罗培南钠片,62例)和对照组(予头孢呋辛酯片,63例)。给药方法为法罗培南钠组150 mg/次,头孢呋辛酯组250 mg/次,均为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6~14 d。结果法罗培南钠组与头孢呋辛酯组痊愈率分别为77%和73%(P=0.565 9),有效率分别为95%和100%(P=0.080 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与100%(P=0.116 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与3%(P=0.744 5)。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法罗培南钠片是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2010年20期 v.19 2475-2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姚凤莉;尹晓丹;安育林;
目的观察十大功劳叶、生甘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门诊、住院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加服中药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45例。2组西医处理方法、应用阿奇霉素相同。治疗组加服十大功劳叶5 g、生甘草2 g,总疗程2周。记录2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热程、肺部X线、胸部积液、喘息例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退热时间、X线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遗症对照组4例,治疗组无,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62.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大功劳叶、生甘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能缩短热程、咳嗽消失及X线吸收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2010年20期 v.19 2479-2480+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8 ] - 陆启滨;许家莹;周雪滢;
目的通过对116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卵巢畸胎瘤与血清CA199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5 a来患卵巢畸胎瘤的妇科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的年龄,婚育情况,畸胎瘤的大小、成分,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畸胎瘤与血清CA199水平增高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清CA199水平与患者的年龄、畸胎瘤的大小、所含的成分、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患者年龄越小,CA199阳性率越高;畸胎瘤直径越大,CA199阳性率越高;畸胎瘤所含的神经成分或不成熟成分越多、合并扭转炎症坏死越重,CA199阳性率越高。
2010年20期 v.19 2481-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6 ] - 高建兴;李勇年;李梅玲;蒋红利;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1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之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血清转氨酶、白蛋白、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电解质、外周血细胞成分无显著变化。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常规治疗加用MARS可以显著降低以血清胆红素为代表的蛋白结合毒素及水溶性毒素,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2010年20期 v.19 2484-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2 ]
- 陈灏健;蔡惠东;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咳嗽中的效果。方法将急性咳嗽患儿310例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给予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及盐酸伪麻黄碱的复方溶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组104例给予布地奈德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单一雾化组106例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口服药组10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对3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组间咳嗽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流涕症状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雾化组总有效率为88.5%,单一雾化组为69.0%,口服药组为45.7%,3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咳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
2010年20期 v.19 2494-2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8 ] - 仲晓慧;李艳;
目的通过合理营养控制孕妇体质量和血糖,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以2007年在我院建卡、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及其胎婴儿为对照组,正常产前检查,不作任何营养方面的指导;以2008年在我院建卡、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及其胎婴儿为实验组,通过营养指导,使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孕前体质量偏高、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快、高血糖的孕妇在满足孕妇和胎儿正常生理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低糖、低脂和运动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和血糖在正常水平。结果对照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为14.58%,实验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为12.89%;巨大儿母亲孕前生长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正常儿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的母亲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母亲。结论通过合理的营养、适量的运动指导来控制孕妇体质量和血糖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2010年20期 v.19 2496-2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刘晓安;左祖俊;彭东生;罗望翠;邹三明;李志华;田荣华;刘波;揭平;
目的观察长蛇灸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长蛇灸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例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长蛇灸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运用流式细胞(FCM)技术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呈升高趋势,但治疗组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CD8+含量均显著下降(P均<0.01),但治疗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蛇灸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
2010年20期 v.19 2498-2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0 ] - 张维红;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多汗症的疗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将多汗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黄芪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嘱加强营养、锻炼,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12/3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多汗症有明显疗效。
2010年20期 v.19 2499-2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戴峻;崔金玲;陈艳芬;
目的对比中药灌肠加TDP照射和单纯中药灌肠治疗异位妊娠(EP)陈旧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EP保守治疗后患者分为中药灌肠加TDP照射组(治疗组,93例)和单纯中药灌肠组(对照组,34例)。结果①包块吸收方面:治疗组包块吸收46例(51%),包块缩小1/3以上27例(30%),包块缩小<1/3 17例(1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输卵管通畅方面:治疗组输卵管通畅65例,通畅率为50%;对照组输卵管通畅13例,通畅率为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生育结局方面:2组在宫内妊娠、足月产、流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再次妊娠、不孕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加TDP照射在EP陈旧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灌肠。
