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三子排痰汤在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化痰的疗效观察

    寇潇月;王瑷萍;曹晓玲;刘艳萍;周兴林;鞠梅;

    目的观察三子排痰汤在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化痰的效果。方法将86例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三子排痰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片。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5 d的呼吸道症状综合评分变化以及晨痰、24 h痰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试验组在治疗第5天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第3,4,5天24 h痰质量及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2组间比较试验组第5天24 h痰质量和体积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三子排痰汤和盐酸氨溴索均有较好化痰祛痰作用,但前者在症状缓解和化痰祛痰上更具优势。

    2010年17期 v.19 2081-2082+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临床研究

    廖绍芳;李兵;晁颜公;褚明肄;李旭军;

    目的探讨药物和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烟酸、纳洛酮、脑活素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25例痊愈16例,显效6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96%,无效1例,死亡0例。对照组25例痊愈9例,显效2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52%,无效10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烟酸、纳洛酮、脑活素及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0年17期 v.19 2083-2085+2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5 ]
  • 肾旁后间隙的形态研究及其对后腹腔镜手术的意义

    钱庆鹏;于广海;

    目的研究肾旁后间隙的边界、形态及其对后腹腔镜手术的意义。方法本院2009年1—12月实施后腹腔镜手术80例,术前行螺旋CT平扫+三维重建,观察肾旁后间隙存在的比例,肾旁后间隙的形态,肾旁后间隙内肾旁脂肪的厚度,肾旁后间隙的前后边缘。结果CT上肋尖下平面91.3%~95%,髂骨上缘平面86.3%~90%可见肾旁后间隙存在。肾旁脂肪最厚部位在腹部外侧或后外侧,肋尖下平面最大厚度为左(14±6.0)mm,右(14.6±7.3)mm,髂骨上缘平面最大厚度为左(20.4±12.6)mm,右(26.2±9.7)mm。CT断面上肾旁后间隙的形态为新月形或三角形,方向主要为前后走行。肾旁后间隙的后界在腰大肌外缘或腰方肌表面,均位于竖脊肌外缘线以内。肾旁后间隙的前界即肾后筋膜前缘腹壁附着点,大多数位于腋前线附近。结论肾旁后间隙在肋尖下缘部位脂肪分布宽,但厚度稍薄,髂骨上缘厚度稍大但脂肪分布窄。采用IUPU法和气囊扩张法建立腹膜后腔都应以了解肾旁后间隙的解剖形态为基础。

    2010年17期 v.19 2086-2087+2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改良Milligan-Morgan术与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探讨

    葛军;刘飞;

    目的探讨改良Milligan-Morgan术和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在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分别采用改良Milli-gan-Morgan术(M-M组)和PPH术(PPH组)。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便血、脱出、疼痛)、术后并发症(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下腹不适、肛门坠胀、复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0.5~1 a随访结果。结果①每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治疗前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血、脱出、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疼痛PPH组优于M-M组(P<0.05),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术后出血和复发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下腹不适M-M组优于PPH组(P<0.05)。②住院时间PPH组优于M-M组(P<0.05),住院费用M-M组优于PPH组(P<0.05)。③满意率调查M-M组94%,PPH组86%。结论M-M组和PPH组均能有效治疗环状混合痔。通过改进凭其确切疗效,少有并发症,低费用,Milligan-Morgan术式仍是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首要选择。尽管PPH术是一项治疗痔的新技术,但PPH术有其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并且存在严重并发症,要它代替目前可获较佳近期和远期疗效的Milligan-Morgan术还需要体现其优越性。

    2010年17期 v.19 2088-2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的临床研究

    王昭睿;杨宁;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IE和判定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HIE患儿39例和健康新生儿20例为研究对象,各组均在入院后每24 h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次大脑中动脉(MCA)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TCD显示生后24 h内HIE组脑血流速度Vs、Vd均低于对照组,24 h后逐渐上升;RI均明显升高,中重度组RI在72~96 h迅速下降。结论TCD显示HIE患儿生后24 h内脑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48~96 h脑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速度逐渐恢复。

