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大学生亚健康与压力症状相关性的研究

    田佳星;罗淞元;林凯璇;徐春波;王晓跃;廖江铨;朱晓蔓;刘祯;陈炜;陈晶;罗仁;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下的压力常见症状。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某校学生进行亚健康与压力现状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人群占总数的58.0%,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38.1%。心理亚健康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39.7%,躯体亚健康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42.4%,社会亚健康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36.0%。结论大学生压力常见症状与亚健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压力表现特征只能解释一部分的大学生亚健康变异性,可见亚健康的表现十分复杂,压力是亚健康症状表现的一部分。

    2010年16期 v.19 1951-1952+1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02 ]
  •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敏;孙华明;刘华;

    目的观察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乙型肝炎(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乙肝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56例乙肝患者分为A、B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口服,治疗前后采用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2和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并与29例健康献血员(健康组)上述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乙肝患者IL-2水平和CD4+/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组,IL-6水平、CD8+细胞百分比升高。经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健康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可调节乙肝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2010年16期 v.19 1953-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7 ]
  • 补肾鹿仙汤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疗效观察

    吴文;施海寒;

    目的观察补肾鹿仙汤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5例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予补肾鹿仙汤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单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疗程均为9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意识、感觉、运动等多方面情况及脑电地形图、肌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1%,总有效率89%;对照组愈显率35%,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脑电地形图及肌电图治疗后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补肾鹿仙汤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0年16期 v.19 1955-1956+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颈2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枕大神经痛临床研究

    柳小林;赵平;范宇;卫杰;

    目的观察颈2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12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将首次发病者57例作为首次发作组,1 a内反复发作3次以上者55例作为反复发作组。分别采用颈2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总治愈率为83.9%。首次发作组治愈率为94.7%,反复发作组治愈率为72.7%,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颈2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可以定位解除枕大神经的压迫或刺激,对首次发作者疗效较好。

    2010年16期 v.19 1957-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1 ]
  • 切口闭合引流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作用的系统评价

    翟生;熊道海;武忠炎;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切口放置闭合引流与不引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所有关于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切口放置闭合引流与不引流对手术疗效影响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做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RCT,包括1 69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差异较大。在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切口持续渗液、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方面,术后放置引流与不放置引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需要输血的患者人数方面,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组有更多的患者需要输血。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的结果,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放置闭合引流这一措施。术后切口引流增加了术后患者异体输血的几率。但因为本系统评价和所纳入的研究的缺陷,要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长期随访、使用统一结局评价指标的RCT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2010年16期 v.19 1959-1962+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1 ]
  •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系统评价

    方宝霞;时晓亚;李鹏;陈富超;

    目的评价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 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3篇,共1 222例患者。8项眩晕宁单一治疗组疗效(92.41%)优于对照组(77.20%)(Z=6.24,OR=3.56,95%C I为2.39~5.30,P<0.000 1);5项眩晕宁联用药物治疗组有效率(93.27%)明显高于对照组(74.07%)(Z=5.20,OR=4.16,95%C I为2.43~7.13,P<0.000 1)。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目前常用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较低,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2010年16期 v.19 1963-1964+1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1 ]
  • 正常人不同年龄段脑海马区~1H-MRS变化的临床研究

    马晓臣;王桂芝;王元春;程凯亮;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正常人海马区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的差异,探讨正常人群随年龄增长其脑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1.5TMR I对60例正常人进行1H-MRS检查,检测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的比值。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相比脑海马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青年组与老年组及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脑海马的NAA/Cr、Cho/Cr比值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正常人随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出现双侧海马区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脑部功能退化1。H-MRS可以为正常人随年龄改变所导致的海马区脑代谢物的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2010年16期 v.19 1965-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1 ]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脑钠肽的影响

    李明;杨书香;钟晓芃;朱宝玉;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呼吸、心率、血压和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水肿快速有效的方法。