2010年20期 v.19 2500-2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陈燕;王志;兰海珍;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5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采用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对照组87例使用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85例(98%);远期治愈83例(95%);对照组近期治愈84例(97%);远期治愈80例(92%)。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远期治愈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复方黄柏苦参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改善症状、消除炎症有明显的效果;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更明显,可推广运用。
2010年20期 v.19 2502-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7 ] - 邓杰;贾平;侯艳梅;靖虹;陈道英;郭广林;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产检的孕17周后1 010名孕妇用微量荧光生化法检测血浆中Hcy水平,并于产后42 d采用一对一交谈和观察方式填写心理测评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与正常妊娠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89±1.56)μmol/L)比较,可疑抑郁症组((7.14±2.94)μmol/L)升高(P<0.05),产后抑郁症组((9.98±4.25)μmol/L)明显增高(P<0.01)。结论孕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能作为产后抑郁症的早期诊断指标而指导早期治疗。
2010年20期 v.19 2503-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孟利军;李勇;
目的观察双橘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天1次,同时口服双橘颗粒10 g,每日3次(月经期停用);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1次,均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子宫肌瘤大小、血清性激素变化、临床症状。结果 2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橘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能有效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减少开刀手术的痛苦。
2010年20期 v.19 2505-2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 刘万清;陈春宝;王敏;宋自强;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哮喘婴幼儿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喘乐宁、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其他相应的抗感染、祛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对患儿临床缓解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7%,有效率为29%,无效率为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26%,有效率为53%,无效率为22%,总有效率为78%。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可有效控制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依从性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 。
2010年20期 v.19 2506-2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王雪菲;董书珍;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术适应证和母婴并发症,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施行的147例低位产钳助产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主要指征为胎儿窘迫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别占65.3%和18.4%。新生儿并发症包括头皮擦伤、头皮血肿、锁骨骨折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在5%以下。产妇并发症以会阴侧切口延裂常见,发生率为22.4%。结论正确应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婴创伤小,可降低剖宫产率。
2010年20期 v.19 2508-2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0 ] - 蒋美琴;谢学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8年12月完成的腹腔镜下保守治疗88例异位妊娠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经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有5例持续性异位妊娠:3例均为输卵管挤压术后,1例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后,1例壶腹部妊娠切开取胚术后。手术时间90~115 m in,术中出血10~100 mL,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造影24例,患侧输卵管通畅者11例,术后2 a发生患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者2例。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尽量行切开取胚,术后系膜内注射5-Fu 0.25 g巩固治疗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2010年20期 v.19 2509-2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兰海燕;马淑田;刘爱华;李爱青;李学军;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术后局部应用美宝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门诊治疗的外阴白斑患者45例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根据术后皮肤局部处理方式不同,分成2组,治疗组(23例)术后应用美宝膏局部涂抹,对照组(22例)术后应用冰袋冷敷外阴及口服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术后48 h外阴皮肤的水肿程度、水疱的发生情况及术后5 d有无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外阴水肿程度轻、水疱生率低,无一例外阴感染发生。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术后局部应用美宝膏明显减轻外阴皮肤水肿,减少水泡及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0年20期 v.19 2511-2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陈丽娜;朱伍;黄健萍;林芸;林芳;袁丽萍;王华;杜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致密性骨炎(OC 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7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OC I致密性骨炎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西乐葆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温肾育宫汤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判定治疗效果,并分析2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1周之内局部症状得到缓解达到85%,2周之内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达68%;而对照组在1周之内症状得到缓解的患者仅为27%,在2周之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者为35%,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温肾育宫汤对促进女性OC I局部症状缓解、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OC I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20期 v.19 2512-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7 ] - 吴群英;谭洁;谢学新;许峰;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因子宫肌瘤需要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LAVH组和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与TA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TA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LAVH是较为理想的子宫切除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10年20期 v.19 2514-2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5 ] - 聂卫霞;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2010年20期 v.19 2515-2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孔伟梁;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LCT)的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以利于SLCT的日常生物学行为评价及指导治疗。方法分析了SLCT 4例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行囊肿剔除术,1例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化疗,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经短期随访均健在。结论临床上该瘤总的预后较好,手术为该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年轻患者或有生育要求者行保守性手术,高龄且中、低分化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辅以化疗。