    2010年17期 v.19 2091-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降糖防聋方对糖尿病伴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骨钙素的影响

    贺玉英;李蒙;李瑞玉;

    目的探讨降糖防聋方对糖尿病伴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同证型患者骨钙素的影响。方法40例糖尿病伴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同证型患者用降糖防聋方治疗前后测定骨钙素变化。结果糖尿病伴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患者治疗前骨钙素与证型呈正相关性升高,但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相比骨钙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虚燥热和阴阳两虚比较骨钙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5)。阴阳两虚骨钙素改善明显(P<0.01)。结论降糖防聋方对糖尿病围绝经期不同证型患者骨钙素有不同程度调节改善作用。

    2010年17期 v.19 2094-2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脂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吴晓虹;张曙云;俞小忠;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372例来我院疗养的军队在职和离退休干部,分别检测身高、体质量(BMI)、血压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值,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值。结果双高组的IMT、PWV和斑块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高胆固醇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高三酰甘油组的PWV高于正常组。结论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同时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2010年17期 v.19 2096-2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经验交流

  • 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86例分析

    丁宗敏;

    2010年17期 v.19 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9 ]
  • 流行性腮腺炎198例临床分析

    宁博;徐辉;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98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来自城市63例占31.8%,农村135例占68.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平均发病年龄13.8岁;以幼儿、中小学生发病为主,共93例占50.0%。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腮腺肿痛,睾丸炎和脑膜炎是常见并发症,分别为48例和43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123例,下降52例,升高23例。血清淀粉酶升高120例,异常指标多于5 d后恢复正常。采取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并针对并发症治疗,均治愈出院,预后良好。结论①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全年散发流行。②白细胞下降占21.7%,可能与病毒对骨髓抑制有关,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③农村发病人数增高,占68.1%。④发病年龄后移,并发症增多,尤以睾丸炎为主,脑膜炎次之,但预后良好。

    2010年17期 v.19 2142-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穿山甲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黄月颖;

    2010年17期 v.19 2143-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参附汤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体会

    张宇文;

    2010年17期 v.19 214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综合征

    戴建民;

    目的探讨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采用针刀行闭合性松解术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综合征26例。结果26例患者中1次治愈14例,2次治愈8例,4次治愈3例,1例仍需服非甾体抗炎药。经过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症状均无复发,工作生活良好。结论针刀是治疗软组织损伤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综合征性的有效方法。

    2010年17期 v.19 2145-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腹水120例诊断体会

    王燕;周力;刘莹;

    2010年17期 v.19 2146-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中医辨证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儿童肺炎恢复期56例

    汤艳娟;黄云;刘靖;王春丽;

    2010年17期 v.19 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8 ]
  • 小儿捏脊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吴红莲;

    目的观察捏脊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非感染期实施单纯的捏脊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捏脊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患儿易接受,无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使用。

    2010年17期 v.19 2148-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84 ]
  • 中西药结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谢花香;

    目的总结对盆腔瘀血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48例盆腔瘀血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症状适当应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规用量每日3次,轻或中等疼痛及痛经的患者止痛,口服布洛芬0.4 g,每日3次,连服7 d。中药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原则(口服药+外用药)。结果48例中治愈3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0年17期 v.19 2149-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儿童再发性腹痛138例临床病因及治疗体会

    赵世良;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临床选择辅助检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38例RAP进行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2例(59.4%)为器质性疾病,以肠系膜淋巴结炎为首位,慢性胃炎次之。功能性再发性腹痛56例(40.5%);采用健脾止痛汤治疗,126例患儿腹痛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10例患儿腹痛症状减轻,次数减少;无效2例,总有效率98.6%。结论小儿RAP多为器质性疾病所致。要诊断功能性RAP,必须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健脾止痛汤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有较好疗效。

    2010年17期 v.19 2151-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0 ]
  • 股青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王欣;张秀军;黄梅;李俊海;

