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胃肠舒合剂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质量研究

    盛庆寿;李桂贤;梁雪;陈国忠;

    目的比较胃肠舒合剂与法莫替丁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胃肠舒合剂50 mL/次,每天2次;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片20 mg/次,每天2次。对照组治疗前若幽门螺杆菌阳性,则加甲硝唑片、阿莫西林片治疗2周。总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和溃疡愈合质量、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和1 a后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1 a后溃疡复发率与对照组相当;但溃疡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舒合剂能明显减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能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溃疡愈合质量。

    2010年01期 v.19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叶永铭;李佳;王寅;孙书臣;

    目的观察针刺廉泉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睡眠监测及ESS嗜睡量表、NIHSS卒中量表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完成观察21例,脱落9例。此21例患者治疗后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P<0.05),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ESS嗜睡量表评价分数明显下降(P<0.05)。NIHSS卒中量表评价分数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廉泉治疗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降低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提高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2010年01期 v.19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1 ]
  • 中西医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王立新;柳立军;石新琪;孙建勇;

    目的通过中西医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疗效比较,探讨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较好方法。方法将120例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B组采用祛腐生肌散治疗,C组采用贝复济治疗,D组采用西医换药治疗。观察各组换药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药后疼痛缓解程度,统计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情况。结果A组、B组在换药过程中疼痛程度及创面疼痛明显较C组、D组轻,A组、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B组愈合时间短于C组、D组,创面瘢痕明显少于于C组、D组。A组愈合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预防创面瘢痕形成方面优于B组。结论中医治疗体表慢性溃疡具有优势;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是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主要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体表慢性溃疡治疗方法的研究方向。

    2010年01期 v.1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郭佳铨;黄泳;汪崇琦;陈俊琦;李赣龙;王升旭;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抑郁症患者均采用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及治疗结束4周后HAMD量表、SDS量表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HAMD量表总分、SDS量表总分在治疗1周末即有显著降低,随着治疗的继续,两个量表的评分在第2,4,6周末及第10周随访时仍然继续下降。结论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较快,疗效稳定、持续。

    2010年01期 v.19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5 ]
  • 安肠汤结肠水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L-1β和IL-10的影响

    黄适;林寿宁;雷立民;袁海锋;谈驰;张雪兰;

    目的观察安肠汤结肠水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的影响。方法选40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均用安肠汤进行结肠水疗3周,治疗前后空腹抽血检测血清IL-1β和IL-10含量。结果治疗组水疗后血清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IL-10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IL-1β和IL-10含量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血清IL-1β和IL-10含量与腹泻型IBS的症状关系密切,降低血清中IL-1β的水平可以减轻IBS的症状;安肠汤结肠水疗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9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80 ]
  • 补肾药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研究

    刘艳红;李燕;牛英会;牛艳丽;张文英;

    目的寻找一种能使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患者提高排卵率、妊娠率的有效方法。方法84例PCOS不孕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预治疗3个月后,使血清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睾酮均达到正常水平,然后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用中药补肾+促性腺激素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排卵率分别为86%,67%,妊娠率分别为56%,29%,流产率分别为20%,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COS不孕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预治疗后,采用中药补肾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不但能提高患者的排卵率,还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利于孕卵着床,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2010年01期 v.19 13-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8 ]
  • 泰安市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张茜;

    目的了解泰安市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600例小学生血铅含量;对其中70例高血铅(≥100μg/L)、110例低水平铅暴露者(30~99μg/L)进行临床表现调查与部分血液指标检测,采用Conners父母量表评定行为问题,且与正常者比较。结果儿童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增高的比例明显上升。高血铅组、低水平铅暴露组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者,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低于正常者(P均<0.05)。结论学龄期儿童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与血铅水平有相关性,铅污染与学龄期儿童年龄有相关性;铅污染不同年龄学龄期儿童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与血铅水平有相关性。

    2010年01期 v.1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实验研究

  • 激素干预哮喘模型大鼠阴虚、阳虚证候演变的实验研究

    杨婧;刘仁慧;张红月;张楠;张翼;刘苏;王培;许利平;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干预哮喘模型大鼠治疗不同阶段(撤停前、撤停中、撤停后)的阴虚与阳虚证候属性。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哮喘模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模拟激素干预过程,观察哮喘大鼠在激素干预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包括体质量、腋温、爪r值、尾r值。结果根据阴虚、阳虚证计量标准,激素干预组于激素撤停前阶段属阴虚证,撤停中阶段属阴亏、阳虚证,撤停后阶段属阴阳两虚证。结论激素干预哮喘模型大鼠在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证候特点。

