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轼芳;雷龙鸣;庞军;黄锦军;周海丰;唐宏亮;高丽芳;
目的观察中医保健推拿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方法将100例亚健康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中医保健推拿进行调治,对照组采用亚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记录并比较2组调治前后亚健康躯体主要症状(疲劳感和失眠)记分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记分。结果观察组疲劳感和失眠及对照组的失眠症状记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疲劳感和失眠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均能改善亚健康状态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和其他3个症状因子记分(P均<0.01),但观察组人际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4个症状因子记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1)。结论中医保健推拿能改善亚健康人群的主要躯体与心理症状。
2010年06期 v.19 651-65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2 ] - 商玮;郭郡浩;蔡辉;
目的系统评价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年),CHKD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08年),CHKD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08年),Med-line(1989—2008/11)。收集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所有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按Cochranc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Rev2Man5.0版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研究,其中2篇质量为A级,其余为B级。Meta分析结果:4篇文献在治疗后12周采用ACR标准评价了总有效率,OR值为3.41,95%CI为(0.77,15.10),Z=1.62,P=0.11;2篇文献观察了24周后总有效率,OR值为0.95,95%CI为(0.14,6.55),Z=0.06,P=0.96;5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后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OR为0.49,95%CI为(0.21,1.11),Z=1.71,P=0.09;6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OR为0.41,95%CI为(0.20,0.82),Z=2.53,P=0.01。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较单用甲氨蝶呤为主的传统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表现一定的优势,联合应用明显减少了传统DMARDs治疗的毒副作用,尤其可显著降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
2010年06期 v.19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74 ] - 梁柱石;周德玫;莫穆隆;李论;甘楚林;莫让辉;
目的探索以中医辨证无创伤性评估慢性肝炎患者肝病理程度的方法,试图建立中医模式的肝病理程度评估系统。方法对364例慢性肝炎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肝活检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按瘀血证与非瘀血证分组,以肝病理分级分期为标准诊断,采用诊断性试验四格表测算瘀血证在G3—4级度和S3—4、S4级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瘀血证在G3—4、S3—4、S4级度的敏感性分别为81.35%,93.34%和94.34%,特异性分别为88.30%,89.80%和76.16%,准确性分别84.62%,91.21%和77.20%。结论辨别慢性肝炎瘀血证和非瘀血证对判断肝病理程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2010年06期 v.19 657-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4 ] - 李平;郭小波;刘宾宾;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血液丢失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3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创伤性血液丢失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中,以下肢深静脉炎发生率最高,其后依次是贫血、应激性障碍、水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下肢神静脉血栓(DVT)、心绞痛及肺栓塞等,其中大多与非创伤性血液丢失有关,而及时补充血容量可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血容量的及时足量补充,是减少或避免非创伤性血液丢失并有效阻断继发病变的重要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2010年06期 v.19 660-6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9 ] - 刘振鹏;贾安平;梁秀兰;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发现和诊断Barrett食管(BE)中的特殊肠上皮化生(肠化)细胞等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2月33例经胃镜确诊为内镜BE的患者,按普通内镜、NBI的顺序观察,评价各检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操作医师对NBI下所观察到的BE黏膜的形态进行Toyoda分型,于改变最显著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特殊肠化的检出率。结果在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的病变轮廓、Bar-rett食管黏膜像及浅表毛细血管的观察中,NBI均优于普通内镜(P均<0.01)。NBI下根据Toyoda分型,其Ⅲ型黏膜像检出特殊肠化生的准确性达93%,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80%和94%。结论NBI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检查系统,操作简单,对病变轮廓显示清晰,可清晰观察到BE黏膜像及浅表毛细血管结构形态,对BE食管的靶向活检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2010年06期 v.19 662-663+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段亚敏;李继;李纳;李运起;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卒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尿酸浓度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5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CRP及血尿酸进行监测。结果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CRP水平、血尿酸浓度明显升高,二者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CRP水平及血尿酸浓度是临床评价进展性脑卒中病情发展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指标。
2010年06期 v.19 664-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徐盈;程志娟;汪月红;余素贞;程雪娟;
目的探讨采用经角膜进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同一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8例33眼,行经角膜进路小梁切除术。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进行比较,并观察术后滤过泡、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结果本组治愈29眼,有效3眼,无效1眼。视力比术前提高者16例18眼,相等者8例11眼,下降者4例4眼。有功能性滤过泡32眼占97%,非功能性滤过泡1眼占3%。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角膜进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2010年06期 v.19 668-669+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潘虹霞;陈志明;李军;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针刺及运动多种中医方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给予多种中医方法治疗6个月:①内服自拟中药滋阴降糖汤;②针刺双侧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胰俞隔日1次,贴压耳穴肝、脾、肾、胰点每周1次;③以太极拳、太极剑为主运动30~40 min每日1次。观察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显效33例占63%,有效13例占25%,无效6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治疗后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明显下降。结论多种中医方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可靠,降糖效果明显。