    2010年16期 v.19 1967-1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实验研究

  • 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董晓蕾;赵智明;焦东东;沈思钰;赵凌杰;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银夹造成腹主动脉部分狭窄(银夹内径0.7 mm)方法制作腹主动脉缩窄模型,手术4周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双蒸水,卡托普利组灌胃卡托普利注射液,连续灌胃4周后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 I),胶原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水平。结果左室心肌胶原染色显示模型组有大量鲜红色胶原纤维,较假手术组有明显改变,卡托普利组见少量鲜红色胶原纤维存在;模型组LVM I及血浆ANP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均<0.01),卡托普利组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NP与大鼠腹主动脉缩窄致心肌纤维化相关,卡托普利可能通过影响ANP而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

    2010年16期 v.19 1969-1970+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和NOS的影响

    熊文欣;李文峰;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和NOS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NaHS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前30 min给予模型+NaSH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和NOS的浓度变化。结果模型+NaHS组大鼠NO、NOS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下降(P均<0.05),而与对照组接近(P均>0.05)。结论H2S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2010年16期 v.19 1971-1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4 ]
  • 定心方对高血脂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姚树慧;贾钰华;王鹏;李杨;

    目的探讨定心方的降脂作用机制,为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定心方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以及血脂康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定心方各组和血脂康组LDLR的表达增强,其中定心方大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定心方可以增强高血脂症大鼠肝脏LDLR的含量,从而增强肝脏对血脂的代谢功能,起到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

    2010年16期 v.19 1973-1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4 ]

临床研究

  • 活血化瘀中药静脉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汪涛;虞东玲;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静脉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静脉制剂,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脑钠肽(BNP)和心脏彩超检测。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NP均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P均<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静脉制剂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2010年16期 v.19 1975-1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0 ]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何志勇;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用Lauge-Hansen法对骨折分类,并用Olerud评分方法评出获随访的58例患者得分,研究低评分患者分低的主要原因。结果在Lauge-Hansen骨折分类基础上,所采用的手术原则及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功能恢复,总优良率95%。结论踝关节骨折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使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010年16期 v.19 1976-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0 ]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王加林;曹勇;罗正义;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伍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治疗,10 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并于治疗开始前与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与心电图(ECG)检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同时可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有效的中药制剂。

    2010年16期 v.19 1978-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85 ]
  • 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田瑞环;

    目的探讨引起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随机选择的80例正常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6个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应变量,其他统计量作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5个主要危险因素:妊娠年龄大、未定期产前检查、存在孕期负性事件、家庭收入低、血清钙离子低。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选择最佳年龄怀孕,加强产前检查,进行心理调适,适当补钙以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2010年16期 v.19 1979-1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20 ]
  •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联合检测凝血活酶、透明质酸的临床意义

    杨威;李爽;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联合检测凝血酶时间(TT)、透明质酸(H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组)及同期63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组)进行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转肽酶(γ-GT)、TT、HA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组ALT、γ-GT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T、HA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项检测高。结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联合检测TT、HA对早期肝损害监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0年16期 v.19 1981-1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5 ]
  • 抗菌药物致慢性肾衰竭患者神经症状临床分析

    王维平;熊长青;何萍;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致慢性肾衰竭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9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2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使用常规剂量抗菌药物2~10 d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定向力障碍甚至昏迷,或出现淡漠、谵妄、幻觉、性格改变等。导致神经精神症状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常见。经停药、加速药物排泄,大部分患者症状逐渐消失。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抗生素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宜及早诊断,及时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充分透析,可取得满意效果。用药前应根据药物排泄途径和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蓄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2010年16期 v.19 1982-1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黄述和;李端云;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结合中医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手术前后同用有效抗生素3~10 d。治疗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加中医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鹅头钉、股颈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皮牵引、骨牵引和髋人字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结果随访8~16个月,治疗组患者全部愈合,优良率为96%;对照组用其他类型内固定和保守方法治疗后,6例骨折延迟畸形愈合,3例不愈合及伤口感染,优良率为84%。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首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0年16期 v.19 1984+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0 ]
  • 狼疮平颗粒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徐建萍;李桂英;郭粉娥;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平颗粒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狼疮平颗粒,并将环磷酰胺的用量减至10 mg/(kg.d)。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Pro)、补体C3、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改变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86%,B组总有效率87%,但B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与治疗前相比,2组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狼疮平颗粒辅助治疗LN疗效确切,可以减少CTX用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2010年16期 v.19 1985-1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 贲门癌切除2种手术入路对比分析