    2010年17期 v.19 2152-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议小儿泄泻之病机

    刘华;

    2010年17期 v.19 2153-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马洪萍;

    2010年17期 v.19 2154-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2 ]
  • 推拿加艾灸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60例

    徐美芳;

    目的观察推拿加艾灸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按分型取穴,施以推拿加以艾灸神阙穴治疗。结果60例患儿治疗3~5次,总有效率97%。结论推拿加艾灸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

    2010年17期 v.19 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褚海峰;许英萍;

    2010年17期 v.19 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原发性腰椎间隙亚急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陈兆军;朱建华;邹辉;李涛;

    2010年17期 v.19 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糖的关系

    杨晓芹;

    2010年17期 v.19 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手三针治疗落枕48例体会

    胡正喜;陈莉秋;

    2010年17期 v.19 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 ]

实验研究

  • 心钠素在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邬珊;牛力;吴建芳;何巍;刘燕;秦仲君;李卫东;高崇茂;

    目的研究心钠素(ANP)诱导体内和体外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索ANP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用CyQUANT试剂盒和APO-BRDU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ANP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微量泵将ANP输入带瘤小鼠,14 d后取出肿瘤,用Ki67抗体和Tunel试剂分别检测肿瘤切片中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ANP能促进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凋亡指数是对照组的3倍(P<0.01),但ANP不能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ANP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既不能调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也不能调节其凋亡。结论ANP可能部分地通过促进体内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此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ANP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2010年17期 v.19 2098-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郝云龙;闻勤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缺血再灌注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组,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表达增高,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其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2010年17期 v.19 2101-2102+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3 ]

临床研究

  • 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

    李路丽;汤福广;

    目的观察曲普瑞林2种不同减量方法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疗效。方法曲普瑞林首次大剂量用药后,A组逐渐减量至小剂量维持,B组骤然减量至小剂量维持。每月测量临床指标,每半年检测实验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BA/CA)、身高、性激素水平变化、性腺发育状况、第二性征变化及心理状况。结果治疗3个月所有患儿第二性征发育减慢;治疗6个月骨龄发育速度显著减慢,BA/CA下降,治疗后身高增加;性激素水平下降,性腺发育受抑制。治疗第4个月起生长速度下降;快速减至小剂量维持较逐渐减量至维持量法可保持身高有较好的生长速率,促性腺激素无反跳、第二性征发育、骨龄仍有较好的抑制,可在骨龄不增的情况下达到满意的身高。结论曲普瑞林能控制和减缓第二性征的成熟度和速度。应用快速减量、小剂量维持法不良反应少、效果好。

    2010年17期 v.19 2103-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行清宫术50例临床分析

    许春香;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清宫的时机。方法选择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10 d,腹部B超示宫腔内膜未见异常回声者100例,愿意接受清宫术的50例作为研究组,不愿意接受清宫术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尿HCG转阴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全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10 d者尽早行清宫术,可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迅速恢复。

    2010年17期 v.19 2105-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妇月康胶囊对快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陈瑶;黎会丽;刘娜;潘利;

    目的观察妇月康胶囊对快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减少产褥感染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快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于术后口服妇月康胶囊及静脉点滴抗生素,对照组术后口服益母草胶囊及静脉点滴抗生素,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其疗效。结果在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促进子宫复旧(测量指标:宫腔深度)、减少术后感染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妇月康胶囊在改善快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减少产褥感染方面优于益母草胶囊。

    2010年17期 v.19 2106-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舌骨悬吊结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与单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患者疗效比较

    林凌;袁琨;张琼;

    目的探讨Repose系统舌骨悬吊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30例重度OSAHS患者,经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合Muiller试验检查确定存在腭咽及舌咽平面阻塞,分别对舌骨悬吊术联合UPPP(15例)及UPPP(15例)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多导睡眠(PSG)监测,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术式的疗效有明显差异。结论舌骨悬吊术联合UPPP手术是目前治疗腭咽及舌咽平面阻塞的重度OSAHS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