2010年06期 v.19 670-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8 ] - 李仁芝;官艳玲;余清风;
目的探讨可吸收医用膜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防止硬膜与神经根粘连的效果。方法抽取同期具备相同条件的腰椎间盘术后患者170例,其中观察组76例使用可吸收医用膜,对照组94例不使用,观察术后反应并回访术后中远期(0.5~3.5 a)疗效。结果76例使用可吸收医用膜病例优良率为94.7%,94例未使用者优良率为85.1%,2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可吸收医用膜防止硬膜及神经根粘连,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手术的中远期优良率,减少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2010年06期 v.19 67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 ] - 郝艳艳;2010年06期 v.19 67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 殷小兰;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门冬氨酸钾镁、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HBV-DNA水平下降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乙肝有较好疗效。
2010年06期 v.19 674-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9 ] - 李明珍;范洁;黄小萍;储建星;黄岚;
目的观察按时辰给药对卡铂(CBP)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8年12月以时辰给药方式治疗20例卵巢癌、子宫癌患者(A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卡铂在16:00以后静脉滴注给药。同期20例含卡铂方案化疗的患者(B组)在14:00前静脉滴注完毕。2组病例常规予以地塞米松预处理和昂丹司琼、西咪替丁止吐。结果A、B 2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液学毒性和肾毒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CBP化疗时可将常规给药方法改为时辰给药,能显著降低CBP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2010年06期 v.19 67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4 ] - 闫向勇;林春良;孟庆常;燕忠生;
目的观察中药改善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效果。方法将61例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术后服用有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4~6周,2组均在介入治疗后第7周复查肝功能。结果中药组31例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GT)的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化瘀健脾疏肝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0年06期 v.19 67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0 ] - 韦海涛;王作培;李晓辉;张锋;何占锋;丁凯;施巩宁;
目的探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对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有慢性缺血表现的11条下肢行Doppler超声与DSA和踝肱指数测定,确诊为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然后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对所有患肢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近期1条截肢。10条患肢随访6~36个月,症状消失,疗效理想,术后Doppler超声与MRA复查可见动脉血向缺血肢体灌注。结论静脉动脉化治疗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已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较成熟的术式。
2010年06期 v.19 678-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9 ] - 张建斌;于立刚;代艳;张书仁;
目的研究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在显微外科手术夹毕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126例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CTA检查并在CT工作站上进行手术入路模拟,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然后对术前CTA结果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126例患者术中证实动脉瘤133个。与术前CTA检查结果高度一致。结论依据CTA检查结果和手术模拟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0年06期 v.19 679-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严翠先;温绵山;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48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分为西医、西医联合激光、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联合激光治疗4组,给予相应治疗,并比较4组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联合激光治疗组疗效最好,总有效率1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联合激光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与85%,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单纯西医治疗组疗效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最优,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也很好,可以作为不能或不愿选择激光治疗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2010年06期 v.19 68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 ] - 马文辉;邱木雄;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究方法,对70例CIU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乌蛇止痒丸2.5g 3次/d,连续口服4周;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连续口服4周;观察2组治疗第14天和28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第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和6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46,P>0.05);服药第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4%和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88,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唑斯汀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CIU疗效确切。
2010年06期 v.19 682-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9 ] - 纪宁;刘凌峰;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阿普唑仑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2组间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度洛西汀不良反应比阿普唑仑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2010年06期 v.19 683-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王国祥;2010年06期 v.19 684-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尚剑;吕达;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OA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每周1支,5支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未用其他相关药物,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减少活动。结果60例患者74膝,1个疗程后优58膝,良5膝,可6膝,差5膝。优良率85%,有效率93%,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对轻、中度OA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0年06期 v.19 685-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8 ] - 王蕊;张颖;张新宁;