2010年20期 v.19 2516-2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胡红霞;翟淑芬;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产儿的听力筛查方法。方法对NICU中早产儿256例(512耳)在病情平稳、出院前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查,通过与否,在纠正月龄1个月时均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与TEOAE的检查。结果已确诊的听力损伤患儿9例(11耳)中,TEOAE通过AABR未通过6耳,AABR通过TEOAE未通过3耳,AABR与TEOAE均未通过2耳。结论 TEOAE和AABR联合于NICU早产儿的听力筛查,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可靠性,更有利于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
2010年20期 v.19 2518-2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苏桂兰;黄家珍;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130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无剖宫产切口感染的260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剖宫产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49%,单因素分析有16个与切口感染有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5个主要的危险因素:BM I高、伴有生殖道感染、阴检次数多、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控制体质量指数、治疗原发感染病、阴检根据实际需要慎重选择、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等来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2010年20期 v.19 2519-2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 李红华;周福顺;
目的分析子痫的临床特点、对母儿影响、分娩时机的选择,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15例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子痫发生率0.15%,以产前子痫为主,占80%,均未作系统产前检查。子痫患者围生儿结局与发病至终止妊娠孕周有关,孕34周前发病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围生儿病死率显著增加(P<0.01)。子痫的早产率47%,围生儿病死率33%,抽搐控制后越早终止妊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越小。终止妊娠方式以剖宫产为宜。结论子痫易致围生儿预后不良,子痫控制后及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围生儿病死率。
2010年20期 v.19 2521-2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张夫翠;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原因、临床处理、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320例PPRO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患者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不同孕周PPROM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或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孕周越小,新生儿病死率越高,孕28~34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2010年20期 v.19 252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陈文忱;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过程中发生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引起的难产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产后才会表现出来。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合理的人为干预,可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有助于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
2010年20期 v.19 2524-2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8 ] - 沈源春;党小红;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女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西宁地区263名不孕妇女年龄与实施IVF-E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高周期取消率增高,妊娠率、回收卵子数等降低。结论高原地区不孕女性年龄仍是影响IVF-ET结果的重要因素,高原自然环境对IVF-ET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2010年20期 v.19 2525-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王宪庆;刘杰;邹清波;张玉玺;2010年20期 v.19 2527-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王瓅;李常清;杨承东;杨林;李霞;卢剑婷;朱雪霞;李映桃;冯荷清;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发生原因,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总结2009年1—12月192例稽留流产病例,门诊同期正常妊娠186例作为对照,对与稽留流产相关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稽留流产病因中感染因素所致稽留流产占52.1%(197/378),其中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占36%(136/378);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总称(TORCH)感染占16.1%(61/378)。结果 CT、UU、TORCH感染与稽留流产密切相关,在妊娠早期应及早进行CT、UU检测及TORCH筛查。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及围生期保健,适时孕期检测诊治相关疾病,是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的关键。
2010年20期 v.19 2528-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80 ] - 黄纯芬;
目的观察应用山莨菪碱针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食,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组在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辅以山莨菪碱针阴陵泉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使用山莨菪碱针阴陵泉注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缩短疗程。
2010年20期 v.19 2531-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8 ] - 张秀艳;
目的观察抑乳颗粒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妇科门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抑乳颗粒治疗,对照组使用溴隐停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8%,无显著性差异(P>0.05),抑乳颗粒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P<0.05),升高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症状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及停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乳颗粒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有良好疗效。
2010年20期 v.19 2532-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陆勤慧;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配合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单纯性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2009年12月来站就诊的患单纯性宫颈糜烂要求爱宝疗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配合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爱宝疗浓缩液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千金胶囊配合爱宝疗浓缩液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0年20期 v.19 2534-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黄琼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疗效好。
2010年20期 v.19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李淑芬;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脑囊虫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予吡喹酮、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清脑降颅方,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80%,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囊虫病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轻西药不良反应。