    2010年17期 v.19 2108-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4 ]
  • 纳洛酮治疗婴儿捂被综合征13例疗效观察

    张志颖;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治疗婴儿捂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确诊婴儿捂被综合征23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1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后遗症。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及减少后遗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纳洛酮能迅速改善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17期 v.19 2109-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时凤兰;

    目的观察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其意愿分成2组,利普刀组60例,微波组90例,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利普刀治愈59例(98%),总有效率100%;微波组治愈60例(67%),总有效率94%。轻度宫颈糜烂2组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利普刀组优于微波组(P均<0.05)。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优于微波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2010年17期 v.19 21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2 ]
  • 口服丹鹿通督片并推拿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叶毅;

    目的观察丹鹿通督片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临床确诊为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利用丹鹿通督片及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治愈率为52%。2组治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鹿通督片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0年17期 v.19 2112-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欣普贝生与催产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比较

    朱晓红;戚美华;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6例妊娠晚期、无阴道分娩禁忌、单胎头位的孕妇随机分为阴道放置欣普贝生的研究组和小剂量催产素静滴的对照组,比较2组用药前及用药6,12,24 h后的Bishop评分、临产情况、剖宫产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给药12 h Bishop评分,48例提高≥2分,而对照组仅26例提高≥2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从给药到临产时间为(1 036.20±357.36)min,对照组为(1 486.84±213.64)min,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剖宫产率25%,对照组58%。2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欣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2010年17期 v.19 2113-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46 ]
  • 卡孕栓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韩瑞英;霍春芬;

    目的观察卡孕栓直肠放置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宫颈口应用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卡孕栓经直肠放置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宫颈口应用于人工流产,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手术对比。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人工流产术中卡孕栓经直肠放置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宫颈口应用,镇痛率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卡孕栓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0年17期 v.19 2115-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差异

    黄志辉;胡运涛;熊冠华;李文龙;王军;谭湘德;彭国;曾金莲;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试验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予阿奇霉素)88例和对照组(予红霉素)72例,比较分析2组平均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率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平均住院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率、退热时间、住院总费用均较红霉素治疗组明显减少或缩短,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0年17期 v.19 2116-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7 ]
  • 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杨永志;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颗粒序贯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组采用序贯疗法,静脉滴注第3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针)静脉滴注3 d后改为头孢克肟颗粒口服:B组给予头孢曲松钠针静脉滴注。2组治疗总疗程时间相同。结果A组和B组医疗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高效、快速、方便、节省费用等优点。

    2010年17期 v.19 2118-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4 ]
  •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31例临床分析

    苗云辉;王剑;

    2010年17期 v.19 2119-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柴芍承气汤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单连云;朱本贵;时桂芹;牟淑玲;张加军;杨绍旺;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探讨预防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施行ERCP患者共13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ERCP术后1 h予柴芍承气汤治疗。对照组术前、术后不用预防药物。2组均于ERCP术前2 h,术后2 h、6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高限3倍者,行胰腺超声检查。统计采用Poisson分布样本均数比较。结果预防组中1例(1%)出现胰腺炎,对照组中3例(5%)发生胰腺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能显著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为中药预防ERCP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0年17期 v.19 2120-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20 ]
  • 疏肝降逆汤治疗溃疡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徐湘江;冯子南;刘三香;李卫民;许迪;祁月英;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口服疏肝降逆汤每日1剂;对照组53例,口服雷贝拉唑10 mg 1次/d,疗程为2周。结果应用疏肝降逆汤和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治疗后各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疗效指数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降逆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0年17期 v.19 212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温肾养胃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李伟新;

    目的观察温肾养胃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服用温肾养胃活血法基本方汤剂,对照组33例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猴头菌片,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复查胃镜和病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6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肾养胃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2010年17期 v.19 2123-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刘万清;陈春宝;王敏;宋自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休息,抗生素,静滴1,6-二磷酸果糖,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和黄芪注射液静滴。连续用药3~4周为1个疗程,2组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9%;治疗组显效率80%,对照组26%。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提高疗效。