    2010年01期 v.1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7 ]
  • 卡托普利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赵智明;郭郡浩;商玮;董晓蕾;张群燕;蔡辉;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逆转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模型,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观察用药4周后左室心肌病理形态胶原染色、左室心肌间质超微结构、左室心肌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左室心肌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模型组Ⅰ型胶原的平均光密度与假手术组比显著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Ⅰ型胶原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Ⅲ型胶原的平均光密度与假手术组比显著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Ⅲ型胶原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左室心肌病理形态胶原染色、左室心肌间质超微结构的改变与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改变基本一致。结论卡托普利具有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2010年01期 v.1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红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张征;孙静娜;王政民;李亚威;赵建宏;

    目的了解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红霉素耐药基因(ermA/B/C)检出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6月分离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患者的MRSA 45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45株MRSA的ermA/B/C和PVL基因进行检测,分析PVL基因阳性MRSA的ermA/B/C检出率。结果45株MRSA中有33株检出ermA/B/C,检出率为73%(33/45);有12株检出PVL基因,检出率为27%(12/45);12株PVL基因阳性MRSA中有9株检出ermA/B/C,检出率为75%(9/12);33株PVL基因阴性MRSA中仅24株检出ermA/B/C,检出率为73%(24/33)。结论PVL基因阳性与PVL基因阴性MRSA的ermA/B/C检出率基本一致,MRSA的重要致病基因——PVL的产生可能与红霉素耐药基因ermA/B/C无关。

    2010年01期 v.1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7 ]

临床护理

临床研究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李春兰;陈哲林;游卫华;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中医辨证符合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住院号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2组除给予常规的心绞痛治疗以外,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和长效异乐定,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和舒血宁注射液,均连续使用20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得更为明显(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9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施治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王艳君;张丽华;

    目的探讨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施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头针加康复训练同步施治,对照组仅予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改良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指标,观察对比2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施治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2010年01期 v.19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6 ]
  • 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观察

    李鸥;郭知学;韩金凤;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将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通过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患肩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减轻肩痛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痛疗效满意。

    2010年01期 v.1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9 ]
  • 丹陷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唐武;

    目的观察丹陷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抗血小板、ACEA类药物、调脂、抗缺血等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予丹陷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hs-CRP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陷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且能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

    2010年01期 v.1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姜黄素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石英辉;郭炳彦;韩瑞;韩德荣;于丽;李拥军;

    目的观察姜黄素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的80例UAP患者分为2组:均常规予以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控制血压和/或血糖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姜黄素胶囊,每次100 mg,早中晚餐后各1次。2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效果以及血清MMP-9治疗前后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胶囊可有效缓解UAP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清MMP-9水平。

    2010年01期 v.1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左旋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贾慧;薛军;屠春林;李樱;许惠利;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左旋卡尼汀1.0 g静脉注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血红蛋白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LDL均下降(P均<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肾性贫血,降低血脂水平。

    2010年01期 v.1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6 ]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林慧;丁晓娟;付斌;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药物组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针药结合组的药物治疗方案同药物组,并加每日针刺百会、风池、神庭、曲池、内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血海穴1次,并配以辨证取穴,20d为1个疗程。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以简明智能状况检查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0 d的治疗,2组MMSE计分均提高(P均<0.05),针药结合组提高的程度较药物组明显(P<0.05)。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2010年01期 v.19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75 ]
  • 中药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疗效观察

    姜华;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72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溻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60%(P<0.001)。结论中药溻渍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疮面新生,临床运用简便。

    2010年01期 v.1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76 ]
  •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赵存杰;韩丽芳;刘美兰;王玉梅;孙丽梅;郭建华;李卫川;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予活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32例予氯沙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尿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活血补肾方能明显改善患者尿蛋白、血脂,降低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2010年01期 v.19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4 ]
  • 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侯沛红;吴相君;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测定血清Hcy,并对脑梗死患者做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组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96例和5例,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7.87±7.31)μmol/L和(12.05±3.33)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2010年01期 v.1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3 ]
  •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徐敏;冯仰柏;刘荣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44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A组)及4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B组)血清CRP浓度,并与30例健康者(C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P均<0.01),B组高于C组(P<0.01)。结论CRP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2010年01期 v.1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 睡眠不足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分析