2010年20期 v.19 2536-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段利平;曾艳;2010年20期 v.19 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薛淑琴;
目的探讨卵巢破裂的合理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70例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结果 70例卵巢破裂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多有性交等诱因,早期确诊率71%(住院24 h内)。术前误诊率40%,保守治疗41例(59%),成功率98%,手术治疗43%。结论卵巢破裂保守治疗成功率高,早期确诊后,应积极行保守治疗,如果内出血多,甚至合并异位妊娠时,应果断手术。
2010年20期 v.19 2538-2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侯丹凤;2010年20期 v.19 2539-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李学艳;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住我院的42例新生儿出血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早发型4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经典型20例,以脐部出血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晚发型18例,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经补充维生素K1、禁食、洗胃、止痉、输血等治疗后,治愈3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4例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新生儿出血病中以晚发性病情较重,预后差,补充维生素K1是治疗和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
2010年20期 v.19 2540-2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 吴文伶;赵淑云;程丽梅;2010年20期 v.19 2541-2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6 ]
- 靖虹;邓杰;2010年20期 v.19 2542-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9 ]
- 刘大锁;于荣屏;张建军;2010年20期 v.19 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邱才栋;姚长军;高波;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不同腹泻状态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岁小儿为研究对象。按脱水程度分为无脱水、轻度脱水和中重度脱水3组。应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血清CK-MB。结果无脱水与轻度脱水组血清CK-M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脱水组与前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RV肠炎患儿血清CK-MB升高水平与脱水程度有密切相关。对中重度脱水肠炎患儿应监测心肌损害情况。
2010年20期 v.19 2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许群;2010年20期 v.19 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张丽梅;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方法随机将18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质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2010年20期 v.19 2566-2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3 ] - 王春莲;韩一南;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对本院80例行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在相应的心理干预下,患者能以乐观的心理配合手术及术后的治疗。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术后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2010年20期 v.19 2568-2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4 ] - 王丽;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随机将15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先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孕产妇的心理需求,然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准备,试验组根据孕产妇的心理需求,应用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2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心率、血压变化及24 h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结果试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心率、血压稳定,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心理疗法对分娩具有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作用,提示应用心理干预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可减少产妇的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促进母乳喂养。
2010年20期 v.19 2569-2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刘华;韩冬韧;刘雯;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35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道管理的护理要点。结果 35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19例出现胃潴留,7例出现腹胀,15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均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住院(61.17±6.97)d,胃管喂养(47.5±8.26)d,静脉营养(41.34±5.67)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14.57±3.25)d,胎便排完时间(24.63±1.37)d。结论早期非营养性吸吮、持续鼻饲微量奶泵泵入及静脉营养支持,对提高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管理及促进体质量增长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0年20期 v.19 2571-2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柯燕燕;马立平;侯智;2010年20期 v.19 2572-2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1 ]
- 吴胜菊;杨云英;唐锡军;王小俊;戴雪梅;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士的应急能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由19个科室的护士长组织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参照《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进行9项应急预案的演练,每次演练从时间、地点、事项、结果、存在问题及对策6个方面记录。结果 19个科室248名护士参与演练及观摩,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拟订演练方案、制订计划、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结论针对护士在应急预案演练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重视演练方案的细节问题,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制定更加具体更有指导性的计划;角色配置更加多样化,培养配合的默契程度;尽可能模拟现场实景。
2010年20期 v.19 2573-2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包永兰;
目的探讨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行手外伤皮瓣移植术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26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程度、预防感染和功能锻炼情况都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
2010年20期 v.19 2575-2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4 ] - 杨青利;2010年20期 v.19 2576-2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吕桂凤;2010年20期 v.19 2578-2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陈宇秀;魏开建;陈碧贞;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护理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观察视网膜脱离患者辨为脾虚湿泛、脉络瘀滞、肝肾阴虚3个证型,在围手术期从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调理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从视力、疼痛等方面进行护理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肩背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2010年20期 v.19 2579-2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李小云;蒋瑜;龙颖;2010年20期 v.19 2581-2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韩素芹;2010年20期 v.19 2582-2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