    2010年17期 v.19 2124-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老年癫痫病63例临床及治疗观察

    倪耀辉;高志伟;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病病因、癫痫发作类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3例老年癫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63例患者中有明确病因者52例(82%),其中脑血管病最多(35例,占67%),其他依次为脑肿瘤、脑外伤、脑萎缩、脑炎及脑病等,病因不明确者11例(18%)。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居多(39例,占62%)。治疗用左乙拉西坦疗效好且安全。结论老年癫痫病的病因以脑血管病最为常见,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居多,左乙拉西坦治疗疗效好且安全。

    2010年17期 v.19 2126-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马森林;宋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使用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中药清肺化痰汤口服。结果治疗组25例,临床治愈23例占92%,对照组25例,临床治愈16例(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2010年17期 v.19 2127-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6 ]
  • 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谢恺俐;

    目的观察3种方法在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8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联合应用卡孕栓和催产素,Ⅱ组在同一时间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Ⅲ组在胎儿娩出后单纯应用催产素,观察3组产后2 h产妇出血量。结果卡孕栓组和米索组对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单纯应用催产素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孕栓和米索前列醇比催产素有更强的缩宫作用,能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

    2010年17期 v.19 2128-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健康体检230例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血流变结果分析

    叶静萍;冯婥;赵思文;吴君洁;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血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30例体检者,年龄17~80岁,检测BMI、血压、血糖、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结果血压与BMI、胆固醇、年龄呈正相关,血糖升高与BMI、三酰甘油,胆固醇呈正相关,血沉与胆固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控制体质量及低脂低糖饮食有利于降低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率。

    2010年17期 v.19 2130-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结肠癌手术并化疗后腹泻疗效观察

    邹世昌;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结肠癌手术并化疗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结肠癌术后化疗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用易蒙停(盐酸洛哌丁胺)治疗,治疗组25例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效果以徐忠法五项10分制评价标准制定排便功能检查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总的排便功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结肠癌手术并化疗后腹泻疗效优于易蒙停。

    2010年17期 v.19 2131-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7 ]
  • 通腑活血方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孙建飞;雷霆;肖刚;周军;张泳;魏海梁;陈志国;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方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预防作用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60例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口服或经胃管注入通腑活血方药液预防治疗肠粘连,且与同期相同病例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腑活血方组治疗过程中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术后3 d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值(Fb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腑活血方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具有良好预防效果。

    2010年17期 v.19 2132-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6 ]
  • 异位妊娠80例临床分析

    莫庆奎;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诊治异位妊娠,使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保留和恢复生育功能。方法回顾分析80例异位妊娠患者诊疗过程。结果有人工流产史33例(41%);未育者29例(36%);B超检查80例,提示附件区有包块者74例(92%);术中发现盆腔粘连、患侧和/或对侧输卵管异常者38例(48%)。结论盆腔炎、人工流产是导致异位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结合病史并辅以B超、血β-HCG检查可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治疗时应该注意评估患者的潜在生育能力,尽量解除不孕的隐患,保留和恢复患者的生育功能。

    2010年17期 v.19 2134-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加味缩泉汤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小儿遗尿症52例

    李娟;

    目的观察加味缩泉汤治疗小儿单纯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以加味缩泉汤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小儿单纯性遗尿症52例,同时设立醋酸去氨加压素结合膀胱训练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治疗近、远期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2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性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显著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加味缩泉汤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原发性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0年17期 v.19 2135-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穿刺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

    黄仕任;唐厚秀;

    目的探讨穿刺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把在我院诊治的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穿刺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法和单纯囊腔穿刺抽液法进行治疗。结果穿刺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组治愈率87%;单纯囊腔穿刺抽液组治愈率4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穿刺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法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优于单纯囊腔穿刺抽液法。

    2010年17期 v.19 2136-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2 ]
  • 六味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提云霞;