    温翔;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与睡眠不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2 000名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中发现的71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18例中睡眠不足、长期熬夜者476例占66.3%,而其他原因所致者242例占33.7%。结论长期睡眠不足是诱发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可能促进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9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姚智卿;妥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相同西药(西咪替丁、吗丁啉、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旋覆代赭汤、四逆散、左金丸合方加味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4%,总有效率97%;对照组痊愈率17%,总有效率7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010年01期 v.19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8 ]
  • 自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兰亚平;韩玉爱;

    目的探讨自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自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谷维素,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使用安全。

    2010年01期 v.1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0 ]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124例

    陈思光;陆林;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进行抽吸、冲洗,并运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清除。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1期 v.1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64 ]
  • 盐酸戊乙喹醚对休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李保民;董艳;王丽萍;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喹醚对休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的影响。方法将72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充分的抗感染、扩容、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戊乙喹醚,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血清TNF-α、IL-1、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及血清TNF-α、IL-1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喹醚能有效改善微循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过度释放,对休克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2010年01期 v.19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3 ]
  • 高血压患者642例降压药应用分析

    史玉梅;桂鸣;夏美玉;王大尉;侯玉琴;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旨在积累高血压的社区防治经验,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以中山陵园管理局1838名职工为对象,通过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和门诊治疗进行统计,并对所有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档案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2例,586例使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率为91.2%,控制率为91.1%。采用单药治疗287例(48.9%),采用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299例(51.0%),单药控制率为86.7%,2种药控制率为94.7%,3种药控制率为97.4%,4种药控制率为91.6%,联合用药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以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结论联合2种和2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比单药的控制率高。

    2010年01期 v.1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7 ]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杨丽君;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丹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同时取健康查体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丹红治疗组ET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丹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ET可作为ACS诊断的一项较敏感的指标;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E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10年01期 v.19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7 ]
  • 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抑郁临床观察

    韩春敏;邵宏敏;

    目的观察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缬沙坦80 mg 1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每次10 mL,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血压及抑郁自评量表减分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和P<0.01)。结论溴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能有效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血压控制良好,优于单纯应用降压药。

    2010年01期 v.1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2 ]
  •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宋清华;韩树海;卜繁强;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5月收住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0%)为主。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2010年01期 v.1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急诊老年人心律失常533例临床分析

    孙亮;丁进;

    2010年01期 v.19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1 ]
  • 云南白药联合雷贝拉唑预防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研究

    张宗龄;戴法宝;王庆芝;杨昆;孙法凤;

    目的探讨预防慢性呼吸衰竭所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方法。方法将4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氧疗、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服云南白药和雷贝拉唑,用药至急性呼吸衰竭纠正后1周停药。结果呕血和/或黑便、大便隐血阳性、腹痛及反酸改善情况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雷贝拉唑预防慢性呼吸衰竭所致急性胃黏膜病变有确切疗效,且安全。

    2010年01期 v.1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缬沙坦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情绪异常疗效观察

    金悦;方方;

    2010年01期 v.1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8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卢宝勤;景玉玺;冯仓怀;李高文;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带锁髓内针组68例,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钢板内固定组42例,采用加压钢板或自锁钢板内固定。2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带锁髓内针组全部解剖复位,切口Ⅰ期愈合,全部获骨性愈合,无断针及成角畸形;骨折愈合时间5~9个月,平均6个月。钢板内固定组全部解剖复位,切口Ⅰ期愈合,骨性愈合37例,3例钢板断裂不愈合形成假关节,2例骨折不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以选用带锁髓内针固定为宜。

    2010年01期 v.19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 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王惠民;孙琦;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亚低温治疗仪(电子冰帽)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并计算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病死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有较好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010年01期 v.1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6 ]
  • 黄葵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夏桂志;付兆国;

    2010年01期 v.19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8 ]
  • 补肾健脾法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李花民;穆培坤;李宗辉;李建武;高喜增;杨爱国;李小朋;

    2010年01期 v.1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6 ]
  • 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刘利利;

    2010年01期 v.19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王立颖;徐俊林;

    2010年01期 v.19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经验交流

药物研究

  •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L-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

    李留法;王中彦;梁纪军;田大丰;莫凤奎;

    目的合成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L-聚乳酸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TPGS-聚乳酸共聚物的制备工艺。以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磁共振氢谱(1H-MRS)、差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系统表征。结果经GPC、FTIR1、H-MRS、DSC分析结构确认合成了TPGS-L-聚乳酸共聚物。共聚物产率为76.2%,共聚物[η]为17.42 cm3/g,分子量为6907。结论制备了TPGS-聚乳酸共聚物,共聚物产率较高,分子量适中,将有望成为很好的纳米粒药物载体材料。