    张文峰;刘兴元;纪沛君;李太功;熊彬;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的效果。方法对31例贲门癌患者行经腹切除术(经腹组),对33例贲门癌患者行经胸切除术(经胸组),比较2组效果。结果经腹组手术时间(166±48)min,清扫淋巴结数目(10±5)个,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3%(1/31),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1/3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1/31)。经胸组手术时间(177±49)min,清扫淋巴结数目(7±4)个,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3%(1/33),吻合口狭窄发生率6%(2/33),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4%(8/33)。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经腹贲门癌切除术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优于经胸切除术。

    2010年16期 v.19 1986-1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脑血流动力学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刘媛;韩艳庆;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从而早期诊断TIA。方法4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24 h内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数(CVDI)测定。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CVDI比较,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明显下降,脑血管阻力(R)、脉搏弹性波速(WV)增高。结论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机制之一,且可作为内动脉系统TIA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2010年16期 v.19 1987-1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闫向勇;燕忠生;孟庆常;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盆腔、腹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思密达、复合乳酸菌胶囊、地塞米松、中药汤剂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思密达、复合乳酸菌胶囊、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灌肠治疗。

    2010年16期 v.19 1988-1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3 ]
  • 甘精胰岛素与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N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杨晓芹;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锐与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N(NPH)联合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诺和锐治疗,B组给予NPH和诺和锐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所需治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甘精胰岛素配合三餐前诺和锐能有效模拟人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2010年16期 v.19 1989-1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5 ]
  • 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王士凯;印建荣;刘东华;吴萍;

    目的通过检测钠尿肽(BNP)及心功能,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心功能Ⅱ~Ⅳ级(NYHA)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检测BNP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BNP均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组下降率较对照组高(P<0.05);心功能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CHF疗效肯定,可作为CHF的长期治疗药物之一。

    2010年16期 v.19 1990-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3 ]
  • 腓骨固定对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力线的影响

    卢吉高;胡思斌;孙宏辉;赵爱军;林亮;

    目的总结腓骨固定对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力线的影响。方法将随访的5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18例,胫骨干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腓骨行钢板固定;B组34例,胫骨干行髓内钉内固定,腓骨未予固定。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2组病例胫骨干力线情况。结果A组没有出现力线不良,B组有2例出现力线不良。结论采取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腓骨骨折行内固定能减少胫骨力线的丢失。

    2010年16期 v.19 1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4 ]
  • 复方细辛颗粒内服外敷治疗面瘫效果观察

    陆卫卫;

    目的观察复方细辛颗粒内服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内服外敷复方细辛颗粒,对照组76例予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为46%,对照组为22%,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细辛颗粒内服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满意疗效。

    2010年16期 v.19 1993-1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1 ]
  • 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

    刘奇英;杨风雨;程医萍;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将16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依肌钙蛋白水平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AP组)、不稳定心绞痛组(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 I组),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hs-CRP。结果3组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程度与hs-CRP正相关。

    2010年16期 v.19 1994-1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唐丹丹;何家富;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8例患肺周围性病变并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确诊率。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确诊率为90.4%(161/178),161例中原发性肺癌98例,肺结核36例,肺部感染21例,肺转移癌6例。术后发生痰中带血40例,气胸6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患者确诊率高,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等优点。

    2010年16期 v.19 1995-1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抗生素脑病临床分析

    缪静龙;刘其锋;

    2010年16期 v.19 1996-1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郭光丽;鲍虎豹;张亚滨;

    2010年16期 v.19 1998-1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07 ]
  • 参苓胃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许迪;冯子南;徐湘江;龚汶;李卫民;

    2010年16期 v.19 1999-2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经验交流

临床检验

  •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周建芳;

    目的通过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治率。方法对115例梅毒患者和200例非梅毒人群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TRUST法、TP-ELISA法、TPP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80.9%,96.5%,99.1%,特异性分别为95%,99%,100%。结论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TP-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均高,适合住院、门诊患者和大批量人群的梅毒筛查;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可用作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2010年16期 v.19 2036-2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6 ]
  • 妇幼医院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和意义

    蒋丽华;韦海春;黎海澜;