    目的观察六味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中药六味汤加减结合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并设有对照组60例予单用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2 d内热退55例(92%),对照组2 d内热退21例(35%);治疗组4 d内痊愈50例(83%),对照组4 d内痊愈11例(18%)。2组热退时间及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六味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

    2010年17期 v.19 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1 ]
  • 抚触对早产儿奶量和体质量的影响

    刘圣香;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奶量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早产儿奶量的摄入和体质量的增长情况。结果出院时抚触组奶量及体质量的增长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抚触可明显增加每日奶量的摄入和体质量的增长,有利于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抵抗力,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2010年17期 v.19 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刺五加辅助治疗失眠症32例

    阮宏鹏;

    目的观察刺五加片辅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口服氯硝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刺五加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69%,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刺五加片辅助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2010年17期 v.19 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9 ]
  • 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张晓红;

    目的观察金振口服液辅佐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金振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振口服液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

    2010年17期 v.19 2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7 ]

麻醉

  •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温来友;陈建庆;吴震;吴文冬;乐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塞米松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超前镇痛组,B组为术后镇痛组,C组为生理盐水组。观察术后1 h、2 h、4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给药前后HR、MAP的变化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术后1h、2 h、4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A、B组显著低于C组,术后2 h、4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3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HR、MAP的变化及苏醒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塞米松具有超前镇痛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17期 v.19 2159-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2 ]
  • 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卢红珊;黄泽汉;韦克;黄仕英;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控制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硬膜外腔用药:2%利多卡因注射液18 mL加芬太尼0.1 mg(2 mL);B组硬膜外腔用药:2%利多卡因注射液18 mL加生理盐水2 mL;连续分别记录麻醉前、插管中、探查和拔管时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术中各时点MAP、HR及Sp(O2)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控制由于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患者能安全顺利渡过手术期。

    2010年17期 v.19 2160-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喉罩在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李祥福;

    2010年17期 v.19 2161-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七氟烷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体会

    杨晓彬;白玉玮;陈永学;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唇腭裂患者,6岁以下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量浓度5%~7%吸入氧6 L/min快速吸入麻醉诱导,6岁以上患儿静注芬太尼1μg/kg,同时吸入七氟烷,待疼痛消失后,经口异型管气管插管。术中七氟烷吸入量浓度维持2%~3%+吸入氧1~3 L/min,保持患儿自主呼吸存在。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45.8±11.5)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144.0±21.5)s,苏醒时间(3.92±1.25)min。烦躁5例。无一例术后恶心呕吐。插管时MAP和HR稍有增快,插管后恢复诱导前水平;Sp(O2)无显著改变。结论七氟烷气味芬芳,诱导迅速,术中可不需肌松弛剂,麻醉维持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吸入麻醉剂。

    2010年17期 v.19 2163-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

    苏春蕾;陈建庆;吴文冬;赵辉;李峰;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择期小儿扁桃体手术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均行BIS监测。Ⅰ组通过BIS监测对麻醉深度行调控,调整七氟醚浓度使BIS维持于45~55;Ⅱ组根据血压、心率等变化凭经验调整七氟醚浓度。记录麻醉过程中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拔除气管导管时(T4)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和BIS值,统计手术时间、七氟醚用量及患者苏醒时间。结果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基础值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切皮时、停药时2组与同时段的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T1、T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Ⅱ组的T2、T3明显低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吸入七氟醚的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至睁眼时间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的指导,可减少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用量,从而提早苏醒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预防术中知晓。

    2010年17期 v.19 2164-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谢晓阳;

    2010年17期 v.19 216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直接喉镜与纤支镜经鼻插管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苑进革;王新波;陈永学;白玉玮;李建华;

    2010年17期 v.19 2167-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 麻黄碱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高文龙;

    2010年17期 v.19 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误诊分析

  • 老年人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分析

    张彩萍;

    目的探讨老年人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人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结果。结果本组误诊15例,误诊率达83%。误诊为肺炎6例,肺不张3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肺癌2例,肺结核1例。结论对临床上长期或反复原因不明的咳嗽、脓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的老年患者,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气管异物的可能。