    2010年01期 v.1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宣肺通鼻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闫斌;公素琴;孙兆祥;李强;

    目的研究宣肺通鼻片的制备并建立质量评价标准。方法采用部分药材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粒压制成宣肺通鼻片,建立其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结果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含量准确。结论宣肺通鼻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2010年01期 v.1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HPLC法测定心宁片中丹参素钠含量

    杜敏;黄湘;

    目的建立心宁片中丹参素钠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C18(4.0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0∶90),流速1.0 mL/min,测定波长为225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128~1.024 m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1.83%,精密度RSD=1.59%,重复性RSD=1.5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0年01期 v.1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物理诊断

  • 渗出性胸膜炎临床证型与影像学表现关系的探讨

    胡雪珍;梁定;吉安平;恽敏;

    目的探讨渗出性胸膜炎中医临床证型与影像表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X线、超声检查对175例(457例次)渗出性胸膜炎临床证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各临床证型均有其影像学特征,Ⅰ型胸腔内有少量胸水,Ⅱ型具有中等量以上胸水,Ⅲ型胸水较前有吸收和/或伴有纤维化征象,Ⅳ型胸膜已无异常发现或增厚粘连并经超声检查证实无胸水。结论X线及超声检查可为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010年01期 v.1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肾脏错构瘤的超声诊断

    汤晓飞;邵敏;陈红卫;吴敏;虞闵;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肾脏错构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肾脏错构瘤的超声表现。结果21例患者26个肾脏错构瘤的声像图中,21个病灶表现为高回声,4个病灶表现为等回声,只有1个病灶表现为低回声。结论彩色超声在肾脏错构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01期 v.1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无人区心电轴对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群鉴别诊断的价值

    孙莉;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对心房纤颤(房颤)伴宽QRS波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3例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的心电轴情况。结果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患者(n=65)无一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房颤伴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患者(n=39)有15例(39%)出现无人区心电轴,且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的室早均来源于左室及心尖部。结论房颤伴宽QRS波群时出现无人区心电轴则可确定为房颤伴室早。

    2010年01期 v.1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80例分析

    秦海霞;王金荣;曹扬;刘莉;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乳腺癌中超声显示为形态不规则60例,低回声不均匀52例,内部出现钙化13例,后方回声衰减20例,肿块内血流信号密度分级2~3级63例,阻力指数0.7以上64例。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首选检查方法。

    2010年01期 v.1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7 ]
  •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分析

    赵新美;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引产或随访证实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在27例胎儿中,无脑畸形7例,脊柱裂6例,脑积水4例,前脑无裂畸形3例,Dandy-Walker综合征3例,脉络丛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1例,孔洞脑1例。结论超声检查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准确率高,是产前诊断的基础。

    2010年01期 v.19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临床检验

  • 小儿呼吸道感染4种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吴亚;黄梅淑;郄会卿;许萌;

    目的通过病原体检测,观察混合感染情况和病原体感染的季节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间接检测法测定血清中各种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混合感染(2种以上病原体)占到总受检人数的61.74%,以支原体合并腺病毒感染最多;支原体检出率最高(71.66%),秋冬高发,其次为夏季;3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无季节性差异。结论病原体检测对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苗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2010年01期 v.19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假阳性结果的剖析

    臧滢;

    目的寻找应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阳性者再用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配血法交叉配血后进行比较。结果2 537例配血中检测出假阳性14例占0.55%。结论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但也容易引起假阳性,给交叉配血造成一定的困扰。

    2010年01期 v.19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1 ]
  • 2种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对比分析

    梁淑慧;朱海龙;蓝红云;何敏;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效果。方法应用UR24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2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干化学法检测为阴性的64例患者其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情况下,应增加尿微量蛋白的检测,以尽早诊断其早期的肾损伤。

    2010年01期 v.1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 巨幼细胞性贫血48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王丽;刘涤瑕;陈金超;吴太忠;

    2010年01期 v.19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血液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任国庆;牛海玲;

    2010年01期 v.19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海琼;

    目的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哺乳期妇女局部穿刺抽出的125份脓液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25份标本中共分离出68株病菌,分离率为54.4%,其中葡萄球菌63株占92.6%,大肠埃希菌3株占4.4%,链球菌2株占2.9%;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1.8%,对苯唑青霉素的敏感率为95.3%。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对苯唑青霉素敏感率较高。

    2010年01期 v.1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6 ]

综述