    目的探讨妇幼医院开展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对4 341例待产孕妇及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患儿、体外循环手术儿童、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将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9例,阳性率0.668%。分别为抗-D 6例,抗-E11例,抗-C 3例,抗-EC 1例,抗-M2例,抗-P1 1例,抗-Ce 1例,非特异性抗体4例。抗体阳性的受血者输入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后,患者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保障输血安全。

    2010年16期 v.19 2037-2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7 ]
  •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542例临床病理分析

    高万峰;辛武;王俭;

    目的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类最新诊断标准,总结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2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理活检资料。结果复查前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4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8例,两者之比5.2∶1;经复查后,重新确定诊断甲状腺腺瘤1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0例,两者之比为1∶3.1。结论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误诊率较高,随着对两者组织学表现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标准的完善,两者的诊断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2010年16期 v.19 2039-2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1 ]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李曦光;刘晓云;陈黎忠;徐转;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锥盘式血液黏度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全血黏度高、低切均显著增高;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等指标2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黏度明显增高。

    2010年16期 v.19 2040-2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8 ]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马文辉;邱木雄;程力明;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对2家医院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送检的1 470份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分离,并对检出的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663例,阳性率45.1%,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534例,人型支原体感染11例,两者混合感染118例。检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敏感性较高,但都低于90%;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低于40%,7株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支原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2010年16期 v.19 2041-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2 ]
  • 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与早期流产关系的分析

    刘敏;卢新;徐鸿雁;

    目的探讨早期流产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对120例早期流产妇女(早期流产组)和98例对照组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结果早期流产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65.0%)明显高于对照组(11.2%)(P<0.05)。早期流产组抗精子抗体阳性检出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5.1%)(P<0.05)。早期流产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与抗精子抗体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r=0.281,P<0.05)。结论早期流产与支原体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并且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有关。

    2010年16期 v.19 2042-2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山夫登堡沙门菌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分析

    王爱英;

    2010年16期 v.19 2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分析

    张海琼;

    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本院儿科病房住院患儿痰标本,培养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2种细菌采用双纸片及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采用稀释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测743株菌株,分离出大肠埃希菌401株,其中产酶株218株(54.4%);肺炎克雷伯菌342株,其中产酶株108株(31.6%)。无论产酶与否,2种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结论本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用药指征,重视长ESBLs菌的监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2010年16期 v.19 2044-2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物理诊断

  • 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CT分型探讨

    魏美骅;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ATEH)的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110例ATEH伤后首次CT扫描表现作出CT分型,并结合临床治疗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无egg征,不伴有颅内其他损伤的单纯性ATEH(Ⅰ型)53例,手术治疗12例,愈合良好52例,死亡1例。有egg征,不伴有颅内其他损伤的单纯性ATEH(Ⅱ型)19例,手术治疗16例,愈合良好13例,致残3例,死亡3例。伴有颅内其他类型局灶性损伤的ATEH(Ⅲ型)38例,手术治疗18例,愈合良好21例,致残8例,死亡9例。结论依据ATEH是否有egg征以及颅内其他损伤来进行CT分析并尝试分型的方法,较准确表达了严重度,并且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2010年16期 v.19 2046-2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俞群;胡建群;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从发病部位、二维图像及血流特点等方面对11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扫查,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1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浅表淋巴结结核38例,非淋巴结结核8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浅表淋巴结结核44例,非淋巴结结核7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36/3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结核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可作为浅表淋巴结核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2010年16期 v.19 2048-2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0 ]
  •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脊柱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韩旭;徐东风;张卫柏;范育龙;加尔肯;金克思;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在脊柱创伤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X线平片诊断为椎体压缩骨折或轻度楔形变57例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并进行容积再现法(VR)三维重建,结合横断面二维CT(2DCT)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三维重建图像能通过旋转及分离技术能够直观、立体、任意角度地显示骨折全貌、碎骨片及错位情况,方便了临床医师对病变的立体理解。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创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16期 v.19 2049-2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7 ]
  • 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李娜;安永清;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首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25例,1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9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87%。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可显著提高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2010年16期 v.19 2050-2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9 ]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张莺;

    2010年16期 v.19 2051-2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非巨大型肺血栓栓塞症10例体会

    刘广升;李政;

    2010年16期 v.19 2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临床护理

综述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