    2010年17期 v.19 2170-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狂犬病误诊为颈椎骨质增生1例

    江明宏;赵淑灵;王勇;黄雄;曹雪滨;

    2010年17期 v.19 2171-2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的大面积脑梗死2例

    张向民;卫青祥;闫晓虹;

    2010年17期 v.19 2172-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老年肺结核误诊26例分析

    傅金球;彭扬凤;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认识。方法对2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易造成漏诊、误诊。确定诊断后,全部病例给予抗痨治疗,有效率达85%。结论临床医生对于老年肺结核要予以足够重视,降低误诊率,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2010年17期 v.19 2173-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脑瘤卒中误诊为脑出血7例分析

    许筱洁;

    2010年17期 v.19 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护理研究

  • 腹部大手术后减少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方法研究

    钟小秋;何林娜;

    目的探讨腹部大手术后减少肺部感染的综合性护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0月实施的腹部大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并将实施该方法以来的护理效果与实施前的相同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我院自2005年1月开始严格对496例腹部大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与A组比较,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包括所有行腹部大手术后的患者)大大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减少。结论严格应用综合护理对策,能够极大地提高护理质量,使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2010年17期 v.19 2175-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4 ]
  • 循证护理程序对肝脏介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李小云;蒋瑜;龙颖;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和介入治疗前存在的心理焦虑情况,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程序对肝脏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2010年17期 v.19 2176-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我院高风险科室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张小红;陈嘉莉;李季;

    目的探讨我院高风险科室(ICU、产房、急诊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将我院72名护士分为2组:观察组26名为高风险科室护士,对照组46名为普通科室护士,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2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分值(STAI)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重于对照组;护士压力源表显示,高风险科室护士在超负荷的工作量、工作环境与性质、管理及人际关系、晋级晋职的竞争、继续教育与新技术学习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等方面压力更大。结论对高风险科室护理人员应提供有效的社会与家庭支持、心理保健服务,同时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及时调整心态,重视自我维护和取得管理者的支持,从而降低焦虑的发生率,提高高风险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2010年17期 v.19 2178-2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9 ]
  • 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小儿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郭明星;华勇;

    目的探讨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小儿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出现静脉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在静脉炎部位,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于静脉炎部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小儿静脉炎疗效较好。

    2010年17期 v.19 2180-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7 ]
  • 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王菊芳;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妇乳汁分泌的观察比较,了解剖宫产术对乳汁分泌量及分泌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初乳开始时间及3 d后2组产妇的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开始时间较长,泌乳量不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妇泌乳开始时间及泌乳量有影响,经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2010年17期 v.19 2181-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3 ]
  • 心理社会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杨卫萍;

    目的观察心理社会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内容有恐惧、担忧、抑郁、焦虑、偏执、愤怒、悲观绝望、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势利导地分析患者的不良情绪因素,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干预,追踪观察与评价,及时纠正不恰当的健康教育措施,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结果97例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这对于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7期 v.19 2183-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4 ]
  • 自制体位垫在白内障驼背患者术中的应用

    陈洁;

    2010年17期 v.19 2184-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葆华;陈青;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本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医疗、护理服务;另选同期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实施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0年17期 v.19 2186-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2 ]
  • 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蒋芳;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应用的好处和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分娩前需要输液的320例产妇随机分为金属头皮针组和留置针组,留置针组又随机分为2组,用2种不同方法固定。结果金属头皮针组在输液过程中因血管破损致液体外渗、外漏率达26.9%,而留置针组无此现象发生;金属头皮针组针头脱出率达19.9%,留置针组常规固定法针头脱出率达19.1%,加强固定法无脱落发生;金属头皮针组针头堵塞率达11.5%,留置针组无针头堵塞。结论在产程中应用留置针,不会引起输液渗漏,很少发生针头堵塞,加强固定可以避免针头脱出。

    2010年17期 v.19 2187-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临床护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