目的探讨APACHE Ⅱ评分在预测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PACHE Ⅱ评分系统对15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APACHE Ⅱ评分为8~40(15.60±8.97)分,其分值病残程度4~7级者高于1~3级者,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均<0.01)。随着分值增高,脑卒中的预测死亡风险率和实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P<0.01),且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1,P<0.01)。结论APACHE Ⅱ评分系统对评估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2010年06期 v.19 686-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08 ] - 陈海燕;2010年06期 v.19 687-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王维民;周炎;戴小军;
目的观察α-干扰素(α-IFN)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2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α-IFN+化疗,对照组36例予单纯化疗,对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对照组4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IFN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能够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6期 v.19 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桂红;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70眼)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仅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2010年06期 v.19 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5 ] - 李群芳;陈春燕;唐德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5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43例给予单纯中药煎液内服,B组46例给予口服左旋咪唑及外涂0.1%他扎罗汀凝胶,C组56例给予中药煎液内服联合口服左旋咪唑及外涂0.1%他扎罗汀凝胶。结果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B 2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2010年06期 v.19 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3 ] - 宋鹏海;刘文峰;2010年06期 v.19 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张飚;
目的观察自拟安寐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安寐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地西泮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5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安寐汤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2010年06期 v.19 693-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张红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TMC患者资料。结果31例TMC临床无特殊症状,常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桥本病等伴发。B超22例发现低回声结节28枚,9例无阳性发现;16例结节伴有点状钙化。31例TMC共发现病灶39枚,3例为双侧癌,共计6枚,4例为单侧多发癌,计9枚,24例为单侧单发癌。31例TMC病理诊断均为乳头状癌。结论TMC无特殊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主要依赖超声检查,确诊需靠病理诊断。
2010年06期 v.19 694-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8 ] - 靳淑黎;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老年人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餐前0.5 h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餐后口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2片餐后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通过问卷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疗程结束时记录患者对总体症状疗效的自我评估。结果各组治疗后食欲不振、早饱、上腹部饱胀感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均较治疗前减轻(P均<0.05),治疗组有效率在各个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老年人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6期 v.19 696-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9 ] - 董素云;张璐芳;杜晓辉;金梅;肖永峰;2010年06期 v.19 698-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1 ]
- 白婕;张建;谢祎;宁晖;吴万鹏;
目的探索治疗多发性溃疡瘘管型乳腺结核的新方法。方法对化学治疗下应用抗结核凝胶治疗多发性溃疡瘘管型乳腺结核16例与单纯利福平治疗21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结核凝胶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显效率100%,治愈率81%;对照组显效率71%,治愈率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结核凝胶治疗多发性溃疡瘘管型乳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并发症、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6期 v.19 699-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刘智芬;刘英华;隋世华;汪洪;李英;陈丛国;
目的对比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与多潘立酮联合健胃消食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52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予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B组予多潘立酮联合健胃消食片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症状,A组总有效率97%,B组总有效率82%。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健胃消食片。
2010年06期 v.19 70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李满玲;胡夏;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将53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30例),予以运动疗法、高压氧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同时静滴GM-1。采用CDCC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MDI及PDI,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其PDI及MD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GM-1可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治疗效果。
2010年06期 v.19 702-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刘茂花;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吸氧、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与纳洛酮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临床疗效及NBN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面色、哭声、心率、呼吸、前囟张力、肌张力、意识状态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2010年06期 v.19 70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李艳;仲晓慧;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保健者756例进行妊娠糖尿病(GDM)的筛查并监测其围生期及住院分娩情况。结果756例孕妇进行糖筛查,筛查阳性者139例,阳性率10.47%,其中116例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为GDM 19例(2.51%),诊断为糖耐量受损(GIGT)31例(4.10%)。结论开展孕妇糖筛查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所致的部分严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母婴平安的一项有效工作,对诊断为GDM者经过控制饮食及降糖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愈后。
2010年06期 v.19